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 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命运的阴霾总是小说家笔端氤氲不散的幽灵,飘忽不定,捉弄世人——好人命途多舛,小人呼风唤雨,看客麻木不仁。姚鄂梅的长篇小说真相
2、(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9)这个命运统摄场域中的一隅,只是零星地散落着几个怪圈。在这些怪圈之外,一个鱼龙混杂的幽冥世界却风云暗涌。在一个个怪圈的真相相继浮出水面的同时,一个隐遁于怪圈之外的幽冥世界亦若隐若现。真相没有悬念疑阵的惊心布局,没有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没有紧凑动人的情节,在这个小说泛滥成灾的世界里,也许一不小心就长眠于废纸篓中。何以看似如是资质平平的一部小说,却令人咀嚼深味、再三省思?是主线人物连缀的命运怪罔诡秘的引力?还是怪圈之外某种不可抗拒的存在?显然,这种有意模糊化、弱化主线人物塑造而心思全在背景的手法,一如中国画的点染妙趣,于有无之间蕴涵大干世界。在真相这张预设的宣纸上,方兵
3、、方圆、莫老师、苗苗、黄达、李安生这几个命运怪圈中的主线人物,只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困厄者的缩影,平凡得有些平淡。即便是无数的巧合之下,他们之间的纠葛亦不曾纷繁难解。小说以长着一双可以看透人心的眼睛的方兵起笔,逐点晕染开一副长乐坪的世俗画。这幅画线条粗略,甚至画面的中心人物也只是寥寥几笔勾勒出的一个大致轮廓,背景更是疏淡无物。仅就表面看来,似乎并非上层之作。一旦跳进画里,置身其间,发现原来别有洞天。真相可谓一副深藏玄机的众生百相图,只是这玄机不在于几个主线人物的悲喜人生,而在于那些着墨甚少,甚至从未露面的陪衬人物。如强奸方圆的四个强盗、方兵在俱乐部做小姐时的熟客、小巷黑屋里的太婆、丰盛城里的老婆
4、婆、培养市长助理等。这些一闪而过的人物涵盖了匪界、商界、政界以及此三界之外的平民百姓,组成了一个可谓牛鬼蛇神混迹的幽冥世界。在这个世界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下,方兵、方圆、莫老师、苗苗、黄达、李安生不得不退守到命运的怪圈中,死守住长乐坪这个最后的根据地。长乐坪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怪圈通向幽冥世界的神秘结界。看得见的不幸尚有怜悯和同情慰藉,而看不见的不幸只有自己在暗夜舔舐伤口。李安生、莫老师、苗苗都是活在阳光下的倒霉鬼,方兵、方圆虽游走于光影之间,但至少其悲剧尚有一半浸润在阳光下。强盗、嫖客、培养市长助理这些蝇营狗苟地存活在幽冥世界的人,无论多么肆无忌惮、飞扬跋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背负着怎样沉重的枷
5、锁而又不得救赎。小说中提到他们的文字平淡而稀少,他们甚至没有名字,只是个影子,倏忽而来,去而不返。但这影子就像一道留在心底的伤疤,无论时间如何淘洗,任何不经意的触碰都会隐隐作痛。方兵、方圆、莫老师、苗苗、黄达、李安生何尝不是带着旧伤活着的人。这些为命运捉弄的不幸者太清楚怨愤与报复在命运面前是何其苍白无力,除了咬牙忍受着生活的暴风骤雨,等待雨过天晴,卑微的生命似乎无心去抗争。当平凡地活着成为奢望的时候,悲剧就开始像瘟疫一样蔓延。姐姐离家出走、妈妈猝死、父亲坐牢、莫老师夫妇三天两头的问罪,一波接一波的变故,机关枪似的冲着仅读高二的方圆扫射。她从学校开始一步步退避,当她退到只得守住家里几间空荡的房间
6、度日时,命运的屠刀又向她袭来。四个强盗破门而人,轮奸了方圆后扬长而去。方圆也好,漂泊四年的方兵亦然,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扭曲变态,所有掉进命运怪圈的人似乎都只是独自疗伤。而在怪圈之外,强盗、嫖客、培养市长助理依旧各安其道。静水流深。真相平静的文字背后,各人都在秣马厉兵,一场名利混战一触即发。方兵、方圆、莫老师、苗苗、黄达、李安生似乎只是作者抛出的几个烟雾弹,旨在熏出些浊泪,清明一下世人的双眼,惊觉一个幽冥世界的存在,一场名利混战蓄势待发。盗匪人室却能扬长而去,足见法治之无力,人心之冷漠。高楼越多,心墙越厚。公寓式住宅小区的盛行,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使用价值的同时,又用一道道防盗门关住了无数的孤独。
