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940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杭州市紫之隧道(紫金港路之江路)工程土建施工第I标段浅埋暗挖段施工大管棚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定: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紫之隧道工程(紫金港路之江路)土建第I标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12月目 录1 概述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2.1 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11.2.2 优质高效的原则11.2.3 方案优化原则11.2.4 确保工期的原则11.2.5 科学配置的原则21.2.6 合理布局的原则22 工程概况32.1 工程简述32.1.1 暗挖段结构42.2 程地质、水文条件52.2.1 地形、地貌52.2.2 地基土的构成及特性52.2.3 水文条件83

2、 主要工程量104 施工准备及进度计划104.1 施工人员准备104.2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104.3 施工材料准备114.4 施工进度计划115 大管棚施工工艺125.1 洞口段导向墙施工135.1.1 导向墙内拱架固定135.1.2 导向管安装145.1.3 圈梁钢筋绑扎165.2 地连墙凿除175.3 大管棚施工185.4 洞内大管棚施工206 质量保证措施217 安全保证措施227.1 安全保证措施227.1.1 安全用电227.1.2 机械安全237.2 施工安全237.2.1 焊接作业237.2.2 起重作业231 概述1.1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范围为杭州市紫之隧道浅埋暗挖段

3、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所有施工内容。杭州市紫之隧道浅埋暗挖段工程设计图 公司拥有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以往隧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 本项目设计选用的规范及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 F60-2009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F80/1-20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3-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交通部、浙江省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现场调查、勘测资料。1.2编制原则1.11.21

4、.2.1 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法。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1.2.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09002质量体系,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1.2.3 方案优化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施工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隧道施工、防排水、防护、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1

5、.2.4 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管理,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做好各项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1.2.5 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1.2.6 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做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方面出发,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及驻地办

6、公场地布局,并做好环境保护和驻地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做好环境美化。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述杭州市紫之隧道(紫金港路之江路)工程双向四车道,为机动车专用隧道,工程南起之浦路,在K0+073入地后向西北转向,下穿五浦河(象山浦),之江路、梅灵南路后进入山体向北延伸;全线避绕西湖风景名胜区区域界线,出蔡国忠山后下穿西溪路、天目山路,沿山河,出地面后接现状紫金港路,并分别设置一对匝道与之江路、西溪路相接。线路全长约14.4km。其中隧道长约13.9km。紫之隧道线路示意图如下:紫之隧道线路全长14.4km,其中隧道长约13.9km。图2.1-1 紫之隧道线路示意图杭州市紫之隧

7、道(紫金港路之江路)工程土建第1标段施工范围为1#隧道明挖段、浅埋暗挖及之浦路段道路施工。2.1.1 暗挖段结构本标段的浅埋暗挖段为西线K0+792.6K1+530与东线K0+840K1+570,分别长737.4m和730m。建设规模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60km/h。其中,东线K0+840K1+083、西线K0+792.6K1+043采用超前管棚和小导管联合超前支护,周边预注浆加固和堵水,CRD工法施工;东线K1+083K1+570、西线K1+043K1+530采用双排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CRD法施工。暗挖段位置示意图如下:图2.1-2 暗挖段位置示意图2.2 程地质、水文条件2.2.1 地

8、形、地貌本场地地貌类型K0+000K0+860段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地貌,主要为之浦路至五浦河段,地形开阔平坦,地形标高为5.26.5m左右;K0+860K1+440段属湖沼积平原地貌,主要为五浦河至梅灵路段,本地貌单元总体靠近山前,沿山前呈带状分布向梅家坞山谷内延伸,地势平坦,沿线地面标高在8.59.0m为主;K1+440K1+530段属山前冲洪积斜地地貌,主要为梅灵南路西侧坡麓地带,地层主要为坡积、洪积形成的黏性土混碎石、角砾等,均匀性差,局部有一定风化侵蚀变,地形标高为1035m左右。2.2.2 地基土的构成及特性(1)第四纪地层-1层:杂填土褐灰灰杂色,中密状为主,局部为稍密状,无层理,

