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4196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带答案详解).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14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1一溴丁烷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NaBr+H2SO4HBr+NaHSO4 C4H9-OH+HBr C4H9-Br+ 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熔点/沸点/密度/gcm-3正丁醇89.53117.250.811溴丁烷112.4101.61.28(1)实验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反应加热时的温度不宜超过10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圆底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装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适当稀释,其目的是_(填字母序号)

2、。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中1-溴丁烷分离出来,应采取蒸馏操作得到较纯的1溴丁烷,蒸馏装置除了用到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锥形瓶,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4)将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经过蒸馏操作得到较纯的1溴丁烷的产物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主要是_;(5)将1溴丁烷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6)某实验小组制取1溴丁烷时,向圆底烧瓶中加入74 g正丁醇,130 g NaBr和足量的浓硫酸,最终制得1溴丁烷96 g,则1溴丁烷的产率是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2.(14分)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H2SO4(浓)NaBrNaHSO4HBr,CH3CH2OHHBr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乙醇溴乙烷溴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1)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 ,B中进水口为 (填“a”或“b”)口。(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 。(3)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热A的目的是 ,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 、溴乙烷和溴蒸汽,防止

4、 。(5)图中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 。(6)将C中的馏出液转入锥形瓶中,边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412 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经硫酸处理后的溴乙烷转入蒸馏瓶,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3540 的馏分约10.0 g。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 ;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_。3.三乙酸甘油酯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定香剂和增塑剂实验室制备三乙酸甘油酯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相关数据如下: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甘油921.2636290(分解)溶乙酸601.0492118溶三乙酸甘油酯2181.1596258不溶实验

5、步骤:步骤1在500mL反应器中加入200g冰醋酸,92g甘油和100mL苯,开动搅拌器,慢慢从插温度计口加入3mL浓硫酸后,缓缓加热并回流1h,停止加热步骤2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最后加入无水氯化钙步骤3先进行常压蒸馏收集7585馏分步骤4将常压馏分再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28131/933Pa馏分,最终得产品176g(1)步骤1先开搅拌器后加浓硫酸的目的是 ;冰醋酸过量的目的是 (2)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加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3)最后用减压蒸馏而不用常压蒸馏其原因是 (4)本次实验产率为 4.(12分)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

6、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min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1)装置I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中离子方程式为 (2)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 ,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 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 (4)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a的作用是 b中的试剂是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5.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以苯甲酸、甲醇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

7、见下表所示:苯甲酸甲醇苯甲酸甲酯熔点/122.49712.3沸点/24964.3199.6密度/1.26590.7921.0888水溶性微溶互溶不溶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在圆底烧瓶中加入0.1mol苯甲酸和0.4mol甲醇,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沸石,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甲装置的作用是: ;冷却水从 (填“a”或“b”)口进入粗产品的精制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进行精制(1)试剂1可以是 (填编号),作用是 A稀硫酸 B饱和碳酸钠溶液 C乙醇(2)操作2中,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左右(3)实验制得的苯甲酸甲酯

8、精品质量为10g,则苯甲酸的转化率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无色液体可用于其它实验X可能是(从所给物质中选取,填代号)AH2 BCH3CH20H(g) CNH3 DC0和H2写出在a中所进行反应的反应方式实验中C处U型管浸没在冰水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缺陷,请指出:7.如图是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的铁屑粉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9、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3)反应2min3min后,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5)改进后的实验除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各步现象明显;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8.正丁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肥西中学高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c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

10、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简述理由 (2)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3)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润洗b干燥 c查漏(4)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5)

11、正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有许多种,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正丁醇的同分异构体:(1)含有与正丁醇相同的官能团;(2)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成醛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9.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浓硫酸的作用是:(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6)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10.1,2二溴乙烷

12、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请填写下列空白:(1)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方程式:(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4)容器c中NaOH溶液

13、的作用是:(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6)c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e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11.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的作用: ;C中热

14、水的作用: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 (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5)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化学方法是 12.(13分)正溴丁烷(CH3CH2CH2CH2Br)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在实验中可利用下图装置(加热或夹持装置省略)制备正溴丁烷。 制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有关数据如下:NaBrH2SO4=HBrNaHSO4C4H9OHHBr C4H9BrH2O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

