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58066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德与《浮士德》图库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歌德与浮士德,图 库,作者:2001级本科生李晓丹,1749年8月28日中午12:00歌德出生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的市家庭中,他的家座落在法兰克福的牡鹿沟街。,Johann W.Goethe 1749-1832,朋友您知道左面的大图片是什么吗?它就是诗人歌德于1774年7月出版的第一版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封面,就是这一部轰动整个德国文坛、影响整个欧洲的一部小说,让我们的诗人从此立足世界文坛,为世界所嘱目,此时诗人年仅25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曾经这样说:“歌德是站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1776年,歌德在魏玛 参政。,1796年歌德结识了诗人席勒,两人合作无间,各自达到了生涯的颠峰,此时

2、也正是德国古典文学的全盛时期。屹立的铜像见证了他们的友谊。,歌德在友人的鼓励下,再次提笔写下年轻时就开始构思的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创作的集大成,为此倾注了歌德近60余年的时间,这部伟大的诗篇最终在歌德84岁高龄时才完成。这部花费歌德毕生精力的呕心之作是德国文学史乃至整个人类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右图中,年逾古稀的浮士德博士在书斋中,与魔鬼打赌。,除了文学创作,歌德还在美学、文艺理论、哲学、历史甚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歌德晚年的歌德谈话录就记载了歌德在美学、文学理论等方面卓越的见解。,哀格蒙特 托夸多塔索 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 亚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 赫尔曼与窦绿苔 亲和力 西东

3、合集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 诗与真 意大利游记,歌德其他重要的作品还包括:,歌德在银杏树下,歌德手稿,歌德故居今貌,1832年3月22日,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逝世,享年83岁。右图为位于法兰克福市中心的歌德铜像。,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这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歌德纪念铜像。,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

4、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

5、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