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5523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沟通观念与参与由读者的角度看科普阅读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技溝通:觀念與參與由作者的角度看科普閱讀,Yi-Ping Lee Ph.D.May.9th,2017,作者(投手,主動)、寫作與閱讀的東西(球,被動)、讀者(捕手,主動),影片來源:https:/youtu.be/lsjb3p_bga8,(觀看影片請自行連結至下面網址),誰適合當科普作者?,科學家媒體人科學相關科系大學生或畢業生一般民眾藥廠公關運動員藝術家公務員大學教授,有沒有辦法透過跨界合作來寫科普?,科普作者如何選擇科學議題?,興趣專長時勢潮流利益機會.,命題是現實的圖畫,命題是我們想像現實的模型。,-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命題,什麼是命題?,S belie

2、ves that p,and in“that p is true”,the that-clauses would refer to propositions.當你認為p的內容是真的,則引導p內容的that子句就是一個命題。如果p的內容指的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那麼【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句話就是一個命題。命題表達事實。命題與事實兩者都是由現實世界被萃取出來的。命題與現實的關係:抽象的對應關係。事實與現實的關係:具象的對應關係。科普作品的靈魂是作者所選擇的特定命題。,參考文獻:命題與符號的圖像性質,林子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109-134頁,民國100年,符號是表達命題的工具。,

3、符號,現象與符號體系,世界(科學)所展示出來的現象都是立基於本質所有可能性的意義上。我們認知到的世界(科學)是種種現象的集合。自然現象:一種經驗的形態,來自感官層面的活動。法則現象:一種觀念的形態,來自思維層面的活動。符號體系:語言符號:以任意性(arbitrary)的模式直接對應著我們內在的概念。圖示符號:利用符號與對象外型的相似性產生意指作用。由於語言符號是透過聲音及文字直接對應著人內在的概念,因此看起來似乎比較適合用來表達法則的現象,而圖示符號則是奠基於感官所捕捉到對象外形的直覺性,所以是利用模仿自然的樣式來展現自己,因此看起來好像比較適合用來表達自然的現象,不過真是如此嗎?,參考文獻:

4、命題與符號的圖像性質,林子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109-134頁,民國100年,這張圖裡頭有那些語文符號/圖示符號?,圖片出處: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UoaI.htm,請為這張圖加入適當的文字說明來描述這張圖所呈現的意義。,如果任何事情都赤裸裸地表達,那這世界未免也太無趣了!,隱喻,伊索寓言父子騎驢,有一天,一對父子牽著一隻小驢到市場去,準備把小驢賣掉。但走了沒多久,就遇見一群小姑娘,說:沒見過這麼笨的人啊,有驢不騎,寧願在地上走。父親聽了這話,就讓兒子騎到驢背上,繼續往前走著。不久之後,又遇到了一群老頭子,說:這年輕人真不孝,讓

5、老父親在地上走,自己騎在驢背上。於是,父親讓兒子下來,自己騎上了驢背。走著走著,又遇見一群女人和小孩,說:這老頭真殘忍,居然忍心讓孩子在地上走,自己騎在驢背上。父親只好讓兒子也坐上驢背。當他們快要到市場時,遇見了一位先生,說:你們怎麼能這樣欺負動物呢?你們非但不該騎牠,還應該扛著牠才對啊!當父子倆這麼做時,路上的人紛紛圍觀,嚇得小驢掙扎不已,最後竟然掙脫繩子,跌進河裡淹死了。,故事分析,這類的陳述所涉及的命題真偽是在語句的表面意義,還是它的隱喻意義?如果我們從故事的表面意義去探索到底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顯然弄錯方向。這個故事的主要隱喻:如果你想討好所有的人,結果是討好不了任何人。這個隱喻才事故事

6、的命題。這個賣驢子的特殊經驗是如何與普遍性的命題產生關聯性?第一個批評者:建立在驢子具有交通工具的功能基礎上,批評這對父子不會利用交通工具來改善本身生活。第二、三個批評者:建立在親情倫理關係的基礎上,長輩應該照顧晚輩或者是晚輩應該尊敬長輩之類的倫理規範,所以不管是誰騎在驢子的背上一樣都會招致批評。第四個批評者:建立在對人性普世價值的信仰,認為人應該要有民胞物與推及萬物的情懷,所以不應該虐待動物。這三種批評的理由都是建立在一種普遍性意義的基礎上,所以適用於類似意義結構的案例。,事物的真實型態,很多類型的作品是透過隱喻的形式來象徵特定的命題,不過這樣的命題有辦法被辨識出真偽嗎?命題的真偽是由”是否