15、m-3沸点/水中溶解性正丁醇740.80117.3微溶正溴丁烷1371.27101.6难溶溴化氢81-极易溶解实验步骤:在装置A中加入2mL水,并小心加入28m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再依次加入18.5mL正丁醇和26g溴化钠,充分摇振后加入沸石,连接气体吸收装置C。将装置A置于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然后调节为小火使反应物保持平稳地回流。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反应液冷却后,拆去装置B,改为蒸馏装置,蒸出粗正溴丁烷。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仪器B的作用是_.操作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2)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是_,其作用是_.(3)制备的粗产物正溴丁烷中往往含有水分、正丁醇等

16、杂质,加入干燥剂出去水分后,再由下列操作中的_制备纯净的正溴丁烷。(4)若制备实验的“回流”过程中不采用“调节为小火”,仍采用大火加热回流,则会使产品产率偏_(填“高”或“低”),试说出其中一种原因:_.(5)若最终得到13.6g纯净的正溴丁烷,则该实验的产率是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3.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3mL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1)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 ;(2)加入浓硫酸的作用: ; ;(3)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 ; (4)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

17、小火加热的原因是: ; ;(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5)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 _,所需主要仪器_ (6)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14.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会产生分层现象,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为水溶液据测定,上层物质为乙醛的环状聚合物(C2H4O)n,它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分子中无醛基,乙醛的沸点是20.8,它在溶液中易被氧化,氧化产物的沸点是117.9,从久置的乙醛水溶液中提取乙醛(仍得到乙醛水溶液),可利用如下反应:(C2H4O)nnC2H4O+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1)先分离混合物得到(C2

18、H4O)n,基本方法是:将混合物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打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入烧杯中,然后 (2)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久置的乙醛是否被氧化(写出简要操作步骤、使用的试剂、实验现象和结论): (3)当n=3时,试写出(C2H4O)n的结构简式 (4)提取乙醛的装置如图,烧瓶中的液体是(C2H4O)n和6mol/L H2SO4的混合物,锥形瓶中盛放蒸馏水,加热混合物至沸腾,(C2H4O)n分解,生成的气体导入锥形瓶中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 (填“a”或“b”)若实验过程中不使用冷凝管冷却,随着蒸发的进行,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现象: 当锥形瓶内导管口气泡越来

19、越少时,表明乙醛基本部分蒸出,实验结束拆除实验装置的第一步操作是: 15.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学反应方程式: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应是放热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冷却, (3)反应进行一段时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

20、氯化碳然后,再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16.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夹持及加热部分已省略)如下:水相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1、合成:在a中加入20.00g纯环己醇及2小块沸石,冷却搅动下缓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2、提纯:将反应后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5% Na2CO3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CaCl2。再进行蒸馏最终获得12.30g纯环己烯。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2)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

21、净并。本实验分液所得产物应从倒出(填“上口”或“下口”)。(4)提纯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加入无水CaCl2的作用是 (5)本实验所得环己烯的产率是 (产率=100%)17.(9分)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实验步骤如下: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22、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上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ks5u(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4)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5)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18.(10分)制备无水乙醇的实验原理:由于乙醇95.6、水4.4组成一种混合物,常压下,

23、它有一定的沸点(78.17),这个沸点低于水的(100)也低于纯乙醇的沸点(78.3),所以只靠简单蒸馏酒精,所得乙醇纯度最高只能达到95.6尚含有4.4的水如果要得到含量较高的乙醇,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简便方法是加人生石灰回流(回流是在一个可以加热的反应容器中,把液体加热使受热转化生成的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凝又回流到原容器的操作见图甲),回流之后再蒸馏,可得99.5的乙醇,通常称为无水乙醇如果要得到纯度更高的绝对乙醇(含乙醇99.95),则还要用金属钠进行处理,借以除去最后微量的水份。实验步骤::取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一只,加入95乙醇100mL和小块生石灰30g,振摇后用橡皮塞塞紧,放置过夜。

24、在烧瓶口装上回流冷凝管,管口接一支氯化钙干燥管(装置见图甲),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至2小时,稍冷,取下冷凝管,改装成蒸馏装置(如图乙),再放在热水浴中蒸馏,把最初蒸出的5mL馏出液另外回收,然后用烘干的吸滤瓶作为接受器,其侧管接一支氯化钙干燥管,使其与大气相通,蒸至无液滴出来为止,量取所得乙醇的体积,计算回收率。请回答; (1)为什么回收或蒸馏时都要装上氯化钙干燥管?_ (2)为了防止回流系统外部湿气侵入,有人用塞子把冷凝管上端塞紧,这样做为什么不行?_ (3)无水氯化钙常用作吸水剂,如用无水氯化钙代替氧化钙投入酒精中,放置过夜,然后不经过滤,进行本实验制取乙醇是否可行,为什么?_ (4)一般用

