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76814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与教育培训讲义课件.ppt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经典与教育,第一部分:国学经典与教育思想,第一部分:国学经典与教育思想,讲六个问题一、国学热兴盛原因二、国学论教育作用三、国学论教育对象四、国学论教育目的五、国学论教育内容六、国学论教育原则,国学热为什么会兴盛?(一)外国对中国国学刮目相看1.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崛起,动摇了马克思韦伯的权威论断,使欧美对东方文化重新审视。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国际地位提高,获得西方国家领导人对东方文化的高度评价。3.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被西方人普遍接受认同,成为生态环保的理论基础。4.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名人,海外已办孔子学院156所,台湾高考必考国学,大陆方兴未艾,(二)“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民

2、族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三)国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一性1.民主公有制孔子大同理想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康有为礼运注说:“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

3、神之殊,无男女之别”“人人皆公,人人皆平。”这不是民主公有制之源?,2.义利并重观孟子告子提倡“舍生取义”,墨子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南宋叶适、陈亮主张“以利和义”即“谋利而不自私其利,计功而不自居其功”(习学记言)这不就是当今“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吗?,3.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尚书大禹谟赞扬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孔子主张“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汉书贾谊传);范仲淹标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黄宗羲崇尚“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原君)这不就是当今倡导的“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之

4、美德吗?,4.仁爱、助人为乐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多音字,此处念:gun,同“鳏”。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陈子昂感遇:“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杜甫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于谦高唱“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劳出山林”(咏煤炭);这不就是人道博爱、助人为乐之义吗?,5.敬业诚实守信学记首标“敬业乐群”,论语强调“言而有信”,司马迁史记侠客列传赞扬“一诺千金”,诸葛亮出师表崇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就是爱岗敬业、诚实

5、守信吗?,6.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离骚中“恐皇舆之败绩”“虽九死其犹未悔”;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不就是赤胆忠心、爱国主义的传统吗?,7.以民为本思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孟子离娄下);孔子对鲁哀公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管子治国篇:“治国之道,富民为先”;孟子尽心:“民为贵,社稷次之,

6、君为轻”;贾谊新书大政:“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李广“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近食”;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柳宗元以“急生民之困,利安元元为务”(寄许京兆孟容书);这不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之导源吗?,8.民主政治思想国语召公谏弭谤:“是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g,形声,从目,鼓声。本义:瞎眼.虽瞎但有眼珠.)献曲,史献书,师箴,瞍(su,眼睛瞎没有眼珠.)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古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一风刺上,”;这不正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导源吗?,9.

7、廉洁奉公艰苦奋斗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礼记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包拯乞不用赃吏书:“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不就是今天所倡导的廉洁奉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吗?,10.和谐互助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不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吗?,二、国学论教育作用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重要和有效

8、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行政命令引导,用刑法整顿,老百姓只会暂时避免犯罪,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用礼教整顿,老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孟子尽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化育天下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已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牧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

9、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施教是治国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国学论教育对象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墨子所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

10、教无类的理论根据。,孔孟都认为天赋人性本善,人人生来就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孟子称为“四端”,只要扩充这四端,人人皆可成为尧舜。这就是人性、教育的平等论。但因后天性的环境习染的影响,社会物欲的诱惑,便使人丧失掉某些良知善性,正如墨子、荀子的比喻。因此就要通过教育、修身致良知,使之返回到善道上来。荀子虽然主张“性恶”论,但同样主张后天性的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四、国学论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目的是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论语子张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先进:“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春秋时期,宗法继承制产生不学而仕,仕而无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11、。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反对任人唯亲。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教育和修齐治平联系起来。,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大学这段话主要意义在于:(1)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2)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是天赋人性人人平等。(3)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即“八条目”:格物、致知

12、、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五、国学论教育内容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汉代总结为“五德”“五常”:,(一)“五德”: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温:邢昺注疏:“敦柔滋润谓之温。”温和待人,不急躁、不生硬粗暴。良:邢疏:“行不犯物谓之良。”善良,不邪恶,不伤害他人和他物。恭:邢疏:“和从不逆谓之恭。”恭敬、庄重,不傲慢轻狂。俭:邢疏:“去奢从约谓之俭。”节俭、朴素,不奢侈浪费。让:邢疏:“先人后己谓之让。”谦虚礼让,不蛮横自私。,(二)“五常”:即仁

