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 河 子 大 学 农 学 院课 程 论 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课程名称: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学生姓名: 朱继麟学 号: 2010512438所学专业: 园林授课教师: 冶建明所在学院: 农学院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2013年03月30日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正文内容:本论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介绍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场地及其主要景观安排的具体内容:1、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总体概况2、景观设计师简介3、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4、设计、发展和决策过程5、方案内容6、场地规划7、风景园林师扮演的角色8、同行的评价9、项目的重要性和唯一性10、可推广的特点
2、和启示1、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总体概况: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北部。公园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是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现已是一个占地23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存下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以外,冶炼厂和烧结厂、铁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的铁路的众多铁轨都坐落在那里。(见图0)地点:德国北杜伊斯堡建造时间:1991年至1994年名称: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类别:工业改造总面积:230公顷设计主题:以开放空间整合及生态恢复与重建为主题预算:15500000欧元约1.5亿人民币甲方: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
3、开发公司。参与投标方:65个设计团队中标方: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获胜。2、 景观设计师简介:彼得拉茨(见图1)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用生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拉茨的另一重要作品是位于萨尔布吕肯市的港口岛公园,港口岛公园获得1989年德国风景园林学会奖。 拉茨1939年出生于德国达姆斯塔特,父亲是一位建筑师。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决定了将来要做一位景观设计师,这样他可以像建筑师那样创造性地工作,但是用更多的植物材料。1964年拉茨毕业于慕尼黑工大景观设计专业,然后在亚
4、琛工大继续学习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1968年毕业后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并在卡塞尔大学任教,在那里,他有机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会与很多工程师、艺术家和建筑师合作,接触不同的行业、学习不同的技术。他们探讨的问题包括屋顶花园、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并且积极地把研究的理论附诸实施。这些研究与合作使他受益匪浅,对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和在景观设计中始终贯彻技术和生态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20世纪90年代,曾经是德国最重要工业基地的鲁尔区,进行了一项对欧洲乃至世界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见图2)。它的最大特色是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
5、,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的衰落带来的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这一意义深远的实践,为世界上其他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由德国慕尼黑工大教授、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公园之一。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区,由西边的杜伊斯堡市到东边的贝格卡门市,长70km,从南到北约12km宽,面积达800km2,区内人口约为250万。埃姆舍河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150年的工业发展,这一地区形成了以矿山开采及钢铁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
6、工业区。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运河、高压输电线、矿山机械、高大的烟囱、堆料场等成为地区的典型景观。自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渐渐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主要内容包括:350km长的埃姆舍河及其支流的生态再生工程,净化区域中被污染的河水,恢复河流两侧的自然景观;建造300km2的埃姆舍公园,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改造现有住宅,并兴建新住宅,解决居住问题;建造各类科技、商务中心,解决就业问题;原有工业建筑的整治及重新使用等。这些项目多与风景园林相关,世界上许多最著名的建筑师、景
7、观设计师都参与了项目中一些建筑与环境的规划与设计。1989年北莱因一一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杜伊斯堡市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这样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计划“绿色框架”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日,手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组织者在报名的65个设计机构中遴选出包括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伯纳德拉索斯和德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拉兹在内的5个设计团队参赛。1991年竟赛结果公布,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后工业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景观”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
8、最终获胜。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潮。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4、设计、发展和决策过程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原本是工业区,主要为梅德里钢铁厂(见图34),该钢铁厂1903年投产,总产量共3700万吨,仅1974年生铁总产量就达到100万吨,是高产的钢铁企业,1984年为从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求,工厂5号高炉为现代化改造付出了高昂的成本。1987年钢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厂面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
9、对工业以及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5、场地分析5.1区位分析(见图5)5.2 景观资源分析 杜伊斯堡公园(见图5)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杜伊斯堡,德国西部鲁尔区重要工业城市。在鲁尔河注入莱茵河处。人口54.2万。中世纪为一商业城布,现为全国最大河港,以吞吐煤、铁矿石、石油、建筑材料等为主。载重8,000吨的船队可上溯莱茵河至此。重要铁路枢纽。全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全国7个具有400万吨以上炼钢能力的钢铁厂中有5个在本市。杜伊斯堡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的交汇处,是德国19世纪重工业区的中心。由于20世纪60年代起钢铁行业不断缩水,对煤矿工业的需求也大大降低。80
