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4834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舞弊行为。(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和程度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帐泛滥,会计管理软弱无力,CAP信用降至谷底,中国证券市场连续不断发生的深原野、银广厦、黎明股份等一系列欺诈案的揭露,就象一枚枚重磅炸弹炸开,根据吴联生(2001)的统计和估计,1984年到1999年的16年中有15年估计总体违纪金额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其中,7年超过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988年总体违纪金额更是达到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45倍。在2002年

2、,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此次共检查了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在这些被检查企业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企业有36户,占总户数的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19户,原报表反映盈利1.35亿元,实际亏损1.72亿元,虚亏实盈企业8户,原报表反映亏损1.62亿元,实际盈利4.13亿元;另外,还有22户企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而我国审计署在2001年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

3、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盈,有的把大量资金作体外循环或私设小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多达1000多亿元;在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时,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其中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通过多报人员、虚列项目、重复申报、随意调高预算标准、夹带非预算拨款单位等方式,虚报多领预算资金4.91亿元。(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手段1、随意调节收入、成本,制造虚假盈亏。制造虚假盈亏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为了满足企业或管理者的某种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如上市资格、配股资格、获取

4、贷款信任等;另一方面是隐匿盈利达到偷逃分红的目的。而通常制造虚假收入、成本则往往采用以下手段:(1)利用虚假合同和虚假凭证虚增或虚减当期收入;(2)不按确定的收入确认原则反映当期收入。销售实现时不及时入帐,销售未实现而又提前入帐。如委托代销商品需按确认收入而未确认。(3)利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及其他关联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制造虚假收入,虚增利润。(4)对当前存在的商品现金交易常常利用不开或少开收入凭证来隐匿收入,从而达到偷逃税款或私设小金库,个人或集体私分的目的。(5)不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乱挤成本。如将由“应付福利费”“基本建设工程”等列支的成本用“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列支,

5、造成成本虚增。(6)不按规定乱提乱摊费用,造成成本费用虚列。主要是利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随意调节当期成本、费用;“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不按规定摊销或转销;各项资产的各类准备金(损失、跌价等),折旧不按规定提龋(7)不按规定分配成本费用及进行存货计价或成本计算。如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划分,收入与成本不遵循配比原则随意列支成本。2、制造虚假凭证或财务收支手续不全,造成转账作弊及费用的虚假开支。(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如利用假发票虚报支出,假公济私;涂改、篡改开支凭证等。(2)以 “头大尾斜的方式填制原始凭证减收增支,如购买原料或接受劳务时要求对方在填开

6、发票时在发票联上加大金额。(3)利用记帐凭证转账作弊。如原始凭证与记帐凭证不符;将收到的收入转入往来帐以虚假财产物资或债权办理注册登记或随意抽走资本等。(4)由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会计监督不力等原因,财务收支手续不全也予以入帐,造成虚假收支。如购买物品的凭证未经有关人员验收签字即予报销,记账凭证未经必要审核即入账等。3、制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前述二项引起会计报表虚假之外,造成会计报表虚假的原因还有以下几项:(1)账实不符。如账上实物资产未经实地盘点或有意制造虚假数字;债权债务长期不清或未加查实及故意制造虚假数造成账实不符。(2)报表编制不按规定填列,账表不符。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深

7、原野到琼民源,从银广厦到黎明股份,会计信息质量危机层出不穷。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企业前赴后继地造假呢?以往谈论会计信息失真,人们往往过多关注会计人员造假的主观故意性,而忽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包括内在(主观)动因和外部(客观)环境两个方面。就会计失真而言,内在动因是其主观基础,外部环境是其客观条件,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才会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一)内部原因1、会计信息生产者(包括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在利益驱使下产生虚假会计信息。这里所指的“利

8、益”既包括企业利益,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等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在国家利益与企业单位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利益往往被牺牲了。企业利益通过企业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而骗取投资者、债权人或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税款的减少等经济利益;其次在个人利益上,企业负责人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来说,一方面 他们必须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影响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他们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迎合上级领导需要而由此得到荣誉、奖励、升迁等利益。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

9、利益,如通过虚假利润而获得奖励;有些是间接利益,如通过为企业获取非法利益而得到相应的好处。而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内在原因之一。2、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存在的主观性为会计人员造假提供便利。会计核算工作有其客观的一面,但也存在其主观性,如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有失客观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造假提供职务上的便利。从我国已查处的多起会计失真案例中,有许多是在折旧计算、费用摊销、各项准备金的提取方面做的手脚,而这样形成的虚假会计信息往往非常隐蔽。3、财会人员业务、道德素质差。据近几年来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会计人员受过大专以上会计专业教育的不足15%,估计未受过正规会计部门专门训练和考核的占70%,再加上有的企业还沿用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素质差的下不去,素质高的上不来,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无法正常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责,造成会计核算混乱,从而造成企业会计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