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4056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仁县云顶煤矿3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31.1项目提出背景31.2地理位置及交通31.3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31.4建设计划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6工程分析81.7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17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22.1环境质量现状222.2评价范围232.3评价标准232.4环境保护目标253环境影响预测303.1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03.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413.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473.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534公众参与564.1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564.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56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15.1项目概况615.2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整治及污染防治措施625.3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2、665.4环境经济损益665.5环境风险675.6环境可行性分析675.7总体结论685.8要求与建议696联系方式70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背景根据六部委(黔煤呈(2006)26号)关于批复兴仁南州六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请示,云顶煤矿(兴仁县新建三矿)属于黔西南州新置矿权的矿井,建设规模为15万吨/年,隶属兴仁县煤炭管理部门管辖,是兴仁县煤炭开发规划建设规划的矿井之一。根据贵州省能源局黔能源煤炭2011383号文,该矿井资源条件基本具备30万t/a生产规模的建设要求,故兴仁县云顶煤矿生产能力为30万t/a。经与业主核实,原15万吨仅进行了设计,并未进行动工修建,因此本次环

3、评按新建进行评价。1.2地理位置及交通兴仁县云顶煤矿位于兴仁县县城西南约11.5公里,行政区划属于兴仁县新龙场镇所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345,北纬252415。新建的兴仁县西北环线公路通过矿区西部,西北环线与兴仁至兴义309省道相通,矿区交通方便。交通位置见图1-2-1。1.3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矿井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为一不规则6边形,走向长4130m,平均倾斜宽1567m,面积6.0474km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服务年限25a。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3-1。表1-3-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表工程项目组成工程内容建设情况主体工程主井场地主斜井总长712m

4、,净断面8.5m2,采用半圆拱形锚喷去护,表土段为砌碹支护,800m钢绳芯胶带运输机。担负矿井煤炭运输、进风、管线铺设、进出人员。已掘进20米副斜井总长712m,净断面8.5m2,采用半圆拱形锚喷支护,表土段为砌碹支护,铺设600mm轨距,30kg/m钢轨。运料、进风、排矸、管线铺设、进出人员。未建回风斜井总长640m,净断面12.3m2,采用半圆形拱锚喷支护,表土段为砌碹支护。担负矿井一、二采区回风、行人。未建三采区风井净断面12.3m2,采用半圆形拱锚喷支护,表土段为砌碹支护。担负矿井三采区回风、行人。未建地面生产系统主井场地地面胶带运输走廊原煤运输,长约109m未建棚架式地面储煤场占地面

5、积600m2,储存量约6000吨未建装车仓原煤装载,面积49m2未建筛分楼YK1845园振动筛分级对原煤进行筛分,面积162 m2未建汽车装车场地原煤装载,占地面积1600m2未建副井井口房担负材料、设备运输、矸石等任务,占地面积261m2未建主井井口房担负煤炭运输等任务,占地面积90.87m2压风机房选用SA75(A)/7.5型(配带电机及电控)3台风冷式螺杆空压机,2台工作,1台备用,面积150m2未建绞车房用于提升矸石、材料和设备,面积169.4m2未建风井场地瓦斯抽采站低负压抽放泵选用2BE1-253型水环真空泵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担负该矿的低负压瓦斯抽放,最大抽气量35m/m

6、in,压力40KPa,面积3443 m2在建通风机房选用FBCDZ-6N017A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面积320m2在建排矸场占地面积约0.37hm2,库容13.69万m3,服务年限为5.17a未建三采区通风机房选用FBCDZ-6N017A型防爆轴流式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面积320m2。未建绞车房用于提升材料和设备.未建辅助工程主井场地机修车间承担矿井机电设备日常维护,面积144m2未建综合库房存放设备、材料,面积360m2未建坑木房担负矿井坑木材料改制加工、储存,面积108m2未建锅炉房1台2t电锅炉,面积247.5m2未建磅房对出场原煤进行称重,面积16m2未

