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42689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O一O年八月目 录一、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背景与环境4(一) 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要求东莞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试点,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4(二) 国际市场不稳定与内需市场潜力加速释放,要求东莞市以内向型产业为补充,调整优化产业增长方式4(三) 城市间产业竞争进入品牌竞争阶段,要求东莞市持续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向心力和企业根植性5(四) 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凸显,要求东莞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引进并培育基地型、带动型企业6(五) 载体建设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要求东莞市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特色化产业

2、园区建设6(六) 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要求东莞市找准产业定位,抢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7二、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8(一) 发展现状8(二) 主要优势11(三) 面临挑战13(四) 重点领域分析15(五) 核心问题分析20三、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3(一) 指导思想23(二) 基本原则23四、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25(一) 发展定位25(二) 发展目标27五、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30(一) 发展思路30(二) 重点建设工程36六、发展对策与措施46(一) 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46(二) 加大政策财政扶持力度46(

3、三) 强化专项资金财政监管47(四) 建设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47(五) 推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加速集聚48(六) 推动科技研发与成果产业化紧密结合48(七) 健全高端人才和产业工人支撑保障49(八) 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50一、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背景与环境 (一) 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要求东莞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试点,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经济逐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从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分析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因此我国经济迫切需要结构调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全球性金融危机迫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

4、度增长有所放缓,随之而来的相关行业和企业遭遇的困难则恰好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电子信息产业是经济转型的发动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整体素质,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东莞市应把握机遇,积极推动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抢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二) 国际市场不稳定与内需市场潜力加速释放,要求东莞市以内向型产业为补充,调整优化产业增长方式一直以来,开拓国际市场是东莞多数电子信息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面临诸多不稳定因

5、素,以出口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电子信息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以外向型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企业所受波及更为显著。与此同时,中国由于庞大的绝对市场规模形成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稳定需求,加之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中国日益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因此,东莞市应该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下,结合自身优势,密切关注出口消费协同发展,抢位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增长方式。(三) 城市间产业竞争进入品牌竞争阶段,要求东莞市持续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向心力和企业根植性随着电子信息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在各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因此也导致各城市间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外部资源的争夺与竞争不

6、断加剧,突出表现为对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的竞争。伴随着产业竞争不断升级,从过去的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再到经营城市和营销城市,品牌竞争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制高点,城市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各城市产业竞争战略成败的关键。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供给、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市场环境、政策框架、管理模式等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环境,更加有效地配置国内外的各种资源,才能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四) 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凸显,要求东莞市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引进并培育基地型、带动型企业近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产品向规模企业集中,市场向名牌产品集

7、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效益向高新企业集中”的格局,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基础、卓越的品牌形象、全球化的物流网络、巨大的资金规模、丰富的管理经验,带动地区在人才、资金、技术上进行长期积累,在产业链条的主要环节形成突破,真正实现产业的做大做强。(五) 载体建设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要求东莞市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特色化产业园区建设从当前发展趋势看,特色园区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载体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投资、建设和营运一体化,推动园区载体建设形成良性

8、循环,与产业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和园内企业产业关联性或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的发挥,特色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方向。搞好园区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的综合优势与独特优势,合理选择和布局园区所要发展的特色产业,确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快速形成特色产业集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六) 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要求东莞市找准产业定位,抢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全球信息产业转移持续深化,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内需市场潜力加速释放,为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东莞市作为珠三角地区信息产业的核心城市,地缘优势明显,产业基础环境优越,周

9、边产业资源丰富,产业服务体系完善,具备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良好基础。不过,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同城化趋势不断深化,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断缩短、产业界限日益模糊,不利于东莞市突出产业优势。与此同时,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各市也纷纷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抢时间,争高地,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上述机遇与挑战要求东莞市政府部门、业界、学术界展开深入讨论,树立危机意识

10、,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认清形势,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布局,研究制定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科学定位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充分突出城市特色,努力提升城市产业地位。二、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 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在国内城市中位居前列。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需求大幅度下降,导致东莞出口型制造企业遭受了沉重打击。2009年,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按照2003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文件(国统字200314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属于第三产业,这也是大家所说的广义的电子信息产业,即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四

