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08财务管理2刘晓宇论文写作测试作 者学 院会计学院专 业财务管理2年 级学 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 绩摘 要中心思想美国安然事件美国安然事件、世通案件所引发的诚信危机,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健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规范会计市场行为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研究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入手,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了海峡两岸会计法的区别与联系,从深层次说明差异出现的原因、背景,以期达到相互比较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促使我国会计法更加完善和健全。筹划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纳税人的一种财务决策。该决策的核心在于比较风险、成本和收益。传统的经济周期(或称商业周期business
2、cy-cles)理论认为,人类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之增长过程中,在货币政策、技术进步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由繁荣、衰退、萧条到复苏等类似周期性波动。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出现长达连续9年、保持2- 4%的经济增长率,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表示怀疑。美国经济在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涨率二者兼容下稳定而又坚实地发展,使得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周期曲线、菲利浦斯曲线一再失灵。关键词: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研究,纳税筹划成本,分析,决策,新经济,挑战与机遇,中国注册会计师,前景,展望目 录一、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研究1(一)基本结构比较11(1)核算范围11(2)
3、会计年度及记账本位币、文字11(3)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11(4)会计科目比较11(5)财务会计报告11(二)会计核算比较。2(三)主管机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比较。6(1)主管机关、会计机构11(2)会计人员11(四)法律责任比较11二、纳税筹划成本的分析与决策8(一)纳税筹划成本分析11(二)纳税筹划风险成本分析(三)纳税筹划成本决策三、新经济的挑战与机遇11(一)从公司分立到业务拓展11(二)CPA业务变化的态势12(三)新经济为CPA所带来的新机遇。13(四)中国CPA的业务发展步骤。14附 录2主要参考文献3后 记308财务管理2刘晓宇论文写作测试一、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研究
4、 会计法是规范经济主体会计行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的法律依据现阶段大陆与台湾地区均颁布有会计法,而且台湾地区还颁布了商业会计法,其中商业会计法适用于商业,会计法则适用于公营事业其基本结构如下表所示:120条,台湾商会计法次之,有80条,大陆会计法则仅有52条。其次,就体系、结构而言,大陆会计法和台湾商业会计法的体系结构比较明显,层次比较清晰,而台湾会计法则没有明确的章节,只是笼统的120条规定。第三,就适用范围而言,海峡两岸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大陆会计法适用范围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台湾商业会计法的适用范围主要表一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基本结构比较是
5、商业;台湾会计法的适用范围是:公营事业(比如政府机关及其所属机关)。表1 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基本情况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会计核算第三章 公司特点第四章 会计监督第五章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总共120条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会计凭证第三章 会计账簿第四章 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第五章 会计事务处理程序第六章 入账基础第七章 损益计算第八章 决算及审核第九章 罚则第十章 附则总计52条120条80条适用范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公营事业(比如政府机关及其所属机关)商业二、会计核算比较会计核算是经济主体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填制会计凭
6、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过程。大陆会计法运用了两章、18条的篇幅详细的说明了会计核算的具体过程、规定以及有关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台湾商业会计法则用了7章57条的篇幅详细的阐述了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科目、财务报表、会计事务处理程序、人账基础、损益计算以及决算和审核程序台湾会计法的内容共有120条,其中关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占了几乎100多条,详细地规定了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关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下面,笔者通过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基本结构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体系结构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首先,就内容而言,显然台湾会计法、商业会计法的内容更为丰富一些,其中台湾会计法内
