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082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管理智慧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03.2023,1,一、儒家的管理智慧 儒家是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和荀子。,23.03.2023,2,孔 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文化名人。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23.03.2023,3,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学说一直是国家管理的指导思想,所以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对儒家管理智慧的发展与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3.03.2023,4,四书,23.03.

2、2023,5,“五经”成为传统儒学的基本教材。,23.03.2023,6,儒家思想的来源,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曲章制度,其中记录着从传说中的尧、舜、禹三圣王到夏、商、周三朝代的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因此,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与管理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倡导“仁”,均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在先秦儒家的曲籍中,有众多关于“闻政”、“问政”、“为政“等管理活动的记录。,23.03.2023,7,儒家管理智慧主要内容:,第一,“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突出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重视领导者以身作则的引导作用,兼顾宽严并济的控制手段。第二,“修已安人”的领导方

3、式,从“修已”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到“安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再到“安百姓”满足民众的需求,循序渐进,融为一体。第三,“义利合一”的经营方式,主率“义以生利”、“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力图解决“义”与“利”二者之间矛盾,把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融合起来,统一起来。,23.03.2023,8,现代回响,“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收孔子的智慧。”瑞曲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汉内斯阿尔文,“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看,我深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我们是无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以我一个实业家的身份来说,为努力使经济

4、和道德齐头并进,经常经简易的方法向大家说明论语与算盘相互调和的重要性,希望能引导大家平易地及时留心之。”日本现代化之父涩泽荣一,23.03.2023,9,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领导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并拱卫着它。),23.03.2023,10,一、以德治国的价值导向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 之劳之。曰:无倦。”(管理者首先要给老白姓带头,然后才能让他们勤劳工作;并且,管理者要永远以身作则,不能懈怠)儒家所理、解的“德治”,是要求管理 者带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从而吸引被领导者上行下效

5、,同心同德 去实现管理的目标。因此,这是一种强 调道德价值导向的管理方式。,23.03.2023,11,现代回响 华为大胜在德铸文化 2019年,华为某地的客户急需几块单板,如派专人去成本高,用邮寄时间太长,最好是由出差的华为同事顺便去。查到出差人,是一位老员工,也是总部上班的。没想到很快就答应了,把单板送到目的地,这个人是现在华为的副总裁费敏。为公司的事业无私奉献、不计较,是华为提出的“小胜靠智,大胜在德”的精神内涵之一。在“德”问题上,总裁任正非对华为人有不同的要求,员工级别不同,要求也不同。对一般员工,任正非只要求他们能够根据自己付出的劳动,获取相应报酬。但是,任正非会从普通员工中发现那

6、些愿意为华为的事业献身的员工,将他们培养成华为的干部。员工的职位越高,任正非的要求也越高。他要求,在职的华为干部必须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23.03.2023,12,二、身正令行的引导作用,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 君道:“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磐也;民者,水也,磐圆而水圆。”仪:测定时间的标杆。景:(标杆)的影子。磐:盘子 儒家学说实质上是治理国家的学说,它强调德治。儒家认为只有贤人以上的人才能充当国家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这些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德”,其次是“才”,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是德才兼备。所以,儒家对领导者个人自身

7、的“正”十分重视。在他们看来,所谓管理,首先不是管理别人,而是管理自己;把自己管好了,老百姓自然也就容易管理了。东汉学者荀悦在申鉴政论中分析了其中的关系:要渡大河的人,最好是乘船,其次是游泳。,23.03.2023,13,案例:汉代名将李广,就是一个“身正令行”的典范。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85年为其专著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再版作序时指出:“一般的管理学著作谈的都是如何管理别人,目标则是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事实上,人们不可能指望那些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管理者去管好他们的组织和机构。管理就是树立榜样。”(

8、现代西方管理学很晚才意识到),23.03.2023,14,包玉刚以身作则树“标杆”包玉刚(东方船王)是香港隧道公司董事局的主席,他曾定过一个规矩:本公司任何人通过隧道都要照章缴费,即使公司董事也不例外。有一次,他出门办事领导者是掌握原则的人,是衡量下属的一杆标尺。标尺的刻度必须精确才行。如果领导者随意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他终将失去领导位置。,现在回响,23.03.2023,15,三、宽猛相济的控制手段,“德治”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核心)。儒家承认“齐之以礼”,更强调“道之以德”。(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

9、之以德”是以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齐之以礼”是以礼义制度为规范的外在控制。在儒家看来,成功的管理活动一方面要求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把一定的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成员的头脑中去,使之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者带头实行并在民众中贯彻以礼为内容的行为控制规范。,23.03.2023,16,齐之以礼,荀子大略:“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说:“礼对于治理国家,就像秤对于轻重,墨线对于曲直一样,是衡量行为的准则。所以人没有礼就不能生活,事情没有礼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就不得安宁。”),23.03.2023

10、,17,克已复礼克已复礼-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先王建立礼,有其根本的精神,也有其具体礼仪。忠信是礼的根本精神,而礼仪规范则是礼的具体条文。”),23.03.2023,18,孔子的刑德观,至于“刑”,虽然在儒家看来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治国手段,但儒家从来就没有反对,更不会将其轻易抛弃。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孔子的刑德观:”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评论说“政事宽大,百姓就怠慢,怠慢就用严厉来纠正。严厉百姓就伤残,伤残就实施宽大。用宽大周

11、济严厉,政事就会因此 而调和。”),23.03.2023,19,管理活动中“宽猛相济”原则,宋代学者李觏安民策:宽猛并行,善宽,恶-猛.舜帝时期的法官皋陶说过:无意的过失,无论多大都可以宽赦;故意违犯,无论多小都处以刑罚。北宋大臣上官均在其上哲宗论宽猛二若无事道奏折中认为:“宽”与“猛”是治理天下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23.03.2023,20,现代回响,海航以德治企两手抓 海南航空公司董事长陈峰的管理方法是:一手橄榄枝 一手尚方剑,23.03.2023,21,小结,因此,“德治”,是要求管理者带头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从而吸引被领导者上行下效,同心同德去实现管理的目标。“宽猛相济”的原则,在现代管理中,表现为“价值导向”与“规章制度”的关系,即“软管理”与“硬管理”的关系问题。,2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