11、大部分:即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通信和信息传播业以及信息内容服务业。总产值为2639.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为2402.7亿元,软件收入83.6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49.2亿元。图1 2006-2009年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局,赛迪顾问整理 2010,06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数量众多。2009年,东莞共有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1604家,占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总数的8.1%,占广东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总数的32.6%。企业业务领域涵盖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汽车电子、平板显示、LED等行业。2外向型产业特征明显“两头

12、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是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东莞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抓紧历史机遇,依靠港资和台资,通过从事“三来一补”业务,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成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征。从进出口状况来看,2008年,东莞电子信息产品进口总额达到222.9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总额的46.7%,出口额达到340.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52.0%,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80%左右。从企业来看,外资企业和港台企业产品出口比率均在80%以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看,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外向型经济特征都非常明显。3加工制造业居支柱地位2009

13、年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构成为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为2402.67亿元,同比2008年下降9.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0.5%,软件收入83.6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49.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信息产业产值结构来看,制造业占全市电子信息总产值的91.2%,软件产业产值在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中仅占3.2%。图2 2009年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结构数据来源:部分数据来源于东莞市统计局,赛迪顾问整理 2010,064新兴产业步入起步阶段新兴产业规模较小,部分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多年发展,东莞目前出现了一批从事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产品涉及新型平板显示

14、、新一代通信设备、新能源、新光源、网络新媒体、集成电路以及嵌入式软件开发领域,如宏威数码、南玻太阳能、迈科电子、勤上光电等,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从产业发展来看,新兴产业目前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很快,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二) 主要优势 1产业地缘优势明显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毗邻港澳,同时与深圳、惠州这两个电子产业大市以及省会广州交界,地处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交通货运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为东莞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吸引产业资本、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业合作、实现产品大规模进出口提供了便利的地缘条件。 2产业基础环境优越东莞市交通网络十分发达,区

15、域内公路密度很高,广深珠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贯通全境。从铁路上来,东莞是广九铁路、广深铁路、广梅汕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交汇点;从航空来看,东莞距离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珠海机场、佛山机场以及香港国际机场都非常近;从海运来看,东莞本身拥有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同时周边还有黄埔港和盐田港,发达的交通网络使东莞商贸运输十分快捷。东莞信息化水平较高,目前全市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建成,政务资源网络系统已经形成,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服务网站也已经开通,部分镇三网融合已经基本完成。总体来看,东莞市交通网络发达、供水供电能力较强、信息化水平较高、现代化物流设施齐备,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产业基础环

16、境。3产业服务体系健全近年来,东莞市以政府和社会服务为主体的产业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健全。东莞市通过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办事程序,建立大企业办事优先卡制度,大大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同时政府也从外商和高级人才的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强服务配套,政府服务水平正在逐步上升。与此同时,法律、会展、金融、物流、科技中介等现代服务体系也在东莞蓬勃发展,形成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以电博会为代表的东莞展会规模居全省前列;金融机构产业发达,产业投融资机制也逐步形成;产品检测、质量检测、法律咨询、工业设计、专利代理、科技中介等服务也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完善。4区域产业资源丰富作为我国和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东莞现已成为

17、全球性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产业链环节基本涵盖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和检测,从基础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制造,从消费类产品到投资类产品的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尤其在上游配套产品方面优势十分明显,具备将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的能力。同时,东莞周边产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深圳、惠州、佛山等地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深圳市信息服务、IC设计等高端产业十分发达,惠州、佛山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此外,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渐加深,对形成电子信息集群优势,区域间系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香港作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研发和生产制造地,也将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带动效果。5官产学研体系初现东莞采用官产学研结合的方式,

18、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重点高校为依托,以科研院所为载体,通过市镇两级政府联合支持大力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已经建成包括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制造工程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东莞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东莞市华测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国家信息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省、市级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平台在内的一批技术中心和研究院,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产品化等方面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总体而言,东莞在研发机构和技术支撑平台上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三) 面临挑战 1产业结构失衡不利于东莞抵御全球化产业风险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依靠

19、“三来一补”模式发展起来的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业比重远远超过研发、营销等其他产业链环节,而研发、营销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抵御产业风险的关键。品牌型企业数量较少。从东莞市发展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电子信息企业以代工为主,没有或对自己的品牌营销渠道投入较少,因此东莞电子信息产品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较少,产业发展基本受外部企业主导。外向型产业比重过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外向型产业占据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绝对主力位置。而面临金融危机,欧美日等电子信息产品主要消费区域需求大幅下滑,外向型经济遭遇冲击明显。2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不利于东莞持续吸收外部资源全国范围内区域竞争不断加剧。随着电子信息产业支

