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5404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实务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企业文化实务,霍洪喜研究员,主讲人:,2,第一讲 企业文化凸显的背景,一、企业生存环境分析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问题:生产独特产品的能力;赢得公众的最佳手段 2.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创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凸现的背景,3,3.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 4.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企业文化凸现的背景,向科学技术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4,二、企业竞争的高层次选择,1.美日经济竞争导致企业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2市场发生的变化:卖方市场 满足性需求 单一购买,市场竞争,买方市场,选择性需求,双重购买,5,三、企业管理思想的新发展,主人,社会人,工具人,经济人,经验

2、管理,工具人,科学管理,现代管理,文化管理,经济人,社会人,主 人,6,第二讲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一、人类文化的四个层次,表层,物质文化,中介层(一),制度文化,中介层(二),教育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7,二、企业生存发展的文化动力问题,1.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内部惰性,获利追求,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利益驱动力,发展追求,靠科技推动企业发展,科技推动力,8,价值追求,提高素质,转变观念,靠价值观共识产生凝聚力,文化推动力,简称文化力,文化力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实现三位一体同时驱动,9,2.文化力有其自身的特点(1)平等性(2)衍生性(3)隐蔽性(4)锁定性,文化力的自身特点,1

3、0,三、企业文化的内涵,1.我们的定义P36 2.四层含义(1)企业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是经营思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2)企业文化像阳光空气一样,影响企业和员工的行为(3)企业文化是继承下来的,又是不断变革的(4)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旗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1,(1)环境,指舆论环境、关系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2)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口号信念行为习惯(3)英雄人物,企业价值观的活的体现。(4)文化网络,文化信息传播系统。与非正式组织的沟通。(5)典礼仪式,强化企业价值观,具有暗示作用,3.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12,四、企业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

4、)激励功能(4)规范功能(5)效益功能,13,第三讲 企业理念,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一、精神理念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 物质精神物质。在企业内在动力系统中,文化力具有强大的导向、整合作用。企业理念是指企业所奉行的宗旨和行为准则,高度涵盖了企业目的和追求。企业理念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进行梳理、提炼和概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4,二、企业核心理念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企业成员对本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和目标追求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是企业全体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调节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导向体系 是企业的基本理念,是企业理念的基石,也是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企业价值观

5、体现公司的个性,符合企业的创业实践风格、志向和情怀,是企业精神的高度概括,15,三、企业理念系统,1.服务理念 是对服务重要程度的评价和看法 良好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尊重顾客是服务理念的核心 无条件地解决顾客的一切问题 为顾客服务,要做好每一件细小的事情,16,2、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的根本看法 创新是对理性管理模式的否定 什么是创新?隐性知识转化为 显性知识的过程 表现为产品、技术、工艺、方法的创新,什么是创新呢?,17,3、质量理念,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根本看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员工的意识、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是提高产品质量的终极动力 员工的工作态度

6、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企业领导是质量理念的决定性因素 重成本,重产量,是质量的大敌,18,4、以人为本理念,认识员工的主体地位为每个员工的工作、生活和自身发展提供条件尊重人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 象关心生命那样关心员工 实现自我价值是以人为本企业理念的最高形式,19,5.人才观念,是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的根本看法人人都是人才,只是规格有所不同 创造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得环境各企业有不同得用人观念,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才观念的竞争,文化的竞争,20,6、企业行为准则,企业信条是企业经营行为信守的准则 企业道德 作为一种内省的精神力量、行为评价标准,是协调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

7、工、员工与员工、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道德主要是靠自身内省的力量规范和约束企业及成员的行为,而法制是通过外力进行约束,21,第四讲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一、企业家精神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 1、卓越的企业家创造卓越的企业文化 卓越的企业家善于理解员工的价值观变化 企业家不仅创造经济奇迹,而且创造具有特 色的企业文化 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企业家的人格化 企业家作为管理者应当成为员工的精神领袖 2、市场机制促使企业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对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2,二、企业家精神及人格魅力,(一)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具有启示、教育、示范、推 动作用,是形

8、成企业精神的基础 企业家精神的内容 创新精神 冒险精神 追求卓越精神,求实精神,献身精神,23,(二)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1.无私无畏,仗义执事 2.疾恶如仇,旗帜鲜明 3.勇于助人,善良天使,4.心胸博大,容人之过 5.知事如神,成事在胸 6.忠诚自我,守信如命,24,培养魅力的七个行动,让别人知道你在奉献 注重小节 有一个宏伟的梦想 不断向目标奋进 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制造神秘感 使用间接的方法,25,三、管理者的管理,(1)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2)分工与授权(3)制度化解决问题才叫管理(4)管理者要具备说、听、读、写的能力(5)管理者的时间运用(6)培

9、养部属,帮助他们成长(7)识人用人,正确的用人之策,26,管理者谨防陷阱,1.凭借个人感觉,否定现实调查和专业分析 2.只顾眼前急办的事,忽视未来重要的事;3.没有明确的指令,却又责怪下属工作不力 4.只是一味地提要求,却忽视了工作条件;5.工作功劳自己揽,见人说事论功劳,总是自己正确,听不进他人意见;6.善对一人,伤了众人,不会算帐;7.以现实为借口,拒绝突破习惯和传统;8.计较小事,决不吃亏,失去了品格;9.光明的事非要阴谋着做,神也变成鬼;10.得过且过,责任不到底,总觉自己是配角;11.只说不练,空话连篇,承诺不兑现,最终失信任;12.在上级面前鞠躬,在下级面前霸道;13.只提要求,不

