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关于固定资产的论文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品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关于固定资产的论文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品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关于固定资产的论文-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不规范或者违规现象。文章就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固定资产; 问题; 对策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主要生产资料,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其安全性及完整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其余额的真实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也很大,并且其相关费用也是决定净利润的重要因素,所以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生产
2、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诸多不规范或者违规现象,造成企业资产损失和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及现实表现 第一,新建、更新改造的生产经营项目投产后,部分固定资产不适用而退出生产经营活动,长期闲置。比如某自来水公司水源地(水库)项目中上百万元清淤系统就成了摆设;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因产品无销路,系统故障频发,不能正常运行而停用。大量固定资产闲置,给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究其原因:一是项目立项时可行性研究粗劣,预测失误。二是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欠慎重。三是发生
3、问题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致使这些停用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无人过问,逐渐成为一堆废铜烂铁,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第二,固定资产在建项目财务核算及各项手续不规范,影响了竣工结算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例如工程项目不进行单项成本核算,无法考核单项工程损益;承包工程手续不完善,分包过程缺少分包合同、协议及部分项目缺少结算资料;工程结算书内容不完整,结算金额与所附内容构成不符。 第三,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时产生差错。主要表现有:一是确认错误。将一个功能组内不同类别、不同型号(或不同个体)的固定资产合并为一项固定资产,确认并记录。比如,将供热系统中一个热交换站内的所有设备(热交换器、
4、水泵、水处理器、变频控制柜等)确认为“热交换站”一座并记账。二是由于上述确认错误,使得固定资产的型号、类别、价值、折旧等基础数据发生错误,或者难以记账,糊涂处置。三是固定资产管理员工作不仔细,漏记、错记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另外也可能是固定资产取得时有关信息、资料传递过程中其他人员失误所致。 第四,账外资产。近年来,某些企业账外资产有逐年增加之势,其资金来源是: 一是生产单位或科室利用委托的或默许的采购大宗原材料、燃料或办公用品的机会,截留资金。二是生产单位自行销售部分产品或半成品,收入不入账。三是固定资产使用或管理部门,私自出租本单位闲置的固定资产(设备或房屋等),所得租金违规留用。四是生产单位
5、利用本企业资源(人员、机器设备)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提供服务,收入不上缴。五是固定资产使用单位或管理部门违规处置报废固定资产,违规处理节余的原材料、燃料,收入不上缴。 因为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有的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者,便以方便工作之名义,购入电脑、空调、轿车、高档视听设备等与本单位生产(或部门工作)用处不大的,或根本无关的固定资产,有的在本单位留用,有的则为个别领导者私用。 由于这些资产不具备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入账,形成账外资产。 第五,机器设备设施实际使用寿命短暂,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寿命而提前报废,生产单位为了生产需要,不得不请购新设备。而已报废(无法再修
6、复)设备又不能及时折现处置。比如某自来水公司,水源地运行深井20眼,而在册潜水电泵竟多达5060台。这些电泵,除少数几台备用外,大部分尸骨不全。原因:一是使用不当,“小马拉大车”。二是疏于日常维修保养,“驴不死不卸磨”。三是运行环境恶劣。四是运行看管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小病看不见,大病瞪了眼”。 第六,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表现是:一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一般是生产和房产管理部门)、使用或保管单位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之间的账账不符。二是固定资产使用地点变动、用途改变,使用或保管单位不及时改变自己的账簿记录,也不通知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三是固定资产使用或保管单位违规出租(出借)闲置的
7、固定资产,或违规处置报废的固定资产。 第七,机电设备运转效率低下,材耗能耗增加,产品质量数量下降。原因有:一是选型不当,设备长期运行在低负载或超负载状态。地一设备运行管理、维护保养不善。三是设备已经接近寿命,甚至超期服役。四是继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能耗设备。 二、针对固定资产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固定资产更改、在建方面 1.生产经营项目新建或更新改造,一般涉及资金数额巨大,立项必须慎之又慎。对于大的新建或更新改造项目,不仅要对整个项目(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还应对组成该项目的多个子项目(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务求每个子项目的功能完全满足该项目预期的生产经营目标要求。 2.企业采用新