7、建矸石临时场临时堆放矸石,面积940m2未建爆破材料库砖混结构,占地面积400m2,炸药库容量1t。已建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线,采用焊接钢管,100,管长约280m。未建公用工程主井场地工业场地变电所砖混结构,面积573m2。未建水源工程管长2km。未建供热全矿采用一台2吨的电锅炉。未建环保工程主井场地矿井水处理站设计采用用调节+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1440m3/d;评价要求采用中和调节+混凝沉淀+二级曝气+三级锰砂过滤+煤泥压滤+消毒工艺,处理规模为2880m3/d。环评要求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评价要求处理能力7m3/h。环评要求行政公共建筑办公生活

8、单身楼五层建筑面积507.6m2未建办公楼汽车库四层建筑,面积423 m2未建食堂二层建筑,面积240 m2未建救护小队二层建筑,面积276 m2未建主井场地灯房浴室及任务交代室联合建筑三层建筑,面积600m2未建运输工程进场道路改造1km的进场道路。未建场区道路用公路与窄轨铁路运输;风井场地连接道路170m。未建1.4建设计划本矿井的建井工期为32个月。云顶煤矿为小型矿井,矿井所采煤层稳定,开采技术成熟,矿井移交即可达到设计能力。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1。表1-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302矿井服务年限a253煤

9、类-WY4资源/储量-(1)保有资源量万吨1510(2)工业资源/储量万吨1333.8(3)设计资源/储量万吨1238.1(4)可采储量万吨1034.95煤层情况-(1)可采煤层层数层3(2)可采煤层总厚度m4.54(3)首采煤层厚度m1.43C1(4)煤层倾角206井田范围-(1)走向长度km4.13(2)倾斜宽度km1.567(3)井田面积Km26.04747矿井设计工作制度-(1)年工作天数d330(2)日工作班数班48井田开拓-(1)开拓方式-斜井(2)水平数目个2(3)第一水平标高m+13759采区-(1)回采工作面个1(2)掘进工作面个2(3)采煤方法-走向长壁10主要采煤设备-(

10、1)采煤机台MG132/320-WD(2)支架个单体(3)运输机台SGB630/15011矿井主要设备-(1)主井运输设备台1(2)副井提升设备台1(3)通风设备台2(4)排水设备台3(5)压风设备台212建设用地-(1)用地总面积hm27.1313人员配置-(1)在籍员工总人数人507(2)其中:生产员工人446(3)其他人员人6114项目投资-(1)建设项目总资金万元16272.34(2)吨煤投资元/t54215项目建设期(1)建设工期-321.6工程分析1.6.1井田开拓及开采1)井田开拓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的方式。新掘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和三采区风井。矿井最终有四条井筒 ,即主斜井、副

11、斜井、回风斜井、三采区风井。新掘主斜井。主斜井井口坐标为:X=2811413.09,Y= 35504954.99,Z=1584.0,方位角2、倾角17,井筒布置在C5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在+1375m标高落平。新掘副斜井。井筒平行于主斜井布置,副斜井井口坐标为:X=2811414.643,Y= 35504920.02,Z=1584.0,方位角2、倾角17,井筒布置在C5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在+1375m标高落平,并在+1375m水平布置井底车场、井底水泵房、变电所、水仓、消防材料库及永久避难硐室等井底设施。新掘回风斜井。回风斜井井筒平行于副井井筒布置。井口坐标为:X=2811320.52,

12、Y= 35504986.18,Z=1625.0,方位角2、倾角23,井筒布置在C5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在+1375m标高落平,并在+1375m水平布置井底联络巷同主斜井、副斜井贯通,以形成通风系统。三采区风井。井口坐标为:X=2810344.05,Y= 35507832.46,Z=1610.0,方位角2、倾角23,井筒布置在C5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井筒在+1375m标高落平,并在+1375m水平布置井底联络巷同主斜井、副斜井贯通,以形成通风系统。开采二采区时,在+1375m标高C5煤层底板岩层中布置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回风下山至+1100m标高落平,并在+1100m水平布置井底车场、井底水泵房

