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79009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几个问题 转自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农开办作者:庞洪军 今天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问题;二是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问题;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思路与机制创新问题。一、关于前期工作 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的一般要求材料上都有,在此不再赘述。主要讲一下目前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点。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从时间点来划分,应该涵盖了项目立项申报前的所有工作内容。包括制定规划、基层单位提出立项申请、编制项目建议书、建立项目库、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估审定等工作环节。那么逐一对照,看看我们工作中究竟存在哪些

2、问题,又当如何改进。 制定规划。土地项目一般是每五年搞一次规划,从近几期规划情况看,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规划质量不高的问题。土地治理项目规划与当地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规划联系不够紧密,满足于定项目、定地点、定投资,对农业综合开发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定位不高。其次是规划的严肃性、约束性不强,有的地方土地治理项目五年规划只是应付上级要求,规划一完,就束之高阁,成了摆设。如,有的地方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经常不在五年规划区域内,项目安排随意性很大。再次是规划缺乏科学性、预见性。有的项目刚刚被列入五年规划,项目区就因城市规划、区划变动等因素被迫调整。 立项申请。这也是当前一个十分薄弱的工作环

3、节,主要问题是立项缺乏竞争,征求农民意见流于形式。一些项目的确定没有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公示,也没有认真去做深入细致的发动和宣传工作。项目区选择很难摆脱领导干预,项目确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很难保证。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建立项目库。主要问题是有相当一些地方这项工作明显缺位,还没有建立起土地治理项目库正常运行管理制度,项目建议书编写不规范。我省目前事实上采取委托市级建立项目库报省备案制度,县级提报项目建议书经市级审查后存入项目库。但项目入库制度不健全,没有实行竞争立项办法。 编制可研报告与评估审定。我省目前采取县级编制可研报告,由市级初审、省级审定的办法。可研报告是项目立项的基础,是项目计划编制的依

4、据。目前可研报告的编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质量不高,深度不够,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不强。有的地方虽然委托了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可研报告,表面上提高了设计标准,规划设计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有的只是请设计单位盖个图章而已,有的科研报告甚至出现很低级的错误,让真正的专家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前几年有的地方的可研报告在年度之间高度雷同,只是改动一下数字罢了。专家评估也很不规范,很多地方专家评估变成了领导评估,使评估工作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流于形式。可研报告常见问题:1、内容不全。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编写提纲要求完成相关内容,有缺项。如,缺少水资源平衡分析、财务分析、投资估算表、工程

5、典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等。2、有关数据不准确、计算方法不科学。如,水土资源情况不清、相关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投资估算没有按相关定额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纯粹估算;财务内部收益率明显过高,从经济学一般常识看,农业投资项目收益率通常30%以内较为合理,但有的项目可研报告中财务收益率奇高,甚至达到50-60%,贻笑大方。3、规划设计标准低,主要工程措施达不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要求。 如,机电井不配套、节水面积达不到设计要求,项目区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达不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如有的项目区有井、有管道,但没电,农民灌溉还是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节水措施成了摆设,农民有意见。有

6、的防渗渠设计与施工标准都很低,基本不能用。有的项目区缺水源工程,田间工程不配套,难以达到灌溉要求。此外,各地方田、林网、路渠的设计标准不统一,差距大。改进前期工作的方法:首先,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不是短期行为。必须重视和改进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提高规划水平。通过制定阶段性开发规划,近期与远期目标结合,摸清资源底数,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其次,开展竞争立项,择优选择项目区。实践证明,在基层开展竞争立项,是解决土地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薄弱、立项容易实施难、组织实施难度大、领导干

7、预多等弊端的一个有效办法。有的项目区乡镇申报项目时积极性很高,一旦项目到手就以为大功告成,不愿做认真细致的工作、嫌麻烦、总想走捷径,少花钱多办事。因为他总以为这项目是“跑”来的,要到项目就是政绩,至于能不能干好倒是次要的了。在竞争立项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效果。竞争立项的核心是选班子,特别是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简要地说,就是选人。看看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是不是想干事、能干事、能不能把好事办好。土地治理项目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基层组织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选好领导班子,项目几乎就成功了一半。竞争立项就