10、做指导,乱发脾气;14.不会授权,独揽权力过瘾,顾此失彼;15.只顾工作指标,忽视思想建设,以干代学,27,9.光明的事非要阴谋着做,神也变成鬼;10.得过且过,责任不到底,总觉自己是配角;11.只说不练,空话连篇,承诺不兑现,最终失信任;12.在上级面前鞠躬,在下级面前霸道;13.只提要求,不做指导,乱发脾气;14.不会授权,独揽权力过瘾,顾此失彼;15.只顾工作指标,忽视思想建设,以干代学。,28,一、企业实施形象战略是历史的必然 1.企业战略发展的必然结果:产品战略,第五讲 企业形象及其塑造原理,推销战略,营销战略,形象战略,29,2.从内外环境的变化看 特别是内部环境变化,员工与企业的

11、关系: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人才流动给企业带来机会,也造成压力 人才流动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待遇 事业发展 人际关系 企业必须塑造良好的内部形象,对人才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30,1.什么是企业形象使社会公众对企业总体的、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她是由企业行为创造的,是有公众舆论评价的 2.企业形象的要素构成内在特征与风格:企业精神,企业凝聚力,企业实力,办事效率,服务对象和风格的选择 外在特征与风格:环境,建筑,员工仪表,装饰,色彩,企业名称,标志徽记,厂旗,厂歌3.直接影响企业形象的具体因素 产品形象、价格形象,广告形象,顾客服务形象,环境形象,员工形象,公关形象,企

12、业家形象,二、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31,知名度知晓程度名气美誉度赞美程度名声企业形象评价方法:高知名度,高美誉度最佳状态 低知名度,低美誉度经营一般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潜力状态 高知名度,低美誉度危机状态 企业必须以提高美誉度为前提,在最求美誉度的基础上,适度宣传,扩大知名度,三、企业形象的评价标准,32,四、企业形象塑造原理,1.以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目标;2.以公众为对象;3.以互惠为原则;4.以长远为方针;5.以真诚为信条;6.以沟通为手段。员工良好的行为只有经过传播才能转化为美誉度和知名度,33,一、员工行为与企业形象 1.员工地位2.员工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有严密的组织关系 有密切的人际

13、关系 利益共同体关系 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3.员工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关系,第六讲 企业内部形象的塑造,34,二、企业内部形象塑造原理,1、激励动机榜样激励-示范 民主激励-尊重 反馈激励-承认 情感激励-凝聚 领导行为激励-表率 2、转变态度 工作态度,马虎-认真经营思想、政策,无所谓-赞成制度纪律,约束-自觉。,35,态度的转变一般分三个阶段,服从阶段 认同阶段 同化阶段 3.引导行为 理念引导;制度规范;纪律约束;道德内省;政策导向,36,如何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团队精神,1.让别人也拥有你的计划、目标和目的;2.作任何事时保持快乐;3.留意正在发生的事;4.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5.保持个人的

14、正直;6.通过关心下属,建立相互信任;7.关注奉献而不是索取,同时激励别人也这样做,37,管理成功队伍的六种方法:,让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天天做 确保你的下属能够见到你 如果需要,定期与下属进行座谈 不要放弃任何肯定别人成绩的机会;批评过错;需要批评时要立即去做 保持铁的纪律,38,第七讲 企业外部形象的塑造,一、企业所处环境和公众分析环境包括:文化环境 舆论环境 关系环境 经济环境 法律环境 企业外部公众分析:按重要程度,分为首要、次要、边缘公众 按不同程度的发展阶段,分为潜在、知晓、行动 按对公司的态度,分为顺意、逆意、中立公众 稳定性程度,分为稳定、临时、流散公众,39,二、企业面临

15、的重要外部公众关系:,政府关系:了解、沟通、协调关系、争取支持 消费者关系:主动服务、掌握心理、正确对待投诉、引导消费 社区关系:互惠互利的睦邻政策 新闻媒介关系:好的媒介关系等于好的舆论关系。把关人 确定议程 授予地位 三、外部关系处理的原则1.传递信息树立形象 2.改变公众态度,创造有利舆论3沟通情感表达善意,40,第八讲 个人形象的塑造,个人形象的要素构成 一、业绩 包括学识、能力和工作的成就 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自我评价态度的选择:自负、自卑、自尊人际关系处理要决1良好的沟通,听说读写;2妥善的解决摩擦、矛盾的办法;3良好的第一印象;4.大度无私公道正派的品格 三、仪表,包括言行举

16、止和衣着打扮,41,第九讲 企业形象的策划:标识系统与专题活动,一、标识系统CI工程 1、标识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特征:独特的识别性;整体的统一性 2、标识系统建立的基础 3、CIS企业识别的内容 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42,理念识别(MI),企业理念的创意与理念的类型 抽象目标型 如劳斯公司 团结创新型 如德尔塔航空公司 产品质量和技术开发型 如佳能公司 市场经营性 如百事可乐 文明服务型常 如美国假日旅馆公司 企业理念的事实:认知和领悟,领悟是认知的高级阶段主要通过反复法(唱和)、翻译法、环境法、仪式及游戏法、英雄式领导法等。,43,行为识别(BI),行为识

17、别的规范性和导向性,依靠 规章制度 日常工作与决策 树立典范 典礼仪式 建立传播网 教育训练 行为识别的策划,主要是制定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职责说明,授权、训练、极限控制与目标管理进行实施,44,视觉识别(VI),通过美术设计,把企业核心理念融入到视觉识别中去 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包括:企业徽