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77472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word档)P22.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浅述清代首饰与现代中国风首饰的关联性姓 名: 专 业:珠宝学院 首饰系班 级:学 号: 指导老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06月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引领潮流,然而不得不说当下国内的设计师却和消费者都在尾随西

2、方设计设的步伐。当前国内市场上的珠宝首饰设计师基本都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渐渐觉醒,中国风似乎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然而其中的许多设计者却在盲目追求中国化,但自身却早已经在对西方的学习中忘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风。符号化、像素化的中国元素被生硬的运用在首饰中,丧失了中国风的真正意义。因此必须对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风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所谓的中国风应该是象征着一种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符号。本文以清代为例,通过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当时首饰的特点,从而来研究寻找中国风首饰的本源设计理念。中国风首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大气浑

3、厚;2、重视内在含义而非仅仅是视觉感官上的满足;3、表达方式必须是内敛的,婉转含蓄的而非坦率直接的;4、以曲线为主,尽量避免锐利的直线;5、材质以玉为主,珍珠或金银为辅;6、动植物的造型比较常用,尤其是中国特有的龙、凤等关键词:中国风 首饰 设计 东方西方 文化 AbstractDesigners first task is to lead the trend, however, designers have to say but the moment the country and consumers in the West followed the design set the pace.

4、 The current domestic market of jewelry designers are in a relatively ignorant of the basic stat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awakening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wind seems to have a comeback in China the trend, in which there is no shortage in China, but the blind pursuit of t

5、heir own have been foreseen Learning in the West have forgotten what is real Chinese style. Symbolic, pixel of the Chinese elements are used in jewelry blunt, it seems lost the true meaning of Chinese style. Therefore be of what is the real Chinese style for a systematic study and reflection. I beli

6、eve that the so-called Chinese style should be the symbol of a concept rather than just a decorative symbol. In this paper, the Qing Dynasty, for example, by the the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atus, religion,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ewelry at

7、that time, so to study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Chinese style jewelry design.Chinese style jewelry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features: 1, atmospheric sounding; 2, attention to the inner meaning rather than merely to satisfy the visual senses; 3, the expression must be restrained, subtle rathe

8、r than frank mildly direct; 4, the curve-based, try to avoid sharp lines; 5, the main material for jade, pearls or gold and silver, supplemented; 6, the more common form of plants and animals, particularly unique to China, such as dragon, phoenix and otherKey Words: Chinese Style Jewelry Design East

9、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目 录摘要3绪论1第1章 清代首饰设计的风格2第1节 玉器方面2第2节 金银首饰方面第2章 清代首饰风格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第1节 社会经济状况第2节 社会政治状况第3节 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对设计风格的影响第3章 由清代引出中国风首饰的本质特征第1节 体现中国人民民族性格第2节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第3节 表达方式婉转含蓄第4章 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附录 外观六视图 耗材明细表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绪 论对于首饰的历史可追溯到两万五千年的史前文化,具体的工艺性首饰的形式是伴随着石器工具的创造而逐渐产生,历经上万年的沉淀与洗礼,首饰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了

10、现代首饰时代,现代首饰的演化与发展和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等诸因素紧密相连,同时意识形态、生活习俗、流行时尚、文化艺术思潮的变化对现代首饰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越来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国要成为珠宝业的发达国家,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首饰的设计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每次西方新的流行理念一出笼,国内各界马上会一窝蜂的模仿抄袭,并且以能紧跟国际潮流为荣。所谓的国际潮流,其实本质就是西方风格,它所表达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最适合中国人的。强势的西方文化已经主导了全世界的珠宝流

11、行趋势和审美评判标准,在中国也同样如此。审美虽然具备共性,但是必然也存在着差异性,中国的人文环境及国情都和西方大相径庭。纵观中国设计及设计史,其辉煌的成就在整个人类设计史和手工业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瓷器”的发明和创造,有成就“丝绸之路”的丝织印染设计和工艺,青铜工艺的博大、玉器工艺的精湛、漆器工艺的精致、瓷器工艺的精美,令世人惊羡。然而现代的中国市场绝大多数首饰的设计理念、造型手法几乎完全效仿西方,早已经遗忘了自身的传统。近年来的中国风虽然轰轰烈烈,却也只是隔靴搔痒,大多数仅仅是拿中国化的一些元素做点缀,骨子里的设计理念和造型手法仍是西式的。本文欲以清代的首饰为例

