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i游戏疗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26282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di游戏疗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rdi游戏疗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rdi游戏疗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rdi游戏疗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rdi游戏疗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di游戏疗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di游戏疗法-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rdi游戏疗法 ppt课件,一 前言,普遍性与特殊性教育的本质,二、简介,(一)RDI,全称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中文译作“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活动”或“人际发展介入”,它以普通儿童人际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能力为框架,采用专门设计的游戏活动来培养各种广泛性发展障碍者和不明原因的社交障碍者的人际发展能力。它始于1995年,与传统社交干预通过设置社会剧本,机械式地传授社交技能不同的是,RDI着重于培养自闭症孩子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分享能力。,(二)RDI自身的特点:,(1)体系化、富有灵活性 300多个和特定游戏相结合的循序渐进的目标,使操作者可以清晰准确

2、的把握儿童的现状,并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灵活的选择目标与活动。(2)循序渐进 体系化的目标与活动可以指导操作者循序渐进地设置儿童的教学重点,一步步的培养现实能够达到的技能,从而为最终日后的真实生活打下基础。(3)教会家长方法 RDI不是教会家长成为治疗师,而是教会家长一系列引导孩子发展的方法及原则。让家长成为称职的家长。,(4)保持家庭平衡和“常态化”进行RDI生活化教学之后,家庭日常生活变得不再紧张,而是更加富有乐趣。其他家庭成员也不会感到被排斥和忽视,家庭生活更加常态化。(5)易于在日常生活中实施RDI把训练要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展生活化教学。(6)利用家长成长团体,让家长间互相提供支持与

3、帮助 初涉RDI的家长,可以通过家长成长团体的形式和前辈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且通过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的分享与分析。RDI 是利用设计活动和游戏,吸引儿童参与,培养儿童情绪情感,促进能力内化及发展。,(三)工具性互动与经验分享式互动:,想一想:自闭症孩子经常出现的互动行为有哪些?(1)RDI把人的互动分为两类:工具性互动与经验分享(关系互动)A 工具性互动,如,公共场合行为得体、排队等待、见人打招呼等B 经验分享(关系互动),如,结交朋友并保持友谊、对他人有同情心等,C 二者的区分?,想一想:眼神交流、礼貌询问属于那种互动呢?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互动形式。静态系统与动

4、态系统(哈布森),(四)经验分享必需的六种能力:,(1)情感参照:运用情感反馈系统,来理解他人主观体验的能力。(2)社会性调适能力:能够观察和调整行为,以便能够参与自发的,包含合作、情感交流的社交活动。e.g 拉圆圈;go-gostop/过河;找宝系列;打气球;接力传球;开火车;音乐舞蹈;二人三足;抢椅子;默哀(3)陈述性的语言:能够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表达好奇,邀请他人进行交互、分享体验和情感;并且能够融入到交际行为中去。e.g 宣言式交流与需要式交流,(4)灵活的思维方式:随着环境的改变,能够及时适应,改变策略和计划。e.g 图书馆与超市;蹦床接球(5)社交信息处理:从更加宽泛的情境中获

5、取信息,能够应对不是“绝对是对是错”的问题。e.g 小熊与熊妈妈;小明吃苹果(6)有预见和事后总结能力:能够回顾经验,预测未来可能的事态发展。e.g PPT故事书,动画片 虽然自闭症谱系下的儿童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上述六项能力的缺陷是共同的,而且不能随着年龄增长,甚至不能在某些强化干预下得到改善。,可以把语言分成两类:宣示式交流与需要式交流宣言式交流说话不是为了达到直接的特定的目的,而是分享感觉,经验,如:啊,花开了天快下雨了水好烫需要式交流(命令)说话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你在学校表现好吗?这是什么?坐下,吃饭!两种交流的理想比例是80:20,即多分享,少命令。,三、目标体系:,普通孩子的经验

