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57016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分离技术第1章-绪论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离技术绪论,主要内容,新型分离技术概念与进展分离技术选择的一般规则,新型分离技术概念与进展,各种分离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度,新型分离技术,第1类对传统技术或方法加以改良的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色谱分离、分子精馏等;第2类基于材料科学发展形成的分离技术:反渗透、超滤、气体分离、渗透汽化等膜技术与亲和分离、印记分离;第3类基于场分离技术:磁场分离、电场分离;第4类二种分离或分离与反应耦合、集成分离技术:反应精馏、膜反应器等。,基于传统分离方法的新型分离技术,传统化工分离技术:蒸馏、萃取、吸收、吸附等。在工业过程产物的提取、分离、浓缩与纯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绝大多数的化工产物的生产离不开这些分离

2、过程。,特种蒸馏技术,萃取精馏 待分离的二元混合液中加入的第三组分能改变原液组分的蒸汽压,使原液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增大,而达到混合物在塔内分离的技术。恒沸精馏 待分离二元混合液中加入的第三组分能与原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形成恒沸物纯组分径流体系,达到混合物在塔内分离的技术。加盐精馏 待分离含水有机混合液中加入盐,会产生盐析或盐溶效应,增大有机物的相对挥发度;或使共沸点发生位移,甚至消失,由此达到混合物在塔内分离的技术。,特种蒸馏技术,反应(催化)精馏 在物料进行化学反应的同时,耦合精馏及时将生成的产物移走或去除,使反应朝有利的方向进行的一种反应分离技术。分子精馏 轻、重不同的分子受

3、热从液面逸出到气相时,其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不同,利用轻分子比重分子的分子平均自由程大,使轻分子到达冷凝板冷凝来实现轻重分子分离的技术。膜蒸馏 利用微孔膜的疏水性、以及由膜两侧的温差所导致的两侧水蒸汽压差,使易挥发组分的水蒸汽从膜孔透过,来达到溶液浓缩的一种新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原理,新型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以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利用其对脂肪酸、植物碱、醚类、酮、甘油脂等物质具有溶解作用,从固态或液态混合物中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的技术。双水相萃取(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性

4、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分离的萃取技术。,新型萃取技术,凝胶萃取(gel extraction)利用凝胶在溶剂中的溶胀与收缩特性、以及凝胶网络对大分子、微粒等的排斥作用来实现溶液中特定组分分离与浓缩的技术。膜基萃取(membrane based extraction)利用微孔膜的亲水或疏水性,使萃取剂与萃取液的两相传质界面固定在膜的一侧表面上,来实现萃取的一种新技术 支撑液膜萃取(support liquid membrane extraction)支撑液膜孔内充满膜溶剂,将料液相与反萃相分隔,实现渗透溶质的选择性萃取回收或去除的分离技术。,反相胶团萃

5、取,二-(3-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新型 吸附、离子交换与色谱技术,吸附分离 基于吸附剂与溶质间的物理力或化学结合力,使 溶液中的有机溶质或其它亲物质的吸附,达到有机物的脱除或溶液的纯化。离子交换 基于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力差异,实现二种离子的交换平衡,达到离子去除与溶液纯化的分离技术。色谱分离 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平衡差异,使得各组分在固定相内的保留能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技术。根据固定相的性质,可分为吸附色谱、离子色谱、亲和色谱、凝胶色谱等。,各种膜分离技术应用状况,几种工业化膜过程的基本特征,基于场效应的分离技术,重力场、压力场、离心力场分离 利用外加

6、力场的作用,使混合物中各组分本身特征带来其在场内运动的特性差异,由此来达到分离的技术。磁场分离 利用不同物质在磁场中具有不同磁性的特点来分离混合物的技术。,力场中速度差分离原理与改进,重力场的能源成本为零,基于场效应的分离技术,静电除尘 荷电粒子置于电场时会向着与其电荷相反方向移动,利用荷电粒子的移动速度及方向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技术。电泳 利用分子大小、荷电性与荷电量、以及溶液的酸碱度(pH)等的差异。双极膜水解离 利用阴、阳离子膜复合而成的双极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使双极膜间的水解离并使OH 和H分别透过阴、阳膜来实现酸或碱回收、食盐的电解等。,电泳分离技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朝与自身带相反