13、、变电所、水仓、消防材料库及永久避难硐室等井底设施。开采三采区时,在+1550m标高C5煤层底板岩层中布置运输、轨道大巷穿过F4断层进入三采区C5煤层底板岩层,布置三采区运输上山、轨道上山、回风上山对三采区煤层进行开采。设计采用大联合布置,一个采区开采全部煤层。通过区段石门连接井筒与采面运输、回风巷。主斜井铺设800mm胶带运输机;副斜井铺设轨道,轨距600mm、30kg/m单轨,用于煤炭运输及矸石、材料、人员及设备等辅助运输;回风斜井除为矿井回风外,还作为矿井主要的安全出口。矿井煤层属倾斜煤层,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达产时一个采区生产,共布置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二个炮掘工作面。采用分区式通风方

14、式。主、副布置于一个场地,风井、三采区风井单独布置。2)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二个水平上、下山开采。全矿设计三个采区,+1375m标高以上F3断层以北块段为一采区(上山采区);+1375m标高以下F3断层以北块段为二采区(下山采区);F4断层以南块段为三采区(上山采区)。采区开采顺序: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区段开采顺序:下行式;区段内煤层开采顺序:从上往下,下行式。3)井筒、井底车场及大巷(1)井筒达产时布置一个上山采区,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采区风井共4条井筒。主斜井:新掘,井口标高+1584.0m,倾角17,总长712m,净断面8.5m2,半园拱锚喷支护,布置有80

15、0mm固定钢绳芯胶带运输机,担负矿井煤炭运输;同时主斜井还兼作进风、行人等任务。副斜井:新掘,井口标高+1584.0m,倾角17,总长712m,净断面8.5m2,半园拱锚喷支护,铺设600mm轨距,30kg/m轨道,安设绞车,主要担负矸石、设备、材料、人员等辅助运输任务,及进风之用。回风斜井:新建,井口标高+1625.0m,倾角23,总长640m,净断面12.3m2,半园拱锚喷支护,担负全矿井回风之用。三采风井:新建,担负矿井回风之用。矿井井筒特征见表1-6-1。表1-6-1 井筒特征表顺序名 称单位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1井口XM2811413.092811414.6432811320.50坐

16、标YM35504954.9935504920.0235504986.182井口标高M1584.00 1584.00 1625.00 3方位角度2224断面净m28.58.512.3掘进m212.4、9.912.4、9.915.7、13.25长度m7127126406倾角(坡度)度1717237井筒装备胶带铺轨8备注注:表中坐标为北京坐标系,黄海高程。(2)井底车场及硐室副斜井在+1375m水平落平后布置井底车场。采用锚喷支护,车场净断面为14.2m2,所处岩性为粉砂岩。硐室布置:在副斜井落平后在车场一侧布置水泵房硐室。采用锚喷支护,硐室净断面均为13.7m2,所处岩性为粉砂岩。水仓:水仓入口布

17、置在一水平车场,主仓长170m,副仓长130m。水仓容量为3030m3,所处岩性为粉砂岩。永久避难硐室:设在井底中央变电所内。4)井下开采首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井筒布置在C5煤层的底板岩层中,三条井筒兼作一采区上山。采煤方法本矿井共有3层可采煤层,属薄中厚煤层,煤层稳定,煤层平均倾角20,属倾斜煤层。根据以上煤层赋存条件分析,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区工作面布置首采煤层为C1煤层,C1煤层稳定,厚度0.362.51m,平均1.43m,设计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后退式回采,沿走向推进,工作面用DW18-300/100单体液压支柱和HDJA1200

18、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回采工作面配MG132/320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电机功率320kW,适应采高1.13.0m;配备1台SGB630/15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250t/h,电机功率275kW。两个掘进工作面均配备GMZ12型煤电钻和EZ2-2.0型岩石电钻,并配备TXU75A型探水钻,选用FD-15.6/22型局扇,风量240380m3 /min,电机功率211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矿井采掘比及矸石率预计矿井投产时,以一个普采工作面和二个掘进工作面满足生产要求,矿井采掘比为1:2。根据开采方案,预计矸石比例为年产煤量的15%,即矸石量为4.5万t/a。井巷工程量矿井达产时井巷

