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471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及其文学创作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苏轼及其文学创作,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与思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省)人。,1,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轼二十一岁,与苏辙一起随父苏洵到了汴京。由于父亲的推荐和欧阳修的称赏,苏轼兄弟不久即名声大振。嘉祐二年(1057)正月,欧阳修主持礼部科试,苏轼与苏辙同榜题名。,2,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嘉祐六年(1061),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任凤翔府签判。,臣窃以为当今之患,虽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进策策略三,3,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治平

2、三年(1066)四月,苏洵在汴京病逝,他和苏辙扶柩回川居丧。到熙宁二年(1069)二月还朝时,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效,自请外任,先到杭州任通判,后调任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的知州。元丰二年(1079)七月,发生“乌台诗案”。,4,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湖北黄冈县),自号为东坡居士。谪居黄州是苏轼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转捩点。,主儒术而不迂腐渗佛老而不沉溺,5,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被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副使,拜访了退居林下的王安石。王安石对人叹息:(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五引西清诗

3、话;又见施元之注苏诗卷二十一同王胜之旅蒋山题注),“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6,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元丰八年(1085)三月,哲宗即位,太皇太后(英宗皇后)高氏临朝。元祐元年(1086),苏轼被召还朝,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的重任。但遭到了新旧两党的夹攻他不安于位,便一再要求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宋神宗,宋哲宗,7,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自元祐四年起,先后出知杭州、颍州(安徽阜阳附近)、扬州、定州(河北定县)。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逝世:哲宗亲政,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贬知英州、惠州(今广东惠阳县)。绍圣四年(1097)被贬为琼州别驾,到海南岛的儋

4、州居住。正如陪伴他的小儿子苏过在次大人生日诗中所说:,直言便触天子嗔,万里远谪南海滨。,这期间,佛老思想又成了他求得自我解脱的精神武器,而且比黄州时期更加发展滋长了。,佛老,8,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神宗的皇后向太后听政,苏轼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间病逝常州。,宋徽宗,“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惠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9,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第二节 三苏的散文,一、三苏的文论,苏洵论文强调“有为

5、而作”,取法贾谊、陆贽,长于议论。在上韩枢密书中说:,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苏辙历代论云:,予少而历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苏轼的凫绎先生诗集序中亦谈到了其父苏洵有为而作的主张。,10,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在文道关系方面:,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苏轼答谢民师书,吾所谓文必与道俱。,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论文上记载朱熹语:,苏轼对道的理解也有新意,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

6、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苏轼文说,11,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答谢民师书,苏辙论文以气为主。评论其兄苏轼的文章:(见苏籀栾城遗言,粤雅堂丛书本双溪集附录),子瞻诸文皆有奇气。,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

7、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12,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二、苏洵的散文,苏洵(10091066),字明允。仁宗庆历七年(1047),举进士及茂才异等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四十八岁到汴京拜见欧阳修,献文二十二篇,颇得赏识。韩琦向仁宗推荐,苏洵“辞疾不至”。嘉佑五年,任秘书省校书郎,六年除霸州文安县主簿,留京编纂太常因革礼,书成,即离世。有嘉祐集十五卷存世。苏洵为文,力主有为。其权书十篇,论述,虽古人以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衡论十篇,不仅讨论政治,还兼及军事,追踪战果纵横家之文,具策士遗风。,13,谢谢你的阅读,2

8、019年10-24,苏洵的六国论(zpx.p263)以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鉴,针对宋代统治者澶渊之盟之后岁输银绢,屈辱投降得政策进行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文笔纵横恣肆,造语古劲简切,可以见出苏辙政论文之主要风格。仁宗嘉佑元年所做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以论文为主,论述了孟子、韩愈、欧阳修等人文章的风格特征,精到公允;又自叙修道、学文之进境与体会,详悉真实。文字委婉曲折,纵论古今而波澜壮阔。(zpx.p266)管仲论批评管仲临死前未能识拔和推荐人才,致使奸臣窃柄,种下了七国内乱得祸根,由此以见政治家举贤自代之重要性。文章纵横开合,词锋颖锐,亦为苏洵之代表作。,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