20、柱地位的日益强化,全国各地区间的产业竞争不断加剧,一方面,北京、上海、深圳等电子信息产业较发达城市持续强化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成都、武汉、合肥等中西部城市突出成本优势加快对产业资源的吸收速度。周边产业极化效应日益显著。从珠三角内部来看,东莞周边地区的产业极化效应日益显著:一方面,深圳、佛山、惠州等城市利用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吸引了大量高端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肇庆、中山等城市凭借相对突出的成本优势及自然资源储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抢占产业资源。3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不利于东莞市突出产业优势珠三角内各城市界限日益模糊。在一体化进程带动下,珠三角内各城市间在地理位置、政策环境、资源优

21、势等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导致东莞市在区域间的要素竞争、外源引进等方面难以体现出明显优势。珠三角内产业资源开放型共享。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珠三角的整体联动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包括研发机构、专业人才、营销渠道等在内的产业资源共享日益深化,各城市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珠三角内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在产业环境日益趋同的推动下,珠三角各城市间的产业选择和引进方向相似程度不断加深,产业间的同质化竞争明显,对于发挥东莞市的产业优势挑战严峻。(四) 重点领域分析1有机发光显示产业随着新型显示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型显示器件日新月异,发展新型显示技术已经成为确保未来显示产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OLED作为最有前途的下一

22、代显示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和投资热点。目前国外主要有韩国的三星SDI公司、LG-Display公司、日本Sony等及飞利浦、GE等公司从事OLED显示及照明的研发及产品生产。在国内主要有维信诺、宏威、彩虹、中显、信利、虹视等企业在从事OLED方面的研究和生产。东莞市在OLED产业链建设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以设备为龙头,以材料和工艺突破为依托,在东莞建设OLED产业基地”是东莞市目前发展OLED产业的主要思路。经过多年积累,OLED产业在东莞市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OLED生产设备、有机材料及面板、OLED驱动电路等产业链环节的建设都比较完善,拥有宏威数码、东莞彩显及晶格世纪等一批龙头企业

23、。生产设备国产化是OLED降低成本、取代LCD显示的基本要求,东莞宏威数码承担了“广东省OLED示范线”OLED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在OLED设备国产化方面,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370mm470mm OLED显示屏示范生产线,为发展OLED产业奠定了基础,为东莞成为OLED产业基地提供了设备保障,让东莞在OLED产业链建设方面走在了国内的前列。目前,宏威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Global Display的OLED业务,组建了东莞彩显有机发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宏威数码的控股公司,东莞彩显通过与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平板显示中心、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福州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24、、光机所、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在有机材料、OLED显示屏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家授权专利已经突破20项。另外,宏威数码还与东莞市福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粤港招标项目“有机发光显示OLED自动检测和分选装备”项目,并负责其中主要的研发工作。宏威数码的OLED装备制造整合了其对广电自动化生产设备多年研发成果和对授权专利的消化成果,对有机发光器件生产中的核心问题,如OLED光刻、有机材料真空蒸镀和封装等几个重要工艺环节和设备正在进行国产化自动开发攻坚,研发了一系列可用于研究、生产和检测的OLED设备,进而逐步建立一个具有市场生产力、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OLED产

25、业模型。在OLED显示屏驱动电路方面,晶格世纪半导体有限公司凭借其在TFT-LCD驱动方面的经验,主要负责OLED驱动芯片的研发工作。在终端应用方面,东莞百余家的手机及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OLED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支撑,庞大的手机、数码相机、数码相框和GPS导航设备的生产能够有效地保障OLED显示屏“生产得出来,用得上去”。综上所述,东莞的OLED产业发展走在了国内前列。不仅在设备、技术和工艺上具有优势,终端市场的有效支撑更为东莞OLED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东莞将有机会率先在产业链上游环节实现突破,并迅速确立在国内OLED产业的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先机。2新一代