7、符合事實”來決定?偶然性的形態“阿花現在很快樂。”這件事是否為真?非偶然性的形態“1+1=2”這件事是否為真?父子騎驢的故事偶然性的事實:父子騎驢這個故事是否真的曾經發生過。非偶然性的事實:這個故事寓意所產生的普遍性狀態-”如果你想討好所有的人,結果是討好不了任何人”這個普遍性的命題。利用隱喻結構來陳述命題的模式是在表達非偶然性的事實。這個普遍性的命題是從父子騎驢這個故事的事態中得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特殊經驗總可以包含著具有普遍性質的事態結構在裡面。它的意圖就是試圖在不同的事件裡尋找出一種普遍性意義。,參考文獻:命題與符號的圖像性質,林子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109-134

8、頁,民國100年,生物學中的隱喻,適者生存:解釋生物演化過程的隱喻。基因密碼:顯示基因型與表現型之間的關係。遺傳資訊訊息傳導轉譯轉錄基因校讀、編輯天敵:出現了危險的入侵者。生物多樣性:演化過程中有分化的傾向。演化的目的。描述性規範性可量測的指標普遍性命題的意涵,隱喻讓我們藉著已知經驗探觸未知領域,協助不同專業研究者之間的溝通。掌握了隱喻的功能,有助於學習與評價(源自西方的)科學。-陳恒安,參考文獻:科學中的隱喻,陳恒安,科學發展,420期,86-88頁,2007年12月,任何場景都是發生在綿延不斷的時間與空間裡,是什麼因素造成連續性的時間可以被截取成一段有頭有尾的故事呢?,事件 與事實,試著回

9、想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如何把記憶中片段的畫面從過去的時間軸上形成一個事件?,陳述性的記憶,科學的主題,命題就是在表達一個科學現象所產生的事件所蘊含的道理,我們把這個道裡稱為是一個事實,它意指著在不同事物的表象裡有著共同結構的存在,所以我們認定它是表現事物的真實存在而稱為事實,而這個事實可以被符號形式的命題表現出來。,參考文獻:命題與符號的圖像性質,林子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109-134頁,民國100年,我們如何描述,才能夠讓對方知所指涉?,描述,課堂練習一,主題:猜猜我描述的是哪一個人分組:分為兩組,一組為描述組,另一組為猜謎組,每組8到9人方法:請猜謎組所有組員先到

10、教室外靜候通知。描述組於教室內指派一位被描述者。請描述組組員仔細觀察被描述者特徵,每人設計一段話語描述被描述者。請猜謎組組員進教室。描述組組員依序將每個人所設計的描述話語講給猜謎組組員聽(目標:所有組員都有機會講到自己設計的描述,在最後的組員陳述所設計的描述話語後,可以讓猜謎組組員清楚知道所指涉的被描述者)。當猜謎組組員清楚知道描述組所描述的對象時請舉手,然後大聲講出那個人的名字如果到最後一位描述組組員陳述所設計的描述話語後,猜謎組組員仍然猜不出來,猜謎組組員可以開始提問,由描述組組員回答。討論:描述組組員所描述的話語是否能夠正確提供指涉被描述者的線索?哪一句描述可能是關鍵描述?哪些描述可能是

11、多餘的?如何讓這些描述變得更精準?這些描述如何鋪陳?,寫作,不過是對話的別名。一個令人愉快的同行者不會講個不停,自己說完所有的話;因此,一個舉止合宜、懂分寸的作者,也絕不會替所有人思考:對讀者的理解力獻上崇高敬意的方法,就是彬彬有禮地把事情減半,留點東西給他們想像。,-勞倫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想像,雜七雜八的念頭,跳出他的書本,闖進他的想像。-【書齋裡的唐吉軻德】,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除了書上的文字之外)我們心中想像著什麼?,【記憶中模糊的臉】Isaim Lozano 人像攝影作品,作者有辦法描述一張完整無缺的臉嗎?,讀者只會知道東一點、西一點的身體特徵,以及隨

