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030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 在幼儿时期,除了对宝宝要进行智力训练,灵活度的训练,家长还要对幼儿的体能进行训练。因为各个时期的幼儿有不同的活动能力,要想幼儿能正常的发育,发展,做出相应阶段的活动,就要求幼儿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体能,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正常的发育。幼儿体能的发展是促进身体各个系统正常发育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体能训练计划范文11、2岁的幼儿已经能独立的完成很多基本动作了,但是对于细节动作和协调性还不是很好。比如上楼较笨,手指的配合性不是很好。这个时期的家长就要多让孩子锻炼细小的动作和配合能力。2、3岁的幼儿身体动作比之前协调了,好动,活泼是这个时

2、期的特点。在上下楼的时候,很多孩子还只会一只脚一只脚的前进,这个时候家长要锻炼孩子的分开协作能力,要鼓励孩子模仿大人的上下楼的运动。3、4岁的幼儿对于细节动作已经没问题了。可以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等等,自己独立的完成生活中的部分活动,他们的体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家长可以多带着孩子去户外游玩,多走路和跑步,增强孩子的体质,另外还可以教孩子使用工具制作剪贴。4、再稍大一些的孩子在细节和协调能力都没有问题后,他们的一些运动速度和活动已经可以与大人一同进行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参与一些具有安全性的适合孩子的活动,增加孩子的活动能力和体能锻炼。幼儿在体能训练的时候,只要重点是促进姿势与动作的发展与

3、成熟,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幼儿进行体能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要待幼儿身体基础抗重力肌肉群建立之后才能循序渐进的开始。幼儿体能训练只要是为幼儿提供知觉动作经验,为生理成长和功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家长要积极的帮助幼儿进行训练。体能训练计划范文2体能是人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身体形态,二身体机能,三身体素质。正确的体能训练不仅能够塑造儿童、少年的良好形态同时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还有利于少年、儿童掌握各种运动技术,同时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抵御疾病。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群的智力平均水平高于同龄人群。参加体能训练能为少儿学习提供充沛的

4、体力与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体能训练少儿可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更加乐观、自信、精力更加充沛,还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使其产生兴奋,从而消除细胞疲劳。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但肌肉组织的增长往往落后于骨骼生长,肌肉发育不平衡,再加上骨骼的骨化尚未完成,弹性和柔韧性较大,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啊,稍不注意便可能发生肢体畸形,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科学性的对少儿进行体能训练。通过体能训练能使少儿肌肉活动能力提高,促进骨骼的生产发育,使骨骼增长、变粗,使韧带更坚固、关节更灵活其次,由于体能训练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

5、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的身高增长。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儿童、少年身高明显高于同龄儿童。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在快速发育,不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量练习。少年、儿童的力量练习主要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来进行。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两头起、靠墙倒立等。但也可以进行“小力量练习”,进行力量练习后与跑跳结合。儿童、少年要均衡的发展灵敏、协调等不能一味的追求力量练习。简单的练习方法在幼少儿时期应形成正确的运动方式,调整肌肉平衡,矫正不良身体姿态等方面来进行练习。幼少儿时期应从最初的基本动作开始进行练习【第一个阶段16种基本动作模式】走、站、跳、跑、攀、爬、抛、投、推、拉、拍、踢、钻、转、滚、平

6、衡。【第二个阶段三种基本技能】1.身体平衡技能:直立、弯曲、伸展、转动。2.身体移动技能:爬行、翻滚、行走、跑步、蹦跳、跨越。3.物体移动技能:抓握、拿捏、拍击、传接、投掷、踢蹬。【第三个阶段三种基本能力】1.综合运动能力:爆发力、灵活、灵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协调毅力。2.身体运动能力:速度、力量、平衡、稳定、柔韧、耐力。3.感知运动能力:定位、定量、反应、预判、节律、操控、定向。【婴儿爬】趴在地面,两腿伸直并拢。手臂在身体两侧撑地向前爬行。面部朝下,腿部保持并拢放松,靠手臂撑地前行。【小白兔跳跃】团身屈膝,双臂放置双膝外侧手掌着地,臀部翘起,重心前移,脚跟翘起,双臂伸向前方手掌缓慢落地,

7、腿部发力向双臂靠拢连续蹬【直体翻滚】身体平直俯卧,双臂向上伸直,双腿并拢,用髋部的扭转力,至身体左右翻滚。头部微抬,防止面部触碰到地面造成损伤【平板爬】双手掌与双脚尖着地与肩同宽,支撑身体保持平行状态,微顶臀,进行侧向行走,或者进行原地转圈手脚配合式爬走。【平衡木爬】宽15cm,长5M的长方形木板。练习者只能有手和脚接触木板。若果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木板以及接触地面则任务失败。【高抬腿练习】原地高抬腿练习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两手张开,掌心向下放于腰间。大腿手臂保持不动,抬大腿碰到手掌。体能训练计划范文3一.现状分析1.小班幼儿的体育运动能力、体能方面不够理想,身

8、体不够协调。2.户外活动时候,教师对幼儿有目的的体育运动组织,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幼儿在无目的的玩各种玩具。3.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很高,但是随意性很强,乐于参加各种带竞技性的体育活动。4.幼儿喜欢特别喜欢带有实物性的体育活动,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扮演各种角色。二.小班幼儿年龄特点1.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2.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3.对他人的情感反映敏感性增强。4.动作协调性增强。5.模仿性强三.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愉快的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增强自己的体质。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