9、近,大能是指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曾巩苏明允哀辞,14,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三、苏轼的散文,何薳春渚记闻记载苏轼对文章的态度:,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矣。,苏轼“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思想全部借助其创作发泄出来,而且表现的曲尽其妙。苏辙记载其兄学文的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成败,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象,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15,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a、苏轼的政论文和

10、史论文,苏轼创作了不少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之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册等,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如日喻作于元丰元年(1078),针对科举中改诗赋为经义的变革而发。又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6,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b、苏轼的叙事记游文,苏轼散文中成就最高,其山水游记重哲理的阐发。如希雨亭记、陵虚抬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以及清风阁记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是苏轼散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代表作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宋孝宗后赤壁赋,苏轼赤壁赋,17,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C、书札、序跋和杂文,这三类散文在内容上,或

11、记友情、或抒襟怀、夹叙夹议,挥洒自如,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个性和风趣。答参寥反映了自己在困苦生活中的怡然自得之情,显示了其气度之恢宏、襟怀之放达。,18,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四、苏辙的散文,苏辙(10391112),字子由,元祐年间,旧党执政,召为右司谏,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后新党掌权,被贬,先后至雷州、循州,与苏轼贬逐南荒的境遇相同。徽宗继位,复官大中大夫,晚年退居颖川(河南中部及南部)之滨,自号颖宾遗老。著有栾城集、后集和三集等。四部丛刊本栾城集卷首云:,与其父兄皆以文名世,而公之文汪洋淡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文忠尝称之以为实胜己。其所为诗、搔、铭、颂、书、

12、记、论、譔,与夫代言之作,率大过人。,苏辙贬官筠州(今江西宜春高安附近)时所作黄州快哉亭以“快哉”二字为中心,览江山形盛,吊历史遗迹,气盛言宜,为其散文的代表作。,19,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轼答张文潜书,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过(1072-1133),字叔党,苏轼被贬,始终陪伴。一生饱经沧桑,境遇坎坷,晚年在颖昌经营湖阴水竹数亩,名曰小斜川(在 河南省 郏县 境),自号斜川居士,有斜川集存世。其文章书画颇有父风,时称为小坡,其父为大坡。,20,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五、苏文之影响,建炎以

13、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郎晔精选苏文四百多篇,编成六十卷,为之作注,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上表朝廷,题名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是最早的苏文选注本。今存。明代中叶,唐宋文派的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三苏均在其内,评价中肯。竟陵派钟惺评述:,有东坡之文,而战国之文可废也。,21,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公安派袁宏道特重苏轼之小品文:,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苏文公合作引,东坡志林与东坡题跋中的小文对公安派小品文之清新活泼文风的形成,对晚明小品文的兴盛有极大的影响。,22,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第三节

14、 苏轼的诗论及诗歌,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东坡题跋卷二题柳子厚诗,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言发于心而冲余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苏轼思堂记,一、苏轼的诗论:,1、“有为而作”,23,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2、追求平淡之美,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一百有九篇,至其得志,自谓不甚愧渊明。,苏轼与子由书,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苏轼答程全父

15、推官书,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苏轼评韩、柳诗,24,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二、苏轼诗歌的内容,苏轼一生创作的诗歌数量极多,流传至今的有二千八百多首(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苏轼诗集点校本,包括补编、他集互见,辑佚诗共2823首)。,25,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1、

16、反映民生及时政的诗篇,这类的作品诸如荔枝叹(zpx,p.159)。纪昀谓(见苏文忠公诗集释粹卷十五)。又如吴中田妇叹和许州西湖诸篇;创作于熙宁五年(1072)的山村五绝。,“波澜壮阔,不嫌其露骨。”,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26,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神宗熙宁六年(1073)所做的新城道中二首,其一:,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月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27,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2、

