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5248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2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企业管理培训教材课件.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流企业管理,导论,目前物流人才急缺显示物流业发展趋势快递公司给我们的启示(送货问题)高速公路上狂奔的大卡车(安全性)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加速了物流业的发展)你心目中的物流企业是什么样的?,第一章 物流与物流企业概述,导入案例 飞速发展的海尔物流,海尔物流凭借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及物流技术的应用,建立了统一的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平台。随着海尔提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打造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一体化运营竞争力,“海尔物流”也已逐步转型为“海尔牌服务”,即建立起与用户零距离“即需即送”的物流网,这个网不仅为海尔品牌的产品提供物流服务,还服务于社会各行业的客户。力推“海尔牌服务”2009年海尔集团

2、提出了要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战略。向服务业转型必须要做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即建立“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这就需要有“即需即供”物流网的支撑。在2009年的家电下乡中,海尔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关键就在于其建立了一套直接辐射三、四级市场甚至农村市场的销售网点、售后服务及物流配送,从而实现了从制造向销售环节的业务转型和利润增值。2010年1月19日,青岛海尔(即墨)物流产业园(海尔物流园)项目奠基仪式正式举行。随着海尔集团提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发展战略,海尔物流也逐步转型为“海尔牌物流服务”,并规划建立即需即送物流网。海尔物流园项目占地237亩,是海尔集团转型的重点项目,也是打造社会化“海尔牌物流

3、服务”运营平台的标杆工程。,第一节 物流概述,1.1 物流基础知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提高,促使社会供给与需求快速增长,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然而,信息化等虚拟的经济进步,不可避免要以物质的交流作为最后的保障。,1.1.1 物流发展溯源1921年,阿奇萧(Arch.shaw)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在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

4、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产业构造委员会内设立了“物的流通分会”;1970年成立的日本最大的物流团体之一就叫“日本物的流通协会”。同年成立的另一个日本类似的物流团体日本物流管理协议会每年举行的物流会议也都叫“全国物的流通会议”。1970年以后很多人又觉得“物的流通”也有点长,于是就简称为“物流”了。“物流”这个词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物流目前比较流行的翻译方法为Logistics。,1.1.2 物流定义 物流(l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

5、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融合了现代技术的传统的经济活动。对这一定义的进一步解释如下。(1)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2)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1.1.3 物流的基本职能1)包装包装的作用:第一: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第二:保护商品免受日晒、雨林等自然因素的侵袭。第三:给流通环节的储、运、销带来方便。第四: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

6、促销。第五:就像对人或物进行形象上的装扮、美化一样,使得商品更具有吸引力或商业价值。2)装卸搬运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撑状态的活动成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成为搬运。,3)运输 物流的运输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4)存储保管 是指物资放置在一定场所,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使其在储存期间品质、数量不发生变化。5)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通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6)配送 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

7、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7)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 在物流包装、运输、保管、流通加工以及配送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废旧物。这些废旧物的存在会污染环境和占用空间,但同时废旧物本身还存在一定的价值,因此要对废旧物进行处理。8)情报信息 包括商业系统的商品流通,也包括物资系统的商品流通,还包括不同经济成分经营主体在市场上所进行的商品流通。,1.1.4 物流的分类1.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物流(1)宏观物流。(2)微观物流。(3)社会物流。(4)企业物流。(5)国际物流。(6)区域物流。(7)一般物流。(8)特殊物流。,2.按物流的范畴

8、不同,物流分为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3.根据作用领域的不同,物流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4.根据发展的历史进程,物流分为传统物流、综合物流和现代物流5.根据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物流分为代理物流和生产企业内部物流6.按物流的流向不同,物流分为内向物流和外向物流,1.2 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做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电子商务物流是

