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第七课File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美学第七课File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現代美學,呂姿瑩 老師,第七課 儒雅之美,摘 要 Summary 一、從儒家哲思看東方美學儒雅的意涵 以仁為中心思想。以善為首的美學觀。文、質彬彬的主張纖細文雅。中庸之道。古典形式節制、內斂的情感。,二、新儒學(理學)的哲思 理性的思維。格物致知。從直覺演繹領悟而來的真理。完美的追求山水的審美經驗。三、從寫實的理通到寫意的主張。論風骨、神韻。清雅有韻素樸的質。,一、從儒家哲思看東方美學儒雅的意涵,中國宋朝文化的發展內向而保守,制定重文輕武的政策,推展復古運動,發展新儒學理學的思想,使得工商業和社會文化都有長足的進步,尤其是文化和哲學思想方面影響後世極為深遠。,儒家思想:以仁為中心思想。,宋代的
2、美學思想對於這個世界有深刻的洞察力,尤其是綜合漢代以前各家思想,樹立儒家思想的典範,將儒家的理與道家的太極合併為一種形而上的哲思,並從佛教那裏習得向內省思的功夫,發展成儒雅、細緻而敏銳的美學特色。,強調道德、仁、修身等社會倫理的標準,即使在現代的亞洲社會,屬於東方的美學觀點裡,儒家的思想仍具有深遠而重要的地位,儒家的思想起源在東周戰國時期的哲學家孔子和孟子,希求建立一套強調道德、仁、修身等社會倫理的標準,以達到安定有秩序的社會使國家富強。,以善為首的美學觀。,儒學簡單地說,是指文人修身養性的方法,綜合儒道佛思想的新儒學具有許多哲學思想上的特點,並對現代的審美思維有著深遠的影響。倫語:子曰:中庸
3、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環繞在以仁為中心思想的儒學,或言忠,言孝,言信,言義,言善,言德等,顯示道德規律的存在,而美即建立在以仁、善為本的基礎上。,文、質彬彬的主張纖細文雅。,寄託在古典理想的儒學在東方藝術美學觀占重要地位,表現在文學、藝術、音樂、工藝等各方面。倫語: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因此在儒學的影響下,所謂文質彬彬的特質表現在溫和、善良、恭敬、謙讓、簡約的態度,成為東方美學觀儒雅之美的基礎。,中庸之道。,在孔子強調禮之用,和為貴的標準,新儒學的影響下,美需有形式的節制,兼具美、和善的和諧統一,才是真正有恆的美。在論
4、語中常以君子為理想的人格,而象徵君子的正氣和風骨成為崇高的價值理想,而論語評君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強調中庸和平的審美觀點。,古典形式節制、內斂的情感。,文質彬彬的美學特質,從詩人、文人、畫家的眼創造出風雅而規律的形式,細膩而古樸的質感,在詩一般溫和卻銳利的文字中構築東方美學特質。文質彬彬的特質並不同於陰柔美學,而是在道德觀和禮節的端莊規範下有節制的形式,和諧的美需要統整的秩序,在講求修文、押韻、對仗等以維護莊嚴和規律的同時,亦追求表達出風骨即是風韻,在文雅中帶有清新豪邁的風格,為個性的表徵。,二、新儒學(理學)的哲思,宋代理學家認為人的感覺、想像、情緒都是不真實的,而判斷是非、善惡、美
5、醜的基礎是來自理性思維的本能,來自天賦能力的理性,也是天性裡的直覺,理性能成為一切知識之母,而客觀的知識體系都源自理性演繹歸納出來,只有符合理性的知識才是清楚明白,而受廣泛接受的真理。,理性的思維。,嚴謹保守的儒教思想,或許缺乏自由和伸縮性,卻象徵古代中國的古典意識與思想,形成節制的、莊嚴的、平穩的和收斂的形式。古典的形式是傾向理性的,文藝美學的內容、音律等格式都應符合理性審美,要有合乎邏輯的明確性和嚴謹,在結構上,部分和整體的配合要見出理性的統整性,強調理性產生的美才是普遍的、永恆的、真實的美。,藉由合乎理的調整,將人們原始的激情、像驚奇、喜悅、憎恨、悲哀等條理化,使激情處於節制平衡規律、使
6、作品溫和文雅的狀態。古典形式的美主要就是合乎理的文詞、結構、整體和部分的和諧。在新儒學所形成美學觀的古典意識是建立在理學的基礎,強調理性和經驗。,格物致知。,新儒學又稱為理學,認為理是主導一切事物的原則,它能使所有外物發展它內在的本質,透過對世界敏銳的觀察研究與深刻的體會,能在理性的思想上找到根源,即為格物致知。一個藉儒學修養身心的人實踐格物致知的方法後,對於宇宙自然的知識能深入了解,並懂得理的應用。,從直覺演繹領悟而來的真理。,對宋代文人而言,認為詩文藝術並不是描摹物體的外型,而是表現內心的一種氣質,是寫真,以一種超乎自然原貌,代之以一種更文雅、更超然的眼光去表現當遨遊山水時所引發直觀的感受
