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527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管理,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管理的涵义与管理策略(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管理的涵义在新课改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校和教师如何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进行管理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来看,这种管理包括实践、空间、资源、活动的管理,从微观上看,涵盖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目标确立的管理、选题活动的管理、活动实施过程的管理和评价阶段的管理等。,学生的自我管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走向自然、走进社会,许多活动并不是在教师眼皮子底下进行的。这时学生的自我管

2、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实施自我管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让学生明确每次活动的目的、内容及自己具体的任务,使学生在有指导、有计划的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二是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方法的指导;三是要加强学生活动小组的建议,把每一个学生置于小组之中,利用小组的团结凝聚力,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四是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的评价。这样多管齐下才可保证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达到放手不放任的要求。,(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管理的策略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管理,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提出了管理的“五要”,即:目标管理要明、环节管理要硬、内容管理要放、状态管理要活、资源管理要调。1、目标管理要明目标

3、的确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活动的目标予以清晰的确立,才能统领全局,设计出科学的实施程序与步骤。若事先未能对活动做出明晰的目标设计,采取的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路线,那么,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难以得到体现和保证。因此,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抓好目标确立的环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目标进行梳理和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做到目的明确、心中有数。,2、环节管理要硬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上,学校的管理应体现严格性以保证活动开展的完整性、科学严谨性和安全性。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和出台各种相关的政策予以规范和落实。3、内容管理要放在具体内容的管理上,要体现“放”的原则,即学校

4、及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对内容的选择,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对原则和方向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要将具体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选取等权力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而不是采取包办代替或越俎代庖的做法。,4、状态管理要活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不是一味地发号施令,对学生的活动横加干预,而是以一种合作伙伴或“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给学生予以支持和鼓励。即使遇到学生的活动出现偏差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予以指责,而是要给学生及时的提醒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予以改进。5、资源管理要调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需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挖

5、掘各种课程资源予以实施,因此,课程资源的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为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要对各种课程资源予以协调整合,挖掘潜力、形成合力,使之更好地为课程实施服务,也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支持与保证。,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方式(一)目标确立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目标的明晰与确立是重要前提。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目标管理是重要的一环。1、目标明确的分类与层次要对目标的设计进行管理,首先要明确目标的分类及层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目标从层次上可以分为总目标(是活动要达到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指的是活动各个阶段如选题过程、评价阶段等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活动的目标

6、(具体活动的目标指的是每一个单独的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如某一次调查或访谈活动的目标)。,从维度上分,可以把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又可分为:方法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综合性知识;情感目标包括:亲近感、责任感、环境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技能目标包括:收集信息的能力、设计能力、规划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对于每个活动主题,教师都必须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分类对目标予以预设。2、制定详细的活动目标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对于每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设计出详细的活动目标。其中,既包括了活动的总体目标,也包含了活动的各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既有知识目标,也

7、包括了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通过目标的设计,使学生对于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和任务,对活动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毫无计划或“虎头蛇尾”的情况。,3、目标表述的明晰与可操作性在目标的确立过程中,在目标的表述上要尽可能予以细化并做到表述和用词上的清晰、准确,如:“感受”、“经历”、“体验”等。同时,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可操作性,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实可能,确立可行性的目标,避免目标确立上的“空”、“泛”、“高”。,(二)选题与课题确立的管理在学生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

8、动和探究的方向。随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在学生初步选择或自主提出活动主题或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主题。当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审视学生预期的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2、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根据活动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为此,教师要通过开设讲座、发放学习资料、观看录像、案例分析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

9、的方法论指导,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涉及的可能方法、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加以传授。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主题内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重视过程管理,忽视结果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都将所谓的成果作为开展活动要追求的主要目标,为达到上述目标,甚至不惜进行抄袭和剽窃,更有部分家长替学生编造成果。为此,教师在对学生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成果观,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探索的过程和实践的体验上。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跟踪和了解学生的活动过程,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倾向和行为,要及

10、时予以纠正和制止。,4、强化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由于要外出进行采访、调查、拍摄等各种活动,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为此,学校和教师应强化安全意识,采取教育与预防并举的方式积极予以应对。首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安全讲座并利用班级的板报等方式,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其次,要做好每次学生外出活动的组织工作,包括教师对活动地点的预先探查、在活动中学生的分组、带队老师的配备、交通工具的选择等。再次,要做好学生活动安全的管理。包括了外出活动的审批、学校安全人员的配备、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程度。,5

11、、活动监控与考勤管理为了保证学生活动的安全和有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和进行指导,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教师应建立相应的挂历手册,将学生及学生小组的成员情况予以记录,包括参加活动情况,各种表现情况以及考勤情况等。通过上述记录与管理,教师不仅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进展,也可以为对学生的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活动过程的管理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保证过程的完整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使学生对活动过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规划和考虑。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计划的安排,随时留意学生的活动进展,及时地予以督促和检查。,(四)评价阶