26、通信产业 新一代通信产业是东莞支柱型产业之一。在电信运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三大产业链环节上,东莞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大量龙头企业。从电信运营环节来看,东莞在宽带接入、无线网络覆盖和3G网络部署上发展迅速。目前已经部署超过4000个3G基站。网络容量和电信用户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为位居全国第五的地级市,网络基础和用户基础雄厚。在电信业务收入方面,2009年东莞电信运营产业规模达到149.2亿元人民币。从终端设备制造环节来看,东莞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通信相关制造业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东莞规模以上的通信相关制造业企业有111家,占东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总数的2.5%,东莞诺

27、基亚手机年产量接近1亿部,产值达到300亿元。本土手机品牌发展态势良好。金铭电子以2G中低端手机产品为主,2009年销量突破300万部,步步高进入手机市场后,品牌逐步树立。宇龙作为国内领先的手机厂商,也已经落户东莞,2010年产值有望达到40亿元。从网络设备制造环节来看,东莞在无线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核心网设备等环节上均具备全国领先的制造能力。华为技术全产品线制造子公司聚信科技已落户东莞,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65亿元,未来华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产品生产线将全部进驻东莞。友讯电子以路由器、交换机为主要产品,2008年销售收入10亿元,2009年超过13亿元。平行产业链方面,东莞通信产业发展中

28、,电信运营业较为发达,东莞电信、东莞移动、东莞联通实力相对均衡,市场竞争有序,很好的推动了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目前,东莞市还引进了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中心,由市广电牵头组建东莞市网络新媒体运营公司。垂直产业链方面,在整机与系统制造环节,终端环节的制造较为领先,但产品结构有待升级;在通信设备环节,华为、友讯、台达等实力企业落户东莞迅速丰富补强了东莞市新一代通信产业链;在应用环节,东莞有实力较强的运营商引领,在系统集成与数字内容开发等环节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东莞新一代通信产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电子元器件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是目前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中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国际

29、竞争力和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产业。全市4000多家电子制造企业中,有一半是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从东莞目前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发展状况来看,东莞在电子元件如敷铜板、PCB、片式电容、电感和电阻、晶振等领域产量规模较大,优势较为明显,拥有如生益科技、广通科技、安美时电子、华科电子、友联电子等一批代表企业。在电子器件如磁性组件、马达、集线器等传统产品领域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如国巨电子、三洋马达等一批代表企业。此外,在LED、OLED、光电子器件、传感器件等领域,拥有以宏威彩显、福地电子、勤上光电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在上游设备制造和原材料制造方面,东莞拥有主要从事OLED设备生产的宏威

30、数码、从事电子浆料生产的杜邦电子等企业。其中,中镓半导体科技、天域半导体科技、友联电子、宏威数码等企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水平,企业竞争力较强,企业带动力和影响力不断彰显。纵观东莞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态势,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集群优势凸显、龙头企业影响力强大、综合配套能力强,并且对OLED产业和新一代通信产业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因此,东莞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 (五) 核心问题分析1依托地缘及政策的自发集聚产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的大产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产业链布局不均衡。自发集聚的发展模式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发展,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统筹

31、布局,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产业链各环节间难以实现有效需求和供给,与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自发集聚的发展模式容易出现热门产品投资的“一窝蜂”现象,随之而来的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整体行业利润率下滑、企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持续下降,很难实现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的持续上升。政府主导的大产业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兴起,其投资大、周期长、涉及资源多等突出特点,要求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提升综合环境服务能力,打造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价值链各环节均衡分布的新型产业态势。2以镇街为单位的自主推进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强调整体布局

32、的大基地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大型产业基地少。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形成了较大规模,但从整体来看,真正集聚了相当数量企业、形成相当产业规模的大型产业基地较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缺乏应由大型产业基地发挥的产业集聚和引领的作用。特色化产业集群少。以镇街为区划单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出特点,而各镇街间电子信息产业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发展,产业资源竞争明显,导致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呈离散式分布,难以通过地理集聚形成不同的特色化产业集群。强调整体布局的大基地发展趋势渐成主流。强调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集中、企业间形成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及协同效应的大基地,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下的主

33、流模式,而大基地的发展,必须根据基地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合理选择和整体布局,形成有效协同的产业链。3橄榄型产业链结构与哑铃型产业价值链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整机和零配件制造比重大。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中,以OEM形式为主的整机和零配件制造发达,而且以附加值较低的中低端产品制造为主,产业链上端的设计及下端品牌环节薄弱,产业链呈现明显的橄榄型结构。创新型、品牌型企业少。以OEM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依赖外部企业的营销渠道和品牌建设,产品的研发创新也往往掌握在外部企业手中,导致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创新型、品牌型企业少。哑铃型价值链成为产业发展必然趋势。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由“研

