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657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的消化和吸收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58:56,1,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和吸收,11:58:56,2,消化:食品在消化道内分解过程吸收: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 液循环的过程物理性消化:依靠消化道运动把大块食物磨碎化学性消化:靠消化液及其消化酶的作用,把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11:58:56,3,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小肠腺等。这些消化腺有的就存在于消化道的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其分泌液直接进入消化道内,有的则存在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胰和肝

2、,它们有专门的腺管将消化液送入消化。,11:58:56,4,11:58:56,5,一、糖的消化,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淀粉为主。,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11:58:56,6,淀粉,麦芽糖+麦芽三糖(40%)(25%),-临界糊精+异麦芽糖(30%)(5%),葡萄糖,唾液中的-淀粉酶,-葡萄糖苷酶,-临界糊精酶,消化过程,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胃,口腔,肠腔,胰液中的-淀粉酶,11:58:56,7,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内无-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果胶、琼脂及其他植物胶等

3、同类多糖物质也不能被消化吸收。,11:58:56,8,棉子糖、水苏糖不能被消化道内的酶分解,滞留于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气,被称为胀气因素。,11:58:56,9,脂肪的消化,条件 乳化剂(胆汁酸盐等)的乳化作用 酶的催化作用,部 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11:58:56,10,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酶,甘油三酯,产 物,食物中的脂类,2-甘油一酯+2 FFA,微团(micelles),11:58:56,11,一、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消化的生理意义,由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便于吸收。消除种属特异性和抗原性,防止过敏、毒性反应。,11:58:56,12,消化过程,胰、糜、弹性蛋白酶,11:5

4、8:56,13,大豆、棉籽、花生、油菜籽、菜豆等能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物质,统称为蛋白酶抑制剂,有代表性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去除胰蛋白酶抑制剂有效方法是:常压蒸汽加热30分钟,获98kPa压力蒸汽加热15-30分钟。,11:58:56,14,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化,在人体消化道内没有分解维生素的酶。水溶性维生素在动、植物性食品细胞内以结合蛋白质的形式存在,在细胞崩解过程和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这些结合物被分解,从而释放出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可随着脂肪的乳化与分散而同时被分解,从而释放出维生素。,11:58:56,15,矿物质在食品中有些呈离子状态,即溶解状态,可以直接被吸收。

5、有些结合在食品的有机成分上,人体胃肠道没有将这些矿物质分解出来的酶,因此这些矿物质往往是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慢慢从有机成分中释放出来。,11:58:56,16,第三节 吸收,食物经分解后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口腔及食管一般不吸收任何营养素;胃可以吸收乙醇和少量的水;结肠可以吸收水分及盐类;小肠才是吸收各种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11:58:56,17,一般认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当食糜到达回肠时吸收工作已基本完成。回肠被认为是吸收机能的储备,但是它能主动吸收胆酸盐和维生素B12。,11:58:56,18,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的吸收,

6、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几乎完全在小肠,且以单糖形式被吸收。肠道内的单糖主要有葡萄糖及少量的半乳糖和果糖等。不同种类的糖的吸收速度: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木糖:山梨醇=110:100:70:36:29,11:58:56,19,目前认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是主动转运,戊糖和多元醇则以单纯扩散的方式吸收,即由高浓度区经细胞膜扩散和渗透到低浓度区。,11:58:56,20,ADP+Pi,ATP,G,Na+,K+,小肠粘膜细胞,肠腔,门静脉,吸收机制,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GLT),刷状缘,细胞内膜,11:58:56,21,4.吸收途径

7、,小肠肠腔,肠粘膜上皮细胞,门静脉,肝脏,体循环,SGLT,各种组织细胞,GLUT,GLUT: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已发现有5种葡萄糖转运体(GLUT 15)。,11:58:56,22,脂类的吸收,部 位 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方式,11:58:56,23,11:58:56,24,吸收率的大小: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不饱和长链脂肪酸饱和长链脂肪酸。大部分食用脂肪可被完全消化吸收、利用,如果摄入大量消化吸收慢的脂肪,很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而且其中的一部分尚未被消化吸收就会随粪便排出;那些易被消化吸收的脂肪,则不易令人产生饱腹感,并很快就会被机体吸收利用。,11:

8、58:56,25,婴儿和老年人对脂肪的吸收速度较慢,过量的钙会影响高熔点脂肪的吸收,但不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这可能是钙离子与饱和脂肪酸形成难溶性的钙盐所致。,11:58:56,26,外源性胆固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的胆固醇,为10-100mg/d。内源性胆固醇:由肝脏合成并随胆汁进入肠腔的胆固醇,为2-3g/d。大量进食胆固醇时吸收量加倍,但最多每天2g。植物固醇不但不易被吸收,而且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11:58:56,27,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吸收形式:氨基酸、寡肽、二肽,小分子肽比氨基酸更容易吸收,吸收后经酶的作用分解为氨基酸,11:58:56,28,1.主动

9、转运(氨基酸吸收载体),载体蛋白与氨基酸、Na+组成三联体,由ATP供能将氨基酸、Na+转入细胞内,Na+再由钠泵排出细胞。,11:58:56,29,2.-谷氨酰基循环,-谷氨酰基循环(-glutamyl cycle)过程:,(1)谷胱甘肽对氨基酸的转运(2)谷胱甘肽再合成,11:58:56,30,新生儿可以通过肠粘膜细胞的胞饮作用摄入完全蛋白质,但这种作用仅仅在出生后两周存在,这与乳母维持初乳分泌的时间相一致,婴儿可以以这种方法从母乳获得有免疫效果的抗体、乳铁蛋白、溶菌酶等。成人不存在这种方式的吸收,而且如果直接从食物中吸收异源蛋白可导致过敏。,11:58:56,31,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维

10、生素一般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充分吸收,特别是分子质量小的维生素。维生素B12则需与内因子结合成一个大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此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因溶于脂类物质,吸收与脂类相似。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11:58:56,32,水与矿物质的吸收,大部分水分的吸收是在小肠内进行,未被小肠吸收的剩余部分则由大肠继续吸收。在任何物质被吸收的同时都伴有水分的吸收。矿物质可以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被动吸收,也可通过特殊转运途径主动吸收。,11:58:56,33,钙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进行,并需要维生素D。由于食物及肠道中存在着植酸、草酸及脂肪酸等阴离子与钙形成不溶性钙盐,钙吸收不完全,有70-80%的钙留在粪中。机体缺钙时钙吸收率会增大。,11:58:56,34,抑制铁吸收的因素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粮谷、蔬菜)。多酚类物质,如鞣酸(茶叶、咖啡)胃酸缺乏或过多服用抗酸药物。,11:58:56,35,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特别是十二指肠,铁的吸收最快。肠粘膜吸收铁的能力取决于粘膜细胞内的铁含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