7、容最为丰富,共计将分别加以比较和论述:(一)核算范围 大陆会计法第10条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人、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台湾商业会计法规定,会计的核算范围是:凡商业之资产、负债或业主权益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台湾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的范围主要包括:1、预算之成立、分配、执行;2、岁人之征课或收人;3、债权、债务之发生、处理、清偿;4、现金、票据、证券之出纳、保管、转移;5、不动产物品及其他财产之
8、增减、保管、转移;6、政事费用、事业成本及岁计赢余之计算;7、营业成本与损益计算及岁计盈亏;8、其他应为会计之事项另外,台湾会计法还将会计事务按性质分为普通公务的会计事务、特种公务的会计事务、公有事业的会计事务、公有营业的会计事务以及非常事件的会计事务五类性质不同的会计事务,而且这五类会计事务的会计核算范围各不相同,具体可见台湾会计法第4条至第7条的规定,由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范围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业主权益)的增减变动均是海峡两岸会计领域内所必须核算的范围。但是,海峡两岸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大陆会计法的核算范围儿乎涉到各行各业的领域,而台湾商业会计
9、法则仅仅局限于商业的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增减变动,台湾会计法则更加适用于公营事业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_另外,大陆会计法以及台湾截会计法的会计核算范围显然要比台湾商业会计法的内容丰富得多,大陆会计法还涉及到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增减变动、收人、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以及财务成果的核算等项目;台湾会计法则还包括预算的成立、分配和执行,现金、票据证券的变动、政事费用、事业成本及岁计盈亏的计算等项目由此可见,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所规定的会计核算范围之间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只有一部会计法统驭全局,指导各项会计工作而台湾地区则有三部法以作为规
10、范会计工作的依据,比如,会计法仅适用于公营事业商业会计法则适用于商业,证券发行人、证券商财务报告编制准则则适用于发行公司及证券商。(二)会计年度及记账本位币、文字大陆会计法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应该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而且当经济单位的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时,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关于会计记录的文字,会计法第几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使用中文,但在民族自治的地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时使用当地的一种民族文字或者一种外国文字。台湾商业会计
11、法第六条规定,商业以每年一月一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为会计年度。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因有特殊需要者,不在此限关于记账本位币的问题,商业会计法规定。商业应该以国币(即新台币)为记账本位币但若法律规定应以当地货币为记账单位的,从其规定;若因业务实际需要,以外国货币记账的在决算报表中将外国货币折合国币或当地通用的货币。商业会计的记载,除了记账数字用拉伯数字外,其他应当使用中文,若因事实上需要而须加注或并用外国文字抑或当地通用文字的,仍以中国文字为准由海峡两岸会计法关于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以及记账文字的规定来看,内容基本相同。会计年度均为每年的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记账文字均为中文但是仔细分析以后,我
12、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就会计年度而言,虽然海峡两岸的会计年度的时间跨度相同,但是各自的内涵不同,大陆地区采用的是公历制,比如在大陆地区,2001年就是公元2001年而台湾地区的时间跨度的计算采用的是民国制,比如公元2001年为台湾地区的民国90年就文字而言,虽然海峡两岸均采用的是中文,但众所周知,大陆地区采用的是简化汉字,而台湾地区现行的中文则是繁体中文另外,海峡两行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也不相同,大陆地区规定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而台湾地区则规定新台币为记账本位币。(三)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 大陆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
13、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凭证应当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大陆会计法第十五条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应该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同时还规定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 台湾商业会计法也将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其中原始凭证分为外来凭证、对外凭证和内部凭证;记账凭证分为收入传票、支出传票和转账传票。有关会计账簿的规定,具体体现在商业会计法第二十条至二十六条的内容,主要包括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其中序时账簿又分为普通序时账簿和特种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台湾会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