12、段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自评价的管理中要注意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素材的收集、评价方式的选择和评价活动的组织。1、素材的收集评价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基于对学生的各种事实表现进行真实记录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地收集学生活动情况的各种素材,包括了学生的各种记录、获取的各种材料、各种成果、制定的方案、读书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同时,教师在平时还要跟踪和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情感体验和变化等,以获取学生的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2、评价方式的选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和任务需要,灵活地选择不

13、同的评价方式。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或较为浅显的活动主题,教师可以采取口头表扬或写简单评语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和表现予以评价。对于一些科学性较强或高年级学生的活动主题,则可以采取成果评审、综合评定等较为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于通用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也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需要加以创建。,成长记录袋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学生成长记录袋是记录学生学习成长史的档案。它是学习过程中

14、各种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资源反映和影响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证据的累积。,3、评价活动的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因此,在评价中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与提升。除了在活动的最后阶段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外,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一些阶段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是评价功能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对评价方案的设计、实施和结果解释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终结性评价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

15、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等,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和判断。定量评价强调数量计算,以教育测量为基础。它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管理,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管理的涵义与管理策略(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管理的涵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管理指的是学校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任务的教师进行的管理以及教

16、师的自我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课时安排的管理、教师配备的管理、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的管理以及教师业绩评定的管理。学校对承担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任务的教师进行的管理学校还必须对教师指导进行适时的监控与管理,通过教务处、教科室等机构,对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过程进行适时的跟踪与指导。学校可以通过交流研讨、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各种表现情况,包括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指导的内容、过程、时间、成效等,以此作为教师业绩评定的参考依据。,教师的自我管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自我的管理工作包括了对时间的管理、对教学的管理、对经费使用以及对各种设施、设备和场所安排的管理等。,(二)综合实践

17、活动课程教师管理的策略1、制度化为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在对教师进行管理的问题上,应坚持规范性和制度化的原则。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师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对教师的调配、使用、业绩的考核与评定等方面形成规范,避免因人因事的变化而朝令夕改,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课程实施的基本要素,诸如课时的安排、师资的配置、目标的设计、内容的选择、过程的指导、评价的实施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课程实施规范、有效。,2、服务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管理,并不只是为教师安排课时或各种任务,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一种支持与服务。其中,既包括了对教师在课时、设施、经费等方

18、面提供的支持,也包括了在教师培训、业务指导、外出参观学习等机会的提供。同时,学校还应成立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鼓励更多的教师加入,通过组织一些经常性的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校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实施氛围。3、激励性即“激励管理策略”重视需要激励。当人的某种需要被满足时,人们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课程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教师与学生的需求,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促进师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具体说来:,一是要注意教师与学生活动安全的需要、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的需要,活动时间、空间的需要;二是要关注教师与学生受到尊重的需要;三是要帮助教师与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需要。

19、对这些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保证落实。强化目标激励。对学生来说,教师要在活动之初创设情景、提供资料和时空,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合理地选择问题,进而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的目标,激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这样才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教师来说,要从课程具体实施计划的制定开始,引导教师根据跟课程指导纲要、学生实际以及自身实际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并把目标的完成与教师考核挂钩,用教师自己制定的目标来进行自我激励。,树立榜样激励。在管理过程中学校要及时发现和鼓励那些工作成效大、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强的教师,给予及时鼓励与表彰,使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

20、上的良好氛围。对学生同样如此,也要积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和体验,分享与合作。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这些激励措施的落实。教师的管理还应体现激励性,即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提升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水平,使教师能够乐于参与、主动投入到课程的实施中来。为此,学校应做好的工作包括:(1)宣传工作。学校要利用教师例会、宣传板报等方式,向教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中的重要性,使教师能了解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对于学生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2)培训工作。学校还要根据实际,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介绍、成果分享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组

21、织教学和开展指导。(3)制度建设。为了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使管理能激励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热情,学校还应做好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包括了学生管理的规定、教师管理的规定等,使课程的实施能真正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另外还包括教师的工资待遇等,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管理的内容与方式(一)课时安排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掌控主要体现在采取弹性化的课时安排策略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应占到总课时量的6%8%,即一周23节课。因此,如何使之贯彻实施,不仅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加强课时的监管力度,避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被其他课程所挪用和挤占

22、,还需要教师在课时的使用上要做到弹性制课时的固定与安排的变化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二)教师配备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配备专职教师,各学科的教师都应当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任务。从课程的长远发展和规划来看,上述规定无疑是具有科学性的。但就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和实际情况看,上述做法尚难完全实现,需要学校根据实际予以综合考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的方式,有三种可供选择:一是由各学科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二是设立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三是专兼结合。这三种教师配备的方式,可谓各有