6、分享互动发展共分六级 第一级:调谐(出生到6个月)第二级:学习互动舞步(6个月到1岁)第三级:即兴变化与共同创造(1岁到1岁半)第四级:分享外在世界(1岁半到2岁半)第五级:发掘内在世界(2岁半到4岁)第六级:连结自己与他人(4岁以后)每一级包括四个阶段,所以共有廿四个阶段。,第一级 调谐(0到6个月)主要发展领域:1、情感调谐(前3个月)注意力集中于面对面的情感交流2、社会参照(第个月)观察成人表情获取认同和安全感3、分享兴奋(第5个月)对成人引进的新鲜刺激感到兴奋4、简易游戏(第6个月)了解和享受简单的社交游戏规则对应RDI活动“第一级:新手”的四个阶段注:其他各级的阶段发展特点参见解开人

7、际关系之谜P57-95,开展RDI之前的准备工作,评估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分析可以激发孩子兴趣的诱因,以及介入过程可能遇到的障碍家长参与准备开展RDI的活动环境规划个别化活动课程表,评估,自闭症类型的诊断 依据专门的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和自闭症诊断面谈修订版(ADIS)自闭症儿童心智发展成熟水平的评估 强调动态评估,以及儿童是否能认识经验分享的价值评估自闭症儿童的经验分享能力 应用人际关系发展评估(Relational Development Assessment,RDA)与家庭录像 参见解开人际关系之谜P140-142的评估简表,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合儿童的最近发

8、展区在前三个阶段的介入中,一定要严格区分社交互动、单独游戏与物体玩具,帮助儿童分辨自己玩与社交互动的差异。,发掘介入活动的诱因和潜在障碍,找出诱因诱因是指能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与兴奋度的各项活动(肢体动作、写字)或元素(如球、鼓)。目的:作为增加儿童参与RDI的动机,借助这些活动或元素,让自闭症儿童与人建立联系。同时注意避免这些诱因对儿童经验分享互动的阻碍。提示:不存在“绝对诱因”不能太早使用玩具,或以物体为主的游戏。,分析干扰RDI的障碍语言教练放弃控制注意力缺陷症候群情绪控制问题组织能力障碍(TEACCH)缺乏与人互动的动机家长/教练的错误观念(简化社交领域),家长参与,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9、“5+2=0”(略)参与评估(活动前、中、后)参与训练活动:家中设定刺激最少的位置作活动场地;每天至少花2小时陪孩子练习老师在机构训练的活动,每周不少于10小时,活动环境的准备,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不利于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会参照RDI初期的背景环境准备房间大到足够儿童从事任何达运动关窗、拉上窗帘;墙壁无装饰物;藏好不相关的物品;除懒骨头椅和长桌外不能摆放其他家具。只有参与活动的儿童和陪同训练的成人才能进入房间,规划个别化活动课程表,早期密集式介入方式为基础原则上,机构每周提供一次或两次的训练,同时要求父母其中一人陪同参加。然后由父母和孩子在家练习,每周不少于10小时,逐渐把活动指导权转让给家长。,R

10、DI的介入原则,教练在初期必须坚定地掌握整个互动过程。增加社会参照:如,限制语言,木头人游戏,夸张的表情环境最少分心刺激物家长成为指导者为儿童创造兴奋与愉悦尊重儿童的独特性走出“实验室”,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的使用,适用人群:2岁以上的年幼儿童推荐从第一级开始进入训练活动,或根据附录A中的进度追踪表确定起点 起点宜低不宜高,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的使用,活动主题索引的应用 以现有活动顺序为依据 以目标为系统,以系统内部的编排顺序为准 围绕特定主题的发展顺序重点、难点:所有活动都必须以非语言互动为中心,尽可能少的使用语言。,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的使用,重点:以非言语互动为中心建议每次活动时间30分

