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2232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会计学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 东 工 商 学 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毕业论文(设计)GRADUATIONTHESIS(DESIGN)论文(设计)题目Title Of Thesis(Design)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 分院(系别)Department 会计学院 专业Specialty 会计学 班 级Class 学 号Number论文(设计)作者Author of Thesis(Design)论文完成日期Date论文(设计)指导教师Advisor指导教师职称The Title of Advisor 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 CONSUMMATES O

2、UR COUNTRY COMPUTERIZED AUDIT THE COUNTERMEASURE 摘 要计算机会计系统具有和手工会计系统完全不同的特点,这给审计工作带来巨大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但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审计的线索、环境、内容、技术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审计工作计算机化的需要,我们应更新审计观念,改变审计方法,培养和配备新型审计人才。本文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现状;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总体来说,

3、文章通过论述会计电算化引起的审计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相应的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审计对策。关键词:计算机审计;传统审计;完善;对策 AbstractComputerized Accounting system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ccounting, which bring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udit 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processing speed and accuracy o

4、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ble to provide users with timely and accurat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ut this also brings great impact on audit work, so that the audit trails, the environment, content, technologies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put

5、erized audit work, we should update the audit concepts, exchange audit methodology, train and equip the new audit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areas: Improvement of the necessity of computer audit ; the status of China to carry out computer audit;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China to carr

6、y out computer audit work; Improve the Countermeasure of Chinas Computer Audi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aused by the audit of the content and changes in the way and constructively made a number of relevant audit Countermeasure. Keywords: Computer Audit; Tra

7、ditional audit; Perfect; Countermeasure目 录一、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1(一)完善计算机审计能够促进审计的发展1(二)完善计算机审计可优化会计电算化的环境2二、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现状2(一)我国计算机审计的产生2(二)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3三、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4(一)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比较缺乏4(二)审计系统缺乏实用性、信息不对称4(三)与计算机审计有关的法规和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4(四)计算机审计滞后于内部控制的变化5四、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5(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5(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6

8、(三)加强审计系统的实用性、实现资源共享6(四)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7(五)针对计算机审计的特点,建立新的内部控制7五、结论8致 谢9参考文献10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算化、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目前,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以计算机核算系统来代替人工核算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在我国大量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广泛地开展,近年来随着电算化系统和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前会计资料和经济信息失真

9、的现状要求我们要加强和突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因此,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1。一、完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一)完善计算机审计能够促进审计的发展计算机审计的完善能够发展审计方法与技术体系,审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使得审计资料的审查与分析工作主要由计算机完成,从而可以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能进行复杂运算等优势,采用或选择一些手工审计条件下很难或无法完成的方法与技术。例如,手工审计中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由于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在手工审计条件下很难使用。审计电算化以后,可通过编制抽样审计软件只需输入需要的可靠性程度、样本量等原始数据即可给出审计结果;其次

10、完善计算机审计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与范围,手工条件下由于审计方法与技术的限制,对手工信息系统的审计往往以财务审计和事后审计为主。审计电算化以后,可利用计算机的特长,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效益审计。例如,内部审计人员可通过对成本费用的事中复核、审查成本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及时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审计意见;可建立一个以会计学、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为手段的智能审计电算化网络系统,辅助审计人员进行效益审计。完善计算机审计增强了审计信息的反馈能力,在传统审计条件下,审计信息在反馈、整理的灵敏度、准确度、相关性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足,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对促进审计信息的

11、利用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及时性:计算机审计给审计信息的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优势,手工条件下严重滞后或需要长期准备常规审计信息,电算化都可适时提供了。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下级审计部门的审计信息可及时传递到上级审计部门,以便于及时编制审计报告; 再例如,审计电算化后,大量的审计信息(审计法规,被审单位基本情况) 都存储在计算机内,需要时可随时查阅,使资料的索取更加及时了。2. 准确性:计算机审计不会发生手工计算、整理、复核、核对等的差错,而且电算化后,审计人员可以选用那些审计复杂、工作量大、但更为实用的审计方法,以使审计信息更加准确。最后,完善计算机审计推动了审计工作规

