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4194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心视崖有一个非常广为流传的的心理学轶闻是关于一个叫S.B的男人的(姓名首字母是为了保护他的隐私)。S.B在他52岁前是完全失明的,直到他做了一个新的发展成熟的手术(现在很普遍的角膜移植手术)他的视觉才恢复。然而,S.B的新的可以看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以和我们一样的方式自动化的感知他看到的东西。手术后,在他的视觉还没有清楚的恢复,发生的一件事情很快证明了这点。S.B向他在医院的窗户向外看,他对他看到的在下面的地上移动的小物体很好奇。他开始爬到窗户边缘,以为如果俯下身子他就可以用手拿到那些东西并看看它们们是什么了。幸运的,医院员工阻止了他的这次尝试。他在第四层,而这些移动的小东西是汽车!即使S

2、.B现在可以看到了,他还是不能感知深度。我们感知和描述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视觉能力一直是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而在这之中有一个中心为题那就是这项能力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先天的后天的争论又一次出现。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你可以想象如果不能感知深度的话,生存将会多么的困难并且甚至是不可能。你可能会撞上东西,不能判断一只猛兽距离你有多远,或者走进悬崖。因此,假设深度知觉是一种先天的生存技能而不用依靠经验去发展是很符合逻辑的。然而,像Eleanor Gibson和Richard Walk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众所周知,在蹒跚学步阶段的人类幼儿总是倾向于从或高或低的地

3、方摔下来,他们必须被保证不越过边缘通过他们婴儿床的栏杆,台阶的入口以及成人的警告”。随着他们肌肉协调能力的成熟,他们开始自己避免这些事故。常识可能会认为儿童通过经验学习识别会掉下去的地方也就是说,通过摔下去和弄伤他们自己”。这些研究者想在实验室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视觉能力中的深度知觉。为了这样做,他们构思并且发展了一个他们称之为“视崖”的实验装置。理论命题如果你像知道在人类或动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哪个阶段他们开始感知深度,一个方法就是把他们放到悬崖的边上看他们是否能够避免衰落。出于这会对不能感知深度(或者更明确的,高度)的被试造成潜在的伤害这种伦理考虑,这是一个荒唐的建议。“视崖”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因为

4、它呈现给被试的是一个看起来像悬崖的悬崖,真正的摔落是不存在的。一会儿会呈现这是怎样做的,这个装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人类或者动物幼崽可以放在视崖上去检测他们是否能知觉深度而不会摔落。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并且走出了“悬崖”,没有摔落的危险。 Gibson和Walk在这一争论上是先天论者,这以为着他们认为深度知觉和避免摔落是自动形成的我们原始生物机能的一种,而不是,经验的产物。相反的观点是有经验主义者持有的,主张这一能力是习得的。Gibson和Walk的视崖允许他们问这样的问题:人类和动物在发展的那一个阶段可以有效的回应深度和高度刺激?不同种类和不同栖息地的动物这一反应的出现时间会有所不同吗?途径视崖是

5、一个四英尺高的桌子,桌子的顶部是一块厚的、干净的玻璃构成。在桌子的一半下是有由白相间的格子图案构成的固体表面(浅滩)。而另一半是同样的模式,但是它是和桌子下地面相平的(深渊)。在浅滩的边缘,是一个看起来掉到地面的悬崖,实际上,玻璃覆盖了整个表面。在浅滩和深渊中间是一个一英尺宽的中央板。这个用来测试幼儿的装置十分简单。这个研究的被试是36名614个月的幼儿。幼儿的妈妈也参加了实验。每一个幼儿被放到视崖的中心板上,然后由妈妈现在深渊一边叫他们,然后是浅滩一边。为了比较人类和其他动物在深度知觉上发展的不同,视崖也在其他物种上做了相同的测试(但是没有妈妈的召唤)。这些动物被放到中央板上以观察他们能否辨

6、别浅滩和深渊从而防止摔落“悬崖”。你可以想象在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用不同种类的动物幼儿做实验这一相当特别的情况。它们包括小鸡,海龟,老鼠,羊羔,小山羊,小猪,小猫和小狗。真像知道它们是不是在同一天做了这个实验!不要忘记,实验的目的是要检测深度知觉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让这个方法十分巧妙的就是它至少允许回答这些问题。毕竟,幼儿,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不能问它们是否能知觉深度,并且,就像之前提到的,不能在真的悬崖上测试它们。在心理学界,很多答案都是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的新方法的发展得到的。Gibson和Walk的早期研究结果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结果和讨论研究中9个儿童拒绝离开中央板。研究者没有解释