12、機的細節(作者無法什麼都告訴讀者)。,讀者會彌補空白處,自行填上資訊,也會避開不知道的地方,想辦法跳過。,你可以叫我以實瑪利。,【白鯨記】,有人在對你說話,但那是誰?,(Call me Ishmael.),(讀者心中的耳朵是如何聽到的呢?),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員對雨做了調查,並以高超速相機拍攝。發現當雨落在土壤時,會釋放被困在液體中的氣體-氣溶膠(aerosols)粒子,而這些aerosols會與土壤中的細菌與植物油脂作用,散發出大家所謂的雨後清新的味道(petrichor)。-華盛頓郵報,你是否聞到了什麼味道?,(腦子裡的嗅覺記憶,如何被招喚出來?),作者有沒有辦法讓讀者想像出他想

13、傳達的東西?,讀者的想像根據什麼而來?作者的描述個人的閱讀經驗人生的經歷.作者如果想要引導讀者正確的想像瞭解讀者是誰瞭解讀者的背景還能做些什麼呢?,在讀者的腦袋裡構圖,沒有張力的故事,稱不上精彩!,張力,懸疑型,爆發型,跌破眼鏡型,大場面型,激素誘導型,上下文的串接,賦予文章意義。,上下文,上下文:不只是語意的上下文,還有敘事的上下文只有在讀者深入文本後,才會累積上下文。,文字其實有如音符,想像一下只有一個音符的時候,沒有上下文的單一字詞,我們會聽見和弦,缺乏意義,意義被進一步縮窄範圍氣氛變得不一樣了,快樂,憂傷,有了句子或句子組成的段落,構成了文章,意義被建構出來,心情不好時,聽起來像噪音,

14、再多加一個音符呢,再多加一個音符跟升降記號呢,參考文獻: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用圖像讀懂世界文學,Peter Mendelsund,許恬寧 譯,大塊文化,2015年,文學如果僅呈現出這個世界的視覺畫面,沒有加以戲劇化成一個故事,只是描寫表象,那是什麼樣的文學?!,故事,客體單純存在,一塊完整無缺的四等份番茄,由機器切割,方方正正,完全對稱。周圍的果肉緊實,具有同質性,呈現鮮紅的顏色。發亮果皮與空心處之間的果肉,厚度均勻。空心處有著黃色的漸層種子,一排一排,嵌在隆起的果心旁一層薄薄的綠色膠狀物中。果心上有著微微的淡粉紅紋理,最前端微微不規則地往內部的空心走,一團白色紋理延伸至種子的方向。果實上

15、方發生過幾乎看不出來的小意外:果皮的一角自果肉上脫落,長一吋的果皮一端略微翹起。,Alain Robbe-Grillet,法國新小說派作家,主張運用新手法展示客觀存在的世界。,起,承,轉,合,數字與單位的呈現,關乎一篇科普文章的成敗。,數字與單位,數字與單位是科普文章中的重要元素,運用簡潔明瞭的數字與常用易懂的單位可增進閱讀者迅速正確掌握作者想表達的內容。如何選擇數字的表達方式1 公里=100000 公分如何選擇單位的表達方式1 台斤=16 台兩=0.6 公斤=600 公克,中文也有生態(生命的常態)嗎?當然有!-余光中,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余光中,明報月刊,1987年10月

16、號,中文的常態,中文的危機,中文生命的常態措詞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西化共同的趨勢繁瑣與生硬因此基於這個原因問題很多有很多問題存在善用四字成語就是創作的能事?觀點一:寫文章處處仰賴成語,等於只會用古人的腦來想,只會用古人的嘴來說,絕非豪傑之士。觀點二:寫一篇中文文章,完全不帶一句成語顯示了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識的萎縮。一言難盡不是一句話就能夠說得清楚的,化簡為繁化動為靜化具體為抽象化直接為迂迴,毫無美感,名詞,偽術語名氣知名度(這個研究團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這本科普書很動人、這本科普書引人入勝、這本科普書很好看這本科普書的可讀性頗高富有愛國主義的精神富有愛國精神在中文裡並非處處需

17、要使用複數語尾文武百官文武百官們全校師生全校師生們之一病李一平是我的好朋友李一平是我的好朋友之一他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畫蛇添足,連接詞,and中毒東南西北東南西以及北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是金木水火和土他起步更早、邁步更快他起步更早及邁步更快快要絕跡的而、並、且學而時習之-可表更進一步目前的不良趨勢,是原來不用連接詞的地方,在and的意識教唆下,都裝上了連接詞;而所謂的連接詞都由和、與、及、以及包辦,可是靈活而婉轉的而、並、且等詞,幾乎快要絕跡。,介詞,英文離不開介詞,但中文則不盡然。請看以下的例子歡迎楊教授今天來到我們中間,在有關環境汙染的各種問題上,為我們作一次學

