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6598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肺复苏术(CPR),四:操作程序 1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1)方法:抢救者可轻拍或轻摇患者的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啦?”;如你认识患者,则最好直接呼喊其姓名。如无反应,也可用刺激的方法如用手指甲掐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穴6s。(2)注意点:患者一旦出现眼球活动或四肢活动及疼痛反应,立即停止掐压穴位。严禁摇动患者头部,以免损伤颈椎。若现场有亲人或旁人提供患者意识丧失的可靠信息,可省略以上步骤。,2、判断是否需要复苏: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1)、呼吸:面部、耳部对着病人的口鼻腔,听有无气声。(2)、看胸廓有无起伏现象。(3)、心跳:触摸颈A感觉有无搏动(即病人喉结再滑向一侧2cm,颈A搏动点即在此

2、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3、呼救及招人协助,一旦确定患者已昏迷,应立即呼救,招呼最近的响应者。(1)方法:大声喊叫“快来人啊!救命啊!”(2)注意点:协助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向急诊医疗救护系统求救时,应讲清事故地点、回电号码、患者病情和治疗简况;绝不可离开患者去呼救。,4、患者体位:将患者放置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并泵入脑组织,以保证脑组织血供。如果病人俯卧,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手法要轻柔,特别要注意头颈部,一定不能用力过大。如果病人躺在松软的床上,背部要垫上木板。(1)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臀

3、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翻动时尤其注意保护颈部,抢救者一手托住其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为仰卧位(2)注意点:抢救者跪于患者肩旁,将患者近侧的手臂直举过头,拉直其双腿或使膝略呈屈曲状。,5、抢救者的位置:应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腹部。,6、畅通呼吸道。凡意识丧失的患者,即使有微弱的自主呼吸,均可由于舌根回缩或坠落,而不同程度地堵塞呼吸道入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入肺部,这时应立即通畅呼吸道。(1)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抢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

4、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开放呼吸道徒手操作法。但操作时应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组织,以防呼吸道受压;也不要压迫下额,使口腔闭合;有假牙者不必取出,因举颏可使牙托复位,有利于人工呼吸。,7、判断呼吸情况 在开放呼吸道以后,抢救者可将自己的耳贴近患者口鼻,或侧头注视胸腹部,从以下3个方面判定呼吸是否存在。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听:患者口鼻有无出气声;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无气体吹拂感。整个过程要求在35s内完成。如断定患者有呼吸,则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置患者于昏迷体位;若无呼吸,需保持患者于仰卧位,并进行人工呼吸。,8、实施人工呼吸 正常大气中含21%的氧,二氧化

5、碳含量甚微。而正常人呼气中含氧16%,二氧化碳5%;人工呼吸时,呼气的氧含量可增至18%,而二氧化碳含量降至2%。因比,只要急救者能高度通气,则呼气中的氧即足以维持患者生命所需要的氧浓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不同的人工呼吸方法。(1)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抢救者用按于患者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鼻翼下端,然后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嘴巴,双唇包绕封住患者的嘴外缘,抢救者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8001 200ml(成人患者需要量),或每次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上抬即可;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以后每隔5s吹1次气,相当于每分钟1216次;每次吹气后,放

6、开鼻孔待患者呼气,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吹气。吹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技术良好;无起伏者,口对口吹气无效,可能气道通畅不够、吹气不足或气道有阻塞,应重新开放气道或清除口腔异物。,A:口对口吹气注意事项(1)应注意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若超过1 200ml可造成胃扩张;(2)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以免肺部受损伤或气体进入胃内;(3)儿童肺活量较小,故吹气量和速度应视儿童体格大小而定,一般以胸廓上抬为准;(4)单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即:15:2;双人心肺复苏时,每按压5次,吹气1次,即5:1。,(2)口对鼻人工呼吸:当患者牙关紧闭、口腔严重损伤或

