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787342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学,框架图 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我国的教育目的 创新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内涵 建立学制的依据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

2、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或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确立教育目的

3、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一)社会本位论1.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普等。2.基本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所以教育目的的立足点应是社会。(2)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只有存在于社会之中并为社会贡献力量才能有价值。(3)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二)个人本位论1.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2.基本观点(1)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

4、价值所在。(2)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3)主张应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三)“教育无目的论”1.代表人物:杜威2.基本观点(1)人是一个经验系统。人的发展即是个体经验能力的提高。(2)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教育过程就是它自己的目的。(3)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

5、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以下误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素质教育就会影响升学率。,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

6、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教育创新的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的创新、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3.“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

7、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实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教育目的论。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_相结合。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的工作方针是()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6.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有()(多选)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7.下列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奇8.马克思关于()是确立我国教育目

8、的的理论基础。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C.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0.学校应当把()放在首位。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教书育人11.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A.素质教育强调的“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作业B.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C.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D.素质教育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E.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同步发展,不要“尖子生”1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特点。(简答),

9、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2.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狭义的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的学制属单

10、轨学制,苏联的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1.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2.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11、;(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低于15%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大众化阶段 大于50%普及化阶段,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1.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行。2.1903年清政府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4.1922年的“壬戌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2、制定的,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主要从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两方面分析。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别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1.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阶段。A.大众化教育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2.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

13、制 D.六三三制3.下列哪一个学制,把女子教育列为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4.以下不属于双轨学制的代表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简称“两基”“两全”“两重”,其中“两全”是指()A.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C.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6.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多选)A.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 C.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 E.职业技术教育,答案,教育目的的相关题目1.C 2.D 3.A 4.生产劳动 5.B6.ABCD 7.C 8.A 9.B 10.B 11.ABCDE 12.答案要点:同人类社会生活的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育目的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无不受到社会及各个时代的制约,这也就使得教育目的在历史的发展中常 常带有社会不同时代的特点,体现不同时代的要求。教育制度附带的题目1.A 2.C 3.B 4.C 5.B 6.AB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