12、,探寻中国风格的共性和本质,以图有利于中国首饰设计的真正回归。第1章 清代首饰设计的风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并且首饰的起源与发展也渊远流长从旧石器时代首饰的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古色斑斓的玉佩;从琳琅满目的首饰类型,到富丽精致的首饰风格与工艺;有道不尽说不完的奇珍异宝,还有那些意义非凡的国粹。无不栩栩如生地呈现了中华文明古国的璀璨历史与能工巧匠的思想灵魂。如今,各个时代的艺术精品依然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设计理念,经常让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回首望去,离今日最近的清代首饰瑰宝便历历在目。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建都北京,其文化艺术上承宋、元、明,继续发展,不断提高。清代

13、前期,由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巩固,社会安定,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对汉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某些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清代的首饰工艺,前后经历了549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时代面貌。第1节 清代玉首饰的设计清朝建立以后,经过上百年的励精图治,恢复生产,时至乾隆年间,玉器首饰的制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开通了缅甸翡翠和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腹地的路线。清朝的玉器大多产自和田,玉料的丰富和提高推动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无论是玉材的选择(和田玉和翡翠为主)、玉材的数量、生产规模,还是玉器的数量和品种、加工

14、技术、纹饰都远非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可以相提并论。堪称中国古代玉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也促成了中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玉,贵重用者,尽出于阗。说明当时人们对首饰的原材料十分的考究,同时也将手工艺发挥到了极致。清代,民间同样跟随宫廷风气,吉祥题材的小装饰名目繁多,无论在选料和制作工艺上都可称为上乘之作,这与清代的审美风尚形成的工匠和技艺侧重“工巧之美”有关。清代玉器的特征是做工严谨,一丝不苟,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突出温润晶莹的材质美感。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也受到爱重。到了清代后期,特别是慈禧太后时期,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达到了几斤

15、疯狂的程度。在她居住的长春公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用品。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头发上查的是翡翠簪子(如图111,慈禧翡翠发簪)、手指上带的是翡翠戒指,而手里经常把玩的是一颗翡翠白菜(图112为慈禧太后带过的翡翠碧玺手链)。 图112图111 清代玉器借鉴了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都被吸收和综合运用,集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并且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后能够加以发展变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第2节 清代金银首饰设计清代的金银首饰保留下来的极多,大部分为传世品。从风格上看,清代金银首饰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也有其他艺术、宗

16、教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继承吸收古今中外多重文化营养因素的基础上,清代的金银首饰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洋洋大观和多姿多彩。清代金银首饰的纹饰及造型也变化很大,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一曲恬淡的风格,越来越多地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也越来越浓厚。那造型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眼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不可企及的皇权。这一切都和清代整个宫廷装饰艺术的总体风格和谐一致,但却和贴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器制品迥然不同。造型随制品的功能的多样化而更加绚丽多彩,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或格调高雅,或富丽堂皇,再加上加工精致的各色宝石的点缀搭配,

17、整个制品更是色彩缤纷、金碧辉煌。清代金银制品的加工特点可以用“精”“细”二字概括。清朝的饰品可以说是中国首饰工艺集大成者,工艺匠人在一个方寸之间的小饰品上就能集中使用数种工艺,小小一支银发簪或者镶宝石镏金戒指可能运用到的工艺就有:鎏金、掐丝、填丝、錾花、烧蓝、嵌宝、炸珠等,没有哪个朝代会像清朝那样,把重视好口彩和吉兆象征的传统如此尽心尽致地表现在工艺美术上,尤其是首饰制作。清代还出现了在金银制品商点烧透明珐琅,或一进掐丝添烧珐琅以及金胎画法郎等新工艺,这类作品在清宫和广州地区非常流行,造型别致,色条浓郁或有雅丽,更增添了宫廷物品的富贵气息。正因如此,后人将这一时期的首饰工艺称为乾隆工。何为乾隆

18、工?则精雕细刻,工巧不能及也。图一22 双喜字金扳指图一21 金镶珠宝松鼠簪 双喜字金扳指,高2.6cm,直径3cm,厚0.5cm扳指里外皆纯金制,中间夹以拇指内胆。外层环绕金圈镂雕5个双喜字,均匀排列,上下边各饰一周回纹;内层金圈刻有“义和”、“足金”两戳记金镶珠宝松鼠簪,长13.5cm,宽2cm 簪金质,两端各嵌饰红宝石1粒,较粗的一端雕出松鼠和树枝的形状,并嵌碧玺1粒、珍珠2粒。此金簪造型简洁,构思巧妙,在清宫宝簪中属于较为简洁的一种图一23 金花镶碧玺翠珠卞扁方金花镶碧玺翠珠卞扁方,长31.1cm,宽4.2cm,厚0.4cm扁方金质,单面纹饰。正面在錾刻的席纹地上用翠和碧玺嵌成相间的花