14、账凭证两类。其中,原始凭证主要包括以下十五个种类:1、预算书表及预算准备金依法支用与预算科目间经费。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比较研究依法留用之核准命令;2、现金、票据、证券之收付及转移等书据;3、薪棒、工晌、津贴、旅费、恤养金等支给之收据;4、财务购置、修缮;邮电、运输、印刷、消耗等各项开支发票及收据;5、财务之请领、供给、转移、处置及保管等单据;6、买卖、贷借、承揽等契约及相关之单据;7、存汇、兑换及投资等证明单据;8、归公财务、没收财务、赠与或遗赠之财务目录及证明书类;9,税赋捐费等之征课、查定,或其它依法处理之书据、票照之领发,及征课物处理之书据;10、罚款、赔款经过之书据;11、公债
15、发行之法令、还本付息之本息票及处理中溢折扣之计算书表;12、成本计算之单据;13、盈亏处理之书据;14、会计报告书;巧、其他可资证明第三条各款事项发生经过之单据或其他种类。会计凭证则包括收人传票、支出传票和转账传票三个种类。会账簿的规定具体可见之于会计法第四十一条的内容:会计账簿分为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其中,序时账簿又可分为普通序时账簿和特种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四)会计科目比较 大陆会计法规定的会计科目有七种,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成本和利润。具体可见会计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
16、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成本和利润。 台湾商业会计法规定,会计科目分为以下九种:1.资产类:包括流动资产、基金及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折耗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项;2.负债类:指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其他负债等项;3.业主权益类:指资本或股本、公积、盈亏等项;4.营业收人类:包括销货收人、劳务收人、业务收人和其他营业收人等项;5.营业成本类:指销货成本、业务成本、劳务成本、其他营业成本等项:6.营业费用类:指推销费用、管理及总务费用等项; 7.营业外收人及费用类:指营业外收人、营业外费用等项;8.非常损益类:指性质特殊且非经常发生的项目;9.所得税:指本期应负担的所得税费
17、用。另外,商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会计科目进行增减。 台湾会计法并没有详细列举出会计科目的名称,但是它还是运用了相当的篇幅对会计科目做出了规范。比如,第三十四条会计科目则规定:会计科目的名称应显示其事项的性质,各种会计报告总表的会计科目与其明细表的会计科目应显示其统制与隶属关系,即总表会计科目为统制账目,明细表会计科目为隶属科目。关于会计科目的具体内容,与商业会计法基本一致。涉及到各种会计科目的订定时,应当兼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来确定具体编定的对象。 (五)财务会计报告 大陆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它是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
18、而成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盖章(设有总会计师的,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台湾商业会计法规定,商业财务报表的种类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业主权益变动表(或累积盈亏变动表)及其他财务报表。如有必要,还须要加上注释事项,具体包括重要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变更、债权人对特定资产的权利、重大的承诺事项及或有事项、盈余分配所受的限制、业主权益的重大事项以及期后重大事项等。关于注释事项的表方法,可以在财务报表上各有关科目后以括弧列明,或以附注或附表方式表述。 三、主管机关、会计机构和
19、会计人员比较 (一)主管机关、会计机构 大陆会计法第七条指出,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而且还应在会计机构内建立稽核制度。台湾商业会计法规定,商业会计的主管机关,在最高层次是经济部;在省是建设厅;在直辖市是建设局;在县(市)则为县(市)政府。最高主管机关负责修订商业通用会计制度规范,台湾会计法第二条“会计事务的监督机关”规定:各下级政府主计机关(无主计机关的,其最高主计人员)关于会计事务的处理,应受该上级政府主计机关的监督与指导由主管机关的规定来看,海峡两岸会计
20、法、商业会计法的规定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大陆会计法所规定的会计的主管机关是财政部及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部门台湾商业会计法规定的主管机关是:最高层为经济部;省为建设厅;直辖市为建设局;县(市为各自的政府部门。台湾会计法则规定会计的主管机关为各级政府主计机关。 (二)会计人员 大陆会计法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1、资格要求 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会计主管人员),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i工作三年以上经历。有关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同时,对于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大
21、陆会计法明确规定,在自被吊销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执业道德要求 大陆会计法要求,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讨一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 3、会计人员的调离 关于会计人员调离工作或离职,大陆会计法要求,调离人员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有关交接手续和过程必须由相关人员进行监交,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时,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4、会计人员的任免 台湾商业会计法对于会计人员的规定只有第五条“会计人员”一条的内容,具体包括: 1、商业会计事项的处理,应设置会