9、质不均,成分主要以分之黏土混建筑垃圾为主,混凝土块含量为1060,块径为1020cm为主,最大为40cm,均一性差。本层为现有之江路、之浦路人行道路基填土。本层分布范围较广,分布层厚1.107.30m,平均厚度4.44m;顶板标高5.2610.42m,平均标高8.44m。-2:素填土褐灰灰杂色,中密状为主,局部为稍密状,湿很湿,无层理,质不均,层份主要以粉质黏土混碎、块石为主,碎块石含量为2060,块径为1030cm为主,最大为50cm,均一性差。本层为现有之江路、之浦路人行道路基。-3:塘泥灰灰黑色,流塑流动状,无层理,混有少量的腐殖物,略具有腥臭味,局部混有少量碎石、块石,性质差。层厚0.

10、502.10m,平均厚度0.72m;顶板埋深0.006.90m,平均埋深1.14m;顶板标高2.615.54m,平均标高4.15m。-1层:粉质黏土灰黄色、黄灰色,软可塑,厚层状;黏塑性一般,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个别地段表层绿化带的种植土,划入本层。-2层:砂质粉土黄灰色,稍中密,很湿湿,具有水平层理,多含细小云母碎屑,土质较均一,局部黏粒含量高为黏质粉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3层:砂质粉土灰色,中密,很湿,薄层状,局部偶黏质粉土微层理或粉质黏土薄层,偶见腐殖物碎屑,该层黏粒含量较高,局部呈现黏质粉土状,振动易析水,摇震反

11、应迅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4层:粉砂绿灰色,稍密中密,很湿,薄层状,局部夹砂质粉土薄层,振动可析水,偶见较多贝壳碎屑,砂质较纯。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饱和,厚层状,黏塑性较好,均一性较好,含少量腐植物碎屑和黑色有机质斑点,易污手,顶部性质近似于淤泥,下部偶见粉土薄膜。稍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饱和,厚层状,含有少量的有机质,下部夹有少量的粉土薄层,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夹层:砾砂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砾石含量约1030,砾径0.22cm不等,局部混较多圆砾,次圆砾,砾石成分以中风化硬质岩为主,局部充填有黏

12、性土团块,质不均一。层:含黏性土碎石灰黄色、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厚层状,碎石含量约占5060,碎石径在25cm左右,大者可达10cm,次圆状次棱角状,碎石致密坚硬,成分以岩屑砂岩、细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含较多黏性土,局部呈含碎石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状,质不均一。夹层:粉质黏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硬塑,厚层状,黏塑性一般,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土质均匀,局部可见少量灰白色、紫红色斑纹。光泽反应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含黏性土碎石灰黄色、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层厚状,具有网纹状结构,碎石含量约占2060,碎石径在26cm左右,大者可达10cm,次圆状次棱角状,成分以岩屑砂

13、岩、细砂岩为主,含较多黏性土,局部呈含砾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状,质不均一。 层:含黏性土碎石灰黄色、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厚层状,具有网状结构,碎石含量约占5070,碎石径在28cm左右,大者可达15cm,次圆状为主,碎石风化较强烈,多呈强风化状,成分以岩屑砂岩、细砂岩为主,含较多黏性土,局部呈含砾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状,质不均一。(2)第四纪地层 (基岩)勘探揭示的第四纪地层(基岩),平原区主要为白垩纪下统朝川组(K1c),岩性成分以泥质粉砂岩为主;丘陵山体主要为志留系中统康山组(S2k)、志留系下统大白地组(S1d),岩性成分为岩屑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等。岩性具体评述如下:k1c-1层:

1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灰绿、灰紫色,矿物风化蚀变明显剧烈,原岩多风化呈可塑黏性土状,刀可切开,原岩结构较清晰。本层沿线分布较少,仅在K0+400K0+500段有揭示。本次勘察共有4个孔揭露本层,其中:层厚1.403.10m,平均厚度1.98m;顶板埋深10.5012.80m,平均埋深11.45m;顶板标高-3.29-1.4m,平均标高-2.11m。k1c-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暗红色,粉砂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矿物风化蚀变明显,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以碎石块状为主,少量为短柱状,岩质软,锤击易碎。本层分布K1+380以南段,顶板起伏较大,厚度在沿线变化较大。本次勘察共有72个孔揭露本层,其