19、与蝴蝶,寓意花耋绵绵。上下边沿分錾饰梅花纹和绳纹。扁方头部两侧各镶1颗珍珠,正中嵌饰1个翠蝠,其下有“粤东新长兴足金”戳记。扁方是清代后宫中流行的发饰,其数量与材质繁多。此件为扁方中的精品。 应该说,清代金银工艺的繁荣,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工艺技法而又有所发展,并且为今天金银首饰工艺的发展剖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第2章 清代首饰风格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首饰设计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装饰对象的,所以它必然反映着复杂的社会状况。当国家承平日久,自然盛行复杂的装饰花纹和制作工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年代,简朴的风格就会重新盛行。第1节 社会经济状况对首饰设计风格的影响王朝建立初期国力较弱,要把有限的国力

20、用到扩张领土,稳定内政,发展经济等各个方面,所以很自然的摒弃过于耗费资源的精雕细琢的风格,艺术风格偏向简介质朴。顺治、康熙年战乱频频,民不聊生,玉器行业也处于萧条状态,产量很少,但宫廷用玉仍不乏精品。王朝中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社会稳定,设计风格自然追尾富丽繁华。雍正朝经济复苏,手工业大为发展,玉作也重新崛起。乾隆、嘉庆年间为清玉的昌盛期。这时宫廷玉器充斥各个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十分兴旺。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广泛,陈设、器皿、佩饰、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镶嵌等等,品类齐全。玉制的全盛时代是乾隆时期,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玉器,尤其对夏、商、周三代的古玉器进行广泛收集、鉴别,甚至改

21、制。清代宫廷玉器中旧玉改制品很多。到了后期国力衰退,艺术风格就会回归简介质朴。道咸间战端又起,内忧外患,国家经济严重受挫,新疆玉贡完全停止,宫廷玉器日渐衰落,有时甚至停止碾制。地方大城市的玉肆,也因原料不足及经济衰退而逐渐衰落。特别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前后两次鸦片战争,战火遍布两江,苏、扬二地正好处在战争中心地带,所受祸害可想而知。从此之后清代玉作就再也没有振作起来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首饰设计风格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周期律。具体到当代,国家的重新崛起和民族的复兴给了中国人新的自信心,比较强盛的国力和民族和民族凝聚力让中国当前的首饰艺术呈现出盛世的活力和生机。但是由于国家仍处在发展和上升期,中

22、国人一边为自身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而自豪,一边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向往和追逐西方文化,在这种氛围中,中国的现代首饰设计也受到西方强势文化深刻的影响,呈现出严重的西方化特征。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对于首饰的设计风格有很大影响。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清代无论在玉器还是金银器方面的加工手段和技巧都极其丰富。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艺术风格的走向,清朝艺术风格的富丽繁华与当时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由图二11与图二12可看出,清前期玉件与清乾隆时期的白玉嵌碧玉三锁如意相比,无论是造型还是制作方法都显得尤为的简洁与质朴。)图二12 白玉嵌碧玉三镶如意图二11 清早期玉件 清早期玉件清乾隆 估价(RMB)120

23、000-180000第2节 社会政治状况对首饰设计风格的影响中国自从汉代形成汉民族起,历代主权统一,而且民族主体始终是汉族。民族的稳定延续,统治的稳固性和连续性对于首饰设计风格的连贯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主体民族始终是汉族,而汉族的主要宗教信仰儒教压制了对设计风格的求新求变,所以不难解释中国的首饰设计风格从汉代成熟到清代衰落都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清朝虽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本有可能打断中国首饰设计独立的发展路线,但是由于游牧民族本身文明的落后导致自己被同化于汉族文明,他们的到来仅仅是为汉民族原本具有的成熟的首饰风格添加了一些新奇的设计元素。清朝政权的稳定导致在首饰设计方面最看重的

24、不是新奇的变化,而是体现阶级的差异和统治。在这种要求下设计制作的首饰,对变化和新奇的要求是最少的。同时清朝的封建社会高度发达,因此其首饰设计具有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纵观整个清朝时期的首饰设计风格,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民族政权的统治能否延续下来对于首饰设计体系的重大影响。而清末由于外国列强的侵入,首饰设计开始逐渐西化。第3节 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对首饰设计风格的影响a、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首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虽各个时期都有变化,但总体来说一脉相承,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独特文化和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不同于西方。中国自从汉代形成汉民族起,历代主权统一,而且民族主体始终是汉族。清代虽由外民族统治,但都没