10、年代后期,这里己经成为整个联邦德国失业情况最恶劣的地方之一。5.3 设计理念后工业景观公园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备等。(见图610)
11、景观公园指的是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后工业景观,将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5.4面临问题(1)污染问题:土壤方面,因为长期发展工业,场地中有大量含砷或氰化物的土壤,部分污染严重者必须全部清除,另外一些有毒土壤也必须深埋在烧结池里,并用新土覆盖。水方面,艾姆舍河流经整个工业区,成了一条公共排污渠,吸纳各厂
12、排出的污水,形成了一条绵延400千米的污染带,影响着整个工业区的环境质量。生态方面,因为大量污染物的产生使得该区域生物稀少缺乏多样性。(2)经济问题:原先的厂房及设备已颇具规模,要拆除重建的成本非常昂贵;治理污染需要大量资金;公园的管理费用庞大。5.5面临机遇(1)地理位置: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区和汉博恩区之间,可以解决两地沟通不足的问题。同时公园地处IBA艾姆舍公园打造的所有文化通道上地标艺术走廊、工业化自然走廊、工业文化走廊以及建筑走廊,它还处在一条与大城市杜塞尔多夫和多特蒙德相连的自行车道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深厚的文化环境。(2)工厂遗留下来的东西,像庞大的建筑和货棚
13、、矿渣堆、烟囱、鼓风炉、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等,可以成为公园建造的基础,加以利用。(3)该处历史悠久是具有文化记忆的场地,可以对游人引起思想上的共鸣。(4)虽然生物种类不多但已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群落,具有研究和教育意义。(5)之前一些资源保护主义者已将废旧船只和设施视为工业纪念碑,攀岩俱乐部开始在铁矿贮料仓的厚重墙壁上练习攀岩,潜水俱乐部也开始在煤气罐里练习潜水。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场地功能的延伸。5.6改造原则(1)最少的破坏 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并被处理为大地艺
14、术的作品,工厂中的一些铁架可成为攀缘植物的支架,高高的混凝土墙体可成为攀岩训练场设计试图对场地本身进行最少的破坏,而是对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重新解释。设计也从未掩饰历史,任何地方都让人们去看,去感受历史。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2)生态原则 首先基地上的材料同时作为建筑材料和植物生长的媒介加以循环利用。拉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园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当地生态系统的尊重的改进。公园的植被主要由杂草构成,这些杂草早在公园修建前就生长在那里了。炼焦厂和铁轨两边长满了白桦树和柳树。另外,还引进了一些适合在铁
15、矿石地区生长的植物品种,种植在工厂附近。总之,园区植被是优良的本地品种和外来品种的有机混合。6、方案 金属广场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作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场由在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X7共49块、每块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板构成,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拍照、编号,排列成抽象图案,并通过水在铁板表而的流动来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过程。铁板在自然状态下继续被腐蚀,隐喻了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图1920)考珀活动场地位于5号高炉北侧、2号高炉南侧,原来作为堆放废渣的场地,现更新改造为林荫广场,作为举办多种活动的场所。广场地面利用废渣铺筑,并在广场中
16、均匀栽植桦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树。(图2122)熔渣公园位于埃姆舍河渠的西侧,与“料仓花园”隔水渠相望。在利用废弃的熔渣铺砌的地面上种植树木形成小树林;熔渣公园的北端布置了一座半圆形的露天剧场,采用的砌筑材料是将废弃的红砖磨碎后作为骨料制成的红色混凝土。 开放绿地主要指分布在厂区东西两侧的田野、林地等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其中东侧有名为“Ingenham m shof”的约6 hm2的草场和耕地,主要用作体闲区域和学校社团的生态中心。(图2324)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拉兹
17、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河道)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其三,通过
18、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体闲、娱乐等多种活动,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技术现实性和经济可行性。综合利用具体对策如下。(1)整体厂区的“博物馆模式”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厂区向公众全面展开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合形象,也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作为有关工业技术与文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图2527)(2)煤气储罐的“体育体闲活动模式”煤气储罐位于厂区中心,1号、2号高炉东侧。在生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显高炉煤气除一部分用手发电机房的能源外,其余的都储
19、存在该煤气储罐中。工!关闭后煤气储罐废弃。潜水爱好者向气罐内注入丁2万立方米的水,将煤气储罐改造成了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3)料仓花园的“体育体闲活动、儿童娱乐、展览模式”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利用原来贮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更新改造为能容纳攀岩、儿童活动、展览等综合活动的场所。料仓的顶部设计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步行道,与“铁路园”的高架步道系统位手同一标高上;1990年,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前,德国登山协会的杜伊斯堡分会利用料仓厚重的混凝土墙壁建立了攀岩运动的场所;拉兹在“料仓花园”的北侧设计了专供儿童游戏的滑梯、绳索等设施;串联式的展览空间则是通过在厚达2m 3m的混凝土墙壁上开凿出洞
20、口形成的。(图2829)(4)中心动力站、鼓风机房综合体、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中心动力站是厂内最大的建筑物,长170 m,宽35 m,高约20 m,位于公园中心区南端,北与游客信息中心(原配电站开关设备用房)毗邻。中心动力站建于1906年1911年,原来具有双重功能:其一,为高炉输送氧气,装设了6台制造高炉氧气的鼓风机;其一,为整个厂区和工人村提供电力,安装了10台利用高炉煤气作为能源的发电机。1965年1987年中心动力站用作仓库。1997年,经过7个月的改建后建筑于10月重新开放,作为多功能大厅,用于举办国际性的展览、会议、音乐会等大型公共活动。鼓风机房综合体位于1
21、号、2号高炉和煤气储罐的东北侧,最初包括鼓风机房和泵房两部分,分别用于生产熔化矿石所需的高炉气体和输送高炉冷却水。该建筑建造于20世纪初期,具有“新浪漫主义”风格的拱形窗和墙身装饰是当时流行的建筑形式。在20世纪50年代又增建了压缩机房。现该综合体被改造成为举办多种活动的场所,包括音乐会、公司庆典、舞会、戏剧表演和产品发布会等。其中的原鼓风机房已转化成为永久性的、作为鲁尔区三年一次节日庆典的500座剧场。1号高炉的铸造车间局部改造成为1100个活动座位的夏季露天影剧院的舞台,并在露天场地上加建了轻钢支架玻璃棚,也可用于举办其他会议、演出活动。(图3031 )(5)配电站开关设备用房的“办公与餐
22、饮模式”该建筑位于靠近公园中部的主入口处。现更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酒吧餐厅。(6)5号高炉的“观景模式”5号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攀爬到顶部的70 m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园全景的观景塔。(7)旧办公楼的“旅馆模式”旧办公楼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现改建为140床位的青年旅社。7、风景园林师扮演的角色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设计师彼得 拉茨的设计思想理性而清晰,他对原有场地尽量减少大幅度改动,并加以适量补充,使改造后的公园所拥有的新结构和原有历史层面清晰明了。他用生态的手段处理这片破碎的区域。首先,工厂中的构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构筑物被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工厂中