9、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1.3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又称网上物流,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旨在创造性地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物流公司能够被更大范围内的货主客户主动找到,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拓展业务;贸易公司和工厂能够更加快捷地找到性价比最适合的物流公司。网上物流致力于把世界范围内最大数量的有物流需求的货主企业和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都吸引到一起,提供中立、诚信、自由的网上物流交易市场,帮助物流供需双方高效达成交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通过网上物流交易市场找到了

10、客户,找到了合作伙伴,找到了海外代理。网上物流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更多的机会。,1.4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1.4.1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3.物流市场潜力巨大,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4.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1.4.2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2.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3.标准化建设滞后(铁路、海运的集装箱不协调;包装与运输条件存在差距)4.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第二节 物流管理,2.1 物流管理活动2.1.1 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生产中,根据物质资料实

11、体流动的规律,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信息技术等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物流管理定义的进一步解释如下:(1)物流管理的对象是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的物流活动。(2)物流管理职能依然包括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3)物流管理主要有四个特点: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效率更重效果。(4)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

12、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5)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2.1.2 物流管理的内容 物流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存储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2.1.3 物流管理的三个阶段1)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2)物流的实施阶段的管理3)物流评价阶段的管理,2.1.4 物流管理的四核心1)采购:任何企业都离不开采购,连锁企业也是如此,商品采购是连锁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2)仓储:连锁店与其他商店

13、一样,需要有常年销售的商品,需要销售不同时间的商品。3)配送:作为连锁业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4)运输:由于连锁分店分布相对较散,且数量众多,限于交通条件或基于经济上的考虑,不可能配备足够多的交通工具,这就要求配送中心能够根据计算机网络所获得的各分店的要货信息,合理安排调运力量,及时向各分店运送商品,充分满足各分店的销售要求。,2.2 物流管理的分类1)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管理2)社会物流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3)国际物流管理和区域物流管理4)一般物流管理和特殊物流管理,2.3 物流管理的作用1)物流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14、物流管理对于企业及国家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来看一组数据: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36%,生产成本只有13%;物流时间为84%,而加工制造时间仅为12%。物流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库存积压,促进利润率上升,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上普遍把物流成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仅排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2)物流管理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和费用的作用:供应链可以消耗中国企业高达29%的运营成本。而通过物流管理和供应链优化,可以将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7%-11%,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将下降15%-30%,运输成本将下降3

15、%-15%,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费用将下降15%-2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通过物流管理可起到降低成本和费用的具体作用。,第三节 物流企业,3.1 物流企业的定义 物流企业(logistics enterprise)是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物流企业的经营范围一般包括从事运输和仓储经营业务,具体到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物流企业的经营,利用工具中包括信息管理系统

16、,并具有现代企业性质,即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2 物流企业的类型1)运输型物流企业此类企业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运输代理服务,具备一定规模。(2)可以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站到门运输、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3)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运输货场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2)仓储型物流企业(1)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具备一定规模。(2)企业能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以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其他服务。(3)企业自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

17、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货运车辆。(4)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货物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3)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1)从事多种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具备一定规模。(2)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制定整合物流资源的运作方案,为客户提供契约性的综合物流服务。(3)按照业务要求,企业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运输设备、仓储设施及设备。(4)企业具有一定运营范围的货物集散、分拨网络。(5)企业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完备的客户服务体系,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6)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物流服务全过程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3.2 物流企

18、业的评估等级评估原则: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综合能力,对于具备一定综合水平的三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按照不同评估指标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AAAAA为最高,依次降低。,第二章 物流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导入案例,小张毕业后,进入一家私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他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对公司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却总感觉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又一次送材料,小张敲开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的办公室门。“请进”,经理靠在办公椅上,一副很悠闲的样子。从经理办公室出来,小张一直在想:”管理者都这么悠闲吗?究竟什么是管理?管理者每天都在做什么呢?,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者认知,1.1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

19、理创始人、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些什么,并注意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著名管理学教授史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认为“管理是为在集体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管理就是谋取剩余”,这主要是强调管理的

