《《与妻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妻书》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与妻书,林觉民,林觉民与妻书原件,解题及作者简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黄
2、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 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 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 国的惨状呢?”)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 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 内同胞。”)(“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 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 矣!”),(1887-1911),林觉民一家,故居,冰心在福州的住所,原系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故居,后由冰心祖父租来居住,童年的冰心曾在此住过两年。,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
3、,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教学目标,(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
4、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看翻译,了解课文大体内容,一、整体感知,要求:听准读音 听准节奏 听出感情,正字音,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必不能禁使之肖我依依旁汝也念六夜四鼓,chn,gu,jn,xio,bng,nin,第一部分(1):写诀别信的原因和悲痛心情。“与汝永别”、“恐汝不察吾衷”、“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倾诉吾衷。(全文重点)2、阐述革命道理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全文的纲)3、追忆往事、谁先死的谈论,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月影之下真情相述,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两次离家未能
5、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最后分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起将要失去丈夫之痛,未能将起义之事告知妻的原因。4、把“吾至爱汝”的真情倾诉过渡到“就死不顾汝”的议论。,课文基本结构:,第三部分(5-7):再诉自己对妻子至死“爱汝至”和“不能独善其身”的衷肠。(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5、牺牲的从容和对妻的依恋。6、叙生前“未尝以吾志语汝”的原因,并慨叹二人有幸结成夫妻却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表明自己是为国献身。7、希望妻子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理解自己的革命志向。,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
6、”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为悲”。,课本解读,第一段,重点词语:晤、下、竟、书、衷,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心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不想我死去(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第一段内容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写遗书的原因:表死别之意 恐汝不察吾衷写遗书时的心情:悲。,作者写作与妻书的原因和当时的心情
7、是什么?,第二段,重点词语:至、就、彀、老、幼、充、其、所以、乐,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我极其爱你,就是这一爱你的念头,使我(能)勇敢地走向死亡啊。,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如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古语说:有仁爱心肠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修辞比喻、反问、用典、类比、引用,集中体现“吾衷”的
8、一句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全文中心【总纲】,第三段,重点词语:语、与使、无宁、为、是、而、相、禁、卒,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在我之前而死),你开始听了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第四段(一),重点词语:适、语、以、乘便、胜、寸管,第34(1)段,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夫妇生活中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汝忆否、回忆、又回忆,三忆,夫妻谁先死的谈话,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两次离家未
9、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对妻子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论说“吾至爱汝”,(寄情于事),忆往事 抒爱妻之至情,第四段(二),重点词语:诚、以、第、可以、之、抑、奈之何、健、所以、率性,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我确实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势看来,天灾能够造成死亡,盗贼能够造成死亡,国家被列强瓜分那天起能够造成死亡,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够造成死亡,我们这
10、代人身处今天的中国,国内每个地方,每时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个时候使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做么?还是你能这样做么?,修辞 排比 作用 加强语气,融理性分析与感情抒发于一炉,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全国人民中不当死而死(不应当死却死了)、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看这种(惨状)吗?这就是我断然干脆地(果断勇敢地)(为革命而)死、舍你不顾的原因。,论说“就死”,当时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假设了人们命运的两种情况,“死”,“离”,启发妻子深思,
11、让妻子理解、谅解自己的行为和心情。,第四段(三),重点词语:其、善、肖、相和、是实、旁、以,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现在有人提出(死人和活人之间)有心电感应的现象,我也希望他们说的是事实,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依偎在你身旁,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痛。,此处提出“一嘱”“三愿”,请列出,并说说表现出何种感情,一嘱:嘱咐后事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感情 说出志愿,再表达“吾至爱汝”之衷情。,第五、六段,重点词语:以、是、语、辞、而、的的、至、所以、体、偶、善、模拟、其、念、手、当、尽,吾平生未尝以吾
12、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我平日从没有把我的志向告诉你,是我不对的地方;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对于)牺牲,(即使是)死一百次我都不会推辞,可是让你为此担忧,确确实实不是我能忍心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为你考虑的只怕不周到,“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幸”与“不幸”分别指什么?“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幸”,夫妻恩爱;“不幸”,“忍舍汝而死”。,“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
13、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即“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6段,爱,爱国之情,爱 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升华,融合,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总纲】“爱汝”之情:三忆、三愿“就死”之理:国家灾难、人们命运 为天下人谋永福,为何如此感人?,主题:个人幸福、全民幸福 儿女之情、革命豪情 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光辉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艺术:动人的字字句句 抒情、记叙、议论相结合 其情深挚
14、,其理服人 肺腑之言,真切感人 多种修辞,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加强表现力,贯穿全文的一个“情”字,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儿女情长,英雄志坚),人物形象理解,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林觉民 关键词句,这位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子,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之际,舍个人幸福,取全
15、民幸福。儿女情虽长,却更显革命豪情英雄志坚。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烽火泪滴尽相思,方寸心只愿天下有情人成眷属。一曲爱的壮歌动天地。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沧桑不掩英雄气,犹记当年诛寇时。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新时代你对“生命、爱情与自由”这一不等式的看法。,讨论:,1、汝幸偶我,名词“偶”用作动词,“嫁”,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爱怜”,后“幼”为名词,“孩童”,4、称心快意,“快”,使动,使意快,5.卒不忍独善其身,
16、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泪珠与笔墨齐下。名作动意洞手书。名作状 名作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意动吾爱汝至副作动,(1)几家能彀(2)念今夜四鼓,“彀”同“够”,“念”通“廿”,(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通假字:,用典:司马青衫、太上忘情、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引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吾望其言是实,这,指示代词,今则望其真有,它,代词,卒不忍独善其身,自己,代词,汝其勿悲,副词,表示祈使,规劝,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们,代词,重点文言现象,汝其善抚之,副词,表示祈使,希望,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17、副词,表示揣测,其: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的)”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指示代词“这”“那”副词 将要 表反诘“难道”表祈使“一定”“要”连词 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是还是”助词 无义,一词多义,所以,所以敢先汝而死,因此,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原因,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因此,所以:A 表原因“的原因”,“因此、所以”B 表凭借“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至,吾至爱汝,极,最,副词,吾爱汝至,到了极点,副词,竟,竟日不出门,全、终,形容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动词,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填要点,一、
18、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
19、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
20、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
21、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
22、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
23、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
24、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
25、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