23、原有的废弃材料也得到尽可能地利用。其次,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护,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第三,水的循环利用采用了科学的雨洪处理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和美化景观的双重效果。拉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园的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省了投资。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个昔日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公顷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之相关的许多分支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也都逐步完成。8、同行的评价拉兹认为,“作为一个规则,景观建筑学是与转变或保护相关的。你既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文脉中出现的自然元素,又要考虑现存的环境因素。有时很小的细节也会是决定性的。作为一个景观建筑
24、师,意味着要经常性地搜索全部的景观和园林文化的积淀,并且能够随时利用其资源来为手上的任务寻找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矛盾的事态和明显的对比可以显现出来。例如,有些项目拥有一个漂亮的、设备齐全的花园,而附近是逐渐堆积的碎石堆、日见荒芜的工业建筑、正在锈蚀的钢结构。然而,问题是这种面貌总是依托于被讨论场地的独特自然风貌”拉兹教授提倡“从废墟到废墟的保护”。他认为,表面上看,偶然性导致了人类的冲突,通常被认为是消极的,但也有非常令人兴奋和积极的一面,进一步看,这甚至是对自然保护的贡献。一些人认为该公园项目的艺术形式“摆脱了旧的衣钵”,在观念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园模式,为未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
25、当代造园艺术形式;另一些人的观点则截然相反,称其为“垃圾美学”,一种空前的“材料形式和数字元素的混乱”。在此,彼得拉兹勇敢表达了向传统挑战的鲜明立场。9、项目的重要性和唯一性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项目本来是作为埃姆舍地区绿色空间结构系统中的构成元素之一,以开放空间整合及生态恢复与重建为主题。但因其设计者彼得拉兹先生具有开创性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思想和实施策略而使该项目声名鹊起,成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品,并为类似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运营提供了经典参考模式。10、可推广的特点和启示(1)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不是抹杀它而是为其赋予新的意义。公园改造保留了场地的完整形态,经济上节省了巨大的拆除及重建的开支,
26、并切保留了场地的记忆,使得场地的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深度得到拓展,同时追加新的功能也使场地的意义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与国内一些大拆大建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2)我国的公园管理者要注重工业遗迹的再开发,再利用。公园中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受人为干预,管理者有意识地树立标牌等对植物进行保护并教育公众,这一点与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将公园人为美化、净化、纯化的开发理念有着本质的差别。(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建立了非常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如潜水场、舞台、攀岩地等使游客可以切实感受到公园带给自己的便利,从而愿意前往。因此,设计者从游客的方面去思考,去设计,才能赢得成功。(4)研究国外案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为我
27、所用,而在我国,我们的工业遗留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应当以德国鲁尔区的改造等国外经典的改造公园为借鉴,研究如何把工业遗留变成遗产,延续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5)设计与自然结合。场地改造要尊重自然,保护自身特有的生态体系,植被尽量本土化,结合场所需要进行植物培植。(6)对于工业遗存物,它们见证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名族特定的历史阶段,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文化记忆甚至时代精神,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设计改造很巧妙的通过特定的手法延续了这种记忆,对于青少年了解当时的经济生产历史状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的沉淀感知的更加深切。(7)工业遗产的改造免去了拆除重建的巨大费用,改造之后也可以作
28、为游览地或者其他功用以产生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吸纳劳动力,制造就业机会。对于我国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是十分有参考,学习价值的。我认为后工业景观能为我国调整工业结构、整治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持续,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每年有千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国民经济大幅增长。目前,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一级发展为电子,家电,服装以及其他各种轻工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工厂”。这种快速的增长模式对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我们付出了超常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对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等
29、诸多方面的成就为我们以后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范例和榜样,有非常实际的借鉴价值。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0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道路分析 图1 彼得拉茨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2 埃姆舍公园区位示意图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3 梅德里钢铁厂1954年航拍图 图4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6图7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8 图9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10图11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12 图13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14 图1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16图17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18图19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20 图21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22图23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图24 图2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26图27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28 图29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分析 图30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