17、抒发个人情怀与歌咏自然景物,如游金山寺: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zpx.p152),28,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18、总相宜。,29,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3、题画诗,4、理趣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0,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三、苏诗的艺术成就,1、各体皆工,由善七言。2、以文为诗赵翼瓯北诗话卷五:“以文为诗,始自昌黎(韩愈),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19、,31,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3、以议论为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子由是苏辙的字。渑(min免)池:今河南渑池县。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轼与弟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作者写了这首和诗。苏辙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和尚死后火葬,筑小塔埋藏骨灰。人之于世,诗之于壁,均如泥上指爪,不过或存或亡罢了。,

20、32,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4、比喻新奇、构思巧妙如望湖楼醉书,33,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第四节 苏轼对词体的革新,“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苏轼对词体的革新1、提高了词品2、扩大了题材和词境,34,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a、表现爱国之情的,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b、农村词:(浣溪沙 籁籁衣巾落枣花是其中之一,zpx,p.28)、浣溪沙五首、满庭芳 归去来兮词。,35,谢谢你的

21、阅读,2019年10-24,c、思友、惜别、怀人的作品:代表作有悼亡词江城子、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南乡子等。d、咏物词:苏轼咏物词如水龙吟 咏笛、咏杨花(zpx.p.34),卜算子咏孤鸿(zpx.p.33),减字木兰花。e、吊古伤今之作:这方面自然当推念奴娇 赤壁怀古。,36,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3、在风格上,打破了以婉约为主的传统,既有婉约,又有清旷、豪放、幽美等。4、在词与音乐的关系上,打破了以词附属于音乐的传统,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工具,完成了从歌者之词到诗人之词的转变。,37,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先舒:

22、东坡“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论调则当于“是”字读断,论意则当于“边”字读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字亦然。又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调则当是“点”字断句,意则当是“花”字断句。文自为文,歌自为歌;然歌不碍文,文不碍歌,是坡公雄才自放处。他家间亦有之,亦词家一法。,38,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苏词的影响北宋灭亡之后,苏词词派分为南北两支。一派传于南,为叶梦得,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南宋词人,在南度后的词坛一时成为主流。四库提要云:

23、“词自晚唐五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后遂至有苏、辛合称。一派传于北,为蔡松年、赵秉文、元好问等金元词人。金元一代,苏学盛行。有“金元一代一坡仙”的说法。元好问为金元大家,词宗东坡,亦浑雅、亦博大。蕙风词话卷三谓“以比坡公,得其厚矣,而雄不逮焉者。”直到清代,从陈维崧、顾贞观、蒋士铨直到王鹏运、朱祖谋等都受苏词影响。,39,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昔吾先君适京师,与卿士大夫游,归以语轼曰:“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贱实,吾已见其兆矣。”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篇示轼曰:“

24、小子识之,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斲斲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其后二十余年,先君既没,而其言存。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序,40,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费衮梁溪漫志卷四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然。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41,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答参寥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喜慰忘味

25、也。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住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疠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寥闻此一笑,当不复忧我也。故人相知者,即以此语之,余人不足与道也。未会合间,千万为道善爱自重!,42,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滕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43,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

26、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子由是苏辙的字。渑(min免)池:今河南渑池县。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轼与弟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作者写了这首和诗。苏辙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和尚死后火葬,筑小塔埋藏骨灰。人之于世,诗之于壁,均如泥上指爪,不过或存或亡罢了。,44,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7、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南乡子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祗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浅。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此词写他与即将离任的杭州太守陈襄的交谊。,45,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水龙吟 次韵杨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28、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王国维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46,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常州派比兴说认为本词咏鸿而又深有寄托。起二句以静景烘托出缥渺如孤鸿的幽人形象,再写孤鸿有恨而又无人理解,其徘徊沙州,与不肯栖同意,都是衬托出“孤”字。孤鸿心事,即是幽人心事,至于所恨何事,则难明。这是通过孤鸿暗示作者贬居黄州后那种“得罪以来,深自闭塞”(苏轼答李端叔书),然而又不甘随俗浮沉的傲世之情。所谓寄托者,当指此而言。以上两首词均以含蓄蕴藉见长。,47,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8,谢谢你的阅读,2019年1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