12、范化的进程审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要求对手工信息系统的审计必须规范化。这是因为,计算机只能按人们给它编定的程序和指令执行各种审计处理,如果审计工作本身不规范,则每次审计或对每个单位审计步骤,内容和方法都不相同,要利用计算机有效高效地进行审计是非常困难的。另外,计算机审计程序的编写成本是相当高的,如果审计工作不规范,每次审计都和编写一套程序,那么审计电算化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完善审计电算化,必将推动我国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进程2。(二)完善计算机审计可优化会计电算化的环境首先,计算机审计可以保护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计算机

13、硬件和财会软件进行审计,即对其安全、可靠、稳定、合法、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因此,通过计算机可以揭露问题,为被审单位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其次,计算机审计可以保证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会计的命脉是数据的真实性。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数据存贮介质的改变,使数据有了被篡改、不准确的可能,而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方面提供的数据是否正确、公正、全面进行审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利用计算机输入非法数据篡改会计数据或破坏磁介质中的会计数据等舞弊犯罪行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最后,计算机审计可

14、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出内部管理和控制薄弱环节,提出改善意见,促使被审单位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内部管理和控制3。二、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一)我国计算机审计的产生中国的计算机审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计算机审计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探索到逐步走向普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几年来,各种杂志上已经发表了一些价值较高的有关计算机审计的论文,审计署已举办了多次计算机研讨会,许多财经院校、审计科研机构已经

15、将计算机审计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审计实务方面,已有一批计算机审计软件先后通过了审计署组织的专家鉴定,有些计算机审计软件已在审计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与质量。1996年底,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明确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内容与范围、计算机辅助审计人员的资格、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注意事项等。所有这些理论与实务方面的进展对于规范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后,计算机审计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作为一种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长时间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已经取得了初步

16、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初步培训培养了一批计算机审计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审计人才,审计署就如何使用数据采集软件,通过何种方式采集电子数据,如何将采取到的数据转换为审计所需要的格式等具体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国7万名审计人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通过了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考试,有近千人通过了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已经成长为计算机审计的骨干4。2.审计软件的开发取得了显著进步由于审计环境和审计工作的不确定性,我国审计软件的开发方面多年受到较大的困扰,但是近几年有所突破。目前,我国计算机审计法规检索系统和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已开发了多个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和审

17、计办公自动化系统。很多审计软件的成功开发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如近年来在全国审计系统广泛使用的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软件,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软件,银行审计软件等。另外,各种商业化审计软件也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3.初步建立了计算机审计准则和规范在计算机信息环境下审计的一般原则,内部控制研究评价与风险评估,审计程序等内容,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在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由于我国CPA 的市场化建设及推行的时间较晚,同时在CPA 的考试中也没有计算机知识方面的要求,因此一部分的CPA 运用计算机的水平相对较低。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审计

18、工作的内容、对象和标准都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前提下,审计人员成功地在金融审计中借助计算机审计技术查出一大批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案件,有效的提高了审计效率,保证了审计质量。因此,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我国计算机审计近几年确实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在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审计所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6。三、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比较缺乏审计已经进入“无账本”环境,审计人员面临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危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审计人员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相当大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知识

19、和经验,但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造成一些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二是年轻的审计人员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需依赖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造成审计人员独立性减弱;三是各级审计机关在运用通用软件的时,培训时间短,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四是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难以抽出时间专门培训以提升整体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使得“工作、学习、应用”三者矛盾突出,远不能适应计算机审计发展的要求。因此,由于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

20、审计人员,我国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7。(二)审计系统缺乏实用性、信息不对称我国目前部分审计软件鉴定通过后, 真正用于审计一线的不多, 相当一部分审计软件与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缺乏实用性,不能满足一线审计人员的迫切需要。加之财务与管理软件都没有执行国家关于审计系统接口的有关规定,大部分计算机系统没有设置审计接口, 有些系统的数据库还加了密,所以无法通过访问审计软件的系统资料来获取电子资料,成为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瓶颈。并且目前我国开发的很多大型系统, 也没有考虑审计系统接口的问题。计算机审计系统实用性不强, 成为我国审计工作一个主要的障碍8。审计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连贯现象较为