15、中:层厚0.804.70m,平均厚度2.37m;顶板埋深7.3036.80m,平均埋深23.16m;顶板标高-30.08-0.73m,平均标高-15.26m。k1c-3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暗红色,粉砂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夹有粉砂质泥岩,节理裂隙稍发育,闭合状,每米1-3条,倾角30、45为主,岩芯以柱状、长柱状为主,岩质软,锤击易碎,易风化,遇水软化,岩石质量指标RQD=6585,岩体完整性一般。本层分布K1+380以南段,顶板起伏较大。揭示层厚2.905.70m,本次勘察共有63个孔揭露本层,其中:层厚1.1016.40m,平均厚度7.28m;顶板埋深11.0036.70

16、m,平均埋深24.71m;顶板标高-29.03-2.83m,平均标高-16.73m。s3t-2层:强风化粉砂岩、细砂岩灰黄色、黄绿灰、灰紫色,粉砂结构,层厚状中厚层状构造,风化强烈,网状分化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多见褐色铁屑斑纹,局部夹紫灰色泥岩夹层,岩芯以碎块状为主,少量为短柱状,岩质较软,锤击易碎、声哑。(3)断层断层破碎带破碎带:黄灰、灰色、绿灰、灰黑色,岩性为断层上、下盘地层受构造作用,挤压、错动变质而形成构造角砾岩、断层泥岩等,胶结一般,岩芯较破碎,构造裂隙发育,多见铁锰质胶结和泥炭质充填物,局部见石英脉充填,断面有挤压擦痕略有滑感,锤击易碎,棱角状,岩芯采取率低,漏浆明显,钻探过程

17、中易发生掉块、卡钻现象。本层较断层两盘地层性质明显变差,围岩性质差,对隧道开挖、衬砌防渗等影响较大,分布在所勘探揭示的或通过物探推测的断层带内。2.2.3 水文条件沿线勘探深度以浅地下水按埋藏和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三大类。根据沿线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将上述三类地下水分为三个含水岩组,现根据钻孔、附近井泉流量及水文试验,结合岩性、地貌、构造条件和水质分析成果,对各类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分述如下:(1) 全新统冲海积成因粉(砂)土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K0+000-K0+860冲海积平原一带,含

18、水层介质由砂质粉土、粉砂组成,属弱透水层,水量较丰富,民井出水量一般2050m3/d。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竖向入渗补给及地表水体下渗补给为主,与河塘有侧向互为补给关系,迳流缓慢,水位多受微地貌地形控制,以蒸发方式排泄和向附近河塘侧向迳流排泄为主,水位随季节气候动态变化明显。孔隙潜水含水层具有埋藏浅、水量小、变幅大的特点。据区域资料,动态变幅一般在1.02.0m左右。勘察期间实测潜水位埋深1.202.40m,相对于标高为4.45.2m,平均水位标高4.64m.(2) 更新统冲洪积成因砾石松散岩类孔隙承压含水层组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K0+000K0+860冲海积平原一带下部,含水层介质有砾砂、圆砾层,

19、土体呈中密密实状,渗透性强,水量丰富,与钱塘江古河道有一定的联系,上覆淤泥质土构成了本含水层组的隔水顶板。由于该含水层顶板埋藏相对较深,透水性良好,属晚更新世早期(Q31)沉积,属“封存型”地下水,受晚更新世晚期(Q32)海侵影响,地下水盐化明显。含水层接受上游侧向迳流补给,水量充沛,迳流缓慢,人工开采是其主要排泄方式。(3) 更新统洪积、冲洪积黏性土夹碎石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K0+000K1+530丘陵山麓地带,含水层介质有含碎(砾)石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砾)石,土体呈中密实状,渗透性差,水量贫乏,民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m/d。水位动态变化大,雨季水位较高,旱季水位低,多数民

