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28339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七上册第四单元-谁为我们护航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谁为我们护航,第四单元 谁为我们护航,【课标依据】,一、2.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一、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二、3.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单元立意】,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学生长期以来的安全教育与学习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但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分

2、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比较薄弱,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青少年学生有必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这也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初一学生对于法律认知比较匮乏,不懂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式,也有必要集中进行初步的法治教育。教材在第四单元设置“谁为我们护航”,让学生明确自己受到的保护,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极其必要的。,【单元立意】,近年来,我国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各部门相继出台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文件,各地学校开设安全教育平台、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等等,所以也有必要让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各方面的保护,使自己免受各种伤害,保障自己健康成长。,【单元立意】,从整体上看,本单元是学生整个初中法治课程部分的学习起点,这个起点包孕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萌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要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的青少年

4、法治教育大纲。基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和大局目标,教材在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即七年级上册初步渗透法治教育。作为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的起点,本单元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单元立意】,本单元以“谁为我们护航”为主题,体现了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受到多方面的特殊保护,映射出法律的保驾护航。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学会自我保护是青少年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这是第九课学会自我

5、保护的主要内容。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特殊保护,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护航者”。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介绍了跟青少年关系最为紧密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单元立意】,本单元是前一单元“成长中的我”的延续,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情绪变化多样和复杂,他们还缺少辨别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被保护,需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就自然过渡地到了本单元。本单元涉及到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等内容,也与七下第二单元“跨越代沟”中与父母、老师关系的处理具有一定的联系。青少年的保护除了家庭、学校、社会外,还有司法保护,这样就为

6、后面涉及法律的单元做了铺垫,如七下第五单元“有序和无序”中提到法律是生活的保护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安全可靠的保护,八下第二单元“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提到了我们享有的法律规定的许多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涉及生命、健康、自由与尊严,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学会自救和求救,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谁为我们护航,司法保护,【教材分析】,1.单元结构,【教材分析】,2.各课联系,在成长的过程中,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教材内容设计由自己及他人及社会。符合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7、的前提下,自觉配合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的保护,保障自己的健康成长。,(1)教材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做了较大调整,【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2)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3)教材内容的表述更贴近学生,科学严谨,【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4)淡化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教材分析】,3.新旧教材对比,新,旧,(5)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治践行,【教材分析】,4.主要观点,树立安全意识,对生活中的危险保持警惕,我们才能免受各种侵害,当我们遭遇他人对我们实施侵害时,必须正确地

8、自救和求救。,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的保护。,【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形成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感受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给予的保护,激发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自己的权益和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各方面的保护,促使自己健康成长。,【单元目标】,能力目标:增强预防灾害、提高警惕、防范危险的能力;培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识别、判断并远离危险;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

9、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学会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逐步培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提高感受、珍惜来自家庭和学校、社会以及司法各种关爱与保护的能力,学会正确理解和对待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保护,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单元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身边存在的各种危险,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对待不同侵害应采取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教学建议】,1.利用网络或其他

10、媒体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建议登录中国安全教育网,了解各种安全教育常识,准备丰富的课程资源。,2.学习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中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特别是新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3.建议联合学校德育部门开展消防演习、安全撤离演习等活动,或邀请专业人士如消防人员、医生来校指导,或者去实地如消防大队观摩消防人员现场模拟演习等,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些操作和体验的机会。,【教学建议】,4.在实施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教学时,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和经验,建议设计知识竞赛、闯关游戏等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以及相

11、应的评价激励机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分享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增强体验,深化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蕴含的两层意思:危险发生之前,要保持警惕,远离危险,防患于未然;危险已经发生时,要保持镇定,学会自救和求救。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区分身边的危险,思考自救或求救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更好地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切实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建议】,5.在实施第九课第二目“学会求救和自救”部分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素材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社会现

12、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可以选取社会生活中事例,如:假期里中小学生的溺水事件、因搭乘黑出租遭遇侵害等事例。利用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教师引导学生以“事件回放”、“新闻评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自救自护卡片”、“自护锦囊”等,总结和概括自己掌握的自救自护方法与同学交流并常记心间,切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建议】,6.在实施第十课我们受到的保护教学时,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和体会就能了解其中的基本内容。所以课堂教学建议以分享和讨论为主,结合发生在