7、两户住家之间仅一步的距离,有的人却用了十年的时间也未曾走完。如是邻里,形同于无。无论多么完备的防盗系统,只要出自人手,就难免破绽。这些破绽的补救者,只能是人。方圆家发生变故后,如果邻居多些关心,她就不至于如是孤独无援;强盗破门人室,如是大的声响,如果邻居不是冷眼旁观,一个高二的小姑娘就不至于遭遇如是悲惨的蹂躏,这所有的如果在这个人心冷漠,法治无力的时代,理所当然地没有发生。当冷眼旁观成为一种习惯,盗匪就会是登堂人室的上宾,无数个方圆将是他们的盛餐。小说看似平静地陈述四个强盗对方圆做的一切,而揭开平静的语言掩盖的种种诘问,却让人不禁后背冰凉。法治何在?人情何在?何以同为弱者却要互相欺凌?有钱的老
8、总向来是俱乐部的常客,一边消遣,却又一边奚落讽刺,无异于人格分裂。这些满脸横肉的商人,一面斤斤计较,一面又挥金如土,在花天酒地中寻找一种虚无的慰藉。风月场合,历来都是男女逢场作戏的地方,除了虚情假意的应召女,便是花钱买醉的大奸商。这些烂醉如泥、满身脂粉味的大奸商一旦见到阳光,就即刻转了性,变了脸,正襟危坐,甚至还一本正经地奚落之前让自己醉生梦死的应召女。当方兵在长乐坪重逢了曾经的熟客时,她的新生活就在一阵奚落黑天鹅的笑声中走到了尽头。四年前,她无力开罪这些财神爷,四年后,她更不能开罪他们而成为整个长乐坪的罪人。这个世界,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几张纸压死一个人的事儿,随时都在发生。见到财神爷点头哈
9、腰的又何止方兵,那些衣冠楚楚的政府官员更像训练有素的哈巴狗,围着主人摇头摆尾,前后转圈,然后叼着主人抛来的光骨头汪汪称谢。小说中虽然只是简略的几笔带过这些老总们,一份官商勾结的密件却分明公之于众。愤愤不平又如何?无能为力又如何?但凭一己之力妄图改变世事的英雄从来都以徒劳收场。更何况,小说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蠢钝到要做这样的英雄。一个凡夫盛行的时代,怯懦像癌细胞一样扩散,试问何为良药?小巷黑屋里的太婆,从来只是个传说中的神秘人物。她像一个魅影般,在幽冥世界与长乐坪的怪圈中穿梭游走。她是走投无路的人最后的希望,但她从不关心自己抛出去的希望会不会开花结果。九十岁,大智亦大愚的年龄,与黑屋里的太婆结合在一
10、起,既是对神秘性的解构,亦是世人的嘲笑。方兵妈,一个知识分子,不带自己的女儿去医院,而是每天从太婆那里端回两碗可以增高的神水;黄达教授,一个脑科专家,竟然求助太婆。如此悖谬的行为,难免让入觉得可笑。笑过之后,不免追问,何以至此?静思之后,不难发现一个庸医为患、医德败坏的医院,等同于屠宰场。人皆好生而恶死,又怎会无端去送死?合理的假想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一旦这假想变成了急功近利的妄想,动力就会转变成阻力。在一个人不可信,科学不可信的时代,人们无助得只能选择信神。无论阳光如何均匀地洒向大地,总有些角落处在阴影里。在那些阴湿的角落,自然开不出娇艳的玫瑰,但并不妨碍绿油油的青苔蔓延。一如真相里方兵、方圆
11、、莫老师、苗苗、黄达、李安生组成的命运怪圈与其外的幽冥世界并存。尽管不幸的阴霾始终笼罩着长乐坪的天空,但总免不了有一缕微光温暖人心。方兵在广州漂泊了四年,回到长乐坪后又被黄达教授的实验弄得疯疯癫癫。即便如是厄运连连,方兵最后和李安生的结合,总算给了这个饱经磨难的灵魂些许慰藉。方圆在最无助的时候有莫老师的关 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命运怪圈外的幽冥世界:读姚鄂梅的真相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
12、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怀,最终也在父亲为其建的方兵圆希望小学寻得一个宁静的庇护所。强盗、商人、培养市长助理这些幽冥世界的牛鬼蛇神,尽管依然存活于世,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活动也只能是那暗自生长的青苔,永远不会有玫瑰的娇艳。真相在近乎抽离了情感的呓语式叙述中,铺展开一副长乐坪的市井生活图,这幅看似人物扁平零散,构图比例失衡的画卷,却以其颠覆常规审美视角的独特技法,晕染出一个长乐坪之外变幻莫测的幽冥世界。无论是长乐坪的方兵、方圆、莫老师、苗苗、黄达、李安生这些明眼里的人物,还是幽冥世界里鬼魅般飘忽的影子
13、,都是名利麾下随意摆弄的棋子。一部看似拙于人物塑造、情节营构的小说,却以其简略的言语、冷静的笔调,开启了一扇现实的真相之门。也许真相的初衷便在于这真相之外的真相。王丽琴,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14、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
15、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
16、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