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诊疗课件.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957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诊疗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妇产科诊疗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妇产科诊疗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妇产科诊疗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妇产科诊疗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诊疗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诊疗课件.doc(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妇 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常见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目 录一、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2014异位妊娠(妊娠腹痛)1、2014年盆腔炎(盆腔炎)1、2014年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1、2014年癥瘕病(子宫肌瘤)1、2014年带下病(阴道炎)2、2013年盆腔炎(盆腔炎)2、2013年早期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2、2013年癥瘕病(子宫肌瘤)2、2013年带下病(阴道炎)2、2012年带下病(阴道炎)2、2012年癥瘕病(子宫肌瘤) 3、2012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4、2011年带下病(阴道炎)5、2011年癥瘕病(子宫肌瘤) 6、2011年痛经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7、2010年带下病(阴道炎)8、2010年癥瘕病(子宫肌瘤) 9、2010年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二、中医优势病种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材料1、2014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2、2013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3、2012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4、2011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5、2010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 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异位妊娠(妊娠腹痛)中西医诊疗方案(2014年3月)中医病名:异位妊娠(妊娠腹痛)西医病名:异位妊娠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有有关内容制定。

3、(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2)临床表现:下腹一侧隐痛或突发下腹部撕裂样痛,持续或反复发作,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可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黯,淋漓不尽。(3)腹部体征: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以患侧为主,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4)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摇举痛,子宫稍大而软,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年制及7年制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2010年第二版)拟定标准:异位妊娠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

4、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2)临床表现:下腹一侧隐痛或突发下腹部撕裂样痛,持续或反复发作,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可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黯,淋漓不尽。(3)腹部体征: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以患侧为主,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4)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摇举痛,子宫稍大而软,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5)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B超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二)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少腹素有瘀滞,冲任胞脉脉络不痛或不畅,或先天肾气不

5、足,后天脾气受损有关。由于脾肾气虚,不能把孕卵及时送至子宫,或由于瘀阻,运送孕卵受阻,不能移行至子宫,而在子宫以外地方发育,以致破损脉络,阴血內溢于少腹,发生血瘀、血虚、厥脱等一系列证候。常见的病因病机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1、气虚血瘀素禀肾气不足或素体气血不足,或房事不节,人流堕胎,损伤肾气;或素体虚弱,饮食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致孕卵不能及时送至子宫,而成异位妊娠。2、气滞血瘀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气滞而致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禁房事,或感染邪毒,以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胞脉不畅,孕卵阻滞而不能运达子宫,而成异位妊娠。(三)证候及证候分析 1、未破损期证候:

6、患者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或有下腹一侧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不尽。妇科检查: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软性肿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证候分析:停经妊娠,故有早孕反应;孕卵在子宫以外着床发育,胞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患者附件有包块、压痛;孕卵滞于宫外,生长受限,则阴道出血淋漓,脉弦滑为妊娠之征。2、已破损期休克型:宫外孕急性大出血,有休克象。证候:突发下腹部撕裂样剧痛,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可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黯,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以患侧为主,腹肌紧张可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饱满

7、,触痛,宫颈摇举痛,子宫稍大而软,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证候分析:孕卵停滞在子宫以,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部撕裂样痛剧;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亡血心神失养,故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阴血暴亡,阳气暴脱之象。不稳定型:异位妊娠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出血的可能。证候:腹痛据按,有压痛或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时有少量阴道流血,或头晕神疲,血压平稳;舌淡苔薄白,脉细缓。证候分析:脉络破损,络伤血溢,离经之血,瘀于少腹,则腹痛据按,血蓄少腹,日久

8、不去,则渐成包块,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阴道出血;气随血泄,气血虚弱,则头晕神疲,气血骤虚,脉道不充,故脉细缓。包块型:异位妊娠破损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舌质黯或正常,苔薄白,脉细涩。证候分析:络伤血溢,瘀于少腹成瘀,淤积成癥,则腹腔血肿包块;癥块阻碍气机,则下腹坠胀,舌质黯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象。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治疗方案1、未破损期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方药:宫外孕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加蜈蚣、全蝎、紫草。组成:丹参30g 赤芍15g 桃仁15g 三棱12g 莪术12g 蜈蚣2

9、条 全蝎10g 紫草15g 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消癥散结。加蜈蚣、全蝎、紫草以破血通络,杀胚消癥。2、休克型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方药:生脉散合宫外孕号方组成:人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5g 丹参30g 赤芍15g 桃仁15g 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摄血敛汗,养阴生津: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以消积血。本症宜中西医结合抢救。3、不稳定型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气。方药:宫外孕号方加党参、黄芪组成: 丹参30g 赤芍15g 桃仁15g 党参20g 黄芪15g 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