19、工程量为5400m,其中新建岩巷3680m,新建煤巷1720m。1.6.2瓦斯抽放及矿井通风(1)瓦斯抽放根据开采方案设计,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综合考虑安全生产、断层影响、瓦斯抽采量等因素,矿井按高瓦斯矿井设计和管理。设计已预留瓦斯抽放场地,瓦斯抽放采用设高低负压抽放系统。矿井高负压绝对瓦斯抽放纯量为2.5m3/min,抽放浓度为30%;矿井低负压绝对瓦斯抽放纯量为1.5m3/min,抽放浓度为15%。(2)矿井通风矿井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通风系统为分区并列式。矿井以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为总回风构成分区并列式通风系统。1.6.3矿井排水移交生产时期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在副斜井井底建水泵房

20、和水仓。矿井水经副斜井排至地表。1.6.4矿井地面生产系统1)主井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工艺为原煤分级筛分,矿井生产原煤经YK1845园振动筛分级,出三个产品:50、5013、-13三个等级。大块煤经过检查性手选,拣除大块矸石。50、5013的块和13mm的末煤经卸载站入棚架式落地储煤场,用装载机装汽车外运。储煤场储煤量6000t,为矿井7天的产量。2)副井生产系统主要承担矸石、村料运输及进风、运送人员、排水、管线铺设等任务,矸石及材料等通过绞车提升。3)地面排矸系统矿井采掘矸石及筛分矸石经场地内窄轨运往矸石临时堆场,用汽车外售安龙县闽龙砖厂或排矸场。4)辅助设施机修车间:承担本矿机电设备的日常

21、检修和维护,设车、铣、刨、钻等基本设备。坑木加工房:主要承担坑木存放及坑木材料的加工。5)黄泥灌浆系统灌浆系统及方法本矿煤层埋藏较浅,但C1、C3煤层均为容易自燃煤层,灌浆量较大,故设计选择集中灌浆和流动汽雾阻化剂两种防灭火技术措施。本矿选择随采随灌,用埋管灌浆,辅以喷浆。灌浆材料选择分布于平缓及沟谷地带第四系岩层,还可选用下三叠统夜郎组(T1y)中的粘土岩及粉砂岩作为灌浆材料。适宜采用人工取土,用岩石电钻打眼放炮,抓斗装载。灌浆参数a.灌浆站工作制度每天2班灌浆,纯灌浆时间为10h。b.日灌浆所需土量、开采土量、制浆水量、灌浆水量及灌浆量日灌浆所需土量32.27m3/d,开采土量35.50m

22、3/d,制浆水量141.99 m3/d,灌浆水量170.38 m3/d,灌浆量15.86 m3/h。主要设备灌浆站主要设备见表1-6-2。表1-6-2 灌浆站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岩石电钻EZ22.0台22翻斗车2吨台13制浆搅拌机JJ-5型台24搅拌池m335泥浆泵2NB-200/4-15型台26无缝钢管554m7801.6.5主要设备选型矿井主要设备见表1-6-3。表1-6-3 矿井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功率(KW)数量1回采工作面主要设备1.1采煤机MG132/320-WD3201台1.2刮板输送机SGB-630/1501501台1.3单体液压支柱DW18

23、-30/1001357根1.4金属铰接顶梁HDJB-1200905根1.5乳化液泵站GRB-B80/200372台1.6可伸缩式输送机DSJ65/2302302台1.4回柱绞车JH-8171台1.8调度绞车JD-111.42台2掘进工作面设备2.1蟹爪式装煤机ZMZ3-17172台2.2可伸缩式输送机SSJ(D)650/2222222台2.3局部通风机FD-1NO6/302156台2.4安全钻机MYZ-150156台2.5调度绞车JD-111.42台2.6气动锚杆钻机MQT-1203台2.7气腿式凿岩机ZY-241台3运输设备3.1输送机DTL80/20/2132200t/h13.2胶带机DS

24、J65/20/230200t/h13.3刮板运输机SGB-620/40T150t/h23.4绞车JK-2.01.5/203.2m/s14通风设备4.1通风机FBCDZ-6N017A22-75m3/s2台(一开一备)5排水设备5.1泵MD85-455225m3台(一开两备)6空压设备6.1空压机SA75(A)/7.514.1m3/min3台(两开一备)7瓦斯抽放7.1高负压抽放泵2BE1-25335 m3/min2台(一开一备)1.6.6给排水1)给水根据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矿井生活用水采用工业广场东北约2km 水冲溪沟水。水冲溪沟水,枯水季节时水流量在432m3/d (5.0 L/s)左右,