8、技术、新工艺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若某项新技术、新工艺不成熟,甚至尚处在研发阶段,则在项目设计中不宜采用。如前述某污水处理厂的自动监视、监测控制系统,看来很先进,但是,由于系统设计问题,或者因为器件、设备质量问题,故障频频,不能达到实时监视、监测、自动控制功能,在生产流程中各个节点仍需派人值守或巡视,该系统成了摆设,最后只有弃置,造成浪费。 3.新建或更新改造项目投入运行之后,初期事故较多,属正常现象,企业应指派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跟踪研究并慎重地作出评价,对于那些确实不能适应生产经营需要的部分固定资产,根据企业既定的规章和程序,及时予以处置,尽量减少损失,并为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条件。 4
9、.固定资产在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有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参与管理,进行事中监督:监督工程费用按预算执行,避免虚增资产价值;审查施工中形成的工程费用资料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范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竣工验收时,也应有企业财会人员参加,着重审查资产手续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 (二)固定资产确认入账方面 1.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范对每一笔固定资产予以确认,避免想当然、随意性。 2.新增固定资产必须经资产管理员签字确认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报销手续,否则一律不予受理。这就要求采购人员提供该项固定资产符合规范的手续资料。 3.固定资产管理员应按账卡要求记录各项有关数据;资料不全、不清
10、、不懂之处,应主动咨询有关专业技术人员。 4.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固定资产管理员不可能行行通、门门精,需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记账进行检查纠错。该项程序应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 (三)账外固定资产控制管理方面 1.严格实行职务分离制度,固定资产及原材料、燃料使用单位只能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提出购买请求,不得自行采购;物资供应部门根据已核准的申购计划具体承办采购业务。 2.企业对某些擅自截留收入,违规处置公有资产的人员,及时地进行查处。 3.企业会计人员要严格执行费用报销制度,认真履行国家和企业赋予的会计监督职责。 (四)在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1.加强在用机器设备的技术管理,改变“小马拉大
11、车”或“大马拉小车”现象,严格执行维修保养制度。 2.改善设备运行环境。 3.提高运行看管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业务水平,使机器设备运行好坏与运行看管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4.对于远不能达到使用寿命的设备类,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攻关,彻底弄清“短寿”的原因,对于确实在当前无法“增寿”的设备类,企业当局应作出适当调整该类设备的折旧年限,以便和它的实际使用寿命大体相符。 (五)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方面 1.由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牵头定期对账和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 2.发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及时纠正;发现严重违规处置固定资产行为,报请企业当局严肃处理。 3.建立固定资产微机管理系统,实现公司财务、生产、房
12、管、供应部门及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联网,信息共享,互相监督。 (六)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方面 1.通过有计划的技术改造和日常的小改小革,淘汰低效高能耗设备,改变设备的不合理运行状况。 2.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 3.对老旧设备技术性能进行测试,并进行经济性测算,淘汰经济性低下的设备。 三、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上述论及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中可以看出,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信息的因素是决定固定资产管理好坏的三项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益,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 第一,根据企业占有的固定
13、资产实际状况,配齐管理人员。 第二,有计划地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使用保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 第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职务分离制度,资本支出预算制度,固定资产取得控制制度,固定资产记录和入账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维修和保养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清理制度等。这些制度虽然在有关规范中已有列述,但是,如何使其适合自己企业的实际,细化深化,更具可操作性,则是每个企业应该深入考虑的事。 在一个管理系统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思想和业务)的人员可以弥补制度的缺陷,而健全的制度则是对人的行为的保证和约束,二者相辅相成,保证管理系统高效运转。 第四,信息及时、可靠地流动,是管理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企业固定资产构建微机管理系统实属必要。用微机系统处理每项固定资产从取得,到使用,直至寿命终结,报废处置,产生的大量信息(经济的和技术的),既要做到实时、准确、高效,又要便于固定资产各有关部门、单位相互监督。 【参考文献】 1 赵保卿.审计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 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于小镭.新企业会计实务讲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