18、術性的演講。由於他的家境貧窮,使得他只好休學。英文在形式上重邏輯,喜歡交代事物的因果關係。中文則不盡然。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其中當然有因果關係,但是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因為清風徐來、所以水波不興。這句子能看嗎?,副詞,理所當然的就不必多此一舉愛因斯坦成功地發明了相對論。太長的西化副詞片語會使語句不知所云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地還是去赴了約。,形容詞,太多虛字他當然是別有用心的,你不去是對的。一位衰老的、瘋狂的、瞎眼的、被人藐視的、垂死的君王。用學術面貌的抽象名詞來打扮(形容)這是難度很高的技巧。前飾與後飾前飾句是關閉句,後飾句是開放句。後飾句可以一路加下去,雖長而不失自然,富於彈性。前飾:

19、我見到一個長得像你兄弟,說話也有點像他的陌生男人。後飾:我見到一個陌生男人,長得像你兄弟,說話也有點像他。,動詞,當代中文所呈現的一種病態,喜歡把簡單明瞭的動詞,分解成萬能動詞+抽象名詞。請看下面的例子。本研究的結果對科學界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我們對細胞自噬的現象已經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這樣的語法都是日漸西化的現象,因為中文原有的動詞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瑣片語了。前面的兩句話本來可以分別說成:本研究的結果對科學界貢獻很大。我們對細胞自噬的現象已經詳加研究。目前西化的趨勢,把原來可以用主動語氣的場合改用了被動語氣。請看下列例句:我不會被你這句話嚇倒。這個理論不被人們接受。這些話都違反了中文的生態。其實,

20、我們儘可還原為主動語氣如下:你這句話嚇不倒我。這個理論大家都不接受。,課堂練習二,請改寫下列的句子,使其變得簡潔有力阿呆講的笑話可笑性很高。聽完演唱會,聽眾們都盡興而歸。我不過是楊老師的平庸的學生之一。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以及茶。我們今天讀了一篇關於一個河堤孩子的成長故事。小愛成功地勾引了那個男人。白色的鴨也似有一點煩燥了,有不潔的顏色的都市的河溝裡傳出牠門焦急的叫聲。他不愧為熱情型的人。心理學家在老鼠身上進行試驗。昨晚的聽眾對楊教授的演講作出了十分熱烈的反應。樣本被放入機器中,被進行分析。,修辭的技巧,問問你的國文老師吧!今天我們只談論科普作者在選擇運用修辭技巧的時候,所必須考

21、慮的事情。,修辭,修辭學上需要注意的部分,分析,讀者是誰?(年齡層、教育層度、社會背景)讀者會在什麼時候讀這篇文章?讀者為何而讀?讀者會在哪兒讀這篇文章?,創作,什麼樣的內容對讀者而言是感興趣的?什麼樣的內容可能引起讀者反感?文章要由科學的哪一個角度、層面切入?什麼內容可以誘發讀者產生共鳴?所要介紹的科學內容相關的應用層面為何?,架構,前言:能夠引誘出讀者的興趣與好奇心。背景介紹:簡潔而聚焦,由大範圍zoom in到小範圍。傳遞訊息:清晰明確。表格、數據、圖表:簡明易懂,勿太複雜。文本主要部份:清楚解釋科學知識產生過程及內容。結論:強調呈現該篇科普文章所欲表達科學知識的靈魂,讓讀者可以接收到T

22、ake home message,文末可介紹該科學知識的相關應用與未來可能方向。其他形式:作者也可選擇其他形式的文本形式來呈現科學知識,如以犯罪小說類型呈現,需仔細安排線索的鋪陳,最後可用解決方式來收尾。,風格,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語詞和表達方式?專有名詞與科技術語如何轉譯成聽得懂的日常用語?要用第幾人稱來敘事?句子結構如何安排?要選擇什麼文體來敘事?插圖如何繪製、如何輔助文本理解或誘發讀者閱讀興趣?,作者寫作時會化約,讀者閱讀時會化約。經過化約的事物是我們看到的世界,我們透過化約創造意義。,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Peter Mendelsund,化約,靠著合成來理解事物。,想像故事就是在化約,透過化約創造意義。,化約的結果便是閱讀的樣貌。,我們閱讀完一本書,其實是我們想像完一本書。,在閱讀時,其實是在被動地接收畫面。,感 謝 聆 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