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5044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的经验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赤峰市中蒙医院肾病科于革忠,一、口味异常“脾开窍于口”。因此辨别口中味觉异常是脾胃病辨证关键之一,在许多慢性病过程中,口味正常,食欲佳良者,预后佳;反之则预后差。即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口中特殊的味觉在临床上亦有参考价值。如:脾热者口甘或臭;肝热者口酸;口咸味为肾虚或饮证;尿毒症期病人口中有尿素味口淡无味多属寒症,口苦多属热症,、舌苔舌质多与心有关,而舌苔多与脾胃有关。因舌苔乃胃气所生。辨舌苔在温热病中尤为重要,在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临床上尤为重要,不可忽视苔之厚薄,可测邪之轻重。如外感风寒,苔多薄白,内有湿痰重浊之邪,则苔多厚腻。苔之色,可辨邪之寒热。如白

2、色为寒,黄为热,黄竭为热甚化燥,黑而燥为热极,黑而润为寒饮。之润燥,可测津之存亡。苔干者为津伤,苔润者为津存舌质有时也与脾胃有关。如舌淡为脾之生血不足;舌体胖大,为脾有湿痰;舌干而瘦为胃阴不足。,三、口烂、口糜、口腔溃疡口烂、口糜、口腔溃疡,皆属脾胃有热,苔膩者夹口腔溃疡属脾胃湿热者宜用加间减半夏泻心汤:黄芩12g胡黄连12g干姜6g党参12g半夏8g麦芽15g苍术12g陈皮10g当归10g白芍12g板兰根20g生甘草6g,口舌糜烂碎痛,口干不欲饮,面部升火,下肢怕冷,心烦不寐,脉细无力属肾阴虚火旺者治用导阳归肾汤生地10g龟板10g石斛10g麦冬10g元参10g生蒲黄10g黄柏3g肉桂粉0.6g(冲)川连09g生甘草3g。气虚者加太子参;血虚者加当归、白芍;肝阳上亢者加龙齿,珍珠母挟湿热者加苍术、生薏米、白茅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