10、次温服。此型病人常有气虚之象,用药宜平和,勿伤正气,有大出血的可能,需做好抢救准备。 4、包块型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消癥。方药:宫外孕号方组成:丹参30g 赤芍15g 桃仁15g 三棱10g 莪术10g 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消癥散结。若有虚像,食欲不振,脉虚弱者可酌加党参、黄芪补气。(二) 中医特色疗法:1、中药灌肠:适用于术后阳明腑实,胃失和降型。(大黄、芒硝、金银花、蒲公英、枳壳、莱菔子、赤芍、厚朴、陈皮)2、外治法中药外敷可选用活血化瘀止痛中药研末,随证加减,外敷下腹部。此治疗要在包块形成,内出血停止的前提下进行。可予蜜水调双柏散治

11、疗,趁热外敷,每日2次,10天一疗程。3、针灸治疗;适用于宫外孕术后脾失健运型,穴位:足三里、曲池、上巨虚、手三里、合谷等三、难点分析 难点之一:尽快制止出血 异位妊娠患者病情危急,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若腹腔出血多,经积极抗休克处理仍不能纠正者,应立即手术治疗。难点之二:如何预防和减少复发1、减少宫腔手术及人流手术,避免产后及流产后感染。2、积极治疗盆腔炎及盆腔肿瘤等疾病。在怀孕前做输卵管通液检查,以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3、异位妊娠术后患者,应积极治疗炎症以通畅输卵管。4、避风寒、畅情志。5、注意

12、摄生调护,经期、产后严禁房事。四、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痊愈:症状(包括瘀血出血证候)全部消失,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显效:症状(包括瘀血出血证候)基本消失,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盆腔包块未变化,临床症状部分或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减轻,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连续服药一个疗程以上,自觉症状无减轻或无改变或加重。(二)评价方法根据症状、体征为评价指标。 2014年盆腔炎(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

13、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日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症、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

14、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

15、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一、急性盆腔炎(1)热毒炽盛证主症:下腹部疼痛拒按;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兼杂,质粘稠,如脓血,味臭秽。次症: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咽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2)湿热瘀结证主症: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

16、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次症: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沥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脉: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二、慢性盆腔炎(1)湿热瘀结证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次症:经期腹痛加重;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2)气滞血瘀证主症: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

17、次症:月经先后不定,量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3)寒湿瘀滞证主症: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次症: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紫黯或夹血块;大便溏泄。舌脉: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4)肾虚血瘀证主症: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次症:遇劳累下腹或腰骶酸痛加重;头晕耳鸣;经量

18、多或少;经血黯淡或夹块;夜尿频多。 舌脉: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腻,脉沉涩。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5)气虚血瘀证主症: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次症: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黯或夹块;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脉:舌淡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细或沉涩无力。 以上主症具备2项或以上,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一、急性盆腔炎1、热毒炽盛证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方药: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大黄、牡丹皮

19、、桃仁、冬瓜仁、芒硝。中成药:若出现高热寒战等脓毒血症可选服安宫牛黄丸等。2、湿热瘀结证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薏苡仁、冬瓜仁。金银花、甘草、当归、赤芍、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贝母、防风、白芷、陈皮、乳香、没药、薏苡仁、冬瓜仁。中成药:经带宁胶囊、妇科千金胶囊等。二、慢性盆腔炎1、湿热瘀结证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药:银蒲四逆散伤寒论四妙散成方便读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银花藤、蒲公英、柴胡、枳壳、赤芍、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生蒲黄、炒五灵脂、延胡索、炒川楝子。 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

20、、生蒲黄、琥珀粉(冲服)、砂仁、蛇床子。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金刚藤胶囊、花红片、妇康口服液等。2、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 香附、红花、枳壳。中成药:消癥胶囊(我院自制药)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3、寒湿瘀滞证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没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 暖宫定痛汤刘奉五妇科经验。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葫芦巴、延胡索

21、、五灵脂、蒲黄、制香附、乌药。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等。4肾虚血瘀证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止痛。方药:杜断桑寄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蒲黄、五灵脂、川牛膝、大血藤、没药、延胡索、丹参、三棱、川芎。 宽带汤辨证录加减。白术、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党参、杜仲、莲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川续断。中成药:妇宝颗粒(冲剂)等。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方药: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川芎、当归、丹参、广木香。 举元煎景岳全书合失笑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生蒲黄、五灵脂、川芎、