7、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CATHODE,ANODE,+,-,用支持体的电泳技术,1.滤纸电泳,2.醋酸纤维薄膜电泳,3.薄层电泳,4.非凝胶性支持体区带电泳(淀粉,纤维素粉,玻璃粉,硅胶等),5.凝胶支持体区带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不用支持体的电泳技术,Tiselius或微量电泳,操作形式:,1.区带电泳,2.等速电泳,3.等电点电泳,电泳形式分类,平板型电场除尘技术,双极膜结构示意图,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示意图,光催化反应净化空气,耦合与集成分离技术,将反应与分离、或分离与分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元操作耦合或结合在一起,并用于工业分离的过程称为集成过程(integrated proce

8、ss),或杂化过程(Hybrid process)。集成过程的最大特点:为实现物料与能量消耗的最小化、工艺过程效率的最大化,或为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或为实现混合物的最优分离和获得最佳的产物浓度。,耦合与集成技术,传统单元操作间的集成反应分离的耦合与集成,蒸馏共沸精馏制取无水酒精,异丙醇脱水的蒸馏渗透汽化工(一级PV),精馏渗透汽化工艺制取无水乙醇(二级PV),精馏渗透汽化工艺制取无水乙醇(三级PV),精馏渗透汽化工艺用于乙醇脱水(中间PV),反应-精馏-侧线渗透汽化集成工艺,反应精馏渗透汽化集成工艺制乙基叔丁基醚,渗透汽化精馏集成工艺制碳酸二甲酯,精馏渗透汽化集成工艺制二甲基乙二醇,苯/环己烷

9、渗透汽化精馏集成分离系统,New Reference,J.D.Seader,Separation processes principles with process simulators in chem.eng.set John Wiley&Sons,2003,分离技术选择的一般规则,待处理物的物性,分离过程得以进行的关键因素是待分离的混合物的物性差异待分离混合物至少在物理、化学、电磁、光学、生物学等性质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个或多个差异:物性参数:分子质量、分子大小与形状、熔点、沸点、密度、蒸气压,渗透压、溶解度,临界点;力学性质:表面张力、摩擦因子;电磁性质:分子电荷、电导率、介电常数、电离电位

10、、分子偶极矩及极化度、磁化率;传递特性参数:迁移率、离子淌度、扩散速度、渗透系数;化学特性常数:分配系数,平衡常数、离解常数、反应速率、络合常数。,分离过程的应用范围,不同的分子性质对分离因子的影响,目标产物的价值,目标产品的价值常常成为选择分离方法的主要因素。目标产物的经济价值比较低,则应采用低能耗低、无需分离剂、或廉价分离剂的过程。,料液浓度对产物价格的影响,目标产物的特性,目标产物的特性是指热敏性、吸湿性、放射性、氧化性、光敏性、分解性、易碎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特征。这些物理化学特性常是导致目标产物变质、变色、损坏等,成为分离方法选择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处理规模,过程的处理规模通常指的

11、是处理物或目标产物量的大小,由此可将工程项目的规模分为大、中、小、微四类,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但目前常用投资额度大小来言其工程的规模。一般说来,较大项目的工程投资与其规模的0.6次方成正比。与大规模操作相比较,小规模需投入的操作费用(尤其是劳动力)却不会相应减少很多。规模大小与目标产物的价值密切相关,廉价产物一般采用大规模生产,而高附加值产物可采用中小规模生产。而不少高附加值的药物中间体则往往采用中小规模。,主要分离过程的生产规模,特种化学产品的主要分离过程,产物的纯度与回收率,产物的纯度与回收率对选用分离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状况下,纯度越高,提取成本越大,却回收率降低。,可行性,工艺

12、可行性 某一种分离方法的可行性,常与工艺条件有联系。应尽可能避免在过程中使用很高或很低的压力或温度,特别是高温和高真空状态。,设备可靠性,在分离方法选定以后,分离设备的能力与可靠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某些方法由于设备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工业应用。,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就是过程经济性,组合工艺排列次序的经验规则,分离过程的类型与选择原则,能采用能量分离剂的过程,其热力学效率较高,尽可能选用;平衡级分离比速率控制过程简单,其级联常可在同一设备内;考虑能源价格上涨,则取代蒸馏的过程会有明显增长,如:共沸精馏、萃取精馏、萃取与变压吸附,结晶和离子交换,以及膜分离等。,小规模特种化学品的分离排序,有多种分离方法可供选用时,应先选简单的或比较简单的;在提纯之前先浓缩产物;对多组分混合物,应先分离浓度最高的,在早期将大量产物移出;对多组分混合物,应先提取最易分离的,而将最难分离的步骤放在最后;在早期除去危险物质;避免用第二分离剂除去或回收第一分离剂(萃取剂、催化剂)等。必须引入分离剂时,紧接的工序是使分离剂和溶质立即分开;通过使用不同溶剂,避免在极端温度下进行分离。,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