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2459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摘要: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逐渐形成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效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in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fter gradually appear differentiation, and gradu

2、ally formed a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two kinds of different theories.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i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theory, the western economics effective ex

3、perience,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从17世纪初开始,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17世纪得到了充分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逐步出现,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为了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现象,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并分化出了专业性较强的经济学分支。最先分化出来的经济学分支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最早于1615年在蒙克莱田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被提出,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

4、中也提及了政治经济学,他将政治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学问。在马歇尔之前,“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同义的,它们是对同一门学科的不同称谓,“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生活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内容。”在马歇尔之后,出现了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分野。19世纪中期经济学的分化加快,逐步形成两个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名称的使用上,罗宾斯和熊彼特坚持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到了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用“经济学”这一概念取代了“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特指马克思主

5、义政治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是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共同点第一,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发展。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其理论体系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西方经济学利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计量检验,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的研究规范,对古典经济学的部分理论做了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运行的本质的同时,也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中合理的部分,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全新的理论。第二,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市场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6、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理论存在一部分交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核心的部分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存在共通性。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从对方的理论得到了有效的启发,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第三,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具体的分析方法和结论上存在共同点。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采用了许多相同的分析方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数学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中存在大量求解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例如以最小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产量、最优的资源配置、最节约成本的生产流程布局等问题;同时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都引入了大量的计

7、量模型,例如投入产出分析。同时,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例如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二、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不同点第一,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具有对立的阶级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它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判断,因此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而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经济学也具有阶级性。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相同的经济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议,这是因为经济学家代表了各自所在的阶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承认自己的理论具有阶级性,并且明确指出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代表,凯恩斯也承认过“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

8、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是服务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学科。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级的利益,因此两者具有对立的阶级性。第二,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存在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对立。西方经济学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潜能,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在微观经济领域的基本结论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结论是,在市场失灵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经济依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就是说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它强调个人主义和个

9、人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只有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要求的所有制才是最有效的,并不能简单地说公有制优于私有制,而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才能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因此即使当前社会存在个人主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渐被公有制下的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集体的共同力量。第三,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具有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唯心主义的,对经济现象的分析不触及现象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生产力和

10、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灭亡的命运,更多地是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揭示经济现象的量的变化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第四,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存在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对立。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效用价值论。马斯洛提出了效用价值论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商品的价值是根据消费获得的效用来衡量的,经济中的参与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这种效用的生产和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认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构成了商品的价值,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可以体现社会生产关系,劳动价值论构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是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与运动等理论的基础。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有共通性,又有独立的个性。分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有利于寻找适合我国经济现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形成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合理的理论我们进行批判地继承,对于解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刘培荣,杨坤浅议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

12、论体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谷书堂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经济纵横,2008(5)3刘文超,李辉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征比较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9(10)4盛正国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信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吴江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系的认识暨南学报,2007(6)6赵宗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1)7余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科学逻辑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8周世良两个范式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差异中国科技信息,2007(1)9刘文雯,姜薇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法制与社会,2008(12)10张国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再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