7、这个现象,不过这可能是幼儿的固执。当其他27个妈妈从浅滩召唤幼儿时,所有的幼儿都爬离了中央板穿过了玻璃。他们中只有三个,然而,啜泣,并且十分犹豫,爬离了视崖的边缘当他们的妈妈从深渊一侧召唤他们时。当从悬崖一个叫他们是,大部分儿童或者从浅滩一侧的妈妈身边离开或者因为不能爬过悬崖碰到妈妈感到受挫而哭泣。毫无疑问儿童已经感知到了悬崖的深度。“他们经常透过玻璃看着深渊一侧然后爬回来。另一些用手拍打着玻璃表面,虽然这个触摸表明了桌面是固态的但是他们还是拒绝穿过”。这个结果表明人类感知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习得的了吗?很好,明显没有,因为这个研究中的所有儿童已经有六个月的生活经验,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

8、通过联系和错误学会感知深度。然而,六个月之前的人类幼儿是不能用来测试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的运动能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Gibson和Walk决定测试其他种类的动物作为一个比较。正如你所知道的,很多非人类动物能比人类更快的习得活动能力。这些动物的测试结果是非常有趣的,不同种类的动物感知深度的能力的洗的和这个种类需要这项技能以生存有着相关。例如,小鸡在孵出以后必须马上刨以获得它们自己的食物。当在视崖上测试年龄小于24小时的小鸡时,他们从来不做出错误的走入悬崖的决定。 小山羊和羊羔在出生后可以很快的学会站立和行走。从它们能站立的那一刻起,他们对视崖的反应就和小鸡一样准确并且是可预测的。没有做出一个错误

9、决定。当一个研究者把一只一天大的小山羊放到深渊侧的玻璃上时,他因为变得害怕并且以一种防卫性姿势僵了。如果之后把它放到浅滩侧,它会放松并且跳到看起来是固体的表面上去。这表明视觉感受是完全控制的并且动物感受深渊侧的玻璃表面是固体这一事实对它的反应没有影响。对于老鼠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它们看起来对浅滩没有任何明显的偏好。你认为这个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在你做出老鼠是愚蠢的的结论之前,考虑一下Gibson和Walk的更可能的解释吧:一只老鼠生存并不是非常的依赖视觉。因为它是昼伏夜出的,一只老鼠通过嗅觉寻找食物,用它鼻头的坚硬的胡须传来的线索进行移动。所以当一只老鼠被放在中央板的时候,它不是被视崖所愚弄

10、了而是因为它不依赖视觉来决定向那边移动。对于老鼠的胡须来说深渊侧的玻璃和浅滩侧的玻璃感觉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老鼠从中央板向两侧移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你可能希望在猫身上有同样的结果。它们也基本是昼伏夜出的并且有敏感的胡须。然而,猫是掠食者,不是像老鼠一样的食腐动物。因此,它们更多的依赖视觉。并且,相应的,猫在他们刚能自己移动以后便有了很出色的深度知觉:在大约四周的时候。虽然有时候这些论文(或者这个讨论)冒险听起来像儿童动物故事,不得不说的是在视崖实验中所有物种里表现最差的是海龟。选择进行测试的小海龟是水栖类,因为研究者认为既然海龟的自然生存环境是水,他们可能更喜欢深渊。然而,结果表明海龟已经

11、足够“聪明”的知道它们不是在水里,并且76%的海龟爬到了浅滩处。但是24%的海龟“越过了边界”。这个相对大的少数派选择了深渊表明或者海龟有着比其他动物贫乏的深度知觉,或者它的自然栖息地让它有更少的机会去“害怕”一个悬崖。明显的,如果你一生都生活在水里,深度知觉的生存意义,为了避免摔落,将会减退。Gibson和Walk指出他们的所有观察均与进化论一致。那就是,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需要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在它们独立的活动时。对于人类来说,这知道六个月时才会发生;但是对于小鸡或者赡养,这几乎是立即获得的(一天以内);或者对于老鼠,猫和狗,大概四周年龄的时候。作者总结道,因此,这个能力是天生