8、是甄别领导班子是否具备相应组织能力的一个试金石。第三,建立和完善项目库。规范项目出入库制度,采取竞争立项的办法从入库项目中择优选择立项。通过项目库规范项目立项程序,坚持项目先入库后立项,从源头上杜绝领导项目、人情项目。第四,加强和规范项目可研报告和项目评估工作。项目可研报告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也可由县级农发办事机构聘请有关专家组织编写,前提是确保可研报告的质量。今后,有条件的市可在建立农业综合开发专家库的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探索成立专门的规划设计室,承担土地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综合性、政策性很强,涵盖水利、林业、农业等多项内容,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也是随着

9、农业农村政策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因此,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自身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也是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项目评估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程序,实行规范的专家评审制度。二、关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这是个贯穿从前期工作、项目实施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前期工作要突出科学化、项目实施要突出规范化、常规管理要突出精细化。 (一)规划设计。项目规划设计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常说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真正落实到项目管理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上,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技术角度说,项目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

10、作,是关系到项目建设水平、质量的关键,也可说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现实工作中,有的项目区建设水平不高,往往是规划设计存在硬伤,尽管后期下了很大功夫,但收效不大。导致项目规划设计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前期工作不充分,项目区水土资源情况不明,项目设计脱离实际,导致后期无法顺利实施,不得不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如,某县一土地治理项目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项目区内地下水匮乏,打不出机井,不得已改井灌为库灌,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延误了工期,重新调整实施方案后,又未履行项目调整手续。结果在国家验收中,这个县被定性为擅自调整项目计划。二是项目区选择不合理。在项目区选择上未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先易后

11、难的选项原则。有的项目区过于分散,缺乏整体规划,治理措施难以配套。有的项目区缺乏最基本的立项条件,如水源无保障,项目区内水利骨干工程不具备,等等。三是因循守旧,没有因地制宜。有的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千篇一律,规划设计未请专业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设计水平低。有的甚至照抄照搬往年方案。四是设计标准低。项目总体设计目标低,往往局限于一般生产条件改善,没有把改善生产条件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工程设计标准也达不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那么,如何提高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水平呢?一是聘请专业的具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经验的规划设计部门或专家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逐步使土地

12、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推行专家负责制。二是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项目勘察,摸清项目区水土资源状况,为项目规划设计打好基础。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综合开发队伍。(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相互关系与区别。从时间关系上来看,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立项前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和依据。项目建议书经审查合格后存入项目库,并报上级农发办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经省级农发办审查合格后,即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评估论证后,方可纳入年度计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

13、成部分。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是项目立项后的项目实施阶段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根据经审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复的年度项目计划来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是项目实施的依据。从项目管理程序上来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属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属于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立项后的一项基础工作。从具体内容和要求上来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为项目立项做准备,目的是争取项目立项。内容侧重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理论性重于实践性。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是为项目实施做准备,重点是如何把项目计划落实到具体工程措施上,只有编制了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项目计划才有可操作性,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是项目工程招投

14、标及项目监理的依据。从工作深度上来说,三者是依次递进的关系,既可研报告比项目建议书更有深度,而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比可研报告更有深度。从管理层次上来说,项目建议书由省或市(地)级农发办审查,也可委托县级农发办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由省及审查,也可委托市级审查,年度中央财政资金五百万以上的项目需由国家审查。 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目前我省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委托市级审查, 省级重点项目需由省级审查。以上是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从我省目前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项目可研报告是和项目计划同时上报,对可研报告要求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事实上是将二者合二为一了。(三)项目评估。国家对土地治理项目评估作了具

15、体规定,土地治理项目,年度中央财政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由国家负责评估。其他由省级或委托市级进行评估。土地治理项目一般应采取专家评议可研报告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专家组评议实行组长领导下的专家负责制。项目评审的程序一般采取以下步骤:1、确定评估项目。2、组建评估小组。3、制定评估工作计划。4、组织调查工作。5、分析论证,写出评估报告。6、向主管单位提交评估报告。7、审批立项。8、建立档案,以备考察。项目评估的内容和要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办法有明确规定,这里不再赘述。项目评估的重点:一是项目总规模和布局是否合理、适宜。二是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可行。三是所

16、用技术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四是计划进度是否切实可行。五是投资估算是否准确。六是组织管理和建后管护是否适应。七是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目前我省的土地治理项目主要由市、县两级组织评估。从实际工作来看,普遍存在评估不规范、实地考察不足、评估手续、档案不完整,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今后应逐步规范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评估档案,提高项目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省级要加大项目评估力度,可考虑实行对十六市、地轮流进行省级评估试点工作,以促进项目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四)工程监理。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实行“三控制”、“两管理”和“一协调”。“三控制”及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两管理”即合

