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6639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ppt课件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课件模块八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模块八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章 班级管理,第二章 课堂管理,第三章 课外活动,第四章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第五章 教师心理,第一章 班级管理,第二节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第三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二)班级的发展,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

2、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三、班级管理的模式,(一)班级常规管理(内涵、内容)(二)班级平行管理(内涵、要求)(三)班级民主管理(内涵、要求)(四)班级目标管理(内涵、要求),返回,第二节 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班集体的基本特征,一定的组织结构,明确的共同要求,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第二节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初步形成阶段,组建阶段,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第二节班集体

3、的组织与建设,(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二)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返回,第三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第三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任务,1.意义(4条)2.任务(4条),第三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返回,第二章 课堂管理,第二节课堂气氛,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第三节课堂纪律的管理,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

4、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二)课堂管理的功能,促进,维持,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返回,第二节 课堂气氛,一、课堂气氛的概念,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第二节 课堂气氛,二、课堂气氛的类型,第二节 课堂气氛,三、课堂气氛的作用,(一)积极的课堂气氛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二)课堂气氛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

5、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三)积极的课堂气氛能使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中差生主动配合教学,师生交往异常活跃。(四)学习机会比较均等,这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节 课堂气氛,四、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课堂气氛,五、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返回,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的概念,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纪律的类型,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问题行为的性质,问题行为的类型,

6、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返回,第三章 课外活动,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第三节课外活动的组织,第一节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发学生的智力,根据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一、课外活动的概念,第一节 课外活动,二、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多样性,第一节 课外活动,三、课外活动的意义,(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3)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7、(4)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返回,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返回,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一、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变化多样,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的辅助作用相结合,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3)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

8、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和其他教师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三、中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一)中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二)中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 1.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2.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 3.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返回,第四章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第二节社会教育,第一节家庭教育,第三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第一节 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家庭教育的先导性(二)家庭教育的感染性(三)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四)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第一节 家庭教育,二、家庭教育的

9、方法,独立探索法,以身示教法,因材施教法,情感陶冶法,第一节 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方面,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果。在社会发展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三、家庭教育的意义,返回,第二节 社会教育,教育范围的广阔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灵活性和民主性,社会教育的特点,第二节 社会教育,社会举办型,学校举办型,社会教育的主要类型,第二节 社会教育,(一)街道、胡同、邻里对学生的教育(二)社区对学生的教育(三)各种校外机构对学生的教育(四)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的教育,社

10、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返回,第三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一、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一)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方式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二)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相联系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组织2.学校系统与宣传部门建立联系3.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和保持经常性的联系4.学校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5.学校有选择地与有关企业、村镇、部队等建立联系,第三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作用,返回,第二节教师的心理特征,第一节教师角色心理,第三节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第四节教师的成

11、长与发展,第五节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五章 教师心理,第一节 教师角色心理,一、教师角色的概念,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第一节 教师角色心理,二、教师的职业角色,第一节 教师角色心理,三、教师角色的形成,第一节 教师角色心理,四、教师的角色冲突,第一节 教师角色心理,(1)角色形象适应(2)角色职责适应(3)角色的自我人格适应,五、教师的角色适应,返回,第二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一)影响教育效果的认知因素(二)教师认知能力的培养 1.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3.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认知特征,第二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一)教师作为学生集体的组

12、织者、领导者,通过他的个性品质吸引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一种舒适、宽松而有力的学习气氛。(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或同理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三)要想深入探索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怎样影响其事业成就还应进一步从师生相互作用的角度开展广泛的研究。,第二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返回,第三节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课时计划的差异,(1)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并未涉及一些细节(2)专家型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3)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修改与演练所需的大部分时间

13、都是在正式计划的时间之外,自然地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发生。,第三节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2)吸引学生注意力(3)教材的呈现(4)课堂练习(5)家庭作业的检查(6)教学策略的运用,第三节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课后评价的差异,返回,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教师成长的历程,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返回,第五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概念,第五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五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五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