9、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动作的灵活性。4.培养幼儿同伴间合作能力,遵守活动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四.活动措施1.活动场地小型、舒适小班的孩子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走路蹒跚,易摔跟头,把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这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爬呀、跑呀,不必担心擦破皮、跌痛膝。由于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欢远离成人独自玩耍,选择离大操场较远的一块小空地做活动场地,这样孩子们不易受到大操场上喧哗声音的影响,也不会因躲在角落里被老师忽略。集合时,只要招招手,轻轻喊“来来来,快到老师这儿来”,孩子们就会像小雀般跳到老师身旁。2.活动方式循序渐进小班幼儿游戏时往往左顾右盼,毫无

10、目的的玩着各种玩具。户外活动时选择一些以老师为主的体育游戏,如“吹泡泡”、“拉个圆圈走走”等。游戏中教师扮演主要角色,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带他们尽情玩、尽情笑、尽情跳。活动时我们给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动机会也随之增加。自由活动中,让活泼爱动的孩子带动文静的孩子一起玩。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熟悉了,自主性,目的性也会随之提高。而幼儿们都对户外活动也会有浓厚的兴趣。3.活动安排科学合理小班幼儿易疲劳,注意力易转移,针对这一特点,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安排2-3个游戏,每个游戏的时间为6-7分钟。如果把活动量大些的游戏比喻成一粒大珠子小珠子,整个活动就像串珠一样:大珠子-小珠子-大珠子-小珠子。如“小兔

11、找萝卜”和“过小河”放在一起,“拖小猪”和“小孩小孩真爱玩”串在一起。这样的安排保持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4.活动规则简明易行幼儿在户外活动比在室内活跃,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如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易规则。如“开飞机”时,用“飞机和飞机相撞会爆炸”加以约束,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顾自己玩得开心,应防止相撞。游戏“一列火车长又长”,以“比比谁是最能干的驾驶员”提醒幼儿:火车不能碰到山洞,出事故的驾驶员要被淘汰。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些有趣易行的规则。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中,小班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有了增强,体质逐渐得到了提高,部分孩子还能提出玩户外体育

12、游戏的新点子。当然孩子们的成长是日新月异的,在以后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中,我们要以新课改为载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坚持游戏化地组织孩子活动的同时,还须注意持之以恒,把主动性让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创新活动内容。体能训练计划范文4活动设计思路我园的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用的绳子,对这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幼儿一直很好奇,经常过去摸摸玩玩。中班幼儿是否可以玩粗绳,我一直在思考。考虑到本班幼儿基本都已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我决定选用粗大一点的绳子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教学用具,以“过河”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来发展中班幼儿的助跑跨跳能力。活动准备大绳子两根、小跳绳六根、20厘米高的障碍物一个。活动

13、目标1.认知:通过游戏,使幼儿能够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2.技能:通过活动,使每个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远。3.情感:通过活动,使幼儿喜欢体育活动,不怕困难,具有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活动过程(一)开始阶段:准备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边唱儿歌边做游戏(儿歌小蝌蚪变变变:小蝌蚪,圆圆头,排着长队去游泳。小尾巴,摇摇摇,变成青蛙呱呱跳。)(分析:用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可以达到热身目的,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二)基本阶段:学习助跑跨跳【第一环节】跳小河1.教师把两根大绳子比作小河,要求幼儿跳过小河:教师逐步调整两根绳子间的宽度来增加跳跃的难度。

14、(问题一)当我们用立定跳远的方法跳不过小河时,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跳过去?(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问题二)这个小朋友是怎样跳过小河的?(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助跑跨跳的方式)2.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分析: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巩固原已掌握的立定跳远动作,自然过渡到助跑跨跳动作的练习)【第二环节】助跑跨跳过小河教师在地上放置六根小跳绳,做成三条由窄逐渐变宽的小河,要求幼儿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跃过河。(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幼儿间能力的个体差异,以保护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三)结束阶段:放松整理1.游戏青蛙戏水:让幼儿自由随意地在小河里游一游。2.游戏抬“大虫”:把大绳比作“大虫”,全

15、体幼儿一起抬着“大虫”离开操场。(分析:结束部分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放松心情,消除疲劳。)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小河逐渐变宽”来引出问题用何种方法跨过小河?以此让幼儿自然从立定跳的动作过渡到助跑跨跳动作的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有助于促使幼儿去发现本次活动的学习重点:助跑跨跳的方法,进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还根据幼儿运动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和要求。在活动中教师用绳子摆放出不同宽度的小河,其实就是把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分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组较窄的小河是为跳跃能力较弱的幼儿准备的,教师注意给这些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希望他们更大胆和勇敢;第二组

16、较宽的小河相对提高了幼儿的跳跃难度,幼儿可以用自愿的方法尝试用助跑跨跳的方法跳过小河;第三组是最宽的小河,这是为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的挑战自我的机会,教师还在这条小河中放置了高约20厘米的障碍物,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将整个助跑跨跳动作的练习分成三组,而这三个不同难度层次的活动又具有递进关系;第一组是人人都应该完成的动作;第二组是次级目标,努力一下幼儿都应该达到,完成动作的幼儿因为实现了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而显得信心满满:第三组为富有挑战的极限目标,要求幼儿能够打破原有动作的约束而变得更加勇敢并富有创意。从运动后的测试看,幼儿运动后的平均心率每分钟约在130140次,练习密度为40%45%,基本达到预设的认知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从教学效果看,活动中的幼儿身心放松,情绪愉悦,不怕困难。儿童体能训练计划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