13、、义、礼、智、信。(是西汉董仲舒总结孔孟儒学的五种道德)仁: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本。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博爱是仁的核心。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义:礼记.礼运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合称“十义”。中庸说:“义者,宜也。”贾谊道德论:“义,理也。”韩愈原道说:“行而宜之之谓义。”诗.大雅.文王传云:“义,善。”国语.晋语注:

14、“恶恶为义。”厌恶邪恶就叫“义”。孟子.公孙丑上:“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礼记.经解说:“除去天地之害曰义”;易.系辞说:“禁民为非曰义。”董仲舒仁义法中“仁者爱人,不在爱我”;“义在正我,不在正人”。释名.释典艺云:“义,正也。”,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是周朝的职官制度。仪礼是战国以前的各种礼节仪式,分为冠昏、丧祭、朝聘、乡射四类礼仪,宋王应麟又分为吉、凶、宾、嘉四礼。礼记是解释、说明仪礼的论集,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故称为“五礼”。吉礼是祭祀的典礼;凶礼是指丧葬和对天灾人祸的哀吊等礼制;军礼主要指战争中包括校阅、出师、乞师、致师、

15、献捷、献俘、筑城、演习等活动的礼制;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或各诸侯间的聘问、会盟等;嘉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饮酒礼、立储礼等。,智: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姓宁名俞,是卫国大夫。他能审时度势,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表现出聪明;在国家政治昏暗时,就装傻。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贾子.大政:“敬士爱民是谓智”。导民以义、不迷信鬼神谓之智。,论语.颜渊:樊迟“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

16、使枉者直。”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了解别人。”樊迟还不理解。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够使不正直的人正直。”孟子.公孙丑上亦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知人善任,明辨是非谓之智。礼记.中庸: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智慧来自学、问、思、辩、行。,信: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把办事是否尽心、交友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这三件事,作为每天自我反省的问题。子路:“言必信,行必果”;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比喻人

17、若不讲信用,就好比大小车没有关键,无法套住牲口,车如何能行走呢?史记.游侠列传赞扬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就是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六、国学论教育原则立志乐道: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向在真理,根据在道德,依靠于仁学,游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雍也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滕文公下主张立“仁义”之志:“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志锻

18、炼: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省自克: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也。”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颜渊:“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离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学而:君子“敏于事而慎

19、于言”;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巧言令色”和“言过其行”。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朱子语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守仁传习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今都重视教育应当理论联系实践。“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都重视言行一致。,改过迁善:论语学而:“君子过则勿惮改。”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即使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戒斋沐浴,也可以祭祀上帝。勤学问思: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也,不

20、如须臾之所学也。”,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商隐韩冬郎:“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夫人类之进化,当然踵事增华,变本加厉而后来居上也。”,孔子、荀子的人才进化论思想,韩愈师说的观点,对于打破论资排辈,善于向学生学习,重视教学相长,都富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学记中“长善救失”这一教学原则,揭示了学习中长短得失的辩证关系,是对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新发展

21、和补充。学记的“长善救失”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扬长补短,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尽量将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3.3.2123.3.21Tuesday,March 21,2023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2:19:0712:19:0712:193/21/2023 12:19:07 PM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3.3.2112:19:0712:19Mar-2321-Mar-23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2:19:0712:19:0712:1

22、9Tuesday,March 21,202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3.3.2123.3.2112:19:0712:19:07March 21,2023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下午12时19分7秒12:19:0723.3.21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3年3月下午12时19分23.3.2112:19March 21,2023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12时19分7秒12:19:0721 March 2023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下午12时19分7秒下

23、午12时19分12:19:0723.3.21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3/21/2023 12:19:07 PM12:19:072023/3/21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3/21/2023 12:19 PM3/21/2023 12:19 PM23.3.2123.3.21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1-Mar-2321 March 202323.3.21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uesday,March 21,202321-Mar-2323.3.21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己眷恋了。23.3.2112:19:0721 March 202312:19,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