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管理,创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管理,创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心管理,创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2013年8月3日至6日,我有幸参加了新安县教育局举办的为期四天的中层以上管理培训会,其中的“心管理”讲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坚信要创建高绩效的教师团队就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用心管理。一、尊重之心尊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管理尤其如此。学校领导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教师,始终保持一颗平等的心态,更多强调教师的重要性,更多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让教师感知到被尊重,让教师从心里愿意和你共事,愿意为你排忧解难,共谋学校发展。二、期望之心著名的寓言故事菲格曼联(Pygmalion)效应经常被用来阐述期望的效果。菲格曼联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擅长雕刻。一次,他雕
2、刻了一个美貌的少女并且爱上了她,他热恋自己所雕的少女像,天天守护在少女像的身旁,与她睡在一起,一刻不离其左右,爱神阿弗洛狄忒为其真情感动,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对教师表达期望并持续进行的时候,你的管理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潜能就能不断被激发出来,释放出巨大的能力,关键你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将你的期望合适地表达给教师,让教师知道你对他的期望,而且你要不停地去做。三、合作之心合作是你重新定义你和教师之间关系的必由之路。现代管理强调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绩效合作伙伴关系,学校领导应把教师当成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和教师站在平等第
3、2/4页的地位,主动创建自己与教师的绩效合作伙伴关系,把教师培养成工作的盟友,共同致力于彼此绩效水平的提高。四、沟通之心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也是诸多管理问题的共同症结所在,沟通做好了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处理人际关系,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好,则可能会生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管理混乱,效率低下,教师离职等都可能发生。一旦你掌握了沟通的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你将会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你要保持沟通之心,让沟通成为你和教师共同的工作方式。五、服务之心学校的管理就是为师生员工提供服务,所谓服务就是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客户。学校领导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资源为教师提供工作上的方便
4、,为其清除障碍,致力于无障碍工作环境的建设,让教师体验到管理的高效率和办事的高速度,不断鼓舞教师的士气。六、赏识之心经验表明,当你赏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可以激励他。作为学校领导,你就是要不断用赏识的眼光对待你的教师,不断地在工作当中表达你的赏识,使教师受到鼓舞和激励,尤其是在教师做得优秀的时候。你不能默认教师的表现,一味地让教师猜测你的态度,默认和猜测都将导致沟通的障碍,使教师对你丧失信心。你所能做的就是对教师说出你的赏识和你对他们的评价,让教师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你的真诚,激励教师的士气。七、授权之心授权赋能既是校长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效管理的必备要求。校长只有把应该授的权力授予教师,教师才
5、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更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校长必须在授权上多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理教师的法宝。八、分享之心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态度,也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学校领导就是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和教师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通过分享,学校领导不但能很好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不断形成个人的影响力,用影响力和威信管理教师,使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做更多的工作,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分享,学校领导也能不断从教师那里吸取更多有用的东西,形成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分享应该作为学校领导的关键词和座右铭不断强化,不断习练,使分享成
6、为你成功道路上的重要内容。如果学校领导能够认真处理好个人与学校的利益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经营管理中去,在工作当中不断用心,那么,管理就不再是一件让人心烦的事,学校领导就无须带着面具生活,就可以带领教师共同创造高绩效的团队文化。学校要发展必须先解决管理层的用心问题,这才是根本和关键!加强高等教师团队建设的理性思考雷顺妮摘要:本文在阐明高校教学与科研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协调解决高校教学、科研面临的矛盾问题。作者认为,建立高校教师团队是解决科研与教学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应从合理组建教师团队、树立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科学定位、搞好协作、建立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团队成员
7、间的联系和沟通等方面搞好教师团队建设;应从支持和鼓励教师团队建设、对教师的要求因人制宜、注重教师团队考核、积极创造教师团队合作的平台和氛围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学科研一体化。关键词: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途径与措施高校教师既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建设高水平且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一、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要求教学团队是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而教学改革的深化对教学团队