7、颈部外伤时应用此法。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下颌并闭合口腔,深吸气后,用口与患者的鼻腔密封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呼气时应启开患者的口腔或分开双唇,有利于呼出气体。约每5s吹气1次,相当于每分钟12次,最多可达20次。此法产生胃扩张的机会较少,但有鼻出血或鼻阻塞时不能使用。,9、判断有无脉搏 由于颈动脉为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可触及脉搏,且可在不脱衣服情况下检查,故十分可靠和方便。对婴幼儿或住院患者可检查股动脉。应在510s内完成这一检查。(1)方法: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的示指、中指轻置患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

8、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下图)。(2)注意点:A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 免推移颈动脉;B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 免造成头部供血中断;C不要压迫气管,以免造成呼吸 道阻塞;D检查不应超过10s;E颈部创伤者可触摸肱动脉或股 动脉。,10、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时,收缩压可达13。3kPa(100mmHg),平均动脉压为5.3kPa(40mmHg);颈动脉血流仅为正常的1/41/3,这是支持大脑活动的最小循环血量。因此,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患者应平卧,最好头低脚高位,背部垫木板,以增加脑的血流供应。(1)方法:1)定位:抢救者用靠近患者下肢手的示指、中

9、指并拢,指尖沿其肋弓处向上滑动(定位手),中指端置于肋弓与胸骨剑突交界即切迹处,示指在其上方与中指并排。另一只手掌根紧贴于第一只手示指的上方固定不动;再将第一只手(定位手)放开,用其掌根重叠放于已固定手的背上,两手手指交又抬起,脱离胸壁。,3)频率:80100次/min。4)深度:婴儿12cm,儿童23cm,成人45cm。5)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值:单人心肺复苏为15:2,即15次按压后予2次人工呼吸;双人复苏为5:1。,2)CPR正确的抢救姿势:抢救者双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用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看右图,胸外按压抢救姿势2看右下图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15:2

10、,(2)注意点:A:按压时手指不应压在胸壁上,两手掌应保持交叉放置按压,否则易造成肋骨骨折。B:按压速度不宜过快过猛或过慢;C:按压位置应正确,否则易造成剑突、肋骨骨折而致肝破裂、血气胸。D:按压时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否则容易造成按压无效或严重并发症.E:按压与放松要有充分时间,即胸外心脏按压时下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 F:放松时手掌也不要离开胸壁。D:儿童只要用一只手掌根按压即可,其频率仅需5:1,按压频率应100次/min。婴幼儿的按压采用环抱法,即双拇指重叠下压,其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如呼吸、心跳停止,人工呼吸、心外按压时要同时进行。吹气时,停止按压。

11、心外按压时不要吹气,两者可轮换进行。,婴儿、儿童与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区别,见表6-2。,1、单人心肺复苏 操作见下图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由同一个抢救者顺次轮番完成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先进行2次连续吹气后,抢救者迅速回到患者胸侧,重新确定按压部位,作15次胸外心脏按压,再移至患者头侧,作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进行4次循环(1min内)后,再用“看听感觉法”确定有无呼吸和脉搏(要求在5s内完成)。若无呼吸和脉搏,再进行4次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如有多人在场,可轮流替换操作。,2、双人心肺复苏 操作见下图 由两个抢救者分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其中一人位于患者头侧,另一人位于胸侧

12、。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值为5:1,即5次胸外心脏按压给以1次人工呼吸。每5s完成一轮动作。位于患者头侧的抢救者承担监测脉搏和呼吸,以确定复苏的效果;位于胸侧的抢救者负责胸外心脏按压(,五、现场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的指征 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经现场心肺复苏后,可根据以下几条指标考虑是否有效。(1)瞳孔:若瞳孔由大变小,复苏有效;反之,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混浊,说明复苏失败。(2)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复苏有效;变为灰白或陶土色,说明复苏无效。(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次按压可摸到1次搏动;如停止按压,脉搏仍跳动,说明心跳恢复;若停止按压,搏动消失,应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4)意识: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并出现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少数患者开始出现手脚活动。(5)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呼吸,复苏有效,但呼吸仍微弱者应继续口对口人工呼吸。,谢谢 2011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