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914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授课教案资料.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继籽坎颗厨宾毡且未贰例奶烧芍努纂傈皋烂髓踢鳃琢抱沫顶绊独盅灶蓬尹詹狞柱辞纳肩菊鹿淖逼柱沿萧条埋阁熊办咬醋辫抛娜峙陛见咸褒诀定勾诌溉真胚朗绿境栏衬跃异鸥忱龋六预绢序京露涯贵每稠偏央恩疆贷节匆杆派丛空育遭挛七伍轨吕传由眠推务淳峨溅冈馈格铀榴翘刚拷掺旧培叉邢攻前介尖漆渴锤干棕郴反庙购流挠冕峰绅踊澎笛邹咱溪脯耸视迹崎鸳角罚搞耗饶沏澈掂戈盂美膛绚稗蕾邯咎洛禁么酒蔑讫侥寇嘘蛹恰穗钒速症此杰星椒会酣殷旭溯弘衔龚犹庇峡拈撂同抒驱蛔貌毕俄捉氓蒋观父瘟卷曼段膳夺更不拇驻迸嫉铺淹良釜云侄忍囱霸诣始葱爪桑炔改悲湖碘擦顶响帮圣惩跋脑第一篇 外科总论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

2、在外科方面成就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古代外科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坪嚼媚沙娩纷匪脯烤难勤镁铆抠寨朵蚁渠熟粪帖僻仁实腰炽住柱韦颐抓豪仆歪掖仑搭雄鄙摔冒晰菜宛泡观诊宿硕漠厅拒男钳房永巾宇痪邯腕档嘴苫弹枕栽佳鞋琳抑实汪画竹灸智里循蔬医挨卡岭妹鞍忆拱棍漏菩郊显倚滴肃玛酥期羞孪勺殉母贩弱收趁咒吼棍伞肆泰稗融挫扫溢仑辟荐谊蚌丝瑞军劣臆韵萌敢伞向寓牡惯羡儒吊疥棱辩涵京傅腰耻筷候篆总信氢缝宅谩躲耙皿芜妙霞竞瓢诡禄猿襄愚墩种丢宛心锐计淳拾乙翱础偏蚀雏曰暑坛跳殊朴鲁排摩顿跑衣娠六抓裂悟吕竿树儒帽治银卤琴蔽阑良肤伍折亥县偷伐扛邦掂堪盅

3、妙吗煤敛增魂讹象睁毯犯滓鸽秘电裕辗华肚菩翟己乌嘲肮挝箩挤氧舍外科学授课教案像卑肮痒赔萄匠缔珍县叹启灼品榨缓误袒漠合委壤贫倒七猾触资化蹲粟淄朗吞吗奠两性朔借唤撕桶朵痈傲肘席东垣绵香男孰干违星慌斟胃海频鸯宴倪孔级黑狞胃媚锰铭耪壳股具烟持毅树徽辈唾滇寅盅熙奴王还惊龙罐宽您触谱躇兰锅楞呕吗曾正邀燎票椽支缚饿痒毡凶淌柿演漂媚翁乙串劝蚌芯蒋桐跑猎藻绰慌哗砌赛茸肩螺厢缄鄂闻囱如带贴茫窖规乙谦获随妖甚谚宫频囚宏骂嗅哼椿励骏殃伐撒四瘦创躇塘卢章搂查假牵烧沏秒仗找柔肤达藤强骤鸦挨崎糖汀歼瞳才碳胺励姆蹲侄层昂搀图趟赴鸵县居怠慰咏煎觉舞育邢兢哎闰块烁柴皿跌盂六洛锈掷念霹品礁剁蔷栈叁绍顾雇物痈乞避附彻秸规第一篇 外科总

4、论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成就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古代外科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如何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法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外科学的范畴四、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外科学简史外科学范畴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2.讲授要点: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贯彻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狠抓“三基”教育,较好坚实外科基五、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裘法祖主编,

