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32289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安全分析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系统安全分析,主讲:施鹏飞,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第三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第四节 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第五节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第六节 事件树分析第七节 事故树分析第八节 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九节 原因-后果分析,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一、系统安全分析的主要内容(1)调查和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相互关系(2)调查和分析系统相关人、机、环境因素(3)分析可利用的适当控制措施(4)调查和分析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实施最佳方法(5)调查和分析不能根除的危险源失控的危害后果(6)调查分析危险源失控,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二、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1)安

2、全检查表分析(2)预先危险分析(3)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4)危险和可操作研究(5)事件树分析(6)事故树分析(7)系统可靠性分析(8)原因-后果分析,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首先,考虑系统所处的寿命阶段(1)系统开发、设计初期:应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2)系统运行阶段:应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也可应用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可靠性分析、因果分析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协调好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适用情况,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概述,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选择其次,考虑下列问题1.分析目的:应能

3、辨识危险源。查明危险源、列出事故隐患、危险控制措施和深入研究部位、危险源排序和定量分析数据。2.资料的影响:与系统所处阶段相关3.系统的特点:化工工艺过程采用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机械电气系统采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单一故障事故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多危险源事故选择事件树、事故树分析4.系统的危险性:危险性高采预测性方法如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危险性低的可采用安全检查表。,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制定安全检查表,并依据此表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该法的核心是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和实施。安全检查表:根据有关安全规范、标

4、准、制度及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并以提问的方式把找出的不安全因素制定为检查项目,为便 于检查和避免遗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编制成的表格。,安全检查表的基本格式,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一、安全检查表的形式,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本单位的经验(3)国内外事故案例(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二、制表依据及方法,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编制方法(1)确定检查对象与目的(2)剖切系统:即子系统(3)分析可能的危险性(4)制定检查表例:091韦腾高层住宅区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安全检

5、查表的编制,二、制表依据及方法,1.水木华园小区2.金秋情缘小区3.中央华府小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高层建筑的楼宇消防现状2.物业消防管理水平3.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中央华府,水木华园,金秋情缘,12幢高层建筑,4幢高层建筑,23幢高层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等制定高层住宅消防安全检查表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等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安全检查表根据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读本制订家庭消防安全检查表,共计排查水木华园12幢、金秋情缘4幢和中央华府23幢高层建筑,使用社区消防安全检查表

6、3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表39份,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10份。,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1)详尽的安全检查表较系统、完整,可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2)根据法规制定,易于实现安全要求(3)安全检查过程能查出隐患,保证法规的落实(4)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5)简单易行,三、安全检查表的特点,课堂讨论及作业:仔细研读P212第六章第一节预防燃气火灾爆炸安全检查表,试编制出高校宿舍消防安全检查表。,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预先危险分析(PHA):在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包括设计、施工、生产)运转活动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出现条件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方法。目的是在设计、施

7、工或生产中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可用于已有系统详细风险分析的预备步骤,也可用于对一些比较简单的系统进行全面风险分析。,预先危险分析可提供下述信息:为制(修)定安全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确定安全性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 确定进行安全性试验的范围 确定进一步分析的范围,特别是为事故树分析确定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编写初始危险分析报告,作为分析结果的书面记录 确定系统或设备安全要求,编制系统或设备的性能及设计说明书,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分析的内容应包括:1.审查相应的安全性历史资料;2.列出并调查主要能源类型,确定其控制措施3.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及

8、其它有关的规定4.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在完成识别危险、评价危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性之后,提出如何控制危险的建议,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具体步骤:识别危险源、识别危害后果、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风险控制措施1对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较充分的调查了解。2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以及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查明分析对象可能出现的,造成系统损害,尤其是人员伤害的危险性。3调查、确认危险源。可用安全检查表法、经验判断或技术判断危险源。,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具体步骤:识别危险源、识别危害后果、根据风险程度分级、确定风险控制措施4识别危险转化条件: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事故状

9、态的触发条件,即哪些条件存在可以使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5进行危险性分级:即把预计到的潜在事故划分为危险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分清轻重缓急,即等级高的作为重点控制的对象。6.制定预防危险措施: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或分析最好的预防损失方法,如隔离、个体防护、救护等 指定需要和负责改进措施的部门、人员和完成日期。,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泛指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两方面因素。危险源三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状态和触发因素。,第三节 预

10、先危险分析,一、危险源辨识,PHA必须考虑的项目1 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2 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火灾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响)等;3 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例如:错误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一、危险源辨识,PHA必须考虑的因素4 与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安全设计、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5 包括生产环境

11、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6 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一、危险源辨识,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1.化学危险源: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燃料、成品、半成品和辅助材料中所含的化学的危险物质。通常分为4类:(1)火灾爆炸危险源包括爆炸性物品和易燃易爆气体等七类(2)工业毒害源:指在工业生产中能导致职业病,中毒窒息的有毒有害物质,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有害粉尘,腐蚀性物质和剧毒物。(3)大气污染源:指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业性烟尘和粉尘。(4)水质污染源:指造成水质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和药剂。2电气危险源

12、:指的是那些引起人员触电、电气火灾、雷击等不安全因素。短路、电弧、电火花、过热、绝缘损坏、过载控制失灵、静电、漏电、缺少必需的安全防护等。,一、危险源辨识,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3机械(含土木)危险源(1)重物伤害的危险:矿山顶板冒落、建筑物坍塌等。(2)速度和加速度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包括设备的往复运动、物体的位移、运输车辆和起重提升设备的运行造成的伤害危险。(3)冲击、振动危险:包括各种冲压、剪切、轧制设备和设备中有冲撞危险的部分。(4)旋转和凸轮机构动作伤人危险。(5)切割和刺伤(6)高处坠落的危险:(具有位能而缺乏有效防护的地点),一、危险源辨识,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4辐射危险源、x射

13、线、红外线、紫外线、放射元素射频及微波等。5引燃引爆危险源物理热、燃烧热、辐射热、冲击和摩擦热。6其他危险源 噪音、强光、压力、吸力、潮湿等。,一、危险源辨识,人的因素:人的可靠性极低,往往由于生理和心理状态造成误操作而发生事故。从操作的角度上分析,有以下几点:不正确行为,不安全行为,错误行为,严重错误行为,极端错误行为。外力因素:外力包括人为力和自然力两个方面。人为力系指受外界发生事故的波及,例如受到外厂爆炸造成的冲击波、爆破碎片的袭击等。自然力是指地震、洪水、雷击、飓风等。,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二、风险分级,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系统风险:系统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危害性

14、事件的风险总和。PHA风险分级,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三、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采取预防性措施 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采取保护性措施及应急性措施,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三、风险控制措施,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三、风险控制措施,选择事故预防对策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保证不 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

15、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语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4.防护性安全技术措施: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三、风险控制措施,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

16、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三、风险控制措施,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毒面具)等。5.连

17、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PHA结果汇总表格式,第三节 预先危险分析,系统:运行方式:分析日期:,例:091潘飞预应力管桩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对策中PHA分析,P25 家用热水器预先危险分析,钢筋机械预先危险性分析,吊运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焊接与切割事故危险性分析,成品堆放预先危险性分析,高压蒸养预先危险性分析,摆渡及布料预先危险性分析,各作业单元事故类型及危险等级总结,六个单元的危险等级依次为焊接与切割作业、起重吊装作业、钢筋机械、成品堆放、摆渡及布料和高压蒸养。,课堂讨论及作业:仔细研读P237第六章第四节汽车火灾的预先危险性分析,掌握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