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讲义.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2431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讲义.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宏观经济学 01 引用经济学家撒缪尔森的话 课程的三大需求 教师安排 学时安排 主要参考书 学习理论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做出决策? 引用动力学中的一段话 教学安排 教学安排的内容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学指标度量 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 总供给分析 第六章 对劳动力市场做的度量 第七章 凯恩斯主义的AS曲线 第八章 新古典主义的AS曲线 第四篇 经济增长理论 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考试 考试以及成绩评定 宏观经济学 02 宏观

2、经济学引言 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问题?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1.1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鸟看图 西方经济学演化遵循的规律 (一)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边际革命 1.经济学史前 什么是财富 2.经济学的创世纪 亚当斯密的著作 著作的内容 古典经济学的意义 3.约翰穆勒的综合 4.古典经济学的危机 5.边际革命 边际效用价值论 门格尔改革的矛头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 先行者的悲凉 戈森的不幸 戈森的思想 戈森定律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说法的含义 按照边际效用理论如何解释老酒比新酒贵? 边际分析 宏观经济学 03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6.对经济学中革命的反思 从表象看 劳动价值

3、论 为什么社会科学中的革命与自然中的革命不等价? (二)马歇尔的综合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马歇尔的理论 物理学中的均衡 经济学中对立的、变动的力量 马歇尔理论的意义 危机 西方经济学发展演化图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 新古典经济学的危机和凯恩斯革命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设 亚当斯密的理论 名言中对人的本性的描述 结论 2.信息完全假设 价格机制的作用 价格机制作用的总结 宏观经济学 04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2)控制论 例子 看不见的手理论 价格机制的三种作用 3.市场出清假设 亚当斯密描绘的理想图景 马歇尔论证的局部均衡 这种结果包含两种市场含义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 瓦

4、尔拉斯把价格机制构想成拍卖人 两个经济学家 我国改革开放的含义 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的变动 对于市场出清做出的比喻 古典经济学家的假设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图示 市场万能论 政策主张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凯恩斯理论 政府干预万能论的图示 凯恩斯的非均衡论 宏观经济学 05 第一章 (四)萨缪尔森综合和新古典综合凯恩斯主义的形成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的贡献 1.理论上的综合 2.形式上的综合 对于政府干预的作用 萨缪尔森的思想的意义 新古典综合论的意义 总结 凯恩斯的通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 三次综合 二.课程设置 1.工具类课程 2.从历史学的角度 3.核心理论 4.建立在核心理论基础之上的技术性和实用

5、性的分支理论 宏观经济学 06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问题 图示 怎样从非均衡恢复到均衡的道路上? 2.宏观经济增长问题 二.度量宏观经济的量化指标 2.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有两种用途 3.就业率 4.国际收支状况 政府政策的4个最终目标 宏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三.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 宏观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图 四.宏观经济学的特征事实 两个美国经济学家 2.美国经济波动的8个特征事实 顺周期 消费和投资周期性波动曲线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1.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宏观经济按交易市场

6、划分 货币市场 劳动力市场 生产要素的划分 二.按市场参与者划分 厂商或者称为企业、政府 国外的消费者 三.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图 1.总需求 2.总供给 四.具体分析方法 四类变量 四个部分的关系图 分析思路 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 宏观经济学 07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2.1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核算对象 1.两者的相同之处 两者相同之处中需要强调以下五点 计算期 最终产品 例子 总结 市场价值 缺陷 总和 生产 2.两者的不同之处 (1)GDP (2)GNP GDP与GNP的差别 宏观经济学 08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我国的GDP、GNP的资料

7、 中国近20年来的GDP增长 二.核算方法 例子 1.个人消费支出 图示 2.私人国内总投资 支出法:来源 3.政府购买支出 4.净出口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 三.核算方法之二 社会经济主体的分类 国民收入核算框图 四.国民收入核算衡等式 1.国民收入核算衡等式 2.计算GDP的不同方法 3.GDP的各种名称 GNP、GDP为什么等于总供给又等于总产量? 4.收入核算是事后分析,均衡分析是事前分析。 宏观经济学 09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总量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与净值之间的关系 个人收入与国民收入的差别 六.GDP(GNP) 的缺陷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