21、普遍,审计信息资源存在浪费。一方面审计信息不完整,没有形成统一的审计信息资料库,对有限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管理和使用。主要体现在收集整理被审计单位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利用审计成果方面相对滞后,审计信息管理的缺失影响信息利用的层次和水平,不能对审计决策、审计实施形成有力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有限的信息也未得到充分利用,影响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现在许多审计信息资料与数据储存在一台台电脑中,审计信息资料没有有效地通过局域网络进行链接,审计信息与数据不能互通,资源与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审计机关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都是孤立的系统,不能形

22、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导致远程审计比较困难。局域网内的审计数据库开发和建设不够完善,还没有为开展计算机审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环境。(三)与计算机审计有关的法规和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审计必须依法进行,计算机审计也不例外。但目前我国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有些甚至还是完全空白。例如,电子凭证、电子合同、数字签名等的法律效力和保存要求:数字认证机构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计算机犯罪如制造病毒、黑客攻击等适用的法律:在计算机审计中审计机构的权力、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义务等,有关的立法还很欠缺,这给依法开展计算机审计带来很大的障碍。另外,尽管我国审计署和中注协都

23、已颁发了一些有关计算机审计的准则和规范,但是这些准则和规范还不完善。已有的准则和规范中缺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和系统功能审计方面规范。而且,已有的规范还比较概括、笼统,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对计算机审计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我国审计人员来说,显然还缺乏具体的指南9。 (四)计算机审计滞后于内部控制的变化计算机审计的实施,一般偏重于为会计工作提供方便,至于如何控制错误则重视不够。近代审计都是以系统为基础, 即审计师对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 将其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在手工方式下, 内部控制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牵制, 审计人员利用纸质信息进行手工核对和检查, 从笔迹上即可

24、辨认出登记人, 从而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 而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 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 会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 互相牵制的功能失效, 手工会计系统中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 不能有效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 内部控制中的职权管理转变为电算化方式下的权限管理, 即由系统管理员分别设置制单员、审核员等操作人员, 并为每一位操作人员赋予职责相互分离的功能权限实现控制。这种方式下的相关会计数据记录的核对只能是打印核对或通过显示器输出核对。如何建立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尤其是程序化内部控制, 是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的又一新问题10。四、完

25、善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对策通过对我国计算机审计中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到,只有解决好计算机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计算机审计,形成有利于实施计算机审计的良好环境。推进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开创信息社会条件下审计工作新局面的客观要求;是审计工作求真务实、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指导方针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审计创新、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水平的有力保证。计算机审计对审计工作的方式、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素质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

26、要对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排除困难,下大气力把计算机审计工作搞上去。为此要大力强化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认识,使每位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计算机知识和原理,而且还要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并掌握计算机审计操作方法,对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在会计电算化工作广泛应用的今天,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能否满足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审计方式是否采用现代技术,审计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其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注重对高校

27、学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开设已普及化,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但是,由于人们对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应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高等院校应逐步开设电算化审计专业,这样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各大高校中会计专业及审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校期间多多接触各种财务软件,改革以往关于计算机审计方面的理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其次,对职业的CPA以及内审人员进行培训。针对在职人员主要是加大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普及培训力度, 在此

28、基础上进行中级、高级培训, 将培训的内容不断深化并拓宽, 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支审计业务娴熟、掌握信息技术、能独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复合型审计骨干力量。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利用高等院校进行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审计工作岗位中的审计人员来说,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方式,着重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操作技能和电算化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采用这种短期培训的方式也是解决审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的广泛应用,虽然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审计工作改革的进程。我们相信,随着电子

