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75688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讲话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促进法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1年10月23日颁布,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的专门性立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实现了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的法治模式的转化,推动了家庭教育的法治化进程,也顺应了时代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不仅告诉了家长家庭教育“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能够为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法提供行为指引;同时又明确了国家、社会等为家庭教育提供的指导、支持和服务,能够为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提供帮助。为什么家庭教育促进

2、法要强调父母要亲自养育孩子,加强亲子陪伴?父母亲自养育孩子,加强亲子陪伴的过程中有哪些阻碍和困难?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父母又该如何做到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人生下来,婴幼儿和童年期,不能自理的时期很长,需要精心陪伴。所以孩子特别需要精心照料、亲自养育、亲子陪伴。亲自养育是生命的需要,重要的意义在于: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后,给孩子带来最重要的益处是安全感,有利于亲子依恋情感的牢固建立。亲子依恋情感牢固建立起来有什么意义?只有亲子依恋感情建立得好,孩子才会相信父母,愿意听父母的教导,父母的教育才会有效。简单概括一下,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好,教育才能好,基础在于亲子依恋。亲子依恋来自于什

3、么?来自于亲自养育和精心陪伴,这是教育的起点,是爱的根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把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作为家庭教育方法的第一条,我认为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的。在教育的观念方面,一些父母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具体表现就是父母把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高度混同在一起,对孩子的发展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道德品质、生活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另外还有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行为方面出现了重陪同、轻陪伴,重言教、轻身教的问题,缺乏跟孩子的有效沟通,或者沟通简单粗暴。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留守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等一些新型的家庭开始出现,并且离异家庭、重组家庭以及多孩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事实上,这样的一

4、些家庭在实施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非常无力的,在家庭教育的资源方面也是非常匮乏的。总之,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问题以及一些新型家庭所遭遇的家庭教育困境的问题,都体现出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一一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亟待提高。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这可以说是新时代父母应当建立的一种全新的家庭教育观。为什么要注重家庭建设?应当如何来开展家庭建设?事实上在法律当中也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第一,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核心就是要在家庭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地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树立和传承优良的家风。家风实际上就是每一

5、个家庭所形成的独特的家庭文化。父母可以充分挖掘和总结每一个家庭独特的家庭文化,传承好家风,树立好家规,传承好家训I,从而开展家庭建设。第三,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比如自觉传承中华孝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应该通过浸润式教育影响到孩子。第四,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事实上,现在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而家庭教育实施得不好,经常是因为家庭关系出了问题。当父母反思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的时候,除了要反思家庭教育本身的方式方法,可能还需要反思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平等、合作、和睦的家庭关系。保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坚持全民守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自身的可司法性不强,在

6、实施过程中司法机关更多是发挥配合作用,依赖社会组织、家长和监护人自觉履行法律责任。一是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正确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只有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才能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令等形式开展工作。二是各类社会组织要依法发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协同作用,家长和监护人要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三是要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普法效果,通过国家工作人员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让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拥护、践行这部法律。针对当下普遍关注的“双减”教育政策,如何让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怎样改变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问题,家庭

7、教育促进法给予了回应。该法第二十二条指出,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该法第二十六条还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这些都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言之,家长们不仅要依法带娃还要科学带娃,要建立理性的成才观,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法律明确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的课堂。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既是规范,更是赋能。期待通过汇集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力量,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喻户晓、落地见效,让家庭教育责任落实,让缺位的爱和监管归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