8、的指标 2.反映的只是产品的数量 3.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没有考虑闲暇对人们福利的影响 幸福指数 2.2价格指数 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例子 GDP减缩指数 二.消费品价格指数 1.GPI的定义 2.GPI与GDP Deflator的区别 数据图示 三.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 10 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 包括哪几章? 三章通用前提假设 四个层次含义 生产能里闲置的两层含义 2.假定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价格刚性两个体现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是无限的 图示 4.由于总供给无限,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单方面决定。 萧条经济学 体现了凯恩斯定律的含义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

9、出模型 3.1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宏观经济理论 一.从核算的角度看 二.均衡条件 总支出AE与总需求AD 总支出 图示 总需求 四.均衡的调节机制 1.当AE大于AD 2.当AE小于AD 3.当AE等于AD 存货调节机制 宏观经济学 11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3.2两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示 国民收入核算框图 两部门的均衡条件 均衡条件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1.消费函数 边际量 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 美国某些产品的需求收入 案例 图例1 图例2 图例3 图例4 图例5 宏观经济学 12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2.储蓄函数 (1)自发储蓄 第一:短期 (2

10、)引致储蓄 取值范围 图示 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 1.模型 2.几何图形 图例 均衡的国民收入图 (1)45度线法 3.均衡点的移动 紧缩缺口 膨胀缺口 自发消费的经济含义 几何图形 消费致富论 宏观经济学 13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三.节俭的悖论 节俭的反论 3.节俭的悖论 孟迪维尔的观点 凯恩斯的观点 4.节俭是美德与节俭的悖论的争论 合成谬误 分解谬误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5.根源于宏、微假设的不同 6.节俭的悖论对当今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都市负翁 举例:单身负翁 一个爱巢,造就两个负翁 按揭消费的前提 (2)对企业、厂商带来的影响 (3)对社会风气带来

11、的影响 浓缩人生的案例 四.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之二投资储蓄法 1.模型 2.几何图形 图示 宏观经济学 14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3.均衡点得移动 (2)投资得变化 图示 (3)S的变化 图例 增加自发消费的经济含义 改变斜率的经济含义 五.AD-AS法与I-S法 总需求总供给法和投资储蓄法 收入支出模型 相同之处 3.3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 一.政府的收入 几何图形 (2)转移支付TR 2.政府的收入行为 (1)固定税制 (2)变动税制 二.固定税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模型 2.几何图形 宏观经济学 15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

12、模型 第三节 三.固定税制下的乘数 1.乘数的定义 自变量 因变量 2.乘数的各种求法 乘数效应 第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 乘数过程的启示 摆脱的两种方法 例子 (2)乘数的第二种求法 图示 (3)乘数的第三种求法 一个结论 3.固定税制条件下的各种乘数 投资乘数 三种乘数的总结 宏观经济学 16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第三节 (4)转移支付乘数 例子1 结论 (5)政府的固定税收乘数 例子2 (6)边际消费倾向乘数 总结以上6个乘数 (7)平衡预算乘数 预算盈余 平衡预算的含义 案例 平衡预算乘数与前6个乘数的不同 平衡预算乘数的经济含义 四.变动税制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

13、入的决定 1.模型 2.几何图形 宏观经济学 17 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五.变动税制条件下的乘数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2.自发消费乘数 3.投资乘数 4.转移支付乘数 5.政府的固定税收乘数 6.边际消费倾向乘数 7.税率乘数 以上7个乘数共同的特点 8.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的含义 平衡预算乘数的经济含义 六.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对预算盈余带来的影响 1.财政政策工具 2.政府的预算盈余 直接影响 前提假设 3.政府购买支出变化对预算盈余带来的影响 4.转移支付变化对预算盈余带来的影响 5.自发税收变化对预算盈余带来的影响 6.税率变化对预算盈余带来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18 第