11、钟至1小时 特别提示Dont Worry!,PS:RDI个人心得,A RDI训练要注重次数与频度,不注重单次活动的时长。每日多进行活动,哪怕一个活动只有十几秒。坚持。把RDI的目标与技能的训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互动习惯。B RDI中使用的增强,最初采用的是活动性增强,如搔痒、举高高;之后逐渐过渡到自然的社会性增强,如微笑、点头。C 学游戏玩游戏学游戏与玩游戏是互相促进的。,D 社会参照的种类:a.同意的参照 b.获得澄清与安抚的参照 c.警觉性的参照 d.安全的参照E 0阶段的训练以眼神的注视与彼此安全感的建立为重点。对于小年龄段的S,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F 当某一活动中,S的能力表现与反应

12、已经很稳定,则应把活动停止或加进新的变化。G 如果S不适应C提示的变化,则说明S在转换上存在问题。H 活动学习过程:说明、示范、协助、自动化。I.活动熟练后,可以进行类化/泛化。顺序为:人物类化、场景类化、内容类化。注:人物类化最多类化成6个人。类化原则为每次至多一种因素。,活动变化举例:,A 让S注意C的手势,可以借用镭射笔。B RDI活动非语言指令,开始阶段可以借由家人或同侪来示范。尤其是社交行为指令,如“过来”、“嘘”。C 活动非言语投球:C使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提示,指挥S向两个或以上的桶里投球。D 活动走走停注意点:停的时候,C不发出指令,用动作或行为让S明确;等待S发出邀请或表示疑

13、惑。E 活动红绿灯走走停:C借助红绿教具扮作红绿灯,S扮作车,“车”依据“红绿灯”的变化决定自己的前进与暂停。F 0阶段中类似走走停的活动,一定首先选择那些作用在S身上,但主导权却在C手里的活动。如,抓痒痒,中间停止;给吃的,中间停止。,活动录像,录像一:参照别人指示录像二:选择最佳时机录像三:选择最佳时机,注意参照录像四:游戏互动协调能力,PS2:分享式注意力,分享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分享注意力是指兩人之間或與一事件或物品之間,在分享注意或是確認對方訊息時,所使用的能力,也就是兒童能夠注意他人正在注意的事物,或是透過行為可以分享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給他人(林儀婷整理),相

14、互注意力行為之主要目的為:社會性的經驗與情緒的分享,而要求行為則以取得物品為目的,雖然行為類似,相互注意力與要求能力最大的區別在於與對方分享自己所注意到的事件、或物品,而兩種能力背後蘊含的目的以及行為後產生的互動效果也不同(林儀婷整理),分享式注意力與要求之間的不同,分享注意力分類表,相互注意力的發展順序林儀婷整理,提供環境,包括日常生活的融入教學者示範輪流呈現物品與教學者臉部的位置接近非口語提示製造活動的樂趣動靜態活動交替挑選幼兒有興趣的玩具或遊戲,尤其是社會性體能活動兒童的興趣一旦減弱,就要換活動或者玩具建立固定作息,等待(延宕),至少5-10秒適時撤除教學策略(林儀婷/楊宗仁整理),分享

15、式注意力介入原則,分享式注意力中十個層次能力表現,伸手取物的要求(reach to request)給物的要求(give to request)手指指示的要求(point to request)跟隨近距離與遠距離的指示要求 社會性參照(澄清,同意,安全;楊宗仁加)手指指示的分享(point to share)跟隨近距離與遠距離的指示分享展示(show)給予(give)給予的回應(respond to give)眼神追視(follow gaze for joint attention),PS3:给老师和家长的七条原则:,A 强调干预,同时制订出平衡的治疗计划,充分利用资源。一般的做法是在针对自闭症的现象治疗。如阅读困难,就训练翻页、集中注意力B 定出不断发展的、合适的目标。C 制订出针对每个孩子及其家庭特殊需要的训练计划。D教会家长以师傅的身份来指导孩子们的参与意识。E 改进家庭内部的沟通,以加强体贴、关心和情感体会的分享。F 培养孩子的场景记忆能力,以积极参与日常复杂多变的动态活动。G 改进家庭生活方式,改善健康,找到机会建立“师傅学徒”式的关系。,The end _,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