34、发制造营销”构成的价值链中,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的品牌、营销、服务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呈现显著的哑铃型分布,只有提升哑铃型的两头的把握能力,才能在新的价值链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4社会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与产业发展综合环境需求不断提升不相适应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有待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过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也得到很大改善,市容市貌更是焕然一新,但是一直以来东莞对整个城市的营销和推广比较欠缺,品牌建设意识比较淡薄,导致东莞的城市形象比较模糊,城市品牌尚未树立起来。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有待改善。由于东莞市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的特殊性,社会、人文环境

35、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而且长期以经济为首要任务的发展思路,相对忽视对人文环境、文化产业的建设,导致东莞市人文环境建设有待改善。城市产业外部定位有待转变。目前东莞市正在努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非常看好,但长期以来外界对东莞的既有印象在短期内仍很难改变,而且城市经营意识不够、城市建设滞后、缺少城市文化氛围等问题亟待转变。三、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重点,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坚定不移

36、地走保持产业稳定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升级制造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强园区建设与引进重大项目相结合、打造城市品牌与优化产业环境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抢占发展先机,强化竞争优势,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推进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 基本原则1科学定位、持续发展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服从广东省关于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定位于设备国产化研发基地、核心工艺技术研发基地以及终端应用示范和推广基地,加强研发、鼓励应用,努力将东莞打造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37、实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整合资源、加速发展把握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完善的集群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利用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高度集聚的有利资源,实现区域内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市场相通。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细化产业分工,引进终端应用产品知名厂商等,使资源得以整合,形成合力加速发展。3产研合作、协同发展加强地方企业与省内乃至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吸引学术界智囊支持,加快研发机构和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步伐,增强企业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保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的畅通,吸引来自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在东莞落地,实现龙头企业与知名研究机构在东莞的协同发展。4应用导向、创新发展改变传统以加工制造为重

38、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研发,积极开拓终端应用市场,在以市场应用需求为导向的方针指引下,增强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比例,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最终实现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发展模式。四、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一) 发展定位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把握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机,明确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抢位发展OLED、新一代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业态,积极抢占数字家庭、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等高端环节。发挥东莞在制度改革、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优

39、势,努力将东莞打造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2国产化技术领先的OLED产业应用示范集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东莞市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以OLED设备国产化,核心工艺和关键材料的研发为突破口,使东莞的OLED企业掌握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化OLED装备制造及显示屏生产技术;另一方面,着重开拓应用市场,加大与国内外大型终端消费电子制造企业的协同合作,结合本地制造产业集群的优势,共同推进OLED在终端上的应用,最终使东莞市成为国产化技术领先的OLED产业应用示范基地。3新一代通信产业发展集聚区的先行者抓住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区域布局尚未完

40、全形成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重点支持本土的通信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形成以研发优势带动产品制造的发展模式,着力实现东莞在新一代通信领域的研发聚集。推动龙头企业实现产品升级转型,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3G及LTE通信设备龙头企业落户东莞,夯实通信产业链制造业基础,使东莞市在新一代通信产业率先实现集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通讯终端和网络设备的生产制造基地,并形成集上游材料、元器件研发生产,中游手机通讯设备制造,下游手机销售、通信应用、网络数字内容创意应用的整个产业链,成为以3G运营为先导,以3G通信终端、3G网络核心设备、电信级数据通信设备为重

41、点产品的新一代通信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先行者。4国内一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牢牢把握OLED、新一代通信、LED、物联网、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崛起和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利用商用电脑、数字音视频系统、终端等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牵引力,充分发挥东莞市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效应凸显、龙头企业品牌效应明显、产业配套设施完善的优势,以聚合资本、信息、技术、资源为依托,积极引导、鼓励、支持重点电子元器件厂商加快技术改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推进新型产品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和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电子元器件产品朝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使东莞市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电