20、作用。周三多将管理定义为“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综合上述定义,可以把管理定义为: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将管理视为:运用正确的方法,合理调配各种资源,更好实现目标的一门学问。,1.2 管理的职能1)计划:计划是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2)组织:组织是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任务以及如何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3)领导:组织都由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而成,人是组

21、织活动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管理的领导职能就是激烈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作贡献。4)控制:控制工作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进而保证实际工作进展情况符合计划的要求。,1.3 管理者与管理者的角色1.3.1 管理者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对管理者的定义是:在确定一组织中谁是负有管理责任的人时,最首要的标志并不是谁有权命令别人,管理人员的责任在于贡献、职能,而不是权力。从内涵上看,他强调的核心问题是责任,即对组织做出贡献的责任;从概念的外延上看,作出决策能够影响组织的成果的专业人员被列入了管理者的范畴。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

22、、基层管理者。,1.3.2 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2)信息角色3)决策角色,1.4 管理者的职责1)目标规划和科学决策 凡是预则立,不立则废。可见计划、决策是工作成败的关键,现代管理者应当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对本公司的发展前景有一张清晰的蓝图,对本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以及近期的奋斗目标了如指掌。科学决策,就是管理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准备行动的若干方案进行选择,以期望达到最优目标。,2)制定规范和组织协调 建立合理而有效的组织机构,制定各种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协调好内部各种人员的关系,保证目标规划的实现,是管理者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协调是谋求大家行动上的步调一致,沟通则是求得思想上的共同了解,没

23、有恰当的协调和有效的沟通,再好的计划也不能付诸实施。3)选才用人和放权 任何一个管理者的思想都需要下属去贯彻执行,管理者不一定处处比自己的下属高明,然而,其工作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必须善于选才用人。古人云“己无智,而能用人之智,不愧为智也。放权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一个管理者应按照下级的管理范围逐级放权。这样不仅可以减掉管理的负担,放开手脚抓大事,而且把权分给下属,人尽其才,各司其职,这样提高了管理效能,有调动了下属的积极性。,1.5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1)管理者的素质 从业务条件来看,管理者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二,

24、经验,包括直接从事实际管理工作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及通过学习、观察、体验,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从信息的传递中得到的间接经验;第三,能力,包括技术、人事和综合全局这三项基本能力。更高一层次的素质要求:第一:事业心第二:责任心第三:服务的热情第四:合作的意识,2)管理者素质的培养第一:应当接受正规的管理教育。第二:用实践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是最有效的方法。,1.6 管理者的技能 美国学者罗伯特库茨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管理技能模型。1)概念技能:包含一系列的能力,包括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思想的能力,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2)技术能力:是指能够运用特定的程序、方法、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5、)人际关系能力:是与他人能够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第二节 基本管理理论,2.1 古典管理理论2.1.1 科学管理理论 弗雷德里克泰勒,美国古典管理学家,从工人入手,研究企业内部具体的工作效率。他认为科学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1)工作定额 泰勒为了改善企业的生产管理状况,提出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通过各种实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目的就是解决怠工问题。,2)标准化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

26、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他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将其标准化。3)计件工资制 泰勒认为,现行工资制度所存在的共同缺陷,就是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能满足效率最高的原则。比如,实行日工资制,工资实际是按照职务或岗位发放的,这样在同一职务和岗位上的人不免会产生平均主义。再好的职工,不久也会发现工作对他没有好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做工而仍能保持他的地位。,2.1.2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所谓的官僚制,也叫科层制。这种行政组织理论,实际上是把管理非人格化,依靠单纯的责任感和无

27、个性的工作原则,客观合理地处理各项事务。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但同时他也认为,由于这种管理体制排斥感情因素,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的匮乏,扼杀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2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在此之前,很多管理学派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事”为中心,忽视了对人的研究。行为科学研究管理问题,提出要关心人、尊重人的管理原则,他的基本论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就应首先满足他的合理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