17、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即组织协调。目前我省各地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监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县级农发办聘请本地有资质的监理人员或行业专家,对单项重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监督。对聘请的专家给予一定的补助,属个人兼职行为。二是对财政投资10万元以上的单项水利工程,与专业监理公司签订监理合同,委托监理公司实行监理。对财政投资低于10万元的小型工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工程监理。监理费按工程财政投资的2%以内提取,实行县级报账。这种监理形式是当前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监理形式。三是由农发办或建设单位对整体土地治理项目进行打包,与专业监理公司签订监理合同,委托监理公司实施全方位监理。这种形势

18、目前较少采用。从监理的效果来看,上述几种形式各有利弊,具体采用何种形式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规范监理行为,完善监理机制。一是完善监理合同。不管是采用何种监理形式,都必须由农发办或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工程建设监理的范围和内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监理费的计取与支付、违约责任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二是完善监理程序。工程建设监理要严格按程序进行。三是完善建立档案。建设监理业务完成后,要及时整理合同文件和档案资料。(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是项目管理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明确了项目责任人、项目人员组织配备、项目完成时间、质量督查方法、质量标准等。

19、目前我省一般都把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初步设计合二为一。因此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重点说明以下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要点。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审查、审批中要抓住要点,避免方案出现大的纰漏,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主要有三点:项目实施责任要准确、项目实施目标要明确、项目实施措施要落实。1、项目实施责任。项目实施方案要既明确又准确地提出和划分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机构的责任、要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规定来确定。2、项目实施目标要明确。根据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和综合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明确提出项目实施的工期、质量、投资、档案管理目标。3、项目实施措

20、施要落实。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的具体组织、管理、技术保障、督查验收、资金管理、与参建各方的工作协调等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并指定有全面落实的保障措施,以保证项目实施目标的实现。主要工程措施的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合理,经济上是否可行,是否符合项目区需要,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是否明晰等。(六)项目法人制。实行项目法人制的目的,是使各类投资主体形成自我发展、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讲求效益的建设和运营机制,使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的项目成为从项目策划、筹资建设到生产经营均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做到政企分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法人一般是指项目建设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的代表。工程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

21、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的全过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代表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法人的工作班子,是项目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投资的支配者和监督者。负责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对国家及投资者负责,保证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内,全面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由于土地治理项目特别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特殊性,项目法人即建设单位,一般是由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作为项目法人代表。项目法人的主要职责:1、负责筹措建设资金。2、落实所需外部条件,做好各项前期工作。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或审定工程设计

22、、概算、筹资计划和用款计划,4、负责组织工程设计、监理、设备采购、和施工的招标工作。5、审定项目年度投资和建设计划,审定项目财务预算、决算。6、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内容建成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和办理竣工决算。7、项目实施中需决定的其他事项。(七)工程招标投标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基本程序:成立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或发放招标邀请书,发放或出售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23、项目招标,较大的土建工程项目、物资设备采购和工程监理,宜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小型土建工程可采用邀请招标或议标方式。规划设计(扩初设计)宜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在县级以上相应报刊上发布招标公告。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含三个)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出招标邀请书。(八)初步设计。目前我省项目初步设计与可研报告重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初步设计,模糊了初步设计工作的独立性、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初步设计与项目实施方案不同,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初步设计是在可研报告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工程总体布置、各项基本技术参数,进行单项工程设计、配套设施设

24、计、机械设备及物资采购计划编制,明确施工导流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施工总布置方案,编制工程概算,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阐明工程效益。提交与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深度相配套的可满足项目招标要求的初步设计图纸。项目实施方案是县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行使管理职能,进行事前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对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制度化建设滞后,工作规范化程度亟待提高。这是目前土地治理项目管理规范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资产移交、资金项目公示制、竣工验收制、标牌标记等,缺乏统一的规范,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现象。有的虽然也实行了

25、诸如招投标、专业监理等制度,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有的执行并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加强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三、关于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思路与机制创新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任务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调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促进农民消费。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支持农业投入、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一项战略措施、作为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平台,必须深刻学习领会这些精神,紧密

