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6037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死因调查记录的规范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死因调查记录2011年09月06日死因调查范围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本死因复杂,难以与直接死因建立因果联系,无法作出选择或修饰归类者。死亡医学证明书仅填写疾病的

2、拟诊、待排而未明确诊断者。2021/4/103,2023/3/20,6,死因调查记录的重要性,死因调查记录是死因统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死因调查记录是作出正确死因判断的基础。,2023/3/20,7,调查原则,医疗机构死亡者:以调查医院病案记录为主。在家死亡者:以调查了解死者病情的家属为主。非正常死亡:可向公安部门、工作单位、居住地居委(村委)调查。特定疾病:传染病、肿瘤、精神病、孕产妇、婴儿等死亡与专业机构核实。,2023/3/20,8,死因调查方法(1),调查时,一定要找到对死者病情比较了解的家属或知情的对象以便于取得真实的病情。调查时,首先要对调查对象说明来意,态度要和蔼,可以

3、用谈家常方式以取得对方的合作而获得全面资料。在获悉死者生前曾就诊于医疗单位时,尽可能去就医单位查阅病史记录,以核实死因,或根据病史作出推断。,2023/3/20,9,死因调查方法(2),死者以往有过医疗单位所作的疾病诊断,目前所出现的症状体征符合以往疾病诊断者,即可直接作出死因诊断。如发现有与以往诊断无关的症状、病史或新病情时,必须根据目前病情另行作出死因推断,而不应以既往的疾病诊断作为现在的死因结论。调查时应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对主要病情作些启示,但应尽量避免主观性的诱导或暗示而造成病史失真。,2023/3/20,10,死因调查方法(3),调查中如遇病情不清,但发现有关部门可追查时,如生前工

4、作单位,劳保及医务部门,就诊过的医疗单位,专业防治单位,居委会或村干部及公安治保部门等,均应进一步追踪核实。死因调查应有详细调查记录,写明被调查者的姓名,与死者的关系,联系地址或电话,以便复查,并填好调查者姓名及调查日期以备核查。,2023/3/20,11,调查信息的整理与书写,调查中,要求每一位调查者尽可能详细的、具体的收集死者生前病史、症状、体征,查询有关文字资料。但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却要在占有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经过归纳概括,写出简要的调查记录。要整理出病史中的阳性体征,主要临床症状,写清楚就诊经过及诊断结果。用最精简的医学术语写出调查记录,即使达不到如此要求

5、,也要将调查获取的主要信息如实记录下来。,2023/3/20,12,死因调查记录,调查记录:至少应包括死者生前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如疾病史、临床表现、就诊医院、诊断日期、所作过的临床检查和治疗情况等,并与上述有关项目的内容一致。,2023/3/20,13,死因调查记录,五要素:致死疾病全称 最高诊断单位 发病诊断时间 诊 断 依 据 现患慢性疾病,2023/3/20,14,死因调查记录,调查记录五一致:致死的疾病全称与根本死因一致;致死疾病确诊时间与发病到死亡时间一致;致死疾病诊断单位与最高诊断单位一致;致死疾病诊断依据与最高诊断依据一致;其他疾病与第II部分疾病一致。,2023/3/

6、20,15,死因调查记录,慢性疾病必须要记录;死者经医疗机构诊断,生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等慢性疾病,必须在死亡调查中给予记录。,2023/3/20,16,调查案例记录,例1:长期慢性咳嗽约40余年,长期吸烟,与5年前就诊于县中心医院,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作过X线透视。无其他疾病史。XXXX年12月31日起突然不停咳嗽,咳脓痰,气急,送县中心医院急诊医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次年1月死于家中。,2023/3/20,17,调查案例记录,例2:10年前在市一医院被诊断患有高血压,2年前在家中洗澡时突然跌倒,出现昏迷,后送区中心医院诊治,经CT检查诊断为脑溢血。经抢救,脱离危