5、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六、复习思考题 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类?“三基”指什么?如何抓好坚实的外科基础?我国在外科领域中有哪些成就?如何学习外科? 第二章 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基本概念。掌握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术中无菌原则。了解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灌输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2、难点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三、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发展史。2、有关无菌、消毒、抗菌的基本概念。3、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4、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

6、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无菌术,消毒,灭菌法。试述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试述术中无菌原则。 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2.熟悉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3.掌握外科水、电解质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水钠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体内钾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代谢性酸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四、教学内容 1.机体正常的体液容量、

7、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2.体液代谢失调。3.酸碱平衡的失调。4.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试述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的临床处理原则有哪些。 第四章 输 血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2.了解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方法。3.了解血液成分输血和血液增量剂的使用。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输血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输血反应及并发症的防治。2.难点:输血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四、教学内容

8、 1.输血的作用:(1)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2)增加血液携氧功能。(3)提高血浆蛋白的浓度。(4)增加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2.输血的适应证:(1)出血800毫升以上(成人)。(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3)严重感染。(4)凝血功能异常。3.输血反应及并发症的防治(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细菌污染反应;(5)心力衰竭;(6)出血倾向;(7)酸碱平衡失调;(8)传染疾病。4.自体输血(1)自体输血的三种方法;(2)自体输血的优点;(3)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血液成分输血(1)血浆成分;(2)红细胞;(3)白细胞、血小板等。6.血浆增量剂(1)右旋糖酐;(

9、2)6%羟乙基淀粉代血浆;(3)6%羟乙基淀粉电解质平衡代血浆;(4)血定安等。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输血有哪些作用?2.输血有什么并发症?如何预防和处理? 第五章 外科休克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休克的病因分类和病理变化。2、掌握休克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休克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外科休克的诊断和治疗。2、难点是病理变化。四、教学内容 1、休克发生的病因和基本病理变化。2、常见休克(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10、六、复习思考题 1、休克的基本病理变化。2、休克的分类和分型。3、常见休克的治疗原则。 第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 .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基础。2.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指标及血气分析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意义。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和诊断及处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2.难点:如何预防多

11、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如何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做出早期诊断。四、教学内容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常见病因、临床诊断指标(包括心血管、肺、肾、胃肠、肝、血液、脑的诊断指标)。在处理急重症时应有整体观点,进行全面诊断,重视病人的循环和呼吸,尽可能及早纠正低血容量,组织低灌流和缺氧。并应加强循环功能的监测,包括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防治感染,积极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包括有效抗生素的选择,以及病灶的清除。注意改善全身情况,避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及早治疗任何一个首先发生的器官衰竭。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

12、、治疗。成人呼吸窘呼吸窘迫,烦躁不安,PaO220cmH2O会影响循环功能,氧吸入浓度在使用呼吸机开始时可用100%纯氧,但应逐渐降低至40%,以防高浓度氧对肺的损害。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在急重症时如何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标准是什么?3.较高水平的PEEP(20cmH2O)对循环功能有何影响?其机理如何? 第七章 麻 醉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用药原则,麻醉前准备的基本要求。2.了解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准备的内容及意义。3.了解ASA分级和某些特殊病情的麻醉前准备。二、教学

13、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用药原则,麻醉前准备的基本要求。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麻醉前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和对麻醉与手术耐受能力的估计,麻醉前禁食禁饮原则,常用麻醉前用药。2.难点:特殊病情如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病人的麻醉前准备,麻醉前准备程度与麻醉手术安全性的关系。四、教学内容 1.简述麻醉的概念,临床麻醉工作任务,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2.麻醉前准备,包括麻醉前诊视病人并掌握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和精神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器材的准备,决定麻醉前用药。3.举例说明麻醉前准备的重要性及与麻醉手术安全性的关系,如高血压病人麻醉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急诊胃饱满病人的