13、学生身边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各种保护。,7.教学评价建议:观察法、谈话法、项目评价法等。,【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2.能力目标 增强防预灾害、提高警惕、防范危险的能力;培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识别、判断并远离危险。3.知识目标 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掌握相关的预防常识和技巧;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做到提高警惕、远离危险。学会识别、判断和远离“人为侵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

14、1.熟读教材,把握课程体系和基础知识。2.收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案例、图片、音像资料,做好教学课件。3.选购未成年人保护相关书籍,至少三本,既做教学参考,又做学生奖品。4.准备好分组竞赛填写分数的表格:,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熟悉教材内容,记下存在的疑惑。2留心观察生活中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3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咨询专业人士等途径,积累相关安全常识。,健康快乐成长,LOGO,警 示 录,据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公布: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采取了种种有力的措施。尽管如此我国每年仍有40至50万少年儿童受到车祸、溺水、火灾、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平均每天有40多名中

15、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这个世界“消失”!,从材料中的这些数据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树立安全意识,对生活中的危险保持警惕,我们才能免受各种侵害。懂得正确地自救与求救,我们的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LOGO,自护训练营,LOGO,闯 关 规 则,LOGO,第 一 关,未雨绸缪防灾害,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统计数据,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选号答题,119,120,122,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119,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120

16、,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溺水?,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12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LOGO,未雨绸缪防灾害,第 一 关,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我们平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LOGO,第 二 关,提高警惕识危险,LOGO,提高警惕识危险,第 二 关,某校初一学生小亮,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风中笑”在与小亮聊天时,提出两人约个时间见个面,一起外出游玩。小亮犹豫不决:网友约见,去不去呢?”,事情会如何进展?请你与组内同学合作续演。,LOGO,提高警惕识危险,第 二 关,几名同学一起迷路了,这时来

17、了几个穿警服的人,说要送他们回家.小乐独自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开车的人向他问路,小乐告诉了他们应该怎么走。他们让小乐上车帮忙指路,答应顺便把小乐送回家.放学路上,小林向同伴炫耀着自己的新手机,忽然发现好像有个人一直跟在他们身后.有人突然找到你,说你家里出事了,要你跟他走 还有哪些类似的事情和值得警惕的情况?想想看,怎样才能使自己免受人为侵害?,LOGO,提高警惕识危险,第 二 关,我们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人为侵害保持警惕,一旦感觉受到威胁,就要果断、迅速地离开危险的环境和危险的人。,LOGO,第 三 关,随时联系保安全,LOGO,随时联系保安全,第 三 关,14岁的孙强和父母争吵之后,一气之

18、下离家出走。很快,他就花光了身上的钱,饥寒交迫地四处游荡。这时,孙强遇上了一个声称愿意给他提供食宿的陌生男子,结果被带到一个黑煤矿。在那里,孙强被囚禁强迫做工,不但一分工钱没有,还经常遭到毒打。反思: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LOGO,随时联系保安全,第 三 关,1.你认为有些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2.你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吗?如果有,那是在 什么情况下?3.你想到过离家出走的后果吗?4.除了离家出走,还有别的方式解决问题吗?5.此时,你最想给那些离家出走的同龄人 说些什么?,课堂调查:,LOGO,随时联系保安全,第 三 关,我们要养成与家长和老师保持联系的习惯,让他们知道我们身在何处,以便在危险发生前能及时保护我们。,LOGO,自 护 宝 箱,LOGO,自 护 宝 箱,自 护 秘 笈健康成长需自护,安全意识记心间。未雨绸缪防灾害,预防措施做在前。是非善恶明分辨,提高警惕识危险。身在何处告父母,随时联系保安全。,不要以为我还是不懂事的小孩我的成长比你想象中还要快对谁的依赖不如把本领学来让平安总与我同在未来 未来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未来未来所有危险都能让我抛开不让自己受到伤害,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色鲜明,2.体现“以生为本”课程理念,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治践行,4.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案例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