7、险、卧床不起,近四周大片褥疮感染,饮食减少,于月日死于家中。,2023/3/20,18,调查案例记录,例3:死者于1990年8月开始有咳嗽、喀痰等症状;2000年出现胸闷、气喘,去市医院看病,拍胸片检查后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当时做了一些治疗;后来一直在家疗养,吃些中药。近3年有心慌、腿肿等现象。2006年8月胸闷难受,但未去医院,8月20日去世。曾有吸烟史20年,每日烟量约10支。,2023/3/20,19,调查案例记录,例4:死者患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有反复胸闷、心悸史6年,病初至长宁区中心医院就诊,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房颤,此后长期服用扩冠脉、降血

8、压、抗心律失常药物,近23年一般运动后即气促,近1年出现浮肿,不规则服用利尿剂,死前23天出现少尿、全身浮肿,未就诊,于2011年6月12日晨7:50分,家人发现其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大动脉搏动消失,死亡。,2023/3/20,20,调查案例记录,例5:2005年区中心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近3个月胃痛、食欲不佳,2010年10月去中心医院治疗,手术切片诊断为胃癌;两周来胃痛加剧,无法进食,在家死亡。,2023/3/20,21,调查案例记录,例6:2009年3月死者的脚部伤口未愈,送往大场医院测血糖诊断为型糖尿病,一直住院,后病情加重,脚部坏死,因型糖尿病并发症在家中去世。,2023/3

9、/20,22,调查案例记录,例7:患有高血压病史25年,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1992年10月份突感右侧半身不遂,至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经CT诊断为脑梗塞,常规治疗后,家属送往养老院生活,生活不能自理,近10年来,精神渐萎,食欲差,于2011年6月9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养老院医师经听诊肺部有湿啰音,临床诊断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效,2011年6月15日死亡于养老院。,2023/3/20,23,调查案例记录,例8:有饮酒史30余年,平时喝白酒半斤一天。有肝硬化史4年,中山医院B超诊断酒精性肝硬化,死前3天大量呕血,家属即送中山医院,经检查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经抢救无效,家属要求自动出院,于

10、2011年7月23日死亡于家中。,2023/3/20,24,死亡原因,引起死亡的原因从生物学表现可归为两类一类为生理性死亡,即老死(老衰)这是由于蛋白质的硬化导致组织器官不能维持新陈代谢,机体完全衰竭而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结。另一类为病理性死亡,即因各种严重疾病,使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或急性意外打击而引起的死亡,如荒灾、战争、地震、传染病对人口死亡有很大影响,表现为病理性死亡。但这两类死亡原因均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目前为止,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类对很多疾病在医学上还不能控制,生理性死亡极为少见。,2023/3/20,25,最终为“死因不明”的推断,从发病到死亡没有医务人员在场,未作

11、尸体解剖,无法获得死者的疾病史;死者属高龄人群(80岁),临死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就诊或病史无法获得者;所有收集到的证据不足以推断出死亡原因的情况;因下落不明等法院民事判决宣告死亡(失踪人口);,2023/3/20,26,最终为“死因不明”的推断,来院已死,经调查无任何病史,临死无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公共场所死亡,法医仅凭尸检确定为猝死,家属拒绝尸体解剖而无法明确死因;死于外地,因人口普查公安部门补报,现住户家属不知情或空关户等原因,无法推断死亡原因。,2023/3/20,27,死亡推断注意事项,传染病、职业病不能死后推断。急性心肌梗塞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特异性的脑血管病必须有

12、CT、MRI等诊断报告。肿瘤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精神疾病必须有专科医师明确诊断。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必须有医疗机构明确诊断。,2023/3/20,28,死亡推断注意事项,死亡推断的逻辑性 与性别、年龄有关的疾病疾病的阶段性 a 后遗症(晚期效应)b 早期和晚期疾病之间的联系 两个以上死亡疾病同时报告时,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2023/3/20,29,谢 谢!,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