7、。這種從意會領悟又無法言傳的直覺經驗,常藉以中國的毛筆與水墨淋漓的形態,和書法運行般的精神來表達頓悟的靈感。,而理學家也主張從研究個別事物的經驗中直探真理的核心,應用直覺(心源)可以把一切自然的現象、宇宙的氣韻、和心的內涵包括在哲學思想系統中,像中國八卦、易經的智慧即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而成的體系,而這種來自經驗的直覺,常帶有深刻的象徵性,例如,畫家米芾畫山水畫有如印象山水,應用深淺濃淡的墨點構成煙雲樹林,也表現文人的風度和風格。,完美的追求山水的審美經驗。,中國山水畫在宋朝達到黃金時期,以格物的精神去研究自然,表現傑出的寫實風格,像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寫開封城清明時節社會生活的細節景象,又像
8、是范寬谿山行旅圖紀錄高遠的山水空間等不勝枚舉,此時畫家所描繪的作品,具有濃厚的經驗主義,藝術家所構思的作品並不是單獨視覺上的美感經驗,而是許多經驗的聚合,以象徵性的組合以營造理想化的景色。,人們的審美意識常涉及記憶、想像和理智的歸納,就好像蜜蜂從花園和田野中廣泛採集花粉,通過自己的消化來釀成蜜。以谿山行旅圖為例,兼具逼人的真實感,山林的雄偉及天地的寧靜肅穆加以融入畫中意境,到達忘我的開闊境界。,從寫實的理通到寫意的主張。,荊浩(約西元900960)寫畫山水訣提到古典山水畫的條件:氣(精神)、韻(運動)、思(意境)、佈景(結構)、筆法、墨色等,在力求形似的同時,更提高到表現山水的精、氣、神。畫家
9、應仔細觀察,注意季節等現象的變化,集結經驗去研究自然運轉的特質,在複雜的景物中選擇重點,將山水的寫實提升到更理想的境界。,皴法,依山石質感、造型、結構而得來的理,宋代的山水畫受理學的影響去深究存在於自然之美的法則,發展出所謂皴法,依山石質感、造型、結構而得來的理,一方面是對客觀景色、自然現象等,深入觀察所得總結的印象,另一方面是畫家內心的感覺,精神的表現。一直到現代的山水畫,皴法、苔點仍不斷變化,寫意創新,成為特有的風格。有如表象語言或符號,存在著理性的特質和經驗法則。,論風骨、神韻。,儒學於宋代以來,影響文人追求君子之風骨,即是氣質個性,表現為氣、理、仁、美、節等,而於文藝而言,風指文意形式
10、,骨指氣韻特質與結構。風骨即代表人的品格,於藝術作品就是內涵的精神美、本質美。而風骨的傳神特點,從自然率真、天生化成,從氣韻當中體現鮮明的情感,無論是陽剛之壯或悠柔之美或清高峻秀的表現,風骨氣韻在藝術作品可以是各異其趣的美感。,而風骨氣韻潛藏在文藝作品當中亦象徵內在結構,在繪畫屬賦彩造形的遒勁韻雅,在文學屬起承轉合間的辭釆,以形寫神;在書法上屬筆力線條的靈活,字裏行間用墨有如人的骨骼結構,而飛白、游絲等更為書法的傳神氣韻增加渾然天成的形趣。所謂的氣、節在書法的轉折圈點等運筆間,有如天地太極的運行,剛中而柔外、內健而外順,而得風骨之美。,清雅有韻素樸的質。,宋代對工藝時尚的審美傾向素樸保守,樸素
11、單純本身是平淡無味的,必須從本質中去統整的特徵。例如,直線本身是單純,但金字塔由直線構成,在形式上從各個視角去看,變成具有統整的多角形,便是有質單純的美。而整齊、統整、對稱的單純之美,在宋代的思想環境下受到青睞,儒雅之美的表現以宋瓷為例,多以釉色淡雅或印花白瓷,古雅釉彩有統整質感者如青瓷、青白瓷等工藝發展趨於成熟。,儒學的興盛,宣揚研究心性義理,宣揚理性去人欲,存天理,中國在宋代的審美觀點在樸素中力求淡雅有韻,不只在詩詞繪畫以古典的形式表現豐富的內容,色彩也趨向清雅樸素,不像唐代色彩濃豔、金碧輝煌。這種崇尚文雅的美學意識,也反映到時尚流行的儀容妝飾上,明顯傾向淡雅端莊,和唐代華麗多變花樣的妝飾服裝比較起來,可以說是前後兩個朝代對美的詮釋截然不同。,結語,宋朝文風鼎盛,許多皇帝本身都是學者兼藝術家,品味和修養相當高,也帶來中國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鼓勵書院興學的結果,人民也樂於討論哲學,其中儒學影響所及深遠,尤其是倫理道德和社會價值觀的建立。儒學亦加入一些佛學或道家的思想,著重修身、心和理,知和行合一,包括內心,同時涉及自然、現象和物質本身,抒發內心詩意與哲思。,-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