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75627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院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方案(详细版)目录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2(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二)坚持抗疫护民,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3(三)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4(四)坚持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4二、2023年工作的安排部署9(一)聚焦医疗技术创新,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9(二)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防线不放松10(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10(四)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10(五)推进DlP工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11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医院坚持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同时抓好医院发展与突破,稳步实现了诊

2、疗秩序的恢复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2022年,业务总收入3.45亿元,门急诊人次387038人次,出院人次19689人次,手术人次5230人次,入院人次19590人次,平均住院日5.97天,病床使用率59.07%,核酸检测约4292万余人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1 .业务指标:完成门急诊95.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0.98万人次,增长1.16%;出院3.58万人次,同期增加624人次,增长1.81%o平均住院日7.60天,同比下降2.61%o完成手术7995例,同比增加2.49%;其中三四类手术1989例,同比增长9.05%。2 .七项

3、指标:药比全年27.54%,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住院均次费用7531元,在规定指标范围内;门诊均次费用267.52元,比去年略有下降。百元卫生材料消耗从2L94元下降至2L52元,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实惠;医疗业务收入5.056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3 .CMI指数0.8860,较去年增长3.86%,DRG总量31086,较去年增加5.75%,RW22疑难病例1413例,较去年增长14.69%,全院时间指数0.90,较去年下降1.55%,费用指数0.89,较去年下降1.32%o(-)坚持抗疫护民,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2022年,我院上下同欲,负重前行,圆满完成抗击新冠疫情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一年,

4、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听从省卫健委统一调度,多次连夜组建核酸检测突击队,先后驰援嘉兴、上海、金华、永康、兰溪、义乌等地,赴新疆、贵州、上虞、金华中心医院、杭州滨江等地支援PCR实验室检测工作,累计共派出4395人次,共完成核酸采样150余万人次;先后派出1600余人次承担塔山、贝特、恒昌、科创园、檀宫及开元曼居等10余个隔离点和黄宅、郑家坞高速卡口医疗保障任务。这一年,全面助力县域核酸检测工作。自我县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医院抽调采样人员1万余人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450余万人次。火速完成PCR实验扩增工程,日检测能力达L35万管,承担县内6万管核酸检测基地运行管理,以实际行动保障全县人民

5、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一年,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在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新阶段,医院第一时间由“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遏死亡”转变,积极参与定点医院及亚定点医院筹建,快速完成发热门诊、急诊及ICU扩容建设,短时间内完成重症医疗救治团队的组建和人员培训,统筹调配全院资源,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打破内外科分类收治,全力确保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共救治住院患者1390人,其中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占81%,血氧饱和度93以下的占62%,治愈率达98虬(三)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2022年,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根铸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党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6、,凝聚起医院发展新活力。一是把好政治方向。医院党委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围绕医院党建品牌,凝聚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意志,在党建促进业务发展上出亮点出特色出成效。门诊党支部“零排队爱优先“党建品牌通过三年创建成效显著,服务内涵不断丰富,服务影响力逐步扩大。二是强化思想引领。医院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在学深悟透中提高认识,为全力推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注入强大思想动力。三是夯实党建基石。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活力,医院组织开展首届党务知识培训、“喜

7、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党务知识竞赛及庆祝建党101周年等活动,不断夯实基础党建。全年按期转正正式党员13名,吸收预备党员5名,培养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高知群体达到20%o(四)坚持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医院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等级医院复评、公立医院改革、“五大中心”建设等中心工作,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医疗服务新局面。一是医疗服务水平提升。2022年,医院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顺利通过省第四周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并根据评审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清单,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落实与整改,以评促建,持续改进,全面提升规范化诊疗水平。同时,为满足群众精准化就医需

8、求,借力浙大一院的优质资源,推行精准诊疗服务,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血管介入专科门诊及风湿免疫科等多个专科专病门诊,着力提升专业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专科诊疗能力提升。2022年,医院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顺利通过国家总部现场考核,深入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全年救治各类胸痛患者370例,卒中中心全年救治脑中风患者1095例,急诊成功抢救创伤患者4012例,抢救成功率98%。特别是卒中中心开展了DSA下急诊脑血管取栓术,不仅填补县域空白,更是打通了脑卒中救治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临床科研水平提升。2022年,我

9、们在科研上锐意进取,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l论文2篇,各级科研课题立项39项,共验收各级科研课题17项,主办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省、市级继教项目18项。经过3年的努力,感染性疾病科和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学科验收。四是内引外联实力提升。2022年,医院继续深入对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以提高学科的区域发展为目标,为县域医疗服务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一方面引导浙大一院优质资源下沉,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B超引导下胆囊造瘦、经楼动脉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支气管镜下内膜结核药物治疗术等等。另一方面与省、市内知名专家建立长期坐