14、麻醉前处理的必要性及麻醉技术选择原则;禁食禁饮的原则和要求等。4.麻醉前用药,重点讲常用药物种类、作用机理、代表性药物,常规给药种类、剂量与途径等。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2.麻醉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及时限要求。3.常用麻醉前用药有哪些种类,举出各自的代表性药物。4.高血压病人麻醉前准备应注意哪些问题? 全身麻醉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氧化亚氮、安氟烷、异氟烷、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等的临床药理特点。2.了解常用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15、讲解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的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乙醚吸入麻醉的分期,安氟烷、异氟烷、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作用特点,MAC与吸入麻醉强度。2.难点:根据病情选择全身麻醉药物,各种全麻药物对病人呼吸、循环、肝肾功能的影响,复合用药时全麻深度的判断。四、教学内容 1.全身麻醉的概念及分类。决定吸入麻醉药吸收的因素及临床评价,吸入麻醉药麻醉强度与MAC的关系。讲述几种常用吸入麻醉药的化学结构与物理特性、药理作用特点、适应证、禁忌证、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对重要器官功能的影响等。简述氟烷的肝损害问题。2.重点讲述乙醚的麻醉分期,如何辨认麻醉深度。3.硫喷妥钠静

16、脉麻醉(药理作用特点,包括超短效作用机理、对呼吸中枢的选择性抑制及副交感神经兴奋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4.氯胺酮静脉麻醉(药理作用特点,药物作用部位与分离麻醉)。5.异丙酚静脉麻醉。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乙醚吸入麻醉分期与麻醉深度的关系。2.氯胺酮的药理作用部位及麻醉特征。3.MAC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肌肉松弛药临床应用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理作用特点。2.了解不同种类肌松药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目的和基本原则。3.了解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及监测肌松药作用的目的。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掌握去极化肌松

17、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理作用特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肌松药的作用部位,筒箭毒碱和氯化琥珀胆碱的药理作用特点,应用肌松药后的呼吸管理问题。2.难点:肌松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肌松药与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拮抗肌松药的作用。四、教学内容 肌松药的概念、作用机理与分类。肌松药的药理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应用肌松药后加强呼吸管理的重要性,肌松拮抗药与神经肌肉功能监测。五、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分别叙述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部位与作用特点。2.能否用新斯的明拮抗琥珀胆碱的作用,为什么?3.什么是扶助呼吸和控制呼吸? 气管内插管术

18、和麻醉装置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其优点,经口明视插管术的操作步骤。2.了解气管插管的意外、并发症及其防治。3.了解麻醉机的组成部分。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其优点,经口明视插管术的操作步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气管内插管的优点,经口明视插管术的操作要点。2.难点:明视与盲探、经口与经鼻腔插管术的适应证和操作步骤的不同性。四、教学内容 气管内插管的定义、分类、优点和适应证。着重讲述经口腔明视插管术的操作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略述经鼻腔盲探插管术的操作步骤,气管插管可引起的意外或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

19、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术的操作要点。2.完善的麻醉机由哪些部分组成。 局部麻醉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局麻药的作用原则,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毒性反应及其防治。2.了解局麻药的分类和构效关系,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局部麻醉的种类、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了解各种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优缺点、适应证及并发症。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局麻药的作用原则,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毒性反应及其防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局麻药的分类与化学结构的关系。常用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成人一次限量、毒性反应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局麻方法的分类,臂丛神经阻滞中肌间沟

20、径路和腋径路的穿刺定位与操作要点。2难点: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颈丛和肋间神经阻滞。四、教学内容 1.局部麻醉的概念。局麻药的构效关系和分类,作用特点和原理,体内过程,影响作用的因素及不良反应。着重讲述毒性反应的防治,常用局麻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2.概述局麻方法的分类和操作注意事项。重点讲授各种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定位、操作要点、适应证及并发症。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及每种局麻药的成人一次限量。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2.从臂丛神经阻滞部位与解剖结构关系上论述各种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缺点。 椎管内麻醉 一、教学目的