22、计人员办理; 2、公司组织主办会计人员的任免,就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应有董事会以董事过半数出席会议,并且出席董事会的过半数的董事同意后,才能决议对主办会计人员的任免;若为有限公司,则需要有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若为无限公司、两合公司,则需要全体无限责任股东过半数同意 台湾会计法关于会计人员的规定如下: 1、会计人员不得兼职要求 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会计人员不得兼营会计师、律师业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兼任公务机关、公私营业机构的职务。 2、人员的任免及调离 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各级政府所属各机关主办会计人员的任免、迁调、训练及考绩,由各该政府的主计机关依法办理二主办会计人员调离时,应在后任接替之日
23、起五日内交代清楚有关移交事项,同时还应会同监交人员,于二日内依据移交表或目录,逐项点收清楚,出具交代证明书。具体移交的内容包括:印信、文件及其他公有物、会计凭证、会计簿籍、机器处理会计资料的贮存本、机器处理的会计手册等。 由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对于“会计人员”的规定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大陆对于“会计人员”的规定最为详细、丰富,内容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资格、执业道德要求调离和任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陆会计人员众多而且执业水平参差不齐,必须加以强化管理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陆对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和良好愿望。台湾商业会计法和会计法则对于“会计人员”的规定
24、较为简单,但这两部法律均强调了有关主办会计人员的任免规定。尤其是台湾会计法还特别强调会计人员不得兼职的范围,这在大陆会计法中是没有的。四、法律责任比较 大陆会计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非常详细,前后共涉及到八个条款,分别从追究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对会计人员、单位及其负责人、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有关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加以规范。对于违反会计法而被追究行政责任的,处罚形式主要有: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处罚形式主要有:通报、警告、降级、撤职、开除等的行政处分其中有关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的吊销,具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执行对于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过程中滥用职
25、权、玩忽职守、拘私舞弊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台湾商业会计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具体体现在第九章罚则的有关条款当第九章罚则共包括七个罚则,即罚贝归一)至罚则(七),其中既有行政处罚的规定,又有刑事处罚的规定罚则(一)至罚则(三)属于刑事处罚,具体包括罚金及判刑等内容;罚则(四)至罚则(七)属于行政处罚,且只有罚款一种形式 经过对法律责任罚则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均对“法律责任罚则”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而且均包含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形式。而且大陆会计法,特别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
26、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强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同时也保护了广大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就行政处罚而言,大陆会计法第六章详细地列出了适用范围,并详细的规定出有关违法行为相应的处罚方式(比如,具体的罚款金额),同时还明确规定:若此类行为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大陆会计法的罚款主体,既包括责任人员,也包括单位。而反观台湾商业会计法和会计法,其罚款的主体则只针对具体的责任人,而不针对单位。而且,台湾商业会计法第七十三条还规定了“刑罚之减轻或免除”,更加丰富了台湾商业会计法罚则的有关规定。海峡两岸会计领域、法律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内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可以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国会计法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层次,使
27、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更加合理、国际化,确保为我国会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随着我国被正式接纳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各国之间在会计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会计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因此,全面完善和健全我国的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会计诚信机制,将是我国会计领域内全面迎接会计市场国际化的关键措施和必要手段。二、纳税筹划成本的分析与决策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是纳税筹划成本的组成部分,充分认识纳税筹划成本,有利于规范纳税筹划行为,进行有效的财务决策。 一、纳税筹划成本分析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为了实现其理财目标,获得节税收益进行的一项涉税事务活动。与其他