22、当归、丹参、莪术、香附。中成药:丹黄祛瘀片(胶囊)等。(二)外治法1、直肠给药 (1) 中药保留灌肠方药:大血藤、紫花地丁、蒲公英、延胡索、香附、附子、丹参、莪术、三棱。根据病情,适当加减。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留灌肠。选用塑料导尿管+输液器。(2)直肠纳药:盆炎清栓、康复消炎栓等。2、中药外敷选用活血化瘀止痛中药研末,进行穴位贴敷等疗法。3、中药外敷:下腹或腰骶部。 (1)中药药渣外敷:辨证口服中药两煎后药渣外敷。(2)中药研粉调敷: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3)中药穴位敷贴:方药:三七、血竭、蒲黄、白芷、沉香、羌活。可根

23、据证型酌加减,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血海、归来、子宫、太冲、关元等穴位。4、中药熏蒸治疗方药:败酱草、大血藤、丹参、赤芍、乳香、没药、透骨草、苍术、白芷、三棱、莪术、细辛。随证加减。(三)灸法 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疗法。可应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四、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1、急性盆腔炎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应彻底、及时,以防转为慢性。应用抗生素应足量、有效,如高热不退、有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治疗应彻底、及时,补充每日所需热量与水分,注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及止痛剂。2、热毒炽盛,邪人营血或热人心包,急服安宫牛黄丸,

24、参照感染性休克的防治原则积极治疗。3、治疗期间应注意发热、腹痛、带下、实验室检查及盆腔体征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4、保持外阴、阴道清洁,必要时床边隔离,防止反复交叉感染。注意经期卫生,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炎症,预防炎症蔓延,继发盆腔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盆腔炎复发和促迸盆腔炎消退。5、本病急性期为妇科危重病,须彻底治疗。本病慢性期病程长,可反复发作。五、难点分析 盆腔炎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炎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症状缓解稳定、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等方面。但临床中在盆腔炎治

25、疗中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这是盆腔炎治疗难点之一。针对上述难点,下一年度优化该治疗方案,增加相应的治疗措施。六、解决措施:配以物理治疗:中药保留灌肠后即平卧,同时配以微波等物理治疗 30-40分钟/次,10天一疗程。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药液在肠壁吸收而发挥药效,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越长、肠壁吸收越充分,而微波作用于机体组织时,引起组织细胞中离子、水分子和偶极子的高频振荡,并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增强局部的免疫力,因此,能有效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保进水肿吸收,消炎止痛。微波加热后,小动脉及毛细管随即扩张,静脉循环增加,白细胞和抗体增加,代谢产物及时被移除,这不仅改善局部的营养代

26、谢,而且增加了局部的防御能力,因而治疗炎症收效极快,可大量减少抗生素用量。七、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1、主要指标疗效标准缓解盆腔疼痛疗效临床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消失。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两个等级。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有所减轻,疼痛程度积分降低一个等级。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或和腰骶疼痛无减轻或有加重。2、次要指标疗效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通过证候疗效率进行判定。证候疗效数=治疗前证候积分和一治疗后证候积分和/治疗前证候积分和1 00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值减少95。显效: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

27、值减少70,95。有效:治疗后各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值减少30。(2)局部体征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局部体征消失,积分值减少95。显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值减少70,95。有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有所减轻,积分值减少30,70。无效:治疗后局部体征无改善或有加重,积分值减少(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依据分级量化标准,包括症状及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对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采用症状、体征积分法,分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进行疗效评价。在患者进入路径的不同时间对主观症状下腹痛、腰骶痛

28、、带下情况和局部体征情况进行评价。进入路径当天,按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标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结束路径时,按照疾病主要指标疗效和次要指标疗效标准进行评判。主要疗效指标主要为缓解盆腔疼痛疗效,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和局部体征疗效。 (三)分级量化标准1、症状分级量化标准(1)湿热瘀结证:(2)气滞血瘀证:(3)寒湿淤滞证:(4)肾虚血淤证:(5)气虚血淤证:2、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盆腔体征轻重分级:3、病情程度分级标准综合上述症状、体征评分,以判定病情程度。轻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 01 8分。中度:症状、体征积分和1 92 7分。重度:症状、体征积分和28分。胎漏、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

29、)诊疗方案(2014年3月修订) 中医病名: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0)。 西医病名:先兆流产(ICD-10编码:O20.001)。一、概述:胎漏、胎动不安多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所致,在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 腹痛 小腹下坠者,称“胎漏”;若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 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胎动不安”。相当于“先兆流产”。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l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