25、能灭亡汉文化,并最终被同化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的稳定延续对首饰设计风格的连贯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主体民族是汉族,而汉族的主要宗教信仰儒教压制了对设计风格的求新求变,所以不难解释中国首饰设计风格从汉代成熟到清代衰落都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社会有儒释道三教,这三个宗教对中国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中占据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的自然是儒家思想。儒教对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很大,但同时也限制了对旧有事物的改造和抛弃。中国工匠因为地位或者传统等原因,几乎从没有从主观上的去创造某种风格,大多数时候是被动的在传统范围内随着社会环境,制造工艺,政治经济等状况变化而变化。清朝首饰的富丽

26、堂皇恰恰反映了这点。自从汉代形成比较成熟的首饰欣赏设计体系之后,中国的首饰设计直到清末都基本保持一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风格变化比较和缓渐进,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断代性的变化。总得来说清朝时期首饰的设计风格虽与前朝有差异,但总的说来是一脉相承的。它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中国社会本身经济状况,文化以及宗教传统的变化。其中社会的经济状况影响清朝各个时期首饰设计风格在简约和反复之间的周期性波动,基本规律是王朝兴盛时期流行繁复的风格,王朝初期和末期流行简约的风格。社会的政治状况影响清代民族首饰设计风格的兴衰乃至存亡。第3章 由清代引出中国风首饰的本质特征大家都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很多设计师开始在设计

27、中表现民族风格,然而却很少有人想过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的民族风格。如果说中国的民族风格就是太极图,龙凤图案这样单纯的象征符号的话,那么就太肤浅,流于表面了。中国虽然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著名的象征符号事实上也没有太多。如果每次做设计都要加上象征符号,那么轰轰烈烈的中国风,到最后必定又会沦为一次庸俗的流行风,而不能完成其回归本土的设计风格。当前流行的以象征符号为代表的中国风,看似很中国,其本质还是渗透着西方的设计理念及西方的流行元素。如图31和图32为卡地亚中国风系列其中的两款,可以看出这两款设计无一不是以中国传统符号龙和凤为元素,再以西方传统的奢华风格制作出来,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而究

28、其内涵及寓意,却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容。 图32图31我们应该明白做中国风格的设计不一定需要符号化的中国元素,中国风格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符号。而笔者认为中国风格的首饰应该具备以下的一些特征。第1节 体现中国人民民族性格中国风格的设计必须体现中国的民族性格。延续清朝时风格的影响,中国风格的首饰应具备大气浑厚的特征,相对于华丽高贵,坦率外向的欧洲风格,精致细腻的日本风格,中国风格应该更加质朴,典雅,含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什么样的风格,不是某个设计师主观决定的,而是由整个社会乃至共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的。而民族性格又和国家的历史、现状、传统等密切相关。同时具备浑厚、典雅、大气、质朴这些特征的作品,即使

29、不加上符号化的中国元素,就会有一些中国味道。中国人自古生活的区域就是物产丰富的大陆,疆域辽阔,所以其艺术品的制造上应相应的体现出“大”和粗犷豪迈的普遍特征(如图312,清代点翠金蝴蝶福)。 图312图311很多人认为中日文化如此的相近,可以借鉴日本首饰设计的风格。日本的民族性格比较纤细,唯美,含蓄,制作工艺品多讲究物尽其用,发挥最大价值(如图311以制作细腻精良而著称的日本著名珍珠品牌御本木)。不得不说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自古资源缺乏,浪费不起。寻求真正的民族风格应该考虑到这个元素,不能因为中日文化的相似性而一味的向日本靠拢。唯美常惊叹于日本设计师作品的精致细腻,但笔者看来,似乎没什么必要,

30、作为中国来讲,精致细腻往往流于小气,而大气浑厚,典雅质朴才是真正的中国风。第2节 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清代首饰可以看出,中国大多数的首饰都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或者寓意联想。几乎当时所有的首饰造型都具备造型之外的大量内涵,看似简单的造型,却有很多言外之意。而西方往往只追求造型上的优雅漂亮,即使有一定含义,手法也往往很直白,远不如中国首饰所拥有的表达方式含蓄,这个博大精深的中文有很多关系。皇帝戴的头饰就是首饰内涵重于外表的最好证明。比如垂于耳朵旁边的两颗玉质珠子被称为充耳,象征对谗言要“充耳不闻”,皇帝所戴首饰几乎每个部位都有其丰富的寓意和内涵文化。而反观西方流行首饰,各型各款之间大多只是色彩和造型

