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82816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村振兴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交流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我们一直在干的事情,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农民更是农村的主人,抓牢农民主体性是乡村振兴工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各个角度高度强调了“人民主体性”的重要性一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原则,发展全过程民主要“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提升民生福祉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

2、创精神”等等,我以为:一、乡村振兴必须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就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最大的底气,只有这样,乡村振兴才能毫无后顾之忧。我们统筹协调各行业部门,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全面落实参保资助政策,加强全区农房安全的动态监测,加强监测饮水安全状况,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同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风险排查全覆盖、无死角,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对全

3、区120户监测对象采取针对性帮扶,实现易返贫致贫户应扶尽扶。依托全国、省、市防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预警,实现人社、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重点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为基层干部进村入户排查提供精准线索。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从农民的利益出发,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共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只有那些充分考虑农民利益,把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第一位,才能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众路线体现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不仅包括一切为了群众,还包括一切依靠群众。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基层群众往往能够找到最佳路径。突出

4、农民的主体地位,应进一步明确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发动和组织农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尊重和支持农民首创精神,善于从基层发现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招硬招妙招,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发展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筛选一批善于学网懂网用网的“新农人”,帮助他们开展更多正能量、高质量、有流量、促销量的助农直播,为本地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插上“云翅膀”。我们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引导和推动各类要素和资金参与乡村振兴。三、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因地制

5、宜、循序渐进的科学工作方法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应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即空间维度上的因地制宜和时间维度上的循序渐进。我们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思路”,以点带面、树立样板,创建乡村建设“1315”示范工程,全力打造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6个。推动乡村建设,发挥示范样板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局面。培强壮大特色产业。探索建立“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科技支撑、市场主导”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拓展多元产业,依托现有果蔬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基础,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着力推进治脏、治乱、治差、治污、治危、治破、治违、治丑“八治行动”。实施风貌综合提升示范工程,持续巩固10条区级风貌示范线和100个“清洁村庄”创建成果。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乡村振兴为了谁、谁说了算、依靠谁、怎么干?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地的农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就一定能够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行稳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