29、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电算化审计条件也将在电算化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会计工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也会因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有力的保障11。 (三)加强审计系统的实用性、实现资源共享财务软件的开发要面向特定的领域,同时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机审计系统。但是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使用方式,这给计算机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对审计软件采取预设或自编的审计程序的技术以满足计算机审计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难度。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这一记账工作的新形势,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我们应该借鉴推行会计电算化的

30、实践经验,重视对审计软件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组建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使电算化审计软件广泛地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不断吸取电算化审计的工作经验,逐步改进和完善审计工作,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加大改革力度, 尽快实现审计系统与各计算机系统对接,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整体信息化水平,实现审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必须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对分散的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对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全面提高审计信息管理水平,逐步形成规范的信息共享作业平台。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另一方面要

31、依靠有效的网络, 分层次地形成信息共享, 提高审计系统的实用性12。(四)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审计工作的环境、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线索等基本的审计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有的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已不能适应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要求。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 ,制定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规范和标准,可以有效规避计算机审计风险。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 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计算机审计是随着会计电算化而产生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所进行的审计。因此, 审计难度更高, 审计风险更大, 在这种情形下, 过去手工会计系统的

32、审计标准和准则中部分内容已不适应, 而新的关于计算机审计的程序标准和准则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 在计算机审计的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苦于无严谨的规程可循, 只好凭经验办事。主管财政部门在评审某会计软件时应同时规范、指定与之相适应匹配的审计软件。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大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审计过程的严谨程度、计算机取证的具体方法以及审计应达到的效果等具体事项作出规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

33、势, 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应逐步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 使我国的审计工作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 更好的为对外开放服务13。(五)针对计算机审计的特点,建立新的内部控制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由于会计系统实现了电算化,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的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储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电算化系统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这些内部控制除了有关电子数据处理的制度、规定和人工执行的程序控制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14。对程序控制,审计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

34、计。对于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15。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维护资产的安全,在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方式下,主要通过建立计算机审计软硬件管理制度、审计岗位责任制度、上机操作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保证会计信息审计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在企业具体的审计实务中,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审计相关制度进行企业职能分离控制,对不相容职务加以分设,根据职责分明、互相制约原则建立相应职责分工,也可通过制定一套严谨的会计数据处理标准规程来控制数据流程。如会计数据遵循经过输入审核、记账和结账的过程而不是直接修改数据库来进行;计算机数据文件和程序进行加密,使

35、在磁盘中存储的资料保证其完整性与正确性。事实证明,只有健全计算机审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五、结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审计电算化的不断深入,可以预测,计算机审计将对未来审计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计算机审计将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在审计时间方面,将会使事后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更趋完善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审计电算化将促使审计职业的形式和内容发生根本的变化。在审计部门统一的信息系统和审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环境下,以手工复核,核对等为特征的审计职业形式和内容将不复存在。未来的审计人员只要对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给出审计结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36、 要求电算化审计工作跟上它的发展, 要求我们做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各种准备。审计人员应扫除思想顾虑, 加强学习, 要求审计人面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丰富知识, 要求能够使用或设计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审计程序, 培训能应用计算机的审计人才。在当前实现审计技术现代化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会计电算化审计是实现审计方法现代化的关键。致 谢一年的会计学习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一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我的导师,xx老师。

37、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论文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参考文献1 苏运法,袁小勇,王海洪.计算机审计M .

38、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2 张立梅,朱爱军,张剑平.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4(10).3 秦川昊.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在国库审计中的尝试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1(5).4 董大胜主编. 审计技术和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5 陈淑芳. 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月刊, 2007, (27) .6 刘战平. 在创新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中国审计,2006(8).7 季辉. 制约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4).8 刘绪文. 关于计算机审计中导入数据的几点认识J.审计与理

39、财,2005(10).9 陈伟峰.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财会研究,2001 (6) .10 高建超. 会计电算化与审计.中国市场,2006 (35) .11 王海林. 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财会月刊, 2004 (18) .12 解玉梅,彭伟.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11) .13 严永斌. 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及建议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 (03) .14 石近崑. 计算机审计实践与发展趋势J. 科技成果纵横, 2008, (05) .15 李劲. 新世纪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06,(0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