14、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 第四节 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四部门 二.进口函数 三.四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模型 2.几何图形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乘数 五.乘数小结 列表 2.乘数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3.乘数的特点 4.财政政策的初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宏观经济学流程图 二.收入-支出模型 三.波动的根源 四.乘数是收入支出模型的关键 五.循环影响中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六.所有影响基本上都从消费中传导过来 七.固定税制条件下和变动税制条件下相比乘数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学 19 第四章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比较第三章与第四章 4

15、.1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分析思路 一.投资的决定 1.自发投资 2.引致投资-bR 图示1 二.引入投资函数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模型 2.几何图形 3.均衡点的移动 (1)波动根源和传导机制 (2)坐标转换 图示2 IS曲线 4.IS曲线的表达式 三.决定IS曲线位置 图示3 图示4 图示5 四.决定IS曲线斜率的因素 图示6 图示7 图示8 图示9 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 20 五.IS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 图示:IS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 图示1 2.IS曲线以右点的经济含义 图示2 六.IS曲线的特殊情况 图示3 图示4 七.推导IS曲线的另一种方法 1.用I-S法推

16、导三部门变动税制条件下的储蓄函数 图示5 图示6 2.四个第一象限法 图示7 八.IS曲线中蕴涵的因果关系 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 21 4.2货币市场均衡LM模型 一.资产的种类和选择 1.货币 2.金融资产 3.实物资产 4.重要假定 二.货币需求 1.交易动机 2.预防动机 图示1 3.投机动机 债券未来价格的确定 (2)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和利率的关系 总结宏观经济学中的三类边际量 图示2 4.总的货币需求函数 图示3 (1)决定L曲线位置 图示4 (2)决定L曲线斜率的因素 图示5 图示6 宏观经济学 22 三. 货币供给 图示1 四.货币市场的均衡 1.均衡条件 (1)模型 图示2 (3

17、)流程图中的扩展 2.均衡点的移动 波动根源 传导机制 图示3 LM曲线 3.LM曲线的表达式 五.决定LM曲线位置 图示4 图示5 图示6 思考题 六.决定LM曲线斜率的因素 图示7 图示8 图示9 图示10 七.LM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 1.LM以左点的经济含义 图示11 图示12 2.LM以右点的经济含义 图示13 八.推导LM曲线的另一种方法-四象限法 图示14 宏观经济学 23 上节课得问题 均衡条件 图示1 为什么用斜边来表示货币供给? 图示2 九.LM曲线的特殊情况 1.h趋向于0 古典特例情况下的LM曲线 图示3 图示4 2.h趋向于正无穷 凯恩斯特例下的LM曲线 图示5 图示

18、6 流动性陷阱 图示7 图示8 图示9 十.LM曲线中蕴涵的因果关系 从LM曲线的表达式看 思考题 十一.小结 图表 第三节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IS-LM模型的来源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 希克斯 革命者和综合者的关系 2.两个剑桥之争 图示1 英国经济学家洛宾逊 双方争论什么是凯恩斯理论的灵魂? 图示2 二.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图示3 三.三大心理规律之一_边际消费倾向低贱 图示4 图示5 图示6 2.三大心理规律之二_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 三.三大心理规律之三_流动性陷阱 图示7 图示8 2与3结合在一起的结论 1与2与3

19、结合在一起得到的结论 图示9 三.IS-LM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图示10 实现均衡的路径 图示11 宏观经济学 25 (2)对调整速度的假设 图示1 四.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五.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大小的因素 六.关于财政政策效力的命题 结论 关于财政政策效力的正确表述 命题2 命题3 七.关于货币政策效力的命题 关于货币政策效力的正确表述 命题4 命题5 命题6 宏观经济学 26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图示1 实现充分就业的方法 第一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图示2 1.关于银行的几个概念 (1)准备金 (2)法定准备金 (3)超额准备金 (4)高能货币H 2.银