25、干燥剂干燥有机物时,在蒸馏前应先过滤,但用氯化钙制备无水乙醇时,为什么可不过滤,留在瓶中一起蒸馏?_ (5)为什么最初蒸出的5mL馏出液另外收集,它的纯度是否已达99.5?_试卷答案1.(1)直形冷凝管;水浴加热;防止暴沸;防止倒吸;(2)abc;(3)蒸馏烧瓶、酒精灯;(4)水;(5)下层;(6)70%; (6)7.4 g 1一丁醇(CH3CH2 CH2 CH2 OH)的物质的量是0. 1 mol,1.3. 0 g NaBr可生成溴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 126 mol,反应中溴化氢过量,则理论上生成1-溴丁烷的物质的量是0. 1 mol,质量是0. 1 mol137 g/mol =13.

26、7 g,而最终制得1一溴丁烷9. 6 g,则1一溴丁烷的产率是100%=70%。2.(1)(2分)防止暴沸b(由下往上充入冷凝水才能把冷凝管充满) (2)(2分)平衡压强(1分),使浓硫酸顺利滴下(1分)(3)(2分)2HBrH2SO4(浓) SO2Br22H2O (4)(5分)加快反应速率(1分),蒸馏出溴乙烷(1分) SO2 (1分) 防止有毒气 体污染空气(或引起中毒,1分)(5)(1分)冷却并减少溴乙烷的挥发(6)(2分)检漏(1分)53.4%(1分)解析:加入的10mL乙醇质量为7.9 g,由CH3CH2OHCH3CH2Br,理论上应该生成18.72 g CH3CH2Br,由此可求出

27、产率为53.4%3.(1)防止局部浓硫酸浓度过大,造成有机物脱水炭化;有利于向酯化方向移动,提高甘油的转化率;(2)除去产品的硫酸、乙酸; 除去有机物中的水份;(3)防止常压蒸馏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分解;(4)80.7%【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机物的合成 【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分析】本题以酯化反应的原理为载体,利用乙酸和甘油酯化得到三乙酸甘油酯的实验流程,主要考查的是结合浓硫酸的性质配制反应混合液,根据平衡理论通过增加冰醋酸的量提高甘油的利用率,反应后的混合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催化作用的硫酸溶液和过量醋酸溶液,有氯化钙吸水干燥粗产品,最后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得到产品,利用原子守

28、恒可计算产率,据此解答;(1)因浓硫酸有脱水性,搅拌可稀释均匀,避免产生炭化现象,利用平衡的理论,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2)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存在催化作用的硫酸和过量的醋酸,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氯化钙有吸水性,加入可除去混有的水;(3)三乙酸甘油酯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因此蒸馏时不能常压高温蒸馏;(4)92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1mol,理论制得的三乙酸甘油酯也是1mol,可结合其质量计算产率【解答】解:(1)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先开搅拌器后加浓硫酸可防止局部浓硫酸浓度过大,造成有机物脱水炭化;酯化反应可逆反应,增大乙酸的量,有利于向酯化方向移动,提高甘油的转化率,故答

29、案为:防止局部浓硫酸浓度过大,造成有机物脱水炭化;有利于向酯化方向移动,提高甘油的转化率;(2)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催化作用的硫酸和过量的乙酸,利用氯化钙的吸水性除去有机物中的水份,故答案为:除去产品的硫酸、乙酸; 除去有机物中的水份;(3)为避免三乙酸甘油酯在高温下的分解,采用减压蒸馏,故答案为:防止常压蒸馏温度过高导致产品分解;(4)1mol的甘油理论制得1mol的三乙酸甘油酯,质量为1mol218g/mol=218g,产率为=80.7%,故答案为:80.7%【点评】本题参照教材酯化反应的原理合成三乙酸甘油酯并涉及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基础考查,难度不大,建议学生重视双基复习4.(1)2Fe+

30、3Br22FeBr3,;Br+Ag+AgBr;(2)导气,冷凝回流;(3)与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4)防止倒吸;CCl4或;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考点】苯的性质 【专题】实验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离子与银离子生成了溴化银沉淀;(2)长导管让挥发出来的溴单质冷凝,防止对产物的干扰;(3)反应生成的硝基苯和溴互溶呈红褐色油状液滴,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进行分液;(4)支管是短进短出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安全装置;B中要除去Br2,b中试剂为苯