26、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以下是本人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央经济会议及国家农发办王建国主任最近的讲话的一些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仅供参考。总体讲,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工作,要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把握开发规律、创新开发理念、转变开发方式、破解开发难题,促进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体就是:“抓住一个根本、突出两个重点、完善两个机制、推进三个创新、强化四个支撑”。“抓住一个根本”就是紧紧抓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这个根本任务和首要目标,为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供给奠定基础。这是农

27、业综合开发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农业综合开发几十年长盛不衰的一个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这个立足之本丢掉。衡量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是否真正把项目区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基础,就不要谈什么结构调整、基地化建设,一定要先打好基础,再调结构、促增长,没有基础,就建不好高楼大厦,这是最基本的道理。高标准农田有几项硬指标,如方田建设标准、节水灌溉标准、林网建设、机耕路、土壤肥力等等,要真正落实到项目建设中去。省内一些高标准项目区,如兖州、汶上、东平、临淄、临朐、平原等县市区就值得大家好好学习借鉴。明年土地治理项目计划安排,将严格按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审核,凡是在硬件建设

28、上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得安排科技推广等“软措施”。否则,不予批复计划。“突出两个重点”就是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突出高产良田建设,保障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给。要在项目区广泛开展高产良田创建活动,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良种良法配套等措施,大幅度提高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各市在安排09年资金分配时要突出向粮食主产县倾斜,粮食主产县09年资金增长幅度要高于非粮食主产县;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突出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一是有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有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三是注重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四是实行规模经营。以家庭农场为主体,

29、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五是农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六是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七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大。政府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农业实施反腐政策,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投入,保护生产者利益。从现代农业上述特征可以看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既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不仅可为,而且大有可为。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农业,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创新开发模式,使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使增产增效与农民

30、增收、扩大消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项目区建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样板区。“推进三个创新”首先就是要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理念,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和僵化模式,树立现代农业开发理念,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从开发本身的概念上来说,就蕴含着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意思。字面理解:开即开辟、开创、破旧立新的意思。所谓开路、开山,就是一个从无到有,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的过程。鲁迅先生不是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发即发育、发展,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创造新东西的过程。所以创新是农业综合开发题中应有之意,干开发就是要不断进取,不断开辟新天地,不断创造新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开发理念,

31、一是牢固树立开发目标多元化的概念,开发的目标是复合的、多元化的,不是单纯改善生产条件,而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效益,是生产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目标的复合体。因此开发的目标是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二是树立开发手段多样化的理念,综合开发、综合治理,需要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等的综合利用,就需要不断丰富创新开发手段,创新开发措施。不要局限于拘泥于已有的农业、水利、林业、科技措施,要根据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开发手段。三是树立立体化开发的理念。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农业,这就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式和领

32、域不仅是单纯涉及生产、经济发展领域的,而是涉及农民生产、生活多方面内容的一项经济社会活动。不仅涉及生产力层面,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重组,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变化了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发生相应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这是生产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次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模式,动员行政的、市场的、社会的各种资源参与开发。应当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动员组织开发的工作模式面临着极大挑战,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只有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社会的各种力量和资源,才会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企业或专业合作经组织,

33、要积极探索以农民专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承担土地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既是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催生新的生产关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整合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近几年,各地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探索,今后还要继续加大试点力度;第三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模式,探索以资源开发带动产业开发,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体制、制度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扶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将项目区建成专业化

34、、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临沂市近年探索土地治理项目与龙头企业结合建设农产品基地,带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办法,就是项目建设创新的一个好例。东平县接山乡土地治理项目区通过资金整合、引进龙头企业建基地等方式,加快了项目区有机蔬菜生产加工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服务运输业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土地流转,催生了以土地股份合作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资源开发带动了产业开发,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现了最优化配置,为产业资本进入农业开发领域、推动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35、“完善两个机制”就是完善项目实施过程的运作机制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护机制。项目运作机制包括从立项、实施到竣工验收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制度约束机制。规划设计的科学化、标准化,项目立项实施过程的竞争立项、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保障提款、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的规范化、精细化。项目运行管护机制包括管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制度,管护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制度及项目建成后资产的移交与拍卖、租赁等管理制度等等。在这方面,淄博、泰安两市及部分县市区都有较成功的做法。国家已下发了项目运行管护办法,省也将制定实施细则。建议大家参观学习新泰市成立管护协会,实行协会制管理的做法。“强化四个支撑”就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个总目标,通过全面提高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物质基础支撑;二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效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项目区内的专化应用,提高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三是推进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加强粮食产业核心区建设,培育壮大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产业体系支撑;四是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