20、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 两个假定 例子 3.高能货币H与货币供应量M的关系 图示3 宏观经济学 27 4.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 (1)法定准备金比例 (2)公开市场业务 (3)再贴现率 5.三大政策工具的比较 6.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原则 图示1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图示2 图示3 图示4 宏观经济学 28 图示1 图示2 宏观经济学流程图 1.初始效应 每一步骤的经济含义 初始效应的几何图形 2.引致效应 走消费路径的影响 图示3 走投资路径的影响 假定 引致效应的几何图形 3.总效应 总效应的几何图形 思考题 结论 4.重要推论 宏观经济学 29 三.货币政策效力分析之一 图示1 宏观经济学

21、的流程图 (2)政策效力分析 引致效应 走投资路径的负影响 总效应 命题5 图示2 初始效应 图示3 命题6 3.流动性陷阱 图示4 图示5 4.古典特例 图示6 宏观经济学 31 (4)如果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确定,可以通过利率来控制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 图示1 (5)货币政策效力分析的前提条件 图示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其他路径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 图示3 货币主义的首领弗里德曼 (6)对货币政策效力的颠覆性研究 2.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对称性 关于货币政策运用的经验和教训 图示4 3.货币政策的时滞 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图示5 宏观经济学 32 第二节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流程图 1

22、.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 财政政策工具的共性 2.财政政策工具运用的原则 图示1 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图示2 1.初始效应 图示3 图示4 2.引致效应 图示5 走消费路径的影响 图示6 走投资路径的影响 图示7 总效应的几何图形 思考图 两个推论 4.重要推论 宏观经济学 33 三.财政政策的效力分析 图示1 (2)政策效力分析 初始效应 引致效应 总效应 命题1 图示2 命题2 四.财政政策效力分析之二 图示3 图示4 命题3 3.流动性陷阱 图示5 宏观经济学流程图 宏观经济学 34 4.古典特例 图示1 (2)政策效力分析 走投资路径的影响 图示2 五.财政政策自身的特点_自动的稳定器

23、 自动的含义 1.税收制度 图示3 图示4 (2)萧条时期 总结 图表 图示5 2.转移支付制度 图示6 图示7 六.财政政策的缺陷 1.财政政策的时滞 图示8 2.传导机制的不确定性 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图示9 图示10 图示11 宏观经济学 35 第三节 产出的构成和政策组合 一.产出的构成 图示1 1.G 公共物品的特征 (1)消费的非排他性 (2)具有提供的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供给方式的差别 公共物品转化为私人物品 图示2 2.T和TR 图示3 3.投资津贴政策 二.财政政策的选择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对政策的主张的不同 三.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效果 表格1 图示4

24、图示5 表格2 图示6 图示7 宏观经济学 36 政策搭配 3.松财政 图示1 图示2 4.紧财政 图示3 图示4 结论 第四节 总需求曲线 AD和AD曲线 1.AD 2.AD曲线 二.AD曲线的推导 1.传导机制 图示5 2.几何图形 3.代数式 图示6 宏观经济学 37 三.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支出为例) 表格 财政政策对AD影响的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中对应的关系 结论 政策效力变化的几何图形 一个市场均衡到三个市场均衡的公式 图示1 四.AD曲线斜率的决定 1.货币政策对AD曲线斜率的影响 图示2 图示3 结论: 图示4 2.h上升 3.k上升 4.b上升 思考题 五.本章小结 1.宏观经

25、济流程图 2.需求管理的政策 3.对IS-LM模型的质疑 华人经济学家蒋硕杰 宏观经济学 38 第三部分 总供给分析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差别 第六章 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度量 第一节 总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一.总供给与总产量的关系 1.总供给 2.总产量 二总产量与总投入量 图示1 第二节 有关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几个概念 一.失业 1.含义 2.周期性失业 图示2 3.摩擦性失业 4.结构性失业 5.自然失业率 二.就业 1.工作年龄人口 2.劳动力LF 图示3 3.充分就业 第七章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基础 一.菲利普斯曲线 图示4 图示5 宏观经济学 3

