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5919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复习资料大全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制图复习大纲,复习范围及题型 一、填空、判断题 二、作图题 三、截交、相贯 四、组合体 五、表达方法 剖视图 断面图 六、螺纹及螺纹联接 七、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总结,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尺寸注法 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确保尺寸标注的正确性。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第二章 投影法与几何元素的投影一、点的投影 点的投影及投影规律;aaox,aaoz,aax=aaz二、直线的投影 直线相对投影面的位置及其投影特性 1 投影面倾斜线-缩小投影 2 投影面垂直线-积聚一点 3 投影面平行线-反映实长,求倾斜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 A B-a b-ZB-ZA-A B-ab-YB-Y

2、A-A B-ab-XB-XA-,二 平面的投影 1 投影面倾斜面-类似性 2 投影面垂直面-积聚性 3 投影面平行面-实形性 第三章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一节 点、线、平面间的从属问题 第二节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平行(同面投影都平行,线段长度之比投影不变)2.相交(同面投影都相交,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3.交叉(不平行,不相交),一、填空 1)投影法分为 中心 投影,平行 投影两大类。2)画图时常用的五种线型为 粗实线,细实 线,虚线,细点画 线,波浪 线。3)与正垂面垂直的直线为 正平线,与铅垂面垂直的直线为 水平 线。4)相对投影面的三种位置直线是 倾斜线、平行线、垂直线。5)空间两

3、直线的相对位置是平行、相交、交叉。,一、填空 6)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7)平面相对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 倾斜面、平行面、垂直面三种位置平面。8)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为:正确、完整、清晰。9)组合体尺寸标注完整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10)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一、填空 11)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12)剖视图按剖切范围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三种。13)断面图可为: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14)在断面图中,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为:粗实线;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为:细实线

4、。15)同一零件各剖视图的剖面线方向一致,间隔相同。,一、填空 16)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包括:一组图形,全部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17)基孔制中基准孔的代号为H,基轴制中基准轴的代号为h。18)极限配合有三种,它们是: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19)极限配合的两种基准制为:基孔制;基轴制。20)螺纹的五要素为:牙型、大径、螺距、线数、旋向。,21)外螺纹在非圆视图中,大径用粗实线表示,小径用细实线表示。22)在绘制圆柱直齿轮的圆视图中,齿顶圆用粗实线表示,分度圆用细点画线表示,齿根圆用细实线表示。23)装配图的内容包括:一组图形、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序号和明细栏。24)装配图中一

5、般标注:性能规格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其它重要尺寸。,25)30H7各项的含义:30表示基本尺寸,H表示孔的基本偏差代号,7表示公差等级。26)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一般应画成与水平线成45,135细实线。27)两侧垂直面相交,交线为侧垂线,倾斜面与水平面相交,交线为水平线。28)图样中的尺寸,以mm 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1.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二、判断题,2.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5.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直线AB与CD相交,求cd。,1、直线AB与CD相

6、交,求cd。,2、作一水平线MN距H面10mm并与直线AB、CD均相交。,2、作一水平线MN距H面10mm并与直线AB、CD均相交。,3、过点C作直线CD与AB相交,使交点到正面的距离为15mm。,3、过点C作直线CD与AB相交,使交点到正面的距离为15mm。,4、过点C作正平线CD与直线AB相交,并使其长度为20mm。,4、过点C作正平线CD与直线AB相交,并使其长度为20mm。,5、过点K作直线与直线AB、CD均相交。,5、过点K作直线与直线AB、CD均相交。,6、已知直线AB属于平面CDE,求AB的正面投影。,6、已知直线AB属于平面CDE,求AB的正面投影。,6、已知直线AB平行于平面

7、CDE,求AB的正面投影。,6、已知直线AB平行于平面CDE,求AB的正面投影。,7、已知四边形平面ABCD的水平投影,并知其AB边为水平线,完成该平面的正投影。,7、已知四边形平面ABCD的水平投影,并知其AB边为水平线,完成该平面的正投影。,8、完成ABC的正面投影(DC是属于ABC的侧垂线)。,8、完成ABC的正面投影(AD是属于ABC的侧垂线)。,9.已知三角形ABC为铅垂面和正面投影abc,并知其与V面的倾角=30,求三角形ABC的另外两个投影。,9.已知三角形ABC为铅垂面和正面投影abc,并知其与V面的倾角=30,求三角形ABC的另外两个投影。,10.已知三角形ABC为正垂面和水

8、平投影abc,并知其与H面的倾角=30,求三角形ABC的另外两个投影。,10.已知三角形ABC为正垂面和水平投影abc,并知其与H面的倾角=30,求三角形ABC的另外两个投影。,12、已知ABC的一边AB,并知边AC平行EF,另一边BC为水平线,试完成三角形的两投影。,12、已知ABC的一边AB,并知边AC平行EF,另一边BC为水平线,试完成三角形的两投影。,18、已知正方形ABCD为正垂面,其一边AB为正平线,完成正方形的两面投影。,18、已知正方形ABCD为正垂面,其一边AB为正平线,完成正方形的完成正方形的两面投影。,20、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其一直角边AB为水平线,另一直角边BC且点

9、C在直线EF上,完成直角三角形的投影。,20、已知直角三角形ABC,其一直角边AB为水平线,另一直角边BC且点C在直线EF上,完成直角三角形的投影。,22、求直线EF与平面ABCD相交的交点K,并判断可见性。,22、求直线EF与平面ABCD相交的交点K,并判断可见性。,第四章 投影变换 第一节 换面法 一、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新投影面选择原则 1)有利于解题 2)必须垂直于不变的投影面 二、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三、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 把倾斜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平行线 把倾斜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线 把倾斜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面 4)把倾斜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平行面,27、求ABC相对H面的倾角(用换面法)。,27、求ABC相对H面的倾角(用换面法)。,28、求直线AB的实长及相对H面的倾角(用换面法)。,28、求直线AB的实长及相对H面的倾角(用换面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