20、井干枯,水位年变幅通常为1.03.0m。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迳流缓慢,已蒸发方式排泄和向地势低洼处排泄为主。(4) 碎屑岩类层状构造裂隙含水层组分布于丘陵山地,含水层介质系白垩系志留系一套软硬不同的沉积碎屑岩,其岩性有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岩屑石英砂岩及泥质砂岩,裂隙分为构造断裂脉状裂隙和风化网状裂隙。含水层除了局部分布的构造断裂及地貌条件有利部位,形成良好的富水性,其他软质碎屑岩类,裂隙都被填充、闭合,富水性差。本次调查区泉水出露少,泉流量小于0.5升/秒,水量贫乏。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向山下或以泉方式排泄或侧向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本场附近无污染源,根据行标公路工程地质勘

21、察规范(JTG-2011)和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从气候条件、土层特性以及干湿交替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按场地环境类型II类、隧道地面段场地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和干湿交替作用下均为微腐蚀性。本标段场区为钱塘江水系,沿线河道主要为云栖溪、五浦河(象山浦),并最终向南汇入钱塘江。本场地潜水位总体埋深较浅,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同层地下侧向迳流的补给。工程区地下水的形式与赋存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断裂与地形地貌三大因素所控制,本标段第四系地层主要以粘性土类、碎石夹粘性土类为主,富水性也很差。3 主要工程量东线及西线暗挖段主体结构

22、概况汇总表如下:东线大管棚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1086mm钢花管m32312.772钢筋笼,主筋422m32312.773152*5 的孔口管t45.6634HPB300连接钢筋t5I20a工字钢和钢板t6C35套拱砼M492.034 施工准备及进度计划4.1 施工人员准备人员人数人员人数拱架班10人测量3人电焊工3人司机2人取芯工8人施工员4木工8人4.2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拌合机JS750台1待进场空压机20m3台3已进场挖掘机CAT320台1已进场装载机ZL50台1已到位注浆机台2待进场管棚钻机CTQ500台1待进场取芯机台4待进场钢筋加工设备套1已

23、到位电焊机台6已到位4.3 施工材料准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1086mm钢花管m3900待进场2钢筋笼,主筋422m15600已进场3152*5 的孔口管m156已进场4HPB300连接钢筋Kg 805I20a工字钢和钢板Kg3598.556C35套拱砼M已进场4.4 施工进度计划套拱安装和侧墙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大管棚施工计划为2014年1月20日至2014年2月30日。5 大管棚施工工艺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5.1 洞口段套拱施工洞口段大管棚横断面图5.1.1 套拱内拱架安装拱架下料:导向墙内拱架加工完毕后,需在场地内拼装,复测弦长、弦高,拼装检查无误后再调入洞内拼装;拱架定位:导向墙内

24、设三榀I22a工字钢,拱架加工高度每次露出侧墙结构混凝土面2030cm为宜;纵向第一榀拱架和第三榀拱架轮廓线都需进行测量定位,保障后期导向管定位的准确性;拱架连接:导向墙内三榀拱架需用纵向连接筋牢固固定,并做可靠连接;5.1.2 导向管安装导向管设计参数:直径152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和250*250*15的止水钢板做可靠焊接;导向管安装按隧道拱顶周边13埋设,孔口管与工字钢做牢固焊接,并通过16钢筋与孔口管、热轧普通20a工字钢拱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5倍钢筋直径;导向管外围包裹遇水膨胀止水条;孔口用沥青麻丝封堵,顶到模板上孔口用沥青麻丝封堵,顶到导向墙上 导向管固定大样图 止水钢板大

25、样图沿线路方向从左到右分别对每根导向管进行编号(165号),根据线路转弯半径和大管棚角度来计算导向管角度,见下表。紫之隧道东线套拱导向管外插角控制一览表孔位编号外插角套拱1.1m前端抬高(mm)备 注孔位编号外插角套拱1.1m前端抬高(mm)备 注12089.8395前端抬高342052.1935前端抬高22089.8395前端抬高352052.1930前端抬高32089.8395前端抬高362052.1925前端抬高42089.8395前端抬高372052.1920前端抬高52089.8395前端抬高382052.1915前端抬高62089.8395前端抬高392052.1910前端抬高72

26、089.8395前端抬高402052.195前端抬高82089.8395前端抬高412052.190前端抬高92089.8395前端抬高422052.19-5后端抬高102089.8395前端抬高432052.19-10后端抬高112089.8395前端抬高442052.19-15 后端抬高122089.8395前端抬高452052.19-15 后端抬高132089.8395前端抬高462052.19-15 后端抬高142089.8395前端抬高472052.19-15 后端抬高152089.8395前端抬高482052.19-15 后端抬高162089.8395前端抬高492052.19-1