10、诊、查房指导等帮扶关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群众带来优质、高效就医实惠。(五)坚持“一盘棋”“一条心”,推进医共体建设。2022年,医院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单位的枢纽作用,本着“强基固本、提升基层,上下联动、系统共赢,融会贯通、一体发展”原则,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2022年,共下派专家220余人次,上转患者1897人,同比增幅20.13%,下转患者952人,同比增幅26.59%。一是强化医共体内同质化管理。从院区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从医疗质量、护理、院感等方面着手制定医共体同质化管理清单,并将清单落实情况纳入院区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提高院区管理措施落实落地。二是全面推行

11、5S管理模式。为了提升院区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2022年,总院尝试把“5S”管理植入院区的业务现场管理中,通过实施“5S”建立整洁有序的环境,合理放置各类物品、全方位可视化、有效使用各种资源,从而保证医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并以此为抓手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做到持续化、常态化管理。三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院区运行实际,修订2022年度人民医院医共体院区综合目标管理办法、2022年人民医院医共体院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2022年人民医院医共体院区基本医疗考核评分细则,组织开展好每季度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杠杆作用,盘活基层医疗体系。(

12、六)坚持数字化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数字化医疗实践,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不断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烦,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实现“一网通办为深入推进医疗保障领域数字化改革,我院切换上线省“智慧医保”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医保业务跨系统、跨层级、跨部门的“一网通办二是门诊启用“二次叫号”系统。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解决原排队叫号系统存在的洗礼问题,医院在门诊9个候诊区域上线“二次叫号系统“,有效解决患者分时段就诊和复诊排队等无序问题。三是深入推广智慧就医、诊间结算工作。2022年医院出台电子医保凭证结算奖惩细则,运用行政手段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13、真正实现患者少跑、不跑,节省就医时间,方便患者就医。四是进一步完善检查数据共享。在完成上线检验检查互认二期的同时,将心电运动平板、动态血压及运动平板、动态心电、动态血压、电子食道调博等检查结果接入全院PACS系统,进一步完善检查数据共享,方便医生调阅从而提高诊疗精准性。(七)坚持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硬实力”。2022年,我们以强有力举措高效高质推进改扩建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医院功能布局。作为省重点工程项目,19层医院综合楼于3月29日顺利结顶,正式进入装修阶段。公卫临床中心于2022年5月25日正式启用,为提升县域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医疗综合楼工程还先后被评为“

14、金华市绿色文明施工工地”、“金华市标化文明工地”、“金华市优质结构工地”等荣誉称号。医院共投入210万信息化建设,实现临床路径全院铺开运行、数字人民币结算全覆盖,完成物资与设备供应链信息系统上线,完成市HlS贯通改造工作,逐步解决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问题。(A)坚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患者员工满意度双提升。一年来,医院坚持“患者满意员工幸福以实干担当引领新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人文精神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医院通过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改善患者就医环境,通过招引星巴克咖啡、24小时便利店及蛋糕烘焙等软硬件实力的建设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开展全院趣味运动会、护士节及医师节等系列活动关爱员

15、工,稳步改善提升员工福利,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一以贯之聚焦品牌建设,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最终实现了患者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双提升。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打造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为主要宣传渠道的自媒体宣传矩阵,极大提升了医院影响力。加强各级媒体沟通,引导社会舆论,打造县域龙头医院正面形象。二、2023年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年的工作思路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聚焦医疗救治和民众需求,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宗旨,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医疗核心竞争力,建设好人民满意、职工幸福的现代化医院。发展预期目标:医疗业务收入达到4.0亿元。门急诊量完成42万人次,收住院2.0万人次,手术量

16、7000台次。(一)聚焦医疗技术创新,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邀请专家来院指导、示教,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大力拓展外科发展空间,加强与北京、天津、沧州及雄安新区等周边地区的知名三甲医院加强协作关系,持续加快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三大中心建设是医院目前的重点工作,也是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标志,进一步完善三个中心的建设体系,实现科室与科室之间的无缝对接,以创促改,加快推进建设力度,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危急重病症救治能力,打造医院品牌。(二)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防线不放松持续做好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市医院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总策略,

17、强化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流程,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行动和思想筑牢防线不放松。(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办法,完善评价考核退出机制。二是建立医院后备人才储备库,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选拔、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积极引导、鼓励职工外出进修、在职学历深造,努力提升职工学历水平。(四)加强医院运营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建立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同落实、分析评价、沟通反馈的高效运营管理机制;坚持公益性、整体性、融合性、成本效率和适应性原则,将运营管理全面融入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深度融合医院核心业务;建立完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再造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与投入产出评价等管理手段,设定可控成本费率,提升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报告。(五)推进DlP工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市医保局要求,持续推进DIP工作。对医保目录外费用比例、次均费用、药占比、耗材占比等医院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为医院管理决策和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精准的数据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