8、的发展起到不断促进的作用,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是教学团队的历史使命,也是质量工程背景下教学团队的基本功能。当然,团队是与个体相对的。之所以要组建团队,就是要充分实现个体力量的整合和互补,以达成单纯依靠个体所无法达成的目标。系统论的精髓在于强调系统的总体性与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性保持一致,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即实现1+12的协同效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团队内部的目标、规模、结构、子系统的互补性及系统的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应成为教学团队培育和整合的重点考虑因素。(一)立意高远又切实可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够对团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它是驱动团队及成员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使得团队成员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并
9、将各自的努力凝聚到一处,为团队的工作指明奋斗的方向和持久的发展。由于教学团队示范性的特点,其工作目标性质以产生一批教学成果、精晶课程、优秀教材、教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而这些成果将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二)适度的规模与合理的结构根据系统性原则,组织与选择团队成员对优化团队的规模和结构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教学团队更强调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团队规模要适度,确保成员之间能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团队太大,容易受到各种因隶的影响。诸如沟通、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凝聚力甚至后勤等等。团队太小则不能保证团队成员在教学交流中各层次的全面性和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认为,一个运行有效的教学团队要形成基本稳定的
10、组织架构,大体上应包括1名首席责任教授、23名责任教授、34名主讲教师和10名之内梯队培养教师。其中,首席责任教授对课程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面负责,并对提高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质量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责任教授全面负责本团队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主讲教师、梯队培养教师协助首席责任教授或责任教授工作。当然,如果团队相对较小,而且团队成员的职责相对明确,那么整合就相对容易并且更有效。(三) 学术与教学兼备的高水平带头人教学团队的成员与结构合理,并不代表一定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必须有一个学术水平高并能将学术转化到教学工作中,管理协调能力强的带头人。通常情况下,教学团队是由上而下的组成,先确定领导
11、再确定成员。教学团队的评审也常常由上而下,根据带头人的水平确定团队的水平或应有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教学团队既能培育兼具师德与水平的教学名师,又能在团队协作下产生一批批教学成果。(四) 适当的建设平台教学团队与一般群体不同的是,前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说建立的基础。也就是解决以什么为核心建立团队的问题。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课程(群)是本科教学的最基础的因素,因而,以课程(群)为核心或平台建立教学团队较为普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和质量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成为本科教学的龙头,以专业为核心或平台建立教学团队开始出现并得到各校的政策鼓励,因而发展较快。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原则无论是
12、建立在课程(群)还是专业、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教学团队,其常规工作仍然是本科教学,之所以称之为团队而不是群体,主要原因在于该团队有共同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任务,有共同进行团队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必须实现以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为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以达到其范性功能。要直正实现教学团队的示范性功能,在实践中就必须注意到一些重要的原则。(一)团队的构建必须体现教学的基础地位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教学团队的构建平台无论是课程(群)还是专业,都是本科教学最基本的元素,这是遵循教学规律的选择,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在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沟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与实践,
13、真正达到整合教师力量,形成教学实施、研究与改革的良性循环。为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基础地位,学校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如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本科教学运行稳定;明确课程建设单位和完善课程责任教授制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向本科教学倾斜;积极开展各种评奖评优活动,鼓励教师投身到本科教学中,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实施教学指导和督导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二) 团队的组织要有恰当的模式在质量工程推进的初期,大部分高校以课程(群)为核心或平台构建教学团队,由于原有基础相对扎实,均取得较好成效。考虑到辐射范围,建议学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以专业、交叉课程为核心
14、或平台构建的教学团队,同时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团队的组建。组纵模式的革新使教学团队达到多层次、多结构的动态发展局面,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标。(三) 目队的遴选和考核要有必要的条件或严格的标准以必要的评审和严格的中期评估、结项评估为引导,促进教学团队不断探索出现更多以标志性成果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成果,使本科教学的主体学生受益面更大,教学团队本身也起到极大的辐射作用。学校制订的评审标准是一个标杆。立项之后的校级团队,一般会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项检查,此时执行的评估标准相对严格,涉及到团队的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及对专业建设的贡献,是学校明确
15、的引导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的政策性指导。而建设期满后应进行验收,主要考察团队的建设规划执行、目标实现及优秀人才培养等情况,并强调标志性成果。同时,由于团队成员的交流与教学研究的开展团队最终将产生一批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优秀教材、教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教学团队自身和团队的这些成果能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体现其示范功能。(四) 团队的建设过程应体现研究性教学理念高校应鼓励各院系创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要通过创建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通过团队成员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