28、,2.2.1 人际关系理论 1942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些列实验。该实验共分为一下四个阶段:1)照明实验(1924-1927)当时劳动医学的观点在生产效率理论方面的研究占统治地位,认为也许工人生产效率低下是由于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照明对产量的增减无明显影响。,2)福利实验(1927-1929)福利试验的目的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是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

29、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后来发现导致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参加试验的光荣感,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二:员工间良好的互助关系。,3)访谈试验(1928-1931)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的内容,每次时间从30分钟增加到一个多小时。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4)群体试验(19

30、31-1932)试验中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结果却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其实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的群体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的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得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上面告密。其原因就是要保持中等水平产量,担心产量提高,管理者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裁减人员,使部分人失业,或者干的慢的人会受到惩罚。实验表明,为了维护小组内部的团结

31、,工人们可以放弃物质的引诱。由此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2.2.2 激励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呼吸、水、事物、睡眠、性,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经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安全上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体制,人的感受器官

32、、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情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征、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尊重的需求:自我尊重、信息、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息、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

33、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

34、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2)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第一,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第二,他们需求的东西是与绩效联系在一起的;第三,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 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力的需求。他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麦克利兰发现高成就需求者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不喜

35、欢凭运气获得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的工作任务。第二: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避开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是难的只靠运气。第三: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2.3 现代管理理论2.3.1 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

36、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第二,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因素:能偶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第三,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第四,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充当系统运转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组织的运转,实现组织的目标。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职能有三个:提供信息交流的体系;促成必要的个人努力;提出和制订目的。,2.3.2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

37、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提出了决策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决策贯穿管理的整个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第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作了分析。第三,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第四,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3.3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他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系统理论建立以后,西方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形成系统学派。,2.3

38、.4 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企业管理经验为目标。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认为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2.3.5 管理科学学派 管科科学学派,也成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该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计划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管理者或管理团队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第二,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

39、和投资利润率等。第三,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2.4 管理理论新发展2.4.1 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来对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在思考和再设计,并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贴近市场:企业要达到业务流程再造的好的效果,需要主动地了解市场,并对市场的表现作出相应的改变。第二,减少成本:全面的质量管理贯穿整个流程;从市场调研阶段开始注意成本的投入;剔除无效作业

40、节省不必要的投入;脱离传统模式,减少管理层级,从而降低成本投入。第三,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4.2 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代表了战略管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进展,它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与1990年首次提出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区分核心能力与非核心能力主要在五个方面:第一,价值性。第二,异质性。第三,不可模仿性。第四,难以替代性。第五,延展性。,第三章 物流企业战略管理,导入案例 转型期考验物流企业战略,近几年物流行业中发生了几个大型的收购行为,这也是一些企业战略的外在表现。2005年,UPS以1

41、亿美元回购股份,中外运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申通快递,宅急送等若干企业也在与大型外资或国有企业接触,以便卖得好身价,这些事件显示出很多企业比以往更加注重战略规划。某大型物流公司老总认为,很多国内物流企业处于战略缺失的状态,很多公司缺少一个明确的中长期目标,特别是没有一个三到五年的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随着行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只是被推动前进,而不能主动出击。作为供应链管理,物流涉及太多的复杂环节,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战略的制定。其实并非国内企业没有战略,而是战略执行不下去。物流网络的庞大、环节的复杂、区域及行业的千差万别,难以实现一盘棋的战略规划。,着眼于战略实施的细节,现代物流企

42、业的发展应当以增强核心业务的内涵发展为重点,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定位和市场定位,讲清自己的核心优势及差异化在哪里。从品牌、文化方面都要给予相应的支撑,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否则战略就是空中楼阁。,第一节 物流企业战略管理概述,3.1 企业战略3.1.1 战略的含义 战略产生于战争实践,长期应用于军事领域,本义为军事战略。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战略一词开始泛化,除了应用于军事领域外,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政治、商业等各个领域。今天,战略的概念正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经常用到的有企业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价格战略、成本战略、人才战略等。1965年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提出