30、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二)证侯诊断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

31、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论治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方药:寿胎

32、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苎麻根、杜仲。中成药:安胎丸等。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党参、炒白术、淮山药、黄芪。中成药:滋肾育胎丸等。3、肾虚血热证治法:滋肾凉血安胎。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中成药:孕康口服液等。4、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安胎。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加减。党参、白术、熟地、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中成药:保胎丸等。5、肾虚血瘀证治法: 益肾祛瘀安胎。方药:寿胎丸医

33、学衷中参西录合加味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黄芪、党参、当归、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四、注意事项1、注意孕期保健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进食宜清淡,富含营养。2、出现流产先兆,应绝对卧床休息,安定情绪。对有阴道出血者应随时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3、定期血查HCG,并注意其变化。定期B超检查以确定胚胎大小及胎元已未殒。、先兆流产的治疗时间应超过以往流产发生的妊娠月份1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腹阵痛,腰酸增剧,阴道出血量多,病情发展为难免性流产和不完全性流产须及时进行手术清理宫腔。6 、先兆流产可治可防,放重于治。应避免一切引起流产或诱发胎儿畸变的因素,如感冒发热,房

34、事,咳嗽,腹泻,禁用妊娠禁忌药及过度劳累,避免情绪紧张等。五、难点分析流产多次发生,给角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惑,故妊娠后保证妊娠的顺利,是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临床中如何保证妊娠顺利是治疗先兆流产的又一难点。六、解决措施1、孕即安胎:经过流产后的妇女在决定再次妊娠的宜作基础体温测定,若持续高温相超过18天即妊娠的可能性极大。此时嘱患者多卧床休息,禁房事,慎起居。饮食上忌服峻下滑利之品如薏苡仁、大黄等以免滑胎,同时定期作晨尿HCG定量测定及B超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2、流产先兆,积极治疗:妊娠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腰痛等症状时即为先兆流产、此时必须积极治疗,有条件的孕妇最好住院安胎治疗

35、。按中医辨证治疗以补肾为主,重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偏阳虚者加艾叶、鹿角霜、党参、白术;偏热者加早莲草、女贞子、黄芩。必要时同时肌注HCG 2000U,隔日一次,及黄体酮20mg每日1次,若出现明显阵发性宫缩,可与硫酸舒喘灵2.4mg,8小时口服一次,缓解子宫收缩。若患者精神紧张,可给子鲁米那口服。同时应予心理安慰,开导,使之安心静养。亦应定期B因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七、疗效评价有效:治疗后阴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有所减轻。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不能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甚至流产。B超检查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

36、 癥瘕病(子宫肌瘤)中西医诊疗方案(2014年3月修订)中医病名:第一诊断为癥瘕病(TCD编码:BFZ010)。西医病名:第一诊断为子宫肌瘤(ICD-10编码:D25)。一、诊断(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有关内容制定。(1)病史: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和不孕史;经期和产后感受外邪;长期情志不舒。(2)主要症状:盆腔包块,或胀、或满、或痛, 次要症状:月经不调、带下异常、尿频、排尿不畅、尿潴留、便秘、里急后重、不孕等。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8年制及7年制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2010年第二版)拟定标准:大多数子宫

37、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触及下腹部包块。有症状者与肌瘤位置、大小、有无变性等有关。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尿频、排尿不畅、尿潴留、便秘,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个别患者诊断困难,可采用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方法协助诊断。 辅助检查: (1)经阴道超声(TVS)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目前分辨率较高的B超可以发现25px左右的肌瘤结节。在超声下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结节呈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周边有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晕;子宫内膜可能被肌瘤推移至对侧;粘膜下肌瘤则表现为宫腔内的异常回声,根据其与肌壁的关

38、系分为0-2型。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病灶血流,对协助判断肌瘤变性甚至恶变具有重要价值。 (2)宫腔镜检查对于怀疑粘膜下肌瘤的患者而言,宫腔镜是一项相对简便微创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3)腹腔镜检查腹腔镜不作为常规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因为绝大部分子宫肌瘤可以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而且只有浆膜下肌瘤可以通过腹腔镜检查发现。但因其他原因行腹腔镜探查时可同时对子宫表面进行腹腔镜检查。 (4) 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作为常规的子宫肌瘤检查方法,但因不孕或其他原因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可能发现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或粘膜下肌瘤。(二) 症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腹中积块,固定不移,经前、经行下腹胀痛、拒按。前后阴坠胀欲