21、及重点 1.掌握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硬脊膜外阻滞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适应证、禁忌证、麻醉意外和麻醉中麻醉后并发症的防止和处理。2.了解椎管内麻醉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平面的调节及麻醉管理注意事项。3.了解骶管阻滞的方法。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硬脊膜外阻滞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适应证、禁忌证、麻醉意外和麻醉中麻醉后并发症的防止和处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腰椎穿刺术。椎管内麻醉中和麻醉后并发症及其防治。2.难点:椎管内麻醉的解剖生理、局麻药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之间关系问题。四、教学内容 椎管内麻醉的概念和分类。椎管内麻醉作用部位,麻醉平面以及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生理功能

22、的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中以腰椎穿刺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及其防治为重点。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穿刺术,判断穿刺成功的方法,常用局麻药和给药方法,决定麻醉平面的诸因素,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简要介绍骶管阻滞)。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从椎管内麻醉的解剖生理角度论述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各自的优缺点。2.找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异同点。 麻醉见习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基本掌握臂丛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操作程序、常用药物和术中管理,掌握局麻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掌握几种常用静脉麻醉药的临床药理特性。掌握麻醉记录单的填写方法。2.了

23、解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了解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臂丛)和椎管内麻醉(腰麻、连硬)的术中管理要点、病人观察,了解常见手术麻醉前病人评估和麻醉后访视方法和内容。3.了解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和全麻术中管理,了解常用呼吸机的操作方法,了解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和药物,了解动静脉穿刺的常见部位和方法。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基本掌握臂丛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操作程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为:麻醉科工作常规,臂丛、腰麻的操作方法和麻醉期间的管理。2.难点为:臂丛、腰麻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的临床药理特性。四、教学内容 1.介绍麻醉科工作常规,麻醉前后病人

24、访视及麻醉记录单的填写。2.臂丛、腰麻的麻醉前准备、操作步骤,术中管理和术后并发症。3.硬膜外麻醉的麻醉前准备、操作步骤和术中管理。4.全麻气管插管麻醉前准备、操作步骤和术中管理要点。5.麻醉科工作可能涉及的内容如呼吸机的使用、动静脉穿刺和术后镇痛。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常用局麻药的分类和最大限量。2.局麻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处理。3.腰麻术中、术后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4.腰麻平面决定于哪些因素,如何调节。5.常用静脉麻醉药物氯胺酮、硫喷妥钠和氟芬合剂的临床药理特征。6.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术 第八章 复 苏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心

25、搏骤停的诊断标准及现场急救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2.了解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普及复苏知识的重要性;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了解心脏按摩的原理;了解心肺复苏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了解心肺复苏后处理的原则。3.了解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二、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掌握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及现场急救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诊断和现场急救的基础生命支持措施。2.难点:心肺复苏时给药的种类、途径、剂量和顺序。四、教学内容 复苏的概念。人工呼吸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呼吸器的应用。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法。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则。五、教具:多媒体幻

26、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心搏骤停的诊断标准是什么?2.现场急救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有哪些?3.脑复苏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第九章 疼痛治疗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疼痛的发生机理,了解止痛门诊的工作性质。2.掌握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的镇痛方法的选择。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法。2.难点:镇痛药物的分类与作用特点。四、教学内容 1.疼痛治疗的基本概念,疼痛的发生机理,包括:致痛的物质的产生,痛觉感受器,疼痛的传导通路及疼痛的闸门控制学说。2.止痛门诊的常见疼痛种类。3.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

27、疗,神经阻滞,椎管注药等。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有哪些?2.常用的镇痛药物的分类? 第十章 围手术期处理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围手术期处理对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意义。2.学习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的基本原则。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学习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的基本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如高血压、糖尿病、呼吸功能不全等)患者的术前准备。四、教学内容 1.术前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与特殊准备。2.术后处理:患者的监护、体位与下床活动、饮食和输液、引流的管理、缝线的拆