43、了一个定义“战略是由目标、意志和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所构成的一种模式。”即战略=目的+实现手段。战略是竞争的产物。如麦当劳与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较量,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等都让我们看到了战略的影子。,3.1.2 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可以定义为:企业战略是企业在考虑各种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目标、目的,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目的的方式。从企业战略制定的要求来看,企业战略就是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的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一般来讲,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回答一下几个问题:1)企业将来发

44、展的方向是什么。2)企业将来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3)企业现在和将来应该从事什么业务。4)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于预定的时间内实现内实现设定的目标。5)在预定的时间内,企业将变成什么样子。6)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什么。7)这些风险应该如何加以控制。8)企业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是什么。,3.1.3 企业战略的特征1)全局性和长远性2)竞争性和指导性3)系统性和层次性4)动态性和风险性,3.2 物流企业战略3.2.1 物流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1)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领域,经营范围的变动是有局限性的。2)资源配置:是指企业过去和目前的资源和技能配置水平和模式。物流企

45、业的基本资源包括人员、资金、物资、设施和信息技术等。3)竞争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其资源配置模式与经营范围决策,在市场上所形成的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4)协同作用:是指企业从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中获得的综合效果,简单的说,就是1+12的效果。,3.2.2 物流企业战略的内容1)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服务水平目标;物流费用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等。2)物流企业的战略要点:战略导向;战略优势;战略类型;战略态势。,3.2.3 物流企业战略的层次1)网络层战略:是指两个大的物流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2)公司层战略:规定物流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定义

46、企业的价值;决定主要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确定需要获取的资源和形成的能力;确定各种业务之间的配合,保证企业总体的优化;确定公司的组织结构。3)业务层战略:又称竞争战略或分公司战略,主要是研究物流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4)职能层战略:是物流企业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层战略与业务层战略而在特定职能管理领域内制定的战略,比如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信息战略和技术战略等。,3.3 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1)物流需求大幅度增加2)物流企业竞争加剧,第二节 物流企业的战略环境分析,2.1 物流企业环境的特点1)多变性2)复杂性3)差异化,2.1.1 物流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包括企

47、业经营活动的限制条件以及鼓励政策等。2)经济环境: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趋势、金融状况、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周期性波动等。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中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人口统计特征等。4)技术环境:不仅包括革命性的发明创造,也包括与物流企业发展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2.1.2 物流企业的行业环境分析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2)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2.1.3 物流企业内部环境分析1)物流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资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有形资源:设备与设

48、施、资金实力、人员数量、物流业务运作网络。无形资源: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品牌、专利、企业声誉、企业文化和形象、社会关系网络。人力资源:员工数量、员工素质、员工知识结构、受教育水平。能力服务运营能力、职能管理能力、基本管理能力、其他能力服务运营能力:运输能力、仓储保管、配送、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产品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咨询能力。职能管理能力: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基本管理能力:物流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技术与研发管理、供应商与客户关系管理。,2)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1.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或市场实力2.企业技术能力或技术实力,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力3.财务实力或财务管理能

49、力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5.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6.战略管理能力,第三节 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物流企业战略和其他企业的战略类似,是物流企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它存在于企业不同的管理层次。对物流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可使企业主动塑造自己的未来。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些企业也日益重视自己的竞争战略选择。大多数物流企业很难改变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要想成功,就必须去适应市场环境并采取正确的企业战略。对于大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有多种战略选择。,3.1 物流企业的战略类型1)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长期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提供与竞

50、争者相同或类似的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2)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竞争者相比独具特色,通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维持顾客的忠诚,从而使企业建立起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3)集中化战略: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或某一地域性市场,通过为这个小市场的购买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服务来建立竞争优势的战略。,第四节 物流企业的战略实施,4.1 物流企业战略实施的原则 物流企业战略的制定固然重要,但战略实施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企业战略仅仅是战略成功的一部分,只有保证有效地实施这一战略,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1)适度合理性原则:物流企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