23、千秋。,(三)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的管理 课程实施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因此,要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必须做好教师的业务提升工作,搞好教师培训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并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教研和培训制度,通过业务培训、教学交流与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力与水平。,1、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知名专家的相关书籍、论文、录像等,帮助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历史、国际比较、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与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使教师能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理论知识的学习

24、可以采用集中辅导学习与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看录像或请有关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2、案例的学习 案例往往都有其独特性和典型性,因此,除了要开展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外,还要组织教师研究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通过对他人实施案例的剖析,汲取好的经验和长处,避免同样的错误与不足。由于案例比较真实具体,因此,教师往往也乐于学习。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为教师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案例,供教师们学习研究,这些案例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其他学校或其他地区的,只要有借鉴意义,均可成为学习的内容。3、实践探索与自我反思在开展理论知识及案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与指导过程中积极进行实践

25、,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同时,要鼓励教师以教学日记、指导日志或成长博客 等形式,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指导过程及时加以记录并 不断反思,通过不断的探索,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4、交流与研讨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题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本校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也可以带动本校更多的教师的参与。此外,学校的研讨活动应积极地对外开放,鼓励校际间、教师间的观摩、学习与交流。同时,学校也要鼓励本校教师到外校去参加各种交流研讨活动,积极学习他人的成果经验。,(四)教师业绩评定的管理在对教师进行业绩评定时,应坚持公平性、激励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对教师的业绩评定既

26、包括了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工作态度的考察,也包括对指导的成效等的评价。同时,学校还应对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制度、教师的考核及奖励制度予以评定,切实体现和反映教师的劳动与付出。在学期末、年终时,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发、成果计入教师考核的量化评价。如:教师是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作为晋级、评先进的一项指标,教师岗位聘用的参考条件等。评价、选拔出的优秀指导教师作为学校的人才资源,可获取省内、外的进修学习机会,参加公开课的评选等,激发教师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的涵义与管理策略(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的

27、涵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指的是学校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与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了组织建设、人员管理以及制度建设等。(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的策略1、强化制度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重在制度的建设,这些制度包括了学生层面上的考勤管理制度、安全出行管理制度、外出活动登记与报告制度等;教师层面上的职称评定制度、业绩考核制度、教师学习制度、学校教研制度等;学校层面上的教师调配制度、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度、校内各种设备设施的使用制度等。只有形成制度,才能使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2、注重课程实施的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学校中真正实现课

28、程实施的常态化。尽管教育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但在不少学校和地区仍未能得到严格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要围绕着实现课程常态化的目标来加以管理,包括出台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如教师的专业系列设置、职称的认定与评聘办法、安全责任管理制度、督导评估制度等,推动课程实施实现常态化。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管理的内容与方式为确保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实施和顺利展开,必须注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措施及设计,制定规范科学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办法,才能保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有效性、计划性和先进

29、性。,(一)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的实施也有不少在课堂以外,课程的评价也多为质性评价学校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除了要有相应的分管领导进行业务的总负责与指导外,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教科室等部门也需要密切配合,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组,对课程实施进行总体协调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学校形成一个课程实施的团体和氛围,也能为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质性评价即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亦被称为自然主义评价

30、(naturalistic evaluation),它在认识上反对科学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字,认为这种做法提供的只能是歪曲的教育信息,且有可能丢失重要信息。它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和课程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涉及到了学校的各个部门,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校级决策部门、教务处等具体职能部门、以及年段甚至班级等各个层级部门的通力合作。因此,对各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1、校长及校级领导部门作为一校之长,校长自身应在加强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

31、程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持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筹与规划工作,包括:(1)组织教务处或科室等职能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学校的学年或学期的阶段性计划以及学校的中长期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好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行调配并安排出课时计划;(3)制定教师业绩的考核与管理的规章。2、教务处和教科室教务处作为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负责部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主要承担的职责有:(1)协助学校领导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工作,制定相应的课程实施计划,(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3)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4)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2、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业绩评定工作。作为学校一级教研部门,学校的教科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要承担的主要工作有:(1)协助教务处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学期或学年的实施计划(2)组织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3)组织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培训和学习。,3、教研组教研组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相对固定的研讨与活动场所,也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机构。教研组的工作职责是:(1)对教师的工作予以配合、协调并给予指导(2)配合教科室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3)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交流研讨等。4、图书馆、电脑室等学校的图书馆、电脑

33、室、实验室等是学校内可供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这些相关部门也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予以积极的配合,如开放图书馆供学生借阅资料,开放电脑室供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开放实验室供学生开展各种实验活动等。,(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实施和管理。作为一门新的课程门类,它要求学校树立一人为本的理念,重建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变化为基础,实现课程形态的变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关键。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应出台的相关制度,包括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1、学校层面的相关制度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学校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条例等。2、教师层面的相关制度教师层面的制度包括: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制度、教师教研制度、教师工作量计算与业绩考核办法、教师的选派与聘任制。,3、学生层面的相关制度学生层面的相关制度包括: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学生课题规划与管理制度、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