28、经济业务活动一样,不仅要受到法规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也需要付出一定量的必要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纳税筹划成本。纳税筹划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筹划成本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包括经济、时间等方的损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纳税成本;狭义的纳税筹划成本是指进行纳税筹划活动和不进行纳税筹划活动二者之间的纳税成本的差额,是不同纳税方案差额成本。但在纳税人实际纳税过程中很难区分有没有进行纳税筹划。实际上只要存在纳税行为就会存在着纳税筹划,不同的只是方案有优劣之分而无本质之别。 与税收负担相比,纳税筹划成本不仅包括税收负担,还包括其他费用,比如办税费用、咨询费用、代理费用、罚款、滞纳
29、金等。税收负担一般来讲比较稳定,纳税筹划成本中的其他费用则是一个变量,随纳税筹划方案的不同而不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风险性。 纳税筹划成本主要包括正常税收负担、办税费用、税务代理费用、税收滞纳金、罚款和额外税收负担等几项费用,具体为: (1)固定税收负担。是企业在最优纳税筹划方案下向国家缴纳的税收数额,即承担的最小税赋。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该项是一个常量。 (2)变动税收负担。从数量上可以定义为企业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所承担的正常税收负担与固定税收负担的差额;从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定义为由于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的缺陷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不能选择最优方案而多支付的税金。 (3)管理成本。是指
30、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所发生的办税费用、税务代理费用等。 (4)机会损失成本。是指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由于该种方案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导致的罚款、滞纳金以及其他可能的损失(比如纳税筹划方案使企业的总利润的减少等)。 二、纳税筹划风险成本分析 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而付出的代价,或是企业由于纳税筹划风险的存在而使企业价值的减少。所以,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既包括纳税筹划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又包括企业在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耗费。为此,纳税筹划风险成本内容包括:由于纳税筹划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实际上是一种纳税筹划风险负收益),进行纳税筹划风险决策而放弃次优方案的收益,即纳税筹划风险机
31、会成本以及为管理纳税筹划风险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纳税筹划损失控制成本、纳税筹划风险转移成本、纳税筹划风险分散化成本、纳税筹划信息投资的成本)。与其他成本相比,纳税筹划风险成本具有以下特点:(1)不确定性。这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的重要特性。尽管纳税筹划风险成本也包含确定性风险成本,如为控制和管理纳税筹划风险而发生的成本,但它不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的主要特性,因为大多数纳税筹划风险成本都是不确定的,如期望损失成本、损失融资成本、内部风险抑制成本和残值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所有这此都属于不确定性成本。(2)分散、转移性。这是风险的特点所决定的。风险的客观存在决定了风险成本的必然发生,纳税筹划风险成本的多
32、少与纳税筹划风险大小成正相关,纳税筹划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防范与控制纳税筹划风险是可能的,而分散和转移风险成本也是可能的。(3)决策性。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是一个决策成本。纳税筹划风险成本信息是纳税筹划风险决策的重要依据。提供纳税筹划风险决策有用的信息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管理的目标之一。(4 )目的性。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是一种“有意”成本,是基于获取末来纳税筹划风险收益而有意付出的代价,这一目的性要求对纳税筹划风险代价与收益的权衡,实现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最小与企业价值最大。 二、纳税筹划成本决策 我们把纳税筹划成本分为固定税收负担、变动税收负担、管理成本和机会损失成本,这四种成本的性质是不同的。固定税收
33、负担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该项是一个常量,所以与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案选择没有多大的联系。变动税收负担是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所承担的正常税收负担与固定税收负担的差额。企业正常税收负担与固定税收负担之间存在差额的原因,可能是处于对管理成本和机会损失成本的考虑,也可能是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的失误。失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该项成本随着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而呈现下降趋势。变动税收负担降低额也可以说是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的风险收益。管理成本是企业选择某种纳税筹划方案时支付办税费用、税务代理费用等,它随着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而呈现上升趋势。机会损失成本