42、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二)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本着“省市联动,开放合作”的原则,争创“广东省(东莞)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省市双方共同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规划、产业集群培育、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示范、应用示范、重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制定、人才支撑、投融资体系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到2012年末,完成以下产业发展目标:(1)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3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11.2%。其中,新型显示OLED、新一代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值300亿元,全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值的10

43、%以上。(2)建设2-3个省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成南城宏威OLED装备及产业园区、松山湖新一代通信产业园区、石碣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培育10 家以上在以上主要产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2重点产业目标(1)有机发光显示产业产品目标:通过OLED设备的国产化,构建OLED产业集群,形成以电视、电脑、手机、监视器、相机等多种消费电子产品为终端应用的国产OLED系列产品,并通过国产化设备、工艺和材料的突破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研发创新目标:力争用2-3年的时间,在东莞地区建立起国内研发设计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OLED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突破TFT设备、驱动IC等核心工艺及关键有机

44、材料研发等关键技术。按照建设规划,逐步改造2条2.5代 AMOLED生产线,建成2条以上4.5代AMOLED生产线,5家高水平的AMOLED IC专业设计公司、10家测试厂及200多家应用厂家,由此在东莞地区形成我国南方庞大的OLED产业群体,拥有国际先进OLED生产技术,在工艺研发、IC设计、设备制造与材料研制等方面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2)新一代通信产业产品目标:培育10家以上在新一代通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以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启动为契机,以TD-SCDMA重大项目为抓手,发展TD-SCDMA核心交换设备、基站设备、基站控制器、网络管理系统等产品。以东莞通信终端制造优势

45、为依托,大力发展3G终端设备制造,促进通信产业升级,特别是从2G终端向3G终端的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发创新目标:力争用2-3年的时间,在东莞地区建立起国内研发设计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3G及LTE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突破TD-LTE基站产业化、TD-LTE移动终端研发和产业化、中高端路由器交换机核心技术、物联网关键部件研发等关键技术和专项工程,建立一批以新一代通信技术为研究开发对象的企业研发机构。(3)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品目标:以顺应OLED、新一代通信、LED、物联网、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支撑应用为牵引力,以生产技术改造和增强自主创新为驱动力,以产品优化升级为抓手

46、,以聚合资本、信息、资源为手段,大力发展中小尺寸OLED显示器件、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新型光通信器件、新型片式元器件、新型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新型电池、新型传感器、新型敏感元件、新型电源类元器件。研发创新目标:力争用2-3年的时间,促使中小尺寸OLED显示器件研发及生产技术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技术,产品走向产业化;促使新型光通信器件、新型片式元器件、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新型印制电路板及覆铜板、新型电源类元器件等通信类电子元器件升级,以有力支撑新一代通信产业发展;加快新型大容量、高可靠绿色电池研发进度,推动光伏电池技术更新和产业化;加快LED衬底材料和封装工艺的研发

47、进度,促进新型LED电子元器件产业化;促进新型传感器、新型敏感元件实现产业化。五、东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 (一) 发展思路1突出重点,抢位发展新型显示等核心产业(1)新型显示加快推进OLED生产设备国产化。加快宏威数码2.5代OLED量产示范线建设,不断积累OLED设备国产化经验,建设至少2条4.5代OLED生产线,以实现OLED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积极深化OLED关键工艺及材料研发。通过官产学研合作等方式,结合OLED量产设备国产化进程,研发与之配套的关键工艺,开发OLED专用IC驱动电路芯片,开发OLED核心材料的低成本合成路线,以低成本、高性能的OLED工艺和材料适应国

48、产化的量产设备。积极开拓以显示和照明为核心的终端应用市场。统筹规划终端应用市场,开发显示和照明应用,不断优化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对OLED终端应用市场给予适当补贴,逐渐加大OLED产品渗透率,推动OLED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2)新一代通信加快部署和优化新一代通信网络。配合东莞市的“无线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从2G向3G网络的升级,扩大3G网络覆盖率,不断优化3G网络,提高3G服务质量,积极实施TD-LTE部署的前期准备,以不断拉动新一代通信应用需求。重点推进新一代通信终端产品。利用东莞市在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的基础优势,重点发展3G和下一代TD-LTE通信使用的终端设备,为东莞新一代通信产业链全面升级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强化新一代通信设备制造。通信网络核心设备属于通信产业链的上游,产品产值高、技术密集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东莞市应利用好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的良好基础,力争向产业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