12、的,因为通过训练和错误去学习会导致许多潜在的致命事故。因此,如果我们生物学的准备是如此充分,为什么婴儿会有这么多的摔落?Gibson和Walk解释说人类幼儿的知觉深度的能力要比他们移动的能力成熟的早。在测试期间,很多幼儿在中央板上时用深渊侧的玻璃支撑他们自己,并且一些在他们开始爬过浅滩碰到妈妈时甚至倒退到了深渊侧。如果玻璃不在那儿的话,一些孩子将会掉下悬崖!评论和后续研究 关于研究者结论最普遍的争议就是围绕他们是否证明了人类是深度知觉在天生的这一问题。就像之前提到的,在幼儿在视崖上测试前,他们 已经学会避免这种情况。后来一个的研究把更小的婴儿,25个月大的,放在视崖上深渊侧的玻璃上。当这发生的

13、时候,所有的婴儿都表现出了心率的下降。这个下降被认为是感兴趣的标志,不是害怕,害怕应该伴随率心率的上升。这表明这些更小的婴儿还没有学会害怕摔落并且会在不久以后学会避免摔落的行为。这个发现和Gibson和Walk的研究是相反的。 然而,去关注我们什么时候有能力知觉深度这个曾经并且仍旧是的争论是很重要的(先天论者和经验主义者),很多研究采用Gibson和Walk发展起来的装置去寻找答案。另外,另一些相关的研究采用视崖装置也得出了一些吸引人的结果。 一个例子就是Sorce等人的研究。他们把一个一岁大的幼儿放在视崖上,这个视崖悬崖不是在浅滩也不是在深渊,二十在中间(大概30英尺)。当一个幼儿爬向悬崖的

14、时候,他会停下来并且看下去。在另一面,向Gibson和Walk一样,妈妈在等待。一些情况下,要求妈妈保持一个害怕的表情而另一些情况下妈妈则看起来是开心的并且是感兴趣的。当幼儿看到害怕的表情的时候,他们拒绝爬行任何距离。然而,大部分看见妈妈开心的表情的幼儿再一次的检查了悬崖并且爬了过去。当悬崖是平坦的,幼儿在爬过去之前不会查看妈妈的表情。这个幼儿用来决定他们行为的非口语的交流被称作社会参照。最近的应用Gibson和Walk开创性的的发明视崖对现代人类发展,认知,情绪甚至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Berger和Adolph最近的研究就引用了Gibson和Walk

15、早期的研究,在它们关于幼儿如何分析包含高度特征的任务的文章中,特别的穿过一座桥。研究者引诱非常小的孩子(16个月)去穿过不同宽度的桥。一些桥有扶手而另一些没有。他们发现和窄的桥相比小孩子更喜欢穿过较宽的桥(16岁已经非常聪明了!)。更有趣的,然而,就是他们更可能去尝试有扶手的窄桥这一现象。“在穿过桥之前探测桥和扶手并且设计一个可选择的过桥策略的幼儿更可能成功的过桥。这些结果质疑了传统概念化的工具:幼儿为了完成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导向任务用这些扶手作为增强平衡的手段”。另一个视崖的实际应用研究是研究利用虚拟现实帮助发展障碍的儿童去,使他们能够安全的处理他们周围的物理环境的可能性。Strickland

16、发展了一个包含虚拟现实的系统用来帮助自闭儿童安全的对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交流。这些孩子经常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的感觉或者是歪曲的或者是未充分发展的。因此,例如,一个自闭儿童可能不能正确的感知这些像视崖呈现的落差,因此,有摔落的倾向。根据Strickland,然而,虚拟现实允许我们设计自定义程序使得每一个儿童个体在没有物理伤害的危险的情况下得到宝贵的运动经验。结论通过Gibson和Walk的发明,行为学家可以通过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方法研究深度知觉。行为学家还在争论这个或者其他的知觉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一问题。真相可能是一个折衷,在先天和后天有一个交互影响。也许,像各种研究表明的,

17、深度知觉在出生时就有了,但是害怕摔落和避免危险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幼儿已经足够大去爬,去“制造麻烦”。但是不论问题是什么,像视崖一样的优雅的方法的进步让我们能够继续发现答案。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与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和事物印象深刻,对所谓的遗憾念念不忘。这是因为行为完成会导致“心理闭合”,而未完成的事件则令心理处于开放的兴奋状态,于是人们会竭力追求完整,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心理闭合现象二十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多次观察并注意到,饭馆里的服务生能够很容易地记住尚未付款的顾客的账单细节,可是,一旦顾客付过款后,他会马上忘记这些细节。这一小小的发现使他得出这样的推测