34、是由于选择某项纳税筹划方案可能发生的损失,它与方案的不确定度成正相关,即方案越趋向优化,机会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最优化纳税筹划方案的决策应该是以上四种成本之和最小的方案选择,而固定税收负担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量,因此,企业最优化纳税筹划方案的决策实际上就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最小方案的选择。因为企业在纳税筹划方案趋优的过程中固定税收负担不变、变动税收负担下降、管理成本和机会损失成本上升,所以,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成本的最小值一定存在,也就是说企业的最优纳税筹划方案也一定存在。 我们假设纳税筹划成本为SZ,固定税收负担为SG,变动税收负担为SB,管理成本
35、为CG,机会损失成本为CF。由于CG和Cf都是在纳税筹划方案趋优的过程中上升,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对二者之和进行考察,设二者之和为C。那么,Sz=Sg+Sb+Cg+Cf=Sg+Sb+C,纳税筹划成本的最仕结构可用下图表示。纳税筹划方案的最佳点就是图中的E点,在该点纳税筹划风险成本的最小即纳税筹划成本最低,从而所取得纳税筹划净收益最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纳税筹划成本包括固定税收负担和风险成本,风险成本又包括变动税收负担、管理本和机会损失成本,其性质是不同的。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固定税收负担是始终不变的,变动税收负担随着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度的提高而降低,管理成本和机
36、会损失成本随着纳税筹划方案的优化度的提高而上升。 2.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决策时不可能让这四项成本都最小化,只能找出纳税筹划成本总额的最小值点,而在企业经营状况一定的情况下,固定税收负担是始终不变的,纳税筹划成本最小实际上就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最小。因此,纳税筹划最优方案的决策实际上就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最小化的决策。 3.既然纳税筹划最优方案的决策是纳税筹划风险成本最小化的决策,那么我们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决策时主要从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入手。三、新经济的挑战与机遇1996年 6 月 30 日在美国芝加哥安达信全球培训中心举行的安达信经理研讨会( Arthur Anderson Manag er Sem
37、 inar) 上, 面对来自全球各地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 625 位高级经理们, 安达信伦敦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理查德 博尔顿( Richard Boult on) 在其演讲中指出无形经济( intangible economy ) 的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他列举了下列一组数据( 见图表 1) : 图表1:无形经济中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 上市公司 有形资产(亿元美金) 账面价值 市场价值 美国在线 AOL 10 1200 可口可乐 COCA-COLA 160 1600 迪斯尼 WALT-DISNEY 150 420 福特汽车 FORD MOTOR 2820
38、430这组数据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反响, 同时也给注册会计师( 以下简称 CPA) 们留下了对其职业发展来说值得深思的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会计的帐面价值产生如此大的反差,而这些反差在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企业间的表现是那么的不同? 技术进步和产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增长、资源配置、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管理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企业的价值何在? 企业的价值动因( value driving) 有哪些? 新经济环境对财会世界和 CPA 行业提出的挑战是什么? CPA 为其客户( 企业) 提供的服务哪些是物有所值( value for money) , 对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确实发挥
39、了重要作用?新经济中, CPA 行业是否会出现巨变?我们能否接受这样的事实: 在 CPA 业务中, 传统的审计等鉴证业务( assurance) 正在成为夕阳产业, 而新近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咨询业务( consulting) 正在成为朝阳产业?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新经济一词是由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 其含义是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之传统经济, 认为在新的科技条件下, 今后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之后, 随着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 人们又基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感知, 认为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或与网络等新产业革命, 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密切相关。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新经济的提法和特征尚有不同认