31、的变化,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更加重视视觉感官上的满足而非内在含义的表达。即使是海洋之心,或者英国王冠这样的传世名作(如图321所示),往往也仅仅是因为其出众的克拉数或者首饰本身所经历的曲折故事而著名。至于首饰本身的造型有米有其他韵味并不被关心。与之相比,造型简单而充满灵气的翡翠玉镯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追捧(如图322)。而当前的中国,首饰的设计已经大多抛弃了中国传统首饰所含有的丰富内涵,严重西化,充斥市场的很多都是这样的产品。 图322图321翡翠白玉之所以在华人圈卖到天价而在西方几乎无人问津,究其根源在于东西方审美取向的不同。中国人欣赏玉器,字画,山水时,并不仅仅把他们看做一种东西或是商品,而

32、更注重其内涵的灵气与寓意。而西方人往往单纯从外表上欣赏,从而导致两者对同一首饰的评价差别极大。第3节 表达方式婉转含蓄中国的首饰设计应有自己独特的婉转含蓄的表达方式。这或许是东西方首饰设计最大的差异,因为这完全由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决定。西方表达方式的直白坦率和东方语言的含蓄内敛,直接导致艺术语言上的相应差别。然而当下中国所流行的中国风,无非是用了符号化的中国元素,再加之西方的理念,以满足西方人的猎奇心理和中国人的自尊心。当前中国的首饰设计放弃自己的核心理念而完全西方化,放弃自己擅长的含蓄内敛,去学习西方的夸张、华丽、直率,只怕到最后不但没学会人家的精髓,反倒连自己的理念都忘记了。美没有一个固

33、定的评分标准。中国人必须做自己最擅长的,最符合自己民族性格的设计,不能盲目看见日本的设计好就去学习细腻柔美,看见欧洲的好就学奢华高贵。而坚持做自己最擅长的最符合自己民族的设计才是中国珠宝首饰崛起的必由之路。第4章 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珠宝首饰行业在不停的发展,时尚潮流也在不断的更替,而中国的珠宝首饰如何在风云变换的滚滚大潮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次毕业设计的理念主要在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加以现代元素的表现手法制作。在本次设计的5套首饰中,“天鹅”(图四11),其项坠以天鹅为设计元素拼合成蝴蝶兰形状。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

34、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而天鹅一般认为一生严守一夫一妻制,若一方死亡,另一方则不食不眠,一意殉情所以,天鹅,被视为忠诚和永恒爱情的象征。人们常常以天鹅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天鹅还是和平善良、

35、忠诚、勇敢、志向高远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称之为“美善天使”。这两者相结合不仅突出了中国人固有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首饰在情侣爱人间对爱的那份诚挚的誓言。图四11 天鹅第二套首饰“梁祝”,则以中国经典民间传说故事为蓝本,表现的是故事最后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的情态并以充满现代元素的表现手法制作出来。 外观六视图耗材明细表银子 60.9 g羽毛 数根玻璃 6.5 g结 语 中国在西方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就已经拥有高度成熟发达成熟,而今却衰落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性格

36、也影响着首饰文化的传播。有的民族强悍,有的民族坚毅。有的民族粗犷,有的民族细腻,有的民族平和,有的民族热情。有的民族含蓄,有的民族洒脱总的说一个民族自己的首饰品应与他们本民族的气质相符。盲目排外,盲目追随都是不对的。参考文献1 刘青. 浅谈现代首饰设计艺术山东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32 任进. 首饰设计的美学与构思J. 中国宝石. 1996.13 孙仲鸣. 首饰商业设计与首饰艺术设计纵横谈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0.024 范森林. 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M 20035 周泳. 汪璇. 边秋娟著 传统性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 北京.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4.36

37、蔡道华. 樱花文化浅析 20087 肖华芝. 文化图式下植物词的英汉文化对比 20108 郭星. 传统图案在现代首饰中的表现与应用 20079 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10 张仁山. 翠钻珠宝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711 伊丽莎白.奥尔佛著 首饰设计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12 王宣喻,赵瑜玲. 我国珠宝首饰业的竞争态势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0313 neeu 奢侈品网 14 中国收藏网15 雅昌艺术网http:/www.artron.ne致 谢 在这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XX老师,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细心的帮助,在论文写作期间多次给我建议,提出了许多改进的意见。正是在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特新帮助下,我的论文才能够顺利完成。同时感谢我的大学同窗和朋友们,他们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感谢从开题、中期再到答辩所有辛勤工作的答辩组的老师们,你们的建议与这片论文的顺利完成密不可分,希望能和你们就艺术、设计作更深入细致的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