27、5 后端抬高172089.8395前端抬高502052.19-15 后端抬高182089.8395前端抬高512052.19-15 后端抬高192089.8395前端抬高522052.19-15 后端抬高202089.8395前端抬高532052.19-15 后端抬高212089.8395前端抬高542052.19-15 后端抬高222089.8395前端抬高552052.19-15 后端抬高232089.8395前端抬高562052.19-15 后端抬高242089.8390前端抬高572052.19-15 后端抬高252089.8385前端抬高582052.19-15 后端抬高262089

28、.8380前端抬高592052.19-15 后端抬高272089.8375前端抬高602052.19-15 后端抬高282089.8370前端抬高612052.19-15 后端抬高292089.8364前端抬高622052.19-15 后端抬高302089.8358前端抬高632052.19-15 后端抬高312089.8352前端抬高642052.19-15 后端抬高322089.8346前端抬高652052.19-15 后端抬高332089.8341前端抬高紫之隧道西线套拱导向管外插角控制一览表孔位编号外插角套拱1.1m前端抬高(mm)备 注孔位编号外插角套拱1.1m前端抬高(mm)备 注

29、12089.8341前端抬高342052.1940前端抬高22089.8341前端抬高352052.1940前端抬高32089.8341前端抬高362052.1940前端抬高42089.8341前端抬高372052.1940前端抬高52089.8341前端抬高382052.1940前端抬高62089.8341前端抬高392052.1940前端抬高72089.8341前端抬高402052.1940前端抬高82089.8341前端抬高412052.1940前端抬高92089.8341前端抬高422052.1940前端抬高102089.8341前端抬高432052.1940前端抬高112089.83

30、41前端抬高442052.1940前端抬高122089.8341前端抬高452052.1940前端抬高132089.8341前端抬高462052.1940前端抬高142089.8341前端抬高472052.1940前端抬高152089.8341前端抬高482052.1940前端抬高162089.8341前端抬高492052.1940前端抬高172089.8341前端抬高502052.1940前端抬高182089.8341前端抬高512052.1940前端抬高192089.8341前端抬高522052.1940前端抬高202089.8341前端抬高532052.1940前端抬高212089.83

31、41前端抬高542052.1940前端抬高222089.8341前端抬高552052.1940前端抬高232089.8341前端抬高562052.1940前端抬高242089.8341前端抬高572052.1940前端抬高252089.8341前端抬高582052.1940前端抬高262089.8341前端抬高592052.1940前端抬高272089.8341前端抬高602052.1940前端抬高282089.8341前端抬高612052.1940前端抬高292089.8341前端抬高622052.1940前端抬高302089.8341前端抬高632052.1940前端抬高312089.83

32、41前端抬高642052.1940前端抬高322089.8341前端抬高652052.1940前端抬高332089.8341前端抬高5.1.3 圈梁钢筋绑扎5.2 地连墙凿除 地连墙凿除采用专用钻孔取芯设备,在侧墙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用直径145mm取芯机沿导向管方向进行取芯。5.3 大管棚施工 洞内浅埋暗挖隧道进洞段(S2-NQa)超前支护1、大管棚设计参数: (1) 管棚长为30m,用每节46m的热轧无缝钢管(外径108mm,壁厚6mm)以管棚连接套分节安装,同一断面内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钢管数的50%。; (2) 钢管前端加个成尖锥状,管壁四周钻16mm溢浆孔,间距1020cm,

33、梅花形布置,尾部留止浆段250cm; (3) 管棚环向间距中至中30cm,沿隧道拱顶周边13插入; (4) 管棚中可增设钢筋笼,以提高管棚的抗弯能力,钢筋笼由4根&22主筋和固定环组成;2、 大管棚施工:(1)配备电动钻机2台,用以钻孔及推进钢管。(2)管棚严格按设计位置施工,钻机立轴方向准确控制,每钻完一孔后随即顶进钢管。先打编号为奇数的有孔钢花管,注浆后再打编号为偶数的无孔钢管,无孔钢管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即钻孔顺序为从拱腰往拱顶方向,左右对称施钻。(3)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m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管采用6m钢管,以后每节