18、:人的动机和记忆存在一种闭合现象,行为未完成,则心理保持张力,记忆清晰;行为完成,则心理闭合,张力消除,记忆也随之飘散。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她给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诸如读小说、制作泥人、做算术题、看图作文等,让孩子们完成其中部分作业,而另一些作业则在孩子们进行到一半时令其停止,不再完成。几小时后,她要求孩子们回忆他们所做作业的细节,结果发现,有110名孩子能清楚地记住尚未完成的作业,而对已经完成的作业则印象模糊,甚至不记得了。这个实验证实了勒温的推测: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解答一个谜语,读完一本书,学好一门语言等,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张力”。“

19、心理张力”可以使人经常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启示:家长了解紫格尼克效应之后,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孩子灵活的 “心理张力”。学会执着:吊吊孩子的胃口孩子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些问题让家长们很头疼。但聪明的家长知道从小事入手,吊足孩子的胃口,让孩子学会执着。片段一:4岁的斌斌每晚睡觉前,总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却不肯自己看书。这天晚上,妈妈拿了一本崭新的故事书,给斌斌讲故事。故事写得精彩,妈妈讲得生动,斌斌听得津津有味。正当讲到最精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妈妈放下书去接电话。十多分钟之后,妈妈回来了,

20、发现斌斌正捧着故事书,专心致志地看呢,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片段二:美美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爸爸妈妈为此很烦恼。这天,爸爸给美美带回来一个神秘的礼物一只小罐子。爸爸告诉美美,小罐子里面有颗神奇的魔豆。如果美美能天天照顾它,给它浇水,等它长出来,就会发现它的秘密。美美好奇极了,就坚持每天给魔豆浇水,每天都去看它是不是发芽了。终于有一天,小芽破土而出,美美可兴奋了。她仔细看,发现小芽的茎部赫然地印着两个字“坚持”。美美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学会放手:不必完美主义利用“心理张力”让孩子学会执着当然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决不是说“心理张力”越强越好。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张力”、“完成欲”

21、过强,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美国宾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过度“完成欲”的人,总是有着力求至上完美的性格,他们极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恐慌心理,于是反而导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务,而且会使情绪失常甚至健康受损。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执着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放手。有的孩子会反反复复地检查自己的书包,因为怕忘带东西;有的孩子用橡皮不停地擦,因为觉得自己画得还不够好;对于这些“心理张力”过强的孩子,家长要用宽松的态度、巧妙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放松下来,不必追求完美。初次看这些实验,你会觉得没有什么。但如果你能多看几遍,想想做这些实验的心理学家是如何克服一些无关

22、变量对实验所造成的影响,想想他们设计这些实验的创造性的过程,你就会有所感悟了。(实验一)。婴儿对图形的组合感知名词介绍:习惯化:个体喜欢看比较熟悉的,已经习惯了的事物的一种心理特性。实验步骤:(1)先给婴儿呈现图(a),让他熟悉第一幅图的相关内容。(2)一段时间后,同时给婴儿呈现图(b)和图(c)。观察婴儿注视图(b)和图(c)的时间。结果分析:婴儿无对图形的组合感知,根据婴儿的习惯化特性,他对图(b)的注视时间将大于对图(c)的注视时间,因为婴儿已经习惯了图(a)中的菱形,故对图(b)中的菱形非常感兴趣。若婴儿有对图形的组合感知,他对图(c)的注视时间将大于对图(b)的注视时间,因为婴儿此刻

23、熟悉的不是图(a)中的菱形,而是整体的”十”字图。根据习惯化原则,他将对图(c)非常感兴趣。(二)婴儿期的感知觉的发展你能否根据此图形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婴儿的感知觉的发展状况吗?(图中小黑点是能发光的灯泡,(a)图从整体上感知是一个人的基本框架)(三)运动平衡觉对生活细心一点的人会发现:当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若面对车行进的方向,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背靠紧椅靠,保持身体的平衡;若背对车行进的方向,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身体前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那么怎样检测婴儿是否具有运动的平衡觉呢?实验设置:(1)将婴儿放在一特制的弹簧椅上,此弹簧椅上安装的测力计能精确测量出婴儿的背部给椅背施加的压力的大小;(2)再将