25、丰水季节水流量在1296m3/d(15.0 L/s)以上,经净化处理后做为矿井生活用水。该取水点不会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评价建议枯季时生活水源不足时,采用Q1泉点引用水来供给矿区生活水。井下水:正常涌水量达到960m3/d(最大涌水量2880 m3/d),经矿井处理站后,主要作该矿井生产用水水源。当井下水不能满足部分生产用水时,由生活、消防用水水源补给。具体矿井用水量详见表1-6-4。表1-6-4 项目用水量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时间(h)用水人数用水标准一昼夜(m3)备注一昼夜最大班1日常生活用水2450711820L/人班10.142浴池用水635浴池面积20m3,水深0.7m3淋浴用水

26、2540L/h35.1淋浴器26个4食堂用水2047315L/人餐14.19按2餐/人日计5锅炉房用水1612.8按蒸发量的40%计6洗衣房用水1237260L/kg干衣33.487单身楼生活用水2450780L/人d40.568未预见水量27.2按1-7项之和的15%计小计208.479瓦斯抽放补水1624循环水量的10%10地面生产防尘用水140.015m3/t原煤15包括10%的未预见水量11井下防尘洒水16消防时10L/S545包括25%的未预见水量12黄泥灌浆24170.38C1、C3煤层开采时13绿化用水1.5L/m2次8.73绿化系数15%14浇洒道路用水1L/m2次3.32次/

27、d14消防用水室外20L/S,室内5L/S468补充水时按48h计合计1234.41注:1、坑木场消防用水流量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按6h计;室内消防用水流量5L/S为坑木房室内消防用水流量,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2)排水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井下排水云顶煤矿矿井下正常涌水量达到960m3/d(最大涌水量2880 m3/d)。矿井水经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复用于井下防尘洒水、瓦斯抽采站补水、绿化道路洒水、场地洒水、地面生产系统防尘用水、黄泥灌浆用水,剩余部分达标排入洋烂滩小溪。C1、C3煤层为易自燃煤层,采用黄泥灌浆;C5煤层为不易燃煤层,无须黄泥灌浆。生产、生活污废水主要来自于办公楼、浴室

28、、洗衣房、食堂、宿舍等生活行政福利设施,产生量145.01m3/d,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等。设计采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器二级生化处理,规模7m3/h,处理达标后排入洋烂滩小溪。3)采暖、供热本矿选用1台2吨的电锅炉,非采暖期运行12h,采暖期运行16h。4)供电主一回路来自潘家庄35KV电站 (LGJ1508km),主二回路来自雨樟35KV电站 (LGJ1508km),电源方便。云顶煤矿地面和井下总耗电量7433868kwh/a,吨煤耗电量24.78kwh/t。5)道路工程1)场外运输道路工业场地改造1km的进场道路与场外公路连接。附近现有公路的技术

29、条件及通行能力已能满足本矿井原煤、矸石以及材料设备的运输要求。2)场内道路场内运输采用公路与窄轨铁路相结合的运输方式 。场内窄轨采用人工推车作业,600mm轨距,22kg/m钢轨。风井场地无乡村道路直达,需修建170m简易道路与当地乡村公路连接,设计道路路基宽4.0m,路面宽度为3.5m。1.7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1.7.1工业场地选址的环境可行性1)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分析根据矿井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井下煤层赋存情况,变更设计选择利用谷地工业场地(方案一)、谷口新建工业场地(方案二)两个开拓方案进行比选,两场地工程及环境比选特征详见表1-7-1。表1-7-1 工业场地工程及环境可行性比选一

30、览表序号项目(方案一)(方案二)1位置主斜井坐标:x=2811355,Y=35505046,Z=1590主斜井坐标:X=2811413.09,Y=35504954.99,Z=15842占地情况占地类型以灌木林、旱地为主占地类型旱地,不占用基本农田3地形条件谷地缓坡宽缓谷口4工业场地布置位于井田北部,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单独布置位于井田北部,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单独布置5对井巷工程布置的影响开拓工程量大,初期工期长,投资大,排水费用较高开拓工程量大,工期长6地面运输距离进场公路远,地面运输困难,运输费用高进场公路近,仅需改造km的现有道路7矸石场选择及影响位于工业场地西北部,排矸较远排矸方便,排矸场位于

