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2605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 复 习,中 考文言文的分量,中考说明:,1、运用准确的停顿、重音、语调朗读。2、根据语言环境调动记诵积累。3、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4、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中考文言文考什么?,考例回放,思考:,明确老师怎么出题?,明确自己怎么答题?,文言文的翻译,专题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一、字字有着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做到“信”、“达”,“雅”,信: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达: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辨一辨,例1:属予作文以记之。,译: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载这件事。“属”通“嘱”,例2:率妻子邑人来

2、此绝境。,译:率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注意古今异义;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试一试,例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显声扬名.,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调,试一试,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他们)看到渔人,于是就很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第一次击鼓能鼓舞士气,再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

3、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份,使译文显得通顺。,补,试一试,例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出自淤泥却不沾污秽.,例2:夫战,勇气也。,译:作战,是靠勇气的。,文言中有些虚词,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等。,删,例3: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译:停止耕种到田畔高地上(休息),怅恨了很久。,试一试,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例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例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南阳

4、刘子骥,是品德高尚的人。,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度量衡单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变。,留,换,删,补,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文言句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应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留,人名、地名、年代、官名、度量衡单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不用翻译。,调,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再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关键字词。对文句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

5、句子准确表达出来。,翻译的大致程序,文言文翻译口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难解句子,前后联系;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人名地名,不必翻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实词活用,考查全局;领会语气,句子流畅;对照原文,务求直译。,换,补,留,调,删,实战演练,我也来做中考题,小菜一碟!哈哈!,训练,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争

6、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 神:灵性。厮:相互。,译文: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规律提升,3、翻译的大致程序,知识方法,文言文翻译,【课堂小结】,2、翻译的一般方法,1、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口诀,我易人亦易,我比别人不大意;我难人亦难,我比别人不畏难!,训练,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注藉:垫、衬。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顾州纪纲:回

7、头看着州府的主簿。,译文:(李惠)让两个相争的人看(从羊皮上)打下的盐粒,背柴的人于是就服了气接受了惩罚。,【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 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 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 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 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训练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

8、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翻译句子: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译文: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替换过来,1.注 意 通 假 字。2.注 意 古 今 词 义 之 不 同3.注 意 词 性 的 变 化,换,第一步:专攻背诵默写,大声朗读,加深体会。出声背诵,巩固记忆。勾画名言警句和关键句,逐一背熟、默写。做一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加深理解记忆。,试一试,例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自淤泥里长出 来,却不沾污秽,例2:夫战,勇气也。,译:作战,是靠勇气的。,例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文言中有些虚词,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马,专题二:文言虚词的掌握 之 而 其 以 于,免费学科网,海量精品,免费下载,精品资源 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