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65350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023/3/21,本章结构图,寻找、选择适当的活动材料,确定各活动区的具体目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区域教育活动概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及其特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类型,创设活动区的价值,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创设活动区的依据,拟定活动区的种类与区域活动目标,布置活动区,幼儿园活动区的设计,活动区的开放,不同类型区域活动能够的指导策略,活动区的观察,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及其特点(一)什么是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兴趣与需要为依据,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将

2、活动的空间划分为不同主题、功能的区域,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并根据各个区域要达成的教育目标来投放玩具与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需要及活动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操作与探索材料,与同伴充分互动,获得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1.活动环境的有限性与可选择性。2.活动内容的系统性与动态性。3.活动过程的自主性与指导的间接性。,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类型区域活动的分类没有固定的标准,按照幼儿在不同区域内所进行的活动性质,可将活动区域大致划分为探索

3、性区域、表现性区域和运动性区域。(一)探索性区域1.生活区2.阅读区3.益智区4.发现区5.种植养殖区,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类型(二)表现性区域1.角色扮演区2.建构区3.表演区4.美工区,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类型(三)运动性区域1.固定器械区2.可移动器械区3.自然游戏区,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三、创设活动区的价值(一)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区域活动是教师干预较少,需要幼儿学会自我管理的区域。这意味区域活动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自由,在这种情境下,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和形成思考的方法或感觉的策略,在知识

4、的学习与理解的建构中都扮演主动、积极的角色,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自由地挑选、摆弄、操作、探索,通过实践积累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三、创设活动区的价值(二)区域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区域活动不同于幼儿园集体性教学活动,在集体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的对象是集体的共有水平、特征,很难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每一个幼儿,其最大特点是个别化教育,这种个别化的教育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具有丰富、扎实的教学基本知识;教师要有良好的观察、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对区域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三、创设活动区的价值(三)区域活动

5、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拓展与开发幼儿园中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组成了幼儿园课程,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园课程的拓展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区域活动拓展课程的组织形式。其次,区域活动拓展课程的内容体系。区域活动的课程内容会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而展开,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把幼儿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拓展了幼儿园课程内容体系。,第一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概述,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一、创设活动区域的依据幼儿园各班级该设置什么种类的活动区,其基本依据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儿童的发展目标、兴趣与活动区的功能相一致。(一)从教育目标来说,幼儿园教育总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

6、展”,所以,各活动区的设立及其功能必须具有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某一方面发展的功能。,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一、创设活动区域的依据(二)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有全面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幼儿园身体活动的需要,有认识环境与控制环境的需要,有快乐情感的需要,有社会交往的需要等。毫无疑问,不同的活动区也应能满足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三)从活动区自身的特性来说,不同活动区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积木角色区,其首要功能在于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作为老师,必须准确把握各活动的功能,并使其与与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需求相一致。,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二、拟定活动区的种

7、类与区域活动目标(一)依据幼儿人数与活动室面积,决定活动区的数量和规模。一般来说,每个活动区的最佳容纳量为57人。幼儿园每班活动室面积为54 m,一个班级的人数在3035人的标准配备计算,每个班需要且可以设置67个活动区。此外,活动室的结构、幼儿的年龄、经费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各班活动区的数量与规模。,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二、拟定活动区的种类与区域活动目标(二)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决定活动区的种类和大目标。在决定所设区域时,应尽量满足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一般来说,活动室内设置角色扮演区、积木结构区、语言图书区、科学 区、美工区、数学区、音乐

8、表演区等,基本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作为老师,既要准确把握各类活动区的功能,也要准确了解本班幼儿 的兴趣、水平和需要。,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三、确定各活动区的具体目标当各活动区的大目标明确后,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幼儿的个别差异,以一个学习单元或自然时间单元(如月)为时限,拟定各区域的具体教育目标,由简入繁地一一列出。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学习单元即将结束时,视幼儿的学习情况与实际需要,删除已达到的目标,并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四、寻找、选择适当的活动材料各活动区的目标确定以后,都是教师便要依据这些既定目标去收

9、集、投放活动材料。在准备材料时,应尽量从本园、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这样不仅节省资金,有时还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浙江安吉县的幼儿园,利用当地盛产竹子的优势,自制了许多以竹子为材料的玩具和活动材料,如片子桥、这些玩具加深了孩子对竹子的了解,加深了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五、布置活动区(一)确定各活动区的空间位置教师首先要根据各个活动区的特殊需要,在现有的活动室空间蛤寻找最佳的位置。如娃娃家等角色扮演区,通常喜欢玩的孩子人数较多,所需的玩具与游戏材料也多,因此需要了块比较宽畅的地方;科学区、自然区需要自然光线,而且要便于将活动