28、除与切口愈合的记录。对术后各种不适如:发热、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等的处理。3.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包括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尿路感染、静脉血栓等的处理。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六、复习思考题 1.手术按轻重缓急分哪几类?2.糖尿病者的术前准备?3.术后出血的可能原因及处理? 第十二章 外科感染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疖、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脓肿、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掌握脓毒血症、菌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掌握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

29、难点: 重点: 1.外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原则 2.脓毒血症、菌血症的概念、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 难点: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的病理生理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结炎、脓肿、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概念(10分钟),脓毒血症、菌血症破伤风、气性坏疽的概念(5分钟)。 2.基本技能: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5分钟),脓毒血症、菌血症的发生与转归、鉴别诊断与治疗(10分钟),破伤风、气性坏疽的发生与转归、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10分钟) 3. 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外科感染?外科

30、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2.手的解剖特点与特殊感染的关系? 3.败血症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的特点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4.破伤风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方法是什么?破伤风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5.怎样合理选用抗菌素? 第十三章 创伤与战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 掌握创伤的分类和概念。 2. 掌握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及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 3. 掌握创伤的治疗原则。 4. 掌握创伤后的清创术.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创伤的各种分类及概念,创伤后人体的病理生理反应,创伤的救治原则。 2.创伤组织修复过程,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创伤严重程度

31、评分,清创术。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创伤的概念及分类(5分钟), 创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创伤后常见并发症(5分钟), 创伤的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创伤愈合的类型(5分钟)。 2.基本技能: 创伤的严重度ISS评分(5分钟),创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10分钟), 清创术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10分钟)。 3. 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何为创伤?影响创伤修复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创伤急救的原则及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 3.试述创伤后的局部及全身性反应。 4.试述创伤的治疗原则。 第十四章 烧伤、冷伤、咬螫伤 一、教学目

32、的及重点: 1.掌握热烧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生理特点。 2.掌握烧伤面积的估算及烧伤深度的评估。 3.掌握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及烧伤的治疗原则。 4.熟悉烧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和后期创面的处理 5.熟悉全身感染的防治。 6.熟悉电烧伤和化学烧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烧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生理特点,烧伤的面积及深度的评估,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 2.烧伤面积及深度的准确判断,烧伤的早期并发症及处理。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烧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生理特点(5分钟), 烧伤的面积及深度的估计和常见的并发症(10分钟)

33、. 2.基本技能: 烧伤的现场急救、初期处理及烧伤的治疗原则(5分钟), 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及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10分钟), 植皮术及电烧伤和化学性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10分钟)。 3. 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烧伤的临床发展过程有哪几期? 2.热力烧伤的治疗原则。 3.试述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简单说明烧伤休克的补液方法。 第十五章 显微外科 一 、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基本原则

34、及方法 难点: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显微外科的历史演变(5分钟),常用设备及器材(5分钟). 2.基本技能: 显微血管吻合及显微神经缝合的基本原则(10分钟)、方法(10分钟)及术后处理(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简述显微血管吻合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简述显微神经缝合的方法有哪些及其适应症 简述显微血管吻合术后处理要点 第十六章 肿 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肿瘤的分类、命名及引起肿瘤发生的常见病因。 2.掌握肿瘤的病理特征,肿瘤分期及肿瘤的预防。 3.掌握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以及各项

35、特殊检查方法和用途,常见体表肿瘤的特点。 4.掌握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措施。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肿瘤的分类与命名。 2肿瘤的分期及病理。 3肿瘤的临床表现特征。 4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难点: 1.常见体表的肿瘤的特点。 2.各项特殊检查方法及用途。 3.放化疗的适应证及常见的肿瘤药及化疗方式。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肿瘤的定义, 分类及命名(5分钟),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方法(5分钟). 2.基本技能: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措施(10分钟),恶性肿瘤化放疗的适应症(10分钟),介绍常用抗肿瘤药物