16、生。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常讲授、课常提问与讨论、课堂案例分析、课堂或课后的作业练习、课后小论文以及课外自习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启发与互动。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师精讲与学生多练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要有课堂业务模拟实验、科研型实践等方式。鼓励团队成员申请教学研究项目并筛选学生组建项目组,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三、创建利于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学生态教学团队建设绝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实际上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具有强大的外围辐射能力。与此同时。它又依赖于整个教学生态,其核心内容是鼓励探索和创新的政
17、簟与制度环境。根据实践和经验观察,我们认识到,一个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的教学生态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因素:(一)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长期以来,高校一直就存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如何协调的争论。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推进与各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学方法的刨新、责任教授的实施、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等等,随着这系列的改革,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管理中心下移到院(系),如何处理团队带头人、课程责任教授、专业责任教授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课程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等都会出现探索与改革中的新问题。我们认为,在改革中出现新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把握三点,一是教学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
18、意识应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二是允许常规教学管理与改革创新工程各自运行。如常规教学管理是由教务处、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的运行和管理工作,而教学团队、责任教授等改革创新团队则由其带头人负责,日常管理与沟通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主动搭建和提供信息平台。三是作为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要鼓励教师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在管理中要容忍探索失误,使教师没有后顾之忧。(二)运作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团队是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高校要从改革基层教学组织人手,改革原有本科教学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教学体制,形成有利于
19、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教学组织结构,促进创新性的教学团队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减少总学分,建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培养模式,将整个教学计划分成通识教育阶段与专业教育阶段,并在大专业类群内打通基础课教程,为敬爱呕血团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环境。(三)合理而灵活的课程结构要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开设综合型、研究性、讨论式、项目化课程;提倡设置跨学科交叉的特色课程,以形成具有较宽知识面的课程结构;增设学科专题讨论课和讲座,反映学术最前沿动态: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衔接,设置部分研究生课程供高年级本科生选读;以培养适应全
20、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出发点,推进课程国际化改革;合理配置各课程学分,使其更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上措施能在政策上为教学团队提供更宽、更具创新基础的建设平台。(四)鼓励研究性教学的氛围要进一步推进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建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建设、管理,使之成为支撑研究性教学的有利工具。教学团队要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教学手段的创新。高校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氛围,制订相关政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推进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化为互动交流、讨论式的研究性教学形式;采取措施鼓励团队吸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性试验,并与学分制相结合,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五)
21、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主动适应改革创新新形势。学生评教仍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应遂步弱化甚至取消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利益直接挂钩的政策,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如果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各个细节能落实到实处,同时又有良好教学生态环境的支撑,则中国高等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加速实现。反之,一者缺其一,都很可能会伤及教学团队建设的效果。学校管理层面应研究制定科研反哺教学的措施,逐步改变过分注重科研成果衡量教师业绩的做法,使各项涉及教师的管理制度更科学、更紧密地与教师精力投入和教学质量挂钩。通过制度的落实。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业绩观,培育和发现更多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参考文献:(1) 杨启亮.体验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境界J.江西教育科研,2003,(10).(2) 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6,(1).(3) 戈里曼.当代的教师是什么样的J.理论探讨,1995,(2).(4)周跃表.生态取向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构建教师虚拟实践共同体J.教育信息化,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