31、工业场地北部,采取工程措施后对境影响小8对村民的影响不涉及居民搬迁不涉及居民搬迁,矿山生产对洋烂滩组村民有一定影响9排水方案经地表溪沟汇入洋烂滩小溪直接排入洋烂滩小溪10可行性工程方面不可行,环境方面可行工程方面可行,环境方面可行11环评意见不推荐推荐通过上述方案的综合比选并结合矿井井下开拓方案综合分析,方案二有利于井下开拓工程的布置,矿井工程量及投资省,从工程角度分析,方案二为推荐方案。2)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业场地位于新龙场镇洋烂滩组附近,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因素。区内生态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环境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二类区,地表水类水域,地下水类区,声环境2

32、类区,对项目的制约程度相对较小。工业场地占地2.08hm2,其中有林地0.32 hm2,灌木林地0.54 hm2,工矿地1.25 hm2,工业广场占用有林地和灌林地,业主应进行林地补偿措施。工程受纳水体为洋烂滩小溪,排污口经约5km后伏流入溶洞,最后马别河进入到南盘江。工程对矿井水采取了“中和调节+混凝沉淀+二级曝气+三级锰砂过滤+煤泥压滤+消毒”工艺,生产生活污水采取了具有脱磷脱氮功能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置,经处理后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工业场地距离洋烂滩组约50m,工程对筛分、装车仓等产尘点采取了喷雾洒水措施,高噪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建筑隔声等措施,根据各专章预测结果可知,工程废气

33、和噪声对洋烂滩居民影响较小。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在严格采取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排水措施后,云顶煤矿工业场地的建设是可行的。1.7.2排矸场的环境可行性1)本工程矸石属于无危害的第I类一般性固体废物,其固废处置场选址可按第I类一般性固体废物的处置场选址要求进行。2)所选矸石场为荒沟,位于井田范围之外,根据环境地质图可知所选矸石场无断层、无断层破碎带、无溶洞区,并且所在区域不处于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3)本工程通过筑坝拦渣,地基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避免了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4)所选矸石场所在地不处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区域。5)

34、矸石堆场远离市区、居民生活区,拟选矸石场与周围最近村庄最近的距离大于500m,符合第类一般性固体废物的处置场卫生防护距离要求;6)排矸场占地0.37hm2,堆渣由+1580m堆至+1617m,库容为13.69万m3,按1m3矸石折合为1.7t矸石,可储存矸石23.27万t,服务年限可达到5.17a,满足矿井排矸需求。排矸场上游集雨面积约为11.3hm2,20年一遇最大一小时降雨量81.88mm。根据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采用排矸场洪峰流量计算可知,排矸场设计按20年的洪水重现期计算的洪峰量为0.57m3/s,可见该场地防洪排水工程量较大,同时,矿方应保证上游截排水沟的通畅。排矸场建设对当

35、地农业生产有较小的影响,需采取农用地补偿措施,评价要求将排矸场表层熟土(约30cm厚)剥离后装袋堆存,用于服务期满后的覆土绿化;排矸场下游主要为山村公路和主井场地,主井场地离排矸场约520m,受溃坝威胁较大,排矸场发生溃坝时最大影响距离约为154m,矸石堆放对工业场地的威胁较小。排矸场位于山沟内,汇水面积较大,评价要求排矸场周边需设置截排水沟、修筑挡矸坝。排矸场范围内无地下泉水出露,排矸场出露地层为龙潭组(P2l),排矸场总体隔水性较好。根据类比确定矿井煤矸石属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矸石淋溶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就地排放预计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少量矸石淋溶水经土壤过滤、弥散和吸附后对水环境影响较小。从

36、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在采取农用地补偿措施和矸石淋溶水的处理措施,并保证排矸场挡矸坝建设质量和严格的防洪排洪措施后,排矸场选址可行。此外,云顶煤矿已与安龙县闽龙砖厂签订了矸石供销协议,该厂属于兴仁县合法生产厂家,生产工艺较成熟,接纳煤矸石的能力较稳定,该厂主要以煤矸石等作为生产原料。云顶煤矿所产矸石可作为制作砖的原料,尽量减少煤矸石的堆存,避免环境污染和溃坝风险。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固体废物处置场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选址规定,评价认为该拟选矸石场选址可行。1.7.3生活区选址合理性分析生活区单独布置,位于主井场地的北部,位于主导风向的侧下风向,同时