40、知, 然而, 根据笔者的理解, 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知识化, 应该是新经济的本质内涵。传统的经济周期( 或称商业周期 business cycles) 理论认为, 人类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之增长过程中, 在货币政策、技术进步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 会出现由繁荣、衰退、萧条到复苏等类似周期性波动。但是, 随着美国经济出现长达连续9年、保持 2- 4% 的经济增长率, 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表示怀疑。美国经济在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涨率三者兼容下稳定而又坚实地发展, 使得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周期曲线、菲利浦斯曲线一再失灵。那么,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格林斯潘认为,
41、这与新经济中的科技进步密切相关。高新科技推动了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众所周知, 上个世纪后半叶, 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微型处理器、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激光、光纤通讯等, 正是这些高新科技, 促进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 加速了知识更新的步伐。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高新科技叩开了经济持续发展之大门, 引发了金融创新, 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辟了新的空间, 也进一步促发了产业革命, 激发了企业从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经营和管理的自身变革。种种迹象表明, 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 包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 都可以找到信息技术革命等高新科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
42、所带来的巨大震荡。人才、知识、资本三大要素从来未曾象新经济这样结合得如此紧密和有效, 新经济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显形之下变得如此绚丽多彩。新经济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意识和姿态去应对。那么, 在新经济中, 注册会计师有何作为呢?CPA 向来以 守土有责为己任, 以 不穿制服的经济卫士!出现在公众面前, 在商务世界里代表了一种公正的力量。历史表明, CPA作为一种职业,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 就与鉴证结下了不解之缘。丹尼尔 布尔斯廷曾经这样描述到持有证书的公共会计师+ 这个新职业的出现, 表明了美国公众必须而且愿意遵守所得税法。在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
43、 出现了第一批 领取特许证书的公共会计师他们不但满足了 1845 年和 1868 年新颁布的公司法而产生之需要, 而且使公众免受公司伪造资产负债表之害。, 会计师职业组织终于在 1897 年宣告成立, 并于 1902 年召开了首届全国会议,然而, 在联邦所得税法颁布之前, 会计师和审计师的人数一直不多。, 1909 年制定的法人所得税法极其复杂, 于是对会计师的需求大量增加。星移斗转,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高新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发现, 经济要素的结构和权重影响在变, 经济行为在变, 经济政策在变, 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在变, 各行各业的生存基础、发展目标和可供持续发展的
44、原动力在变。具有百年历史的 CPA 行业也在变化之中。处在新经济环境中的 CPA 行业, 行业创新和自身变革, 从来未曾象今天这样来得那么紧迫。(一) 从公司分立到业务拓展CPA 行业的变革在 80 年代末期( 1989 年) , 自安盛咨询公司( Andersen Consulting, AC) 从安达信会计公司( Arthur Andersen, AA) 分离出来另立门户, 便已初见端倪。问题是安盛为何要从安达信分离出来呢? 早在 1960- 70 年代由于电脑的出现, 安达信的业务中出现了一块与咨询有关的业务, 如系统开发、管理咨询等。但是, 在安达信公司中, 受传统业务的束缚, 咨询业
45、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过,一批明智的合伙人已经意识到, 丰厚的咨询业务收入充分表明, 咨询业务将为传统的会计公司带来新的活力, 也是 CPA 职业发展的新起点。于是几经周折, 一批合伙人将咨询业务从安达信分离了出来, 自立门户, 组成了现在的安盛咨询公司。1998 年度,安盛的咨询业务收入达到了 83 亿美元。如今, 安盛的咨询业务已经涉及到的范围有:企业战略( business strategy) : 企业发展、市场、产品策略等,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员培训等。变革管理: 企业重整规划与实施, 组织结构计、人员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进程管理等。 (二) CPA 业务变化的态势我们可以从 国
46、际五大会计公司的业务变化便可了解到 CPA 行业的最新变革。事实表明, 这种变化早已在 1980- 1990 年代拉开了序幕。1990 年代, 审计、理税、管理咨询三项业务已经呈三足鼎立之势, 其中管理咨询业务已显巨大的潜力( 详见图表 2) 。图表21994 年 1996 年 1997 年审计/ 理税/ 咨询 审计/ 理税/ 咨询 审计/ 理税/ 咨询安达信 35/ 19/ 46 32/ 16/ 52 31/ 15/ 54Art hur A ndersen安永 51/ 22/ 27 42/ 22/ 35 38/ 22/ 39Ernst & Y oung德勤 54/ 23/ 23 44/ 20/ 36 4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