24、婴儿放在如上图所示的小屋子里面,让婴儿面前的挡板向前运动,而婴儿不动,使得婴儿感觉到他也在跟着一起向前运动。(3)若婴儿有运动平衡觉,在挡板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婴儿将会不自觉地将身子向后仰,从而加大对椅背的压力。(四)物体的空间排列。你能根据此图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婴儿是否有对物体的空间排列的知觉吗?1经典实验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

25、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2经典实验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

26、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 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

27、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

28、律道德。3经典实验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

29、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 4经典实验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 5经典实验从众实验 心理学家阿

30、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

31、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6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 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

32、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 x 2+2x+1=(x+1)(x+1) x 2+4x+4=(x+2)(x+2) x 2+6x+9=(x+3)(x+3) x 2+8x+16=(x+4)(x+4) x 2+10x+25=(x+5)(x+5) 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7经典实验服从实验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

33、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 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

34、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 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XXXXX。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

35、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结束后,实验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教师”的紧张、焦虑和内疚。 8经典实验竞争实验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

36、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

37、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改变心理学的40个实验-服从实验二战时期,成千上万的纳粹分子将成百万的犹太人送进毒气室;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军官和士兵像着了魔般

38、把魔掌伸向无数无辜弱小的平民,进行疯狂的杀戮。难道他们就没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吗?难道他们的人性泯灭到这种程度吗?诚然,服从是军人的天职,而且,他们中有的人的确被一种极端的民族优越感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所笼罩。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泯灭到毫无良知的程度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他们制造了那么多骇人听闻的凶残事件呢?耶鲁大学的Stanley Milgram所作的这项研究,试图检验服从行为,并得到了一些令人深感不安的惊人结果。 这项服从研究在整个心理学史上极富盛名,因为这个实验不仅涉及有关服从行为的讨论 ,而且还在心理学中运用人类作被试的伦理问题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介绍这个试验之前,想想让你自己身临其境,接

39、到上级的屠杀命令,你会执行吗?先不要匆忙给我答案,希望你读完实验部分后会有新的思考。 Milgram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人们为什么仅仅因为别人的命令而对他人施加巨大的伤害。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同情。对于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行为科学家,在实验环境中模拟现实生活是最困难也是最能体现他们精妙智慧的事情。而Milgram的问题是,同学们,想想这有多么困难吧,对,就是如何引发一个人命令另一个人去体罚第三个人,而且还不能使任何人受到伤害。 Milgram最初的理论假设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和道德,伦理,种族无关。实验方法非常具有创造性。为了

40、更简洁,此处略去关于被试的选择等细节问题。 Milgram设计了一个伪造的电击装置,看起来很吓人很逼真,它有三十个代表不同电压的开关,从30V开始,45V,60V,450V(15V为单位递增),但是它们不会带来任何痛苦,记住噢!研究者会让权威人士命令被试不断地增加电压去电击另外一个人。 除了招募的志愿者被试,还有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研究者的助手,他扮演一名被试;另一位是主试(控制整个实验流程的人,研究者的助手)。当真正的被试到达耶鲁大学实验室时,他被安排坐在另一名被试(就是那个助手,假的被试)的旁边。主试给他们讲了个假故事,他对被试解释道,这是一项对通过合理的奖罚改善学习效果的研究。但是首先要

41、通过抽签决定谁当老师,谁当学生。这个签是研究者事先安排好的,真正的被试总是抽到“老师”,而助手总是抽到“学生”(将受到惩罚的人),记住学生和主试都是研究者的同伙,他们是一伙的,是串通好了! 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的房间里,被试(老师)看到工作人员将他绑在椅子上,粘上电极。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主试要求被试(老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与电击惩罚。而每增加一次错误反应,“老师”就要将电压强度提高一级。记住,“学生”的表演时非常逼真的,虽然他没有任何痛苦,所以当电击总量增加时,按照预先安排,他开始从另一个房间发出痛苦的叫喊,当电压超过300V,他变得完全沉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对大部分正常人来说,当电

42、压达到某一点时,因为不忍心再加压,他们会问主试是否继续,主试会用一系列渐重的语气命令被试继续。 最终,当一个被试拒绝继续进行电击,记录下他使用的电击水平,也就是他使用过的最高的电击水平,就可以对服从行为进行测量。 你可以想象一下实验结果吗?预测一下有多少人会使用450V的电压呢?有多少人会使用严重电击(300V以上)呢?耶鲁大学心理专业四年级的学生作了预测,最低是0,最高是3%,平均为1.2%。 而实验结果真的很令人惊讶。记住,一共有40名被试。在主试的命令下,几乎所有被试都将电压提升到300V的水平。尽管有14名被试不服从命令,但仍然有26名,也就是65%的被试继续试验,并使用了最高电压。值