26、9 一.菲利普斯曲线 图示1 图示2 水平的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图示3 菲利普斯曲线垂直说明 图示4 菲利普斯曲线简化为线性 推导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步骤 二.W-N线 (一)在短期内如果名义工资具有粘性的情况 图示5 图示6 图示7 图示8 W-N线的斜率 图示9 (二)长期内,W可以较快的变动时 2.从斜率来看 3.从方程来看 长期W-N线的几何图形 三.生产函数 一个公式 图示10 宏观经济学 40 四.产品的定价原则 公式 图示1 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 图示2 垄断厂商的成本 五.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式 (一)在短期内P具有粘性 图示3 图示4 图示5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图示6 (二)

27、长期内P可以较快的变动 2.从斜率来看 3.从方程来看 图示7 第二节 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价格粘性的解释 一.原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1.原凯恩斯主义的困境 图示8 图示9 近代西方经济学演进图 2.新凯恩斯主义的复兴 新凯恩斯主义的新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 41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 1.区分了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 (1)名义粘性 (2)实际粘性 2.关于工资 3.关于价格 三.解释名义工资粘性的理论 长期合同论 1.假定 (2)合同期交错 2.W调整的过程 3.长期合同存在的原因 4.名义工资粘性的政策效应 5.本理论的缺陷 四.对实际工资粘性的解释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理

28、论 1.假设 图示1 乔治.阿克尔洛夫的理论 图示2 2.效率工资模型 3.模型解的经济含义 图示3 4.效率工资理论的扩展 五.内部人-外部人理论 内部人 外部人 六.对新凯恩斯主义简要的评价 图示4 2.在解释工资价格粘性的时候强调的是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 3.较为温和的政策含义 4.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上的缺陷 7.3 需求冲击 需求冲击通货膨胀 一.初始均衡为稳定性均衡条件下货币冲击的效果 1.短期 几何图形1 几何图形2 几何图形3 2.中期效应 几何图形4 几何图形5 几何图形6 3.长期效应 结论 二.初始均衡为不稳定均衡条件下货币冲击的效果 几何图形7 几何图形8 三.初始均衡

29、为稳定性均衡条件下财政冲击的效果 1.短期效应 (1)在货币、产品市场上 几何图形分析 (2)在劳动力市场上 (3)回到货币、产品市场 2.中期效应 (1)在劳动力市场上 (2)在货币、产品市场上 3.长期效应 结论 四.初始均衡为非稳定性均衡条件下,财政冲击的效应。 第四节 供给冲击 一.供给冲击的出现 二.考虑原材料价格的供给分析 三.不利的供给冲击的效应 1.短期效应 2.中期效应 3.长期效应 结论 四.对不利的供给冲击是否采取适应性政策 五.影响AS曲线的其他因素 六.有利的供给冲击的效应 第八章 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第一节 弗里德曼费尔普斯修正和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图示 二.弗里

30、德曼和费尔普斯修正 1.附加预期德工资菲利普斯曲线 2.价格增长率与名义工资增长率 三.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 (一)在短期内 (二)长期内 四.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米而顿.弗里德曼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早期代表人物 罗伯特.卢卡斯 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 第二节 预期形式的演变 一.预期的模型化以及意义 1.什么是预期 2.意义 二.适应性预期 1.定义 2.适应性预期的优点 3.适应性预期的缺陷 三.理性预期 1.原始含义 2.表达式 四.两种预期方式在蛛网模型中的应用 1.附加适用性预期 (2)蛛网模型的通解 2.适应性预期条件下,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3.适应性预期在蛛网模型中运用的经济含义 4.理性预期的蛛网模型 5.理性预期的经济含义 6.对理性预期的质疑 五.对预期形成的方式角度对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进行沟通。 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一.货币冲击的效果分析 1.波动根源是货币冲击 2.传导机制 3.预期的效果 4.预期的调整速度 二.货币政策规则相机抉择 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简评 宏观经济学前8章总结 一.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 宏观经济波动的8个特征事实 第四篇 经济增长理论 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