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3196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港澳研究教案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港澳经贸问题研究,2012年秋季学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第一章:导论,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目标与考评,1、研究对象,粤港澳相关的区域层次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环珠三角,研究对象区域的经济规模,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注:括号内数据是包含重庆市的数据。100港币=0.89人民币,100澳币=0.87人民币,2010年经济规模(GDP:亿元),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注:括号内数据是包含重庆市的数据。100港币=0.87人民币,100澳币=0.85人民币,2011经济发展成就,2011年广东GDP总量首次

2、突破5万亿元大关,全省人均GDP也首次突破7000美元大关。,泛珠九省与港、澳的产业结构:2008,数据来源:同上;港、澳的数据为2007年,其他为2008年;,数据来源:同上;港、澳的数据为2009年,其他为2010年;,泛珠九省与港、澳的产业结构:2010年,2、主要研究内容,广东经济发展特点与发展模式外源性经济及转型发展问题香港经济发展模式与转型发展问题澳门经济发展特点与转型发展问题新问题与新特点研究,粤港澳合作研究议题,三地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前店后厂模式CEPA协议效应服务业合作与发展大珠三角城市体系(城市群),3、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提出问题与分析视角?统计描述问题的表现与证据!观点分析

3、深入剖析问题、表明观点!总结陈述(结论与启示),4、目标与考评,?文献综述、议题讨论占5;课程论文占5;,问题意识?,研究能力?,主要参考书,1陈广汉等著.粤港澳经济关系走向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2陈广汉.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制度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陈广汉主编.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冯邦彦.香港产业结构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第二章 广东经济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与广东“先行先试”广东的工业化进程 外资与外贸的互动模式 广东的经济转型,1、改革开放与“先行先试”,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全凭“一块地皮两支手”,通过引进外资,

4、由“三来一补”与“三资企业”逐步发展起来。(1)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以商品或劳务偿还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即由客商提供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以这些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生产的产品或是用双方协商的其他产品价值去支付(偿还)进口设备、原材料价款。1983年以前,这种形式占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在30%以上;2008年,三来一补在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中已降至不足1%;2010年,加工装配占实际利用外资比重约为3%;(2)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独资2008年,三资企业占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89%;2010年,三资企业占广东实际利用外资比重96%;,港澳资

5、本的地位,资料来源: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注:括号内数字为占总协议数的百分比,表1:广东利用港澳投资协议数,表2 广东实际利用港澳投资(万美元),资料来源:2011年广东统计年鉴注:括号内数字为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百分比,金融危机的影响?,图1:2008年广东省利用外资额及增长速度(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经济转型/CEPA的协议效应?,(1)2008年利用外资的行业结构变化,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2)2009年利用外资的行业结构变化,2010年第三产业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14个,增长33.7%,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利用外资4.22亿美元,增长79.0%;批发和零

6、售业实际利用外资19.89亿美元,增长2.3%;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90亿美元,增长1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9.11亿美元,下降 3.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际利用外资4.26亿美元,下降3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际利用外资5.63亿美元,下降31.6%。,(2)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与协议合同额,数据来源:王国伟、洪秀霞、谢洪芳.2008年对外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2010年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信息网,(3)FDI的行业分布,图11:外商投资的行业结构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广东省统计年鉴,外商投资的

7、行业结构,思考问题:,1、描述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结构的变化特征?2、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广东工业化进程,%,图2:广东三次产业构成(%)(数据来源:2009广东省统计年鉴),2010年广东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经历了先升后降过程?第三产业持续上升,但2002年以后,却反转下降?第二产业先降后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1)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图3:广东工业化:轻重工业的结构转换(19802008)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广东统计年鉴注:图中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0年,轻重工业比重为61.7:38.3,(2)九大产业及其构成,20002

8、008年期间,九大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075%2010年,九大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9.6%,图4:20002008年九大产业的总产值(当年价,亿元)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广东统计年鉴,九大产业总产值增长,图5:九大产业的内部构成(%)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广东统计年鉴,九大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变化,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已由2007年底的75.93%降至2010年底的72.81%。,思考问题,对比广东省,广州与深圳的产业结构分析?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延伸阅读:广东省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概述,3、外资与

9、外贸互动模式,外资推动 外贸拉动 加工贸易 外源性经济,(1)对外贸易依存度,图6:广东省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来源: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2012年17月广东出口及同比变化,2012年17月广东出口及同比变化,(2)主要年份的投资结构,图7:广东省投资结构变化数据来源:2001年,2005,2009年广东统计年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份额,指标解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港澳台、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之和。外商投资企业 指企业注册登记类型中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

10、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之和。其他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合作或股份制企业,以及国有工业等,如列为单独统计项,则可能出现产值重合部分。,(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份额,图9:广东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份额数据来源:相关年份的广东省统计年鉴(注:出口份额=外资企业出口/总出口额,进口份额=外资企业进口/总进口额),思考问题:,广东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什么是外源性经济?外源性经济转型的含义是什么?,芭比娃娃的产业链解读,图12: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构成,4、广东的经济转型,外源性经济转型?新型工业化?低碳经济 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1)外源性经济转型,内源动力与经济腹地?内外均衡与内销市场开拓?民营

11、经济与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能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贸易方式?产业层次与产品附加值?价值链升级方向?,广东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与2008年比,2011年全省加工贸易企业,全省加工贸易企业总数/出口额,企业平均出口规模上升36%,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二),产业链条实现由短向长转变。2011年全省深加工总额达1163.8亿美元,七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有深加工结转业务,企业产品平均结转2-5次后再出口;生产模式实现向自主设计与自主品牌一体化转变。珠三角地区从事加工贸易外资企业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与OBM(原始品牌制造商)混合生产出口比重达到40%,累计设立研发机构达545

