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194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解读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设计和制作,案例设计制作步骤,1、首先应考虑五个W 的因素:Why,Who,When,Where,What,Why:为何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必要性:课程内容、性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程度是否会因为信息技术的融入而提高 前提是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把握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Who: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实施者与对象为谁,教师本身应具有哪些信息素养?学生应具有哪些信息技术技能?前提是对教师(实施者)和学生(教学对象)进行分析,When:是何时进行,课前、课中、课后课中: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

2、切入点和时机前提是分析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及时收集、调控、反馈教学信息.,Where:实施的地点为何,可行性:这些地点的软硬件设施是否可以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对实施整合教学地点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和分析,What:整合哪一类型的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环境和信息资源与课程性质、教师及学生的信息素养、现有软硬件及其特点等均有密切关系,典型教学设计参考模版简介,多媒体教学设计网络教学设计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模型,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媒体类型的选择媒体的使用方式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

3、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媒体类型的选择: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展示事实,设疑思辨,呈现过程,提供示范,创设情景,目标,内容,媒体,Webquest学习模式(网络探究),Webquest是利用因特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元。Webquest通过向学生提问一些本质性问题、提供进一步探索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应用他们的知识,从而努力让孩子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WebQuest有两种学习方式:,短期WebQuest:其目的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在短期WebQuest结束时,学习者将获取并理解

4、了一定数量的新信息。这个阶段大约为1-3课时。长期WebQuest:其目的是拓展和提炼知识。经过这个阶段,学习者深入地分析、改造知识,通过创设一些他人以在线或离线方式可以相互交流的材料证明自己理解了这些知识。这个阶段大约为1周至1个月的时间。,WebQuest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引言:引言部分提供背景信息和动机因素,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任务:这部分要阐明学生在完成WebQuest时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过程:这一部分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资源:这一部分包括一些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价:每一项WebQuest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反思: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

5、行总结的阶段。,使用Webquest有什么好处?,Webquest采用了不少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Webquest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能促进高水平的思维,它整合了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的思想。Webquest还充分用到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哪些主题适用于Webquest?,尽管Webquest适用于许多主题,但不是所有主题都能用Webquest。它不适用于教倍数表、元素周期表、国旗等。换句话说,Webquest不适合教那些已成为事实的内容。即使你会发现Webquest有时也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它绝不是仅限于事实的讲授。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确定的内容那些需要

6、创造性的任务,有多种可能解决途径的问题。,Webquest设计模板样式,设计模版网址:http:/惟存教育,网络主题探究网站请大家到网站上选取与自己相关的案例,Webquest,Webquest简介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可以称之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WebQuest有两种学习方式:短期WebQuest 1课时;其目的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长期WebQuest 1周至1个月;其目的是拓展和提炼知识,Webquest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引言 任务 过程 资源 评价 结束语,案例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依据)

7、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着眼点)关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设计合理,表述力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整合中的教学目标特点既有学科内容目标,又有信息技术能力目标信息技术能力目标是为完成学科内容目标服务的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教学目标设置的前提之一,例: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知识与技能:1、能对照地图,说出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部份地区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季风气候显著。2、用资料(统计图、等值线图等)说明,季风对气温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的影响;3、会搜集资料,说明季风对我国不仅有有利的影响作用,也会带来灾害性天气

8、。4、初步形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加工、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例: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学习方式: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学习过程:1、在教师引导下探究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2、合作学习的过程:季风气候对我国温度、降水分布的影响。3、个别探究的过程:搜集资料,探究我国灾害性天气与季风的关系。4、思维碰撞的过程:全班交流、讨论学习成果、相互质疑与辨析,例: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快乐。2、学习用事实证明论点的方法,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3、认识气候的两重性(资源价值、灾害原因)。4

9、、形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5、在对灾害研究中,保持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积极生活态度。,例: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对象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过一年地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较高,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较强,并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协作学习习惯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对象分析要求,遵循学生的年龄、个性、背景特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对象分析建议,把握学生特征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年龄、个性、先前经验、学习风格等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些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无科学性错误,教学内容的确定,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