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6675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师与学生)资料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第二节 学生第三节 师生关系,教师,教育活动,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矛盾,矛盾,主要矛盾,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劳动的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教师劳动的作用和特点,(二)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成果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人,所以教师劳动具有和其他社会劳动不同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

2、主体性,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具有丰富独特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和科学家不一样,它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和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学生。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从时空角度讲,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弹性,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没有严格的时空界限。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看,教师要突破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把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空间,去“追踪”自己的学生,依靠家庭和社区的配合形成校内外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时间上,空间上,教

3、师劳动的对象和产品都是人,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这种脑力劳动是无法很快转化为物化形式的“精神产品”,教师劳动是以学生为中介来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创造物质财富。,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是教师自身教师的劳动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才能、品质等素质去影响学生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智的发挥,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个人的品格往往会对其教学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4、。在学校中,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正是以他的全部人格、知识和才华影响着学生,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德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由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组成。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不但在学习上能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对学生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起着影响和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

5、响具有长效性。,教师的意志品质集中体现在实现教育目的的坚定性教育决策的果断性处理矛盾时的自制力,教师的能力素养,现代教育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教师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并无显著的相关,教师的知识水平超过了某种适当水平以后,教师的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相关。,安排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教学权,科研学术活动权,管理学生权,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一)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依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

6、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教师的科研学术活动权,确定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决定是否出版论文著作,教师的管理学生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在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方面给予指导。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社会活动、劳动文体活动、师生以及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严格要求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的报酬待遇权,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主管部门根据教育法律,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有权享受国家规定

7、的福利待遇。,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听取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学校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管理办法及其他规章制度讨论教职工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办法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对学校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教师的进修培训权,教师享有进修培训权,既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进修培训,一方面是给予教师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基于基于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教师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关心爱护学生制止和抵制侵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提高思想觉悟和教

8、学水平,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师时期,成熟期,三至五年,标志:教学规范 教学个性 教学品牌行为:学会操作,学会反思,学会研究特征 主要关注 主要关注 主要关注 模仿、任务 对象、效能 规律、教学艺术,新任教师,合格教师,特色教师,学科带领人,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二)教师专业成熟主要体现在(1)对教师工作的认同程度(2)熟练地驾驭学科知识的教学(3)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策略,新教师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有写反思日记观摩分析集体讨论研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五、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班及考核,(

9、一)教师的资格教师的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1教师资格分类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资格,小学资格,初中教师资格,高级中学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及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2教师资格条件(1)中国公民。这是成为教师的先决条件。(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3)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这是取得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4)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二)教师的任用制度教师聘任制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招聘(2)续

10、聘(3)解聘(4)辞聘,(三)教师的培训教师的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教育部于1999年9月13日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培训类别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三种。学历教育是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四)教师的考核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通过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个方面。教师考核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教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等层次。,第二节 学生,(一)学生是发

11、展中的人。一方面,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另一方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因而,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发展的潜能,又须把握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促进使学生在发展中走向成熟。(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它包括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二、学生的发展(一)学生的发展概述学生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的身体发展,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机体素质的增强。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二)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

12、展中的作用。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成熟阶段;最后,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是一种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其次,有专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能否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还应把握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学校教育能否协调社会上各种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二是教育者必须了解、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三是教育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三、学生发展的一般规

13、律(一)顺序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总是按照某种固定程序发展的,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一刀切”。(二)阶段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也即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考虑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三)不均衡性。首先表现在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其次表现在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方面则要到在较晚的年龄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程度。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来

14、促进其获得最佳发展。,(四)个别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上。其次,表现为不同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各不向相同。最后,这种个别差异还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倾向。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五)稳定性和可变性。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大体是相同的、稳定的。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应根据时代特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四、学生群体,班级,非正式群

15、体,积极型,自娱型,消极型,学生群体,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发挥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以对每个学生产生吸引力,而且还要善于调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群体发展到高级形式便是集体。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具有共同规范、共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五、学生的地位与权利,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或诉讼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义务,我国教育法中,指出的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

16、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三节 师生关系,赫尔巴特认为,师生关系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学生是装知识的口袋和容器。凯洛夫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知识,并提出了“三中心”理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儿童中心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卢梭,他认为应把人的天性的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在爱弥尔一书中以“自然教育”来否定“人为”的教育,儿童一直是被置于无外力强制的中心地位。,杜威认为教育是使人类“与身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一切知识、观点都来自儿童亲自参与活动所获得的直接经验,由此提出,儿童是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是围绕着他转动”的观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二)热爱、尊重、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三)主动与学生沟通与交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四)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THANK YOU,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