31、或四氯化碳【解答】解:(1)因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2Fe+3Br2 2FeBr3,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C6H6+Br2 C6H5Br+HBr;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Ag+AgBr,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Br+Ag+AgBr;(2)反应为放热反应,长导管让挥发出来的溴单质冷凝,防止对产物的干扰,即长导管的作用为导气,冷凝回流,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3)反应生成的硝基苯和溴互溶呈红褐色油状液滴,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进行分液,故答案为与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4)从图上信息可知,支管是短进短出

32、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安全装置;B中要除去Br2,试剂为苯或四氯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倒吸;CCl4或;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苯的性质实验,掌握反应的原理、各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冷凝回流;b;(1)B;洗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2)199.6;(3)73.5%【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有机物的合成;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创新题型【分析】本题是利用酯化反应的原理探究以苯甲酸、甲醇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操作过程可参考教材乙酸乙酯的制

33、备实验操作,反应物的转化率可利用原子守恒结合物质的量为基本单位计算理论产量,据此解答有机物易挥发,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根据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1)由流程图可知,操作1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苯甲酸;(2)操作2采取蒸馏的方法,将苯甲酸甲酯与甲醇、水分离,由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可知应收集沸点199.6的馏分;(3)令苯甲酸的转化率为a,根据关系式C7H6O2C8H8O2中质量定比关系列方程计算【解答】解:有机物易挥发,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根据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应从b口通入冷凝水,故答案为:冷凝回流;b;(1)由流程图可知,操作1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苯甲酸,应选择碳酸钠溶液,故答案为:B;

34、洗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2)操作2采取蒸馏的方法,将苯甲酸甲酯与甲醇、水分离,由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可知应收集沸点199.6的馏分,故应控制温度199.6,故答案为:199.6;(3)0.1mol苯甲酸的质量为0.1mol122g/mol=12.2g,令苯甲酸的转化率为a,则:C7H6O2C8H8O2122 13612.2ga 10g所以,122:12.2a g=136:10g,解得a=73.5%,故答案为:73.5%【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侧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涉及对装置的理解、物质的分离提纯、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等,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6.1.

35、 B;CH3CH2OH+CuO CH3CHO+H2O+Cu2. 使所得到的乙醛气体冷凝液化3.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考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分析:向a中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观察到石棉绒上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态物质,同时c处的U型管中有无色液体生成,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同时生成在无色液态的物质,但不可能是水,对照选项可知X为乙醇,写出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冰水可以使反应产物液化;乙醛有毒,容易污染空气,需要使用尾气处理装置解答:解:向a中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观察到石棉绒上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态物质,同时c处的U型管中有无色液体生成,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但不可能是水,对照选项可知X为乙醇,乙醇

36、在通作催化剂时,可以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CuO CH3CHO+H2O+Cu,故答案为:B;CH3CH2OH+CuO CH3CHO+H2O+Cu;反应生成乙醛,易液化,U型管浸没在冰水中可使所得到的乙醛气体冷凝液化,故答案为:使所得到的乙醛气体冷凝液化;从C中出来的气体有乙醛,乙醛有毒,应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及具有的化学性质,明确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7.1.2. 吸收Br2蒸汽 D管中变红,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3.

37、 底层出现油状液体4. F5. 除去Br2的干扰考点:苯的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中的溴易挥发,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据此分析苯的作用;该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3)溴苯是有机物,不溶于氢氧化钠溶于,且密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4)倒置漏斗或球形干燥管能防止溶液倒吸;(5)溴化氢溶于水能得到氢溴酸,溴和水反应也可得到氢溴酸解答:解:(1)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溴苯中的溴易

38、挥发,溴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汽;该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是酸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所以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D管中变红,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故答案为:吸收Br2蒸汽D管中变红,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3)溴苯是有机物,氢氧化钠溶液是无机物,所以溴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互溶,且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底层出现油状液体,故答案为:底层出现油状液体;(4)当两端压力发生压力变化时,液体会产生倒吸现象,因为倒置的漏斗下口很大,液体上升很小的高度就有很大的体积,上升的液体的本身的压力即可低偿压力的不均衡因此由于上部还有空气隔离,液体不会倒吸入上端的细管道,所以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F,故答案为:F;(5)溴化氢溶于水能得到氢溴酸,溴和水反应也可得到氢溴酸,如果没有C装置,无法判断该反应中是否有溴化氢生成;苯溶解了溴,除去的溴的干扰,所以能判断该反应有溴化氢生成,故答案为:除去Br2的干扰点评:本题考查了苯的取代反应实验,考查的知识点有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产物的判断、蒸汽的成分及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注意苯能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和溴水不反应8.1. 不能,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容易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