12、个;经营主体实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至 2011年底,全省共有4450家非法人来料加工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351家正在办理手续,同时,国有、集体、私营企业比重上升,本土化程度提高;,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根据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省加工贸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99687.6元/人,较2008年提高了30.4个百分点;比我省同期全员劳动生产率的89267.9元/人,还高出11.7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全省加工贸易企业内设研发机构达2415个,较2008年增长50.8%;企业研发人员达178321人,较2008年增长44%。,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2011年底,东莞全市共有加工贸易企

13、业11283家,累计加工贸易实际利用外资472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92.8%;进出口总额1040.4亿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6.9%、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1.3%。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东莞投入4亿多元的引导配套资金,引进和建成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10个,虎门服装设计等专业技术创新平台11个,省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57个,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和设备,为广大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产品研发设计、产品创意概念、产品企划等多方面的服务。,提升研发能力与技术含量,2008年以来,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累计研发投入315亿元,新设研发机构44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新

14、增境内外专利授权3341个,研发人员占比提高到1.3%,实现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目前,东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49.3%,较2008年提高了11.3%,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占比21.1%,较2008年提升了4.2%,产品结构从传统到现代,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低技术含量到高技术含量,实现了进一步升级;,内销战略与品牌战略,2008年以来,内销占内外销总额的比重由26%提高到32.7%,新兴市场出口占比从7.5%提升到10%,实现了市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2008年以来,该市新增外资企业研发中心89个,2011年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海内外注册品牌2678个,委托设计生产(ODM)外资

15、企业比重提高到29.8%。,(2)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在哪里?与工业化先行国的增长模式不同(靠资本推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靠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确处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发展装备制造业;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推动广东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新型工业化与广东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 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内源转型的增长动力?重化工业化与

16、节能减排目标冲突?,广东单位产值能耗,*2010年降幅为前三个季度值。20052010年,国家规划任务目标是20%,要求广东降13%(16%);20102015年,国家规划任务目标下降16%(18%),广东平均每年约降4%;,(3)低碳经济的转型方向,低碳能源开发 低碳技术进步 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生产与服务转型,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服务,广东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的压力,珠三角产业转移呼声始于2003年,珠三角的环境问题土地、劳动成本上升、民工荒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国家出口退税的政策调整,外来人口的压力,(截止2007 年)尽管广东GDP总量已连续18年领先全国,但“我省

17、的人均GDP近10年来年均增速在东部沿海省市中排在最后一位。”有人曾经做过一个估算,如果人口每减少84万,人均GDP能够提高一个百分点。广东现有外来人口大概2000万左右,如果能够把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转移出去10%,也即是200万,就有可能实现珠三角人均GDP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过去10年间,广东省总人口净增1644万人,远远高于江苏的439万、山东的571万和浙江的567万。广东每新增一个劳动力创造的GDP是12万元,远远低于江苏的88万元和山东的22万元。,“双转移”战略目标,珠三角“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

18、二三产业转移缩小广东省内区域与城乡差距,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效应,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减量效应”;二是经济转型的“刹车效应”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建与扩建难以获得用地指标,不能在珠三角落地;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成长效应”重点扶持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种效应空间叠加共用推动了珠三角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佛山建陶业的转型升级,佛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企业数量从400多家减少到50家。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以“中国建陶第一镇”南庄为例,2006年当地陶瓷行业的产值是117亿元,企业75家,税收是2.6亿元;2010年陶瓷企

19、业仅13家,产值却有128亿元,税收2.8亿元。,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份额的变化,珠三角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变化,六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六城市现代服务业成长趋势,粤东西北加速工业化与产业升级,广东FDI的区域结构变化,各地区工业增长率差异,各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份额变化(20052010),从税收结构变化看转型升级,全省税源的服务业化趋势明显;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税收表现抢眼;粤东西北地区税收增长明显提速;民营经济税收占比稳步上升。税收结构的四方面优化说明,广东经济正在进入既保持总量领先,又促进质量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服务业是最重要的税收来源,2011年,广东省三

20、次产业的税收占比分别为0.1%、42.1%和57.8%。其中,第二产业税收比重较2007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到2011年税收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分别高出江苏、浙江和山东16.5、9.7和19.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税收占比高于传统制造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部分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近5年的税收数据中可以看出可喜的增长:先进制造业税收占制造业税收比重超五成,增速快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从2007年的49.3%增至2011年的53.4%,已取代传统制造业的地位。现代制造业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业税收增长更是迅速,年均增长48.6%。,生产性服务税收占服务业比重超

21、六成,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占服务业比重超六成,增速也快于服务业平均水平。特别是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税收快速增长,2012年上半年分别达到19.4%、17.1%和19.1%。另外,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增速同样迅猛。在发展态势较好的深圳,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增速超过50%。2012年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增速超过税收平均增幅8.5个百分点,先导产业快速发展。,从税收的地区结构上看,珠三角地区主体地位优势依旧,但粤东西北地区税收增长明显提速,2007年2011年,粤东西北占全省税收比重从11.13%上升到12.86%,提升了1.73个百分点。税收地区结构的优化体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升,非珠三角地市产业转型趋势看好。,增长速度的区域差异,粤东西北地市第二产业税收增速尤为突出,2007年至2011年平均增速高达22.1%,比同期中心城市(17.3%)高出4.8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通过转型升级,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民营经济税收占比稳步上升,从2007年的29.5%上升到2011年的36.6%;税收增速也大大快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国家级新区,目前共有6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南沙区的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