37、远离主井场地主要产噪设备。生活区标高在+1583.00m+1585.00m,高于生活处理站,便于污废水排放。因此可知,生活区选址合理可行。1.7.4风井场地、瓦斯抽放站选址合理性分析风井场地和瓦斯抽放站位于工业场地南侧,距离工业场地约80米,周围200m无居民点,工业场地占地0.63hm2,其中有林地0.19 hm2,灌木林地0.44hm2,工业广场占用有林地和灌林地,业主应进行林地补偿措施。该场地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属二类区,声环境执行2类标准,该风井场地、瓦斯抽放站、三采区风井场地周围200m无敏感点,环评对通风机和瓦斯抽放泵采取相应的消声、隔声、减振、除尘等措施后,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可知,

38、厂界可以达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瓦斯抽放站和风井场地选址是可行的。1.7.5三采区风井场选址合理性分析三采区风井场地位于小烂滩村东南300m,周围200m无居民点,占地为灌木林地,约0.21hm2,业主应进行林地补偿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三采区风井场地选址是可行的。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环境质量现状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在工业场地和洋烂滩组共设置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于2011年11月16日-11月22日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业场地和洋烂滩组各污染物均没有超标,表明区域环境空气良好。2.1.2声环境质量现状18号监测点昼间等效声级值范围在37.0-44.4dB

39、(A)之间,夜间等效声级值范围在36.2-39.8dB(A)之间,监测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值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周边噪声环境质量较好。由于三采区风井场地尚未动工,属于空地,且风井场地监测值时也尚未动工,属于空地,属性相同,因此本次评价三采区风井场地本底值类比风井场地背景值,三采区风井场地周边噪声环境质量良好。9号监测点位于洋烂滩居民点,昼夜间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洋烂滩居民点噪声环境质量较好。2.1.3生态环境现状本次生态系统现状调查采用卫片解译,其卫片名称:SPOT-5

40、;卫片分辨率:全色波段5m,多光谱波段10m;解译精度:85%;截获时间:2010年10月。根据遥感影像解析和实地调查,评价区主要有2种生态系统类型。草地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和灌木为生物群落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灌木有山胡椒、红果蔷薇、野花椒、马桑等,草本主要有菅草、蕨、五节芒、野古草等。本区草地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草地覆盖度为10%35%。林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中分层现象是其结构特点,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有利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本区主要树种为大叶樟、黄肉楠、楠木等。乔木层下生长有野花椒、马桑等灌丛灌木层和菅草草本层,灌草界限不很明显,同时还有附生植物。草地生态系统成为本区最大

41、生态系统,煤炭开采过程中必须做好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以保证本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2.1.4地下水质量现状3个地下水监测点除总大肠菌群外,其余指标均满足地下水类标准要求,说明兴仁县云顶煤矿所处区域地下水质量尚好,总大肠菌群超标原因主要为农药污水引起的。2.2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污染源排放情况,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敏感点分布等,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确定本次评价的范围见表2-2-1。表2-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井田范围(6.074km2)向外扩展500m,约12.87km2。地表水排污口上游200m至进入洋烂滩小溪入伏流口,全

42、长5.2km。地下水井田外扩459.71m,重点是井田内村寨、工业场地、风井场、三采风井场、排矸场附近的井泉。环境空气工业场地储煤场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正方形;重点为工业场地附近200m范围,以及运煤道路两侧100m范围。声环境工业场地、风井场地、三采区风井场地各外延200m范围,运煤道路沿线两侧100m范围。排矸场排矸场外围500m范围内。环境风险以瓦斯抽放站为中心半径3km范围(其中瓦斯抽放站外300m范围为重点评价范围);排矸场下游500m范围;污水事故排放进入洋烂滩小溪约5km范围。2.3评价标准根据黔西南州环境保护局州环执函201148号“关于对兴仁县云顶煤矿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本次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如下:2.3.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