43、得注意的是,这些被试并不是心平气和地去做这些事情,很多人抱怨,责难,甚至对主试非常愤怒,女性被试常常是边哭边做。然而 ,他们最终还是服从了命令! 最后是关于这个实验的讨论,首先,这些“老师”(被试)都是正常的普通人,都有社会平均水平的道德标准。其次,主试是命令者,他是处在一个权威地位的人,但是仔细想想,他的话有多大分量呢,这里要额外说明一点,被试的酬劳在试验之前就付清了,这也是为了不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而作的安排。所以,很显然,即使不执行命令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而是情景本身有一种力量,使人们出人意料的服从。 那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服从倾向呢?Milgram从被试(老师)的角度概括了以下几点: 1.

44、 因为是耶鲁大学发起的,没有怀疑它是好事情。 2. 因为我是志愿者,所以我要尽力配合来完成好实验。 3. 学生和老师是抽签决定的,我也可能是学生。 4. 他们给了我报酬,我应该尽力做好。 5. 我只能屈从于心理学家的安排,我什么都不清楚。 6. 他们告诉我,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生命危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似乎老师和学生离得越远,服从率越高,当他们各在一个房间,彼此看不到也听不到的情况下,93%的被试使用了最高电压!而权威人物(主试)和老师(被试)的距离也影响了服从率,现在你应该猜得到,被试离主试越近,服从倾向越强烈。 最后,有一个现象是比较乐观的,当主试允许被试用他们想用的电压来惩罚学

45、生时,没有一个人超过45V。 现在,再让你来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你可能会说:“可能吧,不一定。”而不是斩钉截铁的:“怎么可能?你以为我是虐待狂?” 关于这个实验的争议有两点,一方面精神病学家认为被试们在实验中遭受了心理的折磨,这是非常不人道的,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这样欺骗被试是很不道德的。心理学家认为,当你触及他人思想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肯定你将会发现些什么。多年以来,就这一课题的大量心理实验已经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请注意,我们所要讨论的对象并不是那些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正是您。以下这些实验的结果将不言自明:实验五、阿希的从众实验(1953年)实验步骤:心理学者阿什

46、(Solomon Asch)曾作了一系列用以验证从众效应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可令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为之沮丧不已。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将与另一部分人一同参与某项视力测试,随后将出示一些图片,并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显见的问题。这个测试的陷阱在于,除受试者本人之外,房间里还有其他实验合作者共同进行这一测试,他们将按照要求给出显然错误的答案。那么,在大多数人都犯了再明白不过的弱智错误时,受试者会与其他人给出不同的结果么?实验结果:受试者们要求回答的“难题”可参考下图所示他们所需做的仅是指出右侧中的哪一条线段与左侧的线段等长。你看,阿什所提的问题远未达到什么设计下一代空间站的那种难度。说实在话,一个能

47、在这种类似线段长度的问题上答错的人,除非是你当天早上服用了两个剂量的迷幻药,还把它擦在了眼球上(当然这将会引发其他更为可怕的“试验”,我们略过不谈)。然而遗憾的是,当看到参与测试的其他三个人给出错误的回答时,32%的受试者也给出同样错误的答案,即使线段长度的差别达到几个英寸也依然如此。三人成虎的谚语无疑得到了验证。结果分析:试想一下,当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显而易见的时候,这个32%的比例将会上升到多少。即使我们没听懂一个笑话,我们也更愿意跟着大多数人一起笑起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时,我们更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观点。小学时我们所经历过的同龄人的竞争压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类的鼓励,仿佛都不知所踪。“嗯,我应该是一个叛经离道的独行者,这样挺好。”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总是这样说。当然,也同样是我们当中的每个人,下一步的举动就是观察其他“独行者”所做的事然后,确保自己与他们所做的完全一致而不相违背。实验四、好撒马利亚人实验(1973)实验步骤:如果你没有听过“好撒马利亚人”(the Good Samaritan)这一圣经故事,在此可以简要介绍如下: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而身受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却不闻不问,惟有一个过路的撒玛利亚人不顾隔阂,动了善心帮助了他,故事借以表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非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