10、延伸到户外场地,所以,最好选择朝阳的地方;图书语言区也需要良好的光线。美工区需要用水,最好离水源近些。,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五、布置活动区(二)动静分开,适当封闭,避免相互干扰不同的活动区,活动性质不同。比如,图书区美工区需要安静、娃娃家、表演区则热热闹闹,这就需要将这两类区域相对隔开,以免相互干扰。另外,各活动区域之间也应有适当的“封闭”,以避免因“界线”不明产生干扰。可以利用玩具柜、书架、桌椅、地垫等作为分隔线。一般来说,安静的区域可封闭程度高些,如图书区,以便坐在图书区看书的孩子能全神贯注,不被打扰;而热闹的区域可适当“开放”些,以方便孩子自己取放物品,自由出入。,第二节 幼儿

11、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五、布置活动区(三)自理与规则自理是指活动区材料的摆放,要具有高度的自理性,使幼儿无需教师的帮助就能自由取放,自行操作。活动区虽然是幼儿自主自己活动的地方,但自主、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或为所欲为,而应该是在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活动规则后的自主。因此,在创设活动区时就必须考虑规则,因为有些规则就蕴含在活动环境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引导行为。如结构游戏区只能进入6名幼儿,在结构游戏区的地毯边画有6双鞋印,要求进区必须将鞋子脱放在鞋印上光脚进入。,第二节 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五、布置活动区(四)安全与轻松的心理氛围在活动区创设与材料投放中,还应注意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一

12、是材料的安全,如家具和玩具的摆放在平衡,活动材料不能含有毒素等。二是营造一种温馨宁静的心理氛围,例如,图书区应该安静、舒适、温馨,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进入一个与图书进行精神交流的境界。为此,图书区的地面上最好铺上小地毯,入几个靠垫,给幼儿以温馨舒适的感受。四周墙壁和书架的布置也应整洁、淡雅,无需过多的装饰物,以免影响小读者宁静的心绪。,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一、活动区的开放(一)活动区的开放活动区则设置好,幼儿并无活动的经验。活动区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刺激,充满了诱惑,他们很期待进入活动区游戏,担往往不清楚该怎么做。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向幼儿介绍各活动区的内容、材料和使用方法,帮助幼儿

13、建立起活动规则,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规则,使幼儿认识并适应活动区这种学习环境,顺利地过渡到自主、自由地学习阶段。,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一、活动区的开放(一)活动区的开放介绍活动区的方法与步骤,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先介绍后开放。2.以小组方式介绍,保证每位幼儿熟悉各活动区。3.每天只介绍一个区域,避免集中介绍。如活动区内容较多,操作方式复杂,还可分23次介绍。4.介绍的同时,提供幼儿练习的机会,老师在讲解示范后,可留出时间让幼儿实际练习,老师观看指点。,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一、活动区的观察观察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前期工作情况活动区设置,二是幼儿的活动情况,为教师的指导提供

14、依据。(一)活动区设置的观察与评估1.各活动区的使用频率,从中了解活动区是否符合幼儿的游戏兴趣与需要。2.活动材料的数量与难易程度3.幼儿间的冲突与环境的关系。4.“事故”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一、活动区的观察(二)幼儿活动状况的观察与评估1.幼儿的活动兴趣。2.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情况。3.社会交往水平。4.认知发展水平。5.遵守规划情况,以了解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三、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一)角色扮演区的指导1.角色游及其心理结构角色扮演区是幼儿园最常见、也是幼儿最喜欢从事游戏活动的区域。任何一个角色游戏,都有以

15、下几个心理要素构成:角色扮演,对物品的假想,对动作、情景的假想,社会交往,游戏的内容主题和情节。,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三、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一)角色扮演区的指导2.角色游戏区的指导要点(1)游戏前的准备。角色游戏前的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必要的游戏条件和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2)帮助幼儿确定游戏主题。(3)引导幼儿分配与扮演角色。(4)指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5)指导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三、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二)结构游戏的指导1.结构游戏及其结构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

16、沙、土等,进行建筑和构造的游戏。结构游戏具有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成型性的特点,操作性是结构游戏的核心。一般来说,结构游戏活动的结构如下:选择结构材料、构想建构主题、建构物体、对建构物功能的假想和利用。,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三、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二)结构游戏的指导2.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1)丰富幼儿对物体(包括建筑物)的认识。(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场地。(3)学习建构的知识和技能。(4)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建构的目的性和坚持性。,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三、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三)语言图书区的指导1.语言图书区及结构幼儿园语言图书区是教师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目

17、标、幼儿感兴趣的语言图书材料及活动类型,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区,促进幼儿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从而使幼儿获得个性化语言学习与能力发展的活动。所以,对幼儿语言图书区活动结构的分解可从语言图书区的创设结构和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三节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指导,三、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三)语言图书区的指导2.语言图书区的指导要点(1)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发挥区域教育作用。(2)优化场地设置,提供安静优美的阅读环境。(3)注重层次,投放适宜的阅读操作材料。(4)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特征,指导幼儿开展区角活动。,拓展阅读,1.戴文青著.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运用M.心理出版社(台湾),2002年版。2.村田茂等编著,吴绪筑译.幼儿教具设计与活用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2002年版。,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