39、便,经血紫暗有块,块去痛减,胸闷乳胀。舌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2、寒凝血瘀证:下腹积块,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喜温畏寒,疼痛拒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紫暗,或经血淋漓不净,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紧。 3、湿热瘀阻证:下腹积块,经期腹痛加重,得热痛减。月经量多,色红或深红,质粘。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舌质紫暗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湿瘀结证:下腹积块,婚久不孕,经前经期小腹掣痛,疼痛拒按。平素形体肥胖,头晕沉重,胸闷纳呆,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舍暗,苔白滑或白腻,脉沉。 5、肾虚血瘀证:下腹积块,经期或经后腹痛,痛引腰骶。不孕或易流产。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量少,色紫暗质稀或有

40、血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舍暗滞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而涩。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癥。方药:香棱丸济生方加减。(木香 、丁香、 京三棱 、枳壳、青皮、 川楝子 、茴香、桃仁、瞿麦、昆布、川芎)。2、寒凝血瘀证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消癥。方药:少腹逐瘀汤金匮要略加减。(小茴香、干姜、肉桂、当归、川芎、赤芍、没药、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三棱、莪术等)。3、湿热瘀阻证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癥。方药:大黄牡丹汤加减(大黄、 牡丹皮、 桃仁、冬瓜仁、 芒硝、黄连、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红花、桃仁、延胡索、黄柏、红藤、薏苡仁)。4、痰湿瘀结证 治法:化

41、痰散结、化瘀消癥。 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苍术、香附、陈皮、南星、枳壳、半夏、川芎、滑石、白茯、神曲、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5、肾虚血瘀证治法:益肾活血、化瘀消癥。方药:归肾丸景岳全书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杜仲、菟丝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延胡索、三七)。(二) 中医特色疗法:1、 灸法: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艾灸、温盒灸等疗法,在小腹部穴位施以艾灸,至皮肤红润,或在腹部穴位施以温针灸,非月经期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每次5-7壮。2、外治法:直肠给药中药灌肠或直肠滴注推荐方药:三棱、莪术、丹参、牛寄奴、乌药、元胡、当归、生地、琥珀、肉桂、赤芍。随症

42、加减。上药水煎取液(500-1000ml),适宜温度,保留灌肠。其他:物理治疗,根据病情和证型,选择应用微波治疗仪等。(三) 中成药使用(选用)血府逐瘀丸:口服一次4g一日2次连服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散结镇痛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四)、护理调摄 1、注意休息、注意防寒保暖,适度参加锻炼活动,禁止剧烈运动。 2、注意经期、产后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3、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节制房事,禁止饮酒。清除恐惧和紧张心理, 树立乐观主义精神,以利癥瘕消除。 4、40岁以上妇女,定期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若腹部有包

43、块,应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肿块物的生长速度及性质变化。 6、汤药宜温服,服化瘀消癥之药,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腹痛及胃肠道不适等反应,饮食忌生冷辛辣。三、 难点分析 (一)中医治疗难点分析:通过对2014年我科治疗癥瘕患者中医疗效分析,发现中医治疗此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我科成立时间短、人才匮乏、经验不足、疾病诊断困难,故成为治疗的难点,针对上述难点,下一年度优化该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我科拟定如下解决措施及思路:加强科室人员对各项业务素质的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新技术、并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提高临床疗效。 1、中医药

44、治疗良性肿瘤,大多有效,若痰湿瘀阻,病程日久,常遗留腰腹部疼痛,难以在短期内康复,子宫肌瘤则要分清瘤体生长部位、大小及患者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等区别对待,若肌瘤大于妊娠3月,临床症状明显不可一味苛求中医治疗则采用手术治疗。但中药治疗必须辨证准确,着重整体调制,对改善症状,缩小瘤体,调节助孕安胎有确切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对40岁以上者,最好每年普查一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治疗中定期复查,排除恶性病变,一经确诊恶性肿瘤应早论治。 2、前瞻性研究:该病在治疗方面给予口服中汤药基础上,联合辩证使用中成药提高治疗效果。根据对病因的分析对于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患者要求其保持生活的乐观态度,调畅情志,保持生

45、活环境的舒适,明显的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四、疗效评价内容(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2001年10月版和中医诊疗常规(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编。第一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痊愈:症状(包括瘀血证候)全部消失,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盆腔包块缩小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显效:症状(包括瘀血证候)基本消失,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盆腔包块未变化,临床症状部分或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减轻,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连续服药一个疗程以上,自觉症状减轻或无改变或加重。 2014年带下病(阴道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有关内容制定。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