34、均采用6m钢管。3、双液浆注浆流程图:4、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参数如下: (1) 水灰比0.8-1,C:S体积比为1:(0.61), 水玻璃模数2.62.8,水玻璃浓度35BE; (2) 大管棚注浆压力1.02.0Mpa,小导管注浆压力0.51.0Mpa,注浆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采用单孔注浆结束标准:a、注浆压力逐步升高,当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10min;b、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80%; c、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 (3) 注浆结束后用M10砂浆充填钢管,以增加管棚强度。5、施工注意事项: (1) 管棚需按设计位置施工,注意运用测斜仪进行钻孔斜

35、度测量,严格控制管棚打设方向,并做好每个钻孔地质记录; (2) 为保证管棚支护效果,尽量减小管棚的外插角,管棚施工时,应对钢管主要材料进行材质检验; (3) 选用钻机首先应适合钻孔深度及孔径的要求,钻机要求平稳灵活,能在水平方向360范围内钻孔,施钻时应有导向架; (4) 施工期间应遵守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钻眼注浆作业操作规则,并加强监控量测,保证施工安全。5.4 洞内大管棚施工洞内大管棚施工横断面图管棚工作室断面设计图6 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开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做到人人明白技术要求,个个分担技术责任;2.上岗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杭州市施工的

36、有关规定;4.严格按照管棚打设施工的总体要求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进行每一工序的施工;5.主要工序均由本工序的负责人进行自检,合格后上报工程技术负责人,会同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6.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质量标准;(1) 管棚的偏斜应控制在5以内,终端最大控制间距为400mm;(2) 为了保证钢管连接的同轴性,每根钢管都必须加车4mm丝扣,采用丝扣连接。丝扣连接一定要拧紧、到位,然后加焊;(3) 终孔后,管棚的注浆压力要控制在0.82 MP之间,注浆压力不宜过大。注浆量以出浆口流出水泥浆为准。(4) 管棚打设长度与设计长度误差不得大于200mm;7.生产主管、

37、技术人员、机手在施工中应熟悉地层变化,分析偏斜规律,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技术参数和开孔角度;8.各班记录人员准确丈量钻具,准确记录钻杆长度、根数。各种数据记录要及时。禁止追记或补记,及时校正孔深,交接班要交接清楚;9.钢管接缝补焊,严格实行专人专岗,个人包干,严禁中途找人替焊,如须找人替焊时,须经班长批准,并记录在案。交接班时要记录班次焊口数量;10. 严把材料质量关,对所有使用的各种材料和零部件,均须由专人一一检测,不合格者必须剔除,严禁勉强使用或漏检;11. 钢管运到现场,须由专人清理管内铁屑、杂物、避免漏清。钻工在加尺前须进行复查,确保管内干净;12. 现场质量员对每道工序质量必须认真监

38、督与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在质量人员监督下及时给予补救;13. 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就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工作重点进行研讨。及时总结所采用技术参数对打设质量的影响,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技术参数;14. 建立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连续质量优良者奖,出质量责任事故者惩。7 安全保证措施7.1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防范重点为:安全用电、机械安全、施工安全等。7.1.1 安全用电1. 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2. 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所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

39、人负责,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3. 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前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4. 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实,不得倾斜下沉,与基坑边及临近建筑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5. 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6.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7. 现场内各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电

40、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7.1.2 机械安全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在钻机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机械伤人事故发生。7.2 施工安全7.2.1 焊接作业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系安全带;焊接作业现场周围10米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前检查焊机、线路、料机外壳保护接零,确认安全;焊接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用其他金属物作二线回路;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压焊把线;气焊时先开乙炔阀点火,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氧气瓶和乙炔瓶应保持距离在5米以上,与焊炬、割炬和其他明火不小于10米;作业中若氧气管着火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不得折弯胶管断气;若乙炔管着火,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止火。电焊机必须设单独的电源开关、自动断电装置。外壳设可靠的保护接零;电焊机的电源线长度不大于5米,焊接线长度不大于30米。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