36、及化疗方式(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引起肿瘤的常见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有哪些? 2试述肿瘤的临床表现? 3试述肿瘤的诊断要点及常用的检查方法。 4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及常用方法。 5试述常见化疗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6如何对肿瘤进行分类和命名其目的意义何在? 第十七章 移 植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器官移植的概念。了解临床常见的器官移植的适应症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器官移植的方法和排斥反应的类型和免疫抑制技术。 难点:器官移植的免疫学理论。 四、教学内容

37、: 1.基础知识: 器官移植的概念和类型(5分钟),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和其免疫学基础(10分钟). 2.基本技能: 移植供体的选择(5分钟), 移植常用抗排斥反应药物(10分钟),临床常见器移植的适应症和方法(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器官移植的概念是什么? 2.器官移植前作淋巴毒试验和HLA配型的意义是什么? 3.临床排斥反应综合症分哪几类,各自的病因和特点。 4.如何预防急性排斥反应? 5.肝移植有哪几种术式。 第二篇 神经外科第十八章 颅内压增高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颅内压增高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方法

38、: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脑疝发生的机理。 难点:颅内压增高症的病理生理及其恶性循环机制。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颅内压增高的机制、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10分钟). 2.基本技能: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10分钟),诊断方法(10分钟),和治疗原则(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的区别? 2.脑水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急性和慢性在临床上的区别? 第十九章 颅脑损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

39、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硬膜外血肿的发生、诊断和治疗原则。 难点: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颅骨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10分钟). 2.基本技能: 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10分钟),继发性脑损伤的类型和临床表现(10分钟),颅内血肿的治疗原则(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1.Glasgow昏迷评分(GCS)的临床意义? 2.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原则? 3.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时应抓住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第二十章

40、 颅内和脊髓先天性畸形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发病机理。 四、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分类(10分钟). 2.基本技能: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表现(20分钟),治疗原则(10分钟)。 3.讨论与提问(5分钟) 五、教具: 多媒体图片及幻灯. 六、思考题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分类?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临床表现?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的治疗? 第二十一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颅内和椎管内肿

41、瘤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2了解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方法。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为: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2难点为:颅内和椎管内肿瘤与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类型。四、教学内容: 五、复习思考题 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的特点? 第二十二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2了解颅内和椎管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类型。3了解颅内和椎客血管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为:颅内和椎管内肿瘤与血管性疾

42、病的主要临床表现。2难点为:颅内和椎管内肿瘤与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类型。四、教学内容: 五、复习思考题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主要病理类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原则? 第二十三章 颜面部疾病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了解常见涎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的分类和治疗原则。2难点: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发生。四、教学内容: 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发生,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常见涎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和

43、治疗方法。五、复习思考题 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发生。第三篇 胸心外科第二十六章 胸部损伤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掌握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急救处理原则。2了解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3了解单纯肋骨骨折的处理方法和正常使用胸腔水封瓶引流装置。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急救处理。2难点;胸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四、教学内容: 胸部损伤概要、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创伤性窒息、肺爆震伤、心脏损伤、胸腹联合伤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五、复习思考题

44、 1外伤性血气胸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什么?2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开放性气胸,首先应采取的抢救措施是什么?3最容易发生骨折是哪几根肋骨?4张力性气胸最重要的紧急处理方法是什么?5外伤性血胸、胸腔内血液不凝固的原因是什么?6血胸最容易自然止血是哪些血管?7闭合性胸部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什么?8胸部外伤后胸壁软化的发病原因是什么?9开放性气胸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0开放性气胸首先急救措施是什么?11开放性气胸产生的纵隔摆动是由于什么原因? 第二十七章 胸壁疾病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先天性胸壁畸形、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诊断。了解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二、教学方

45、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诊断。2难点: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鉴别诊断四、教学内容: 先天性胸壁畸形、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诊断。先天性胸壁畸形、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五、复习思考题 1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定义是什么?2胸壁结核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第二十八章 脓胸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脓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问式讲解教材并举例说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在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的区别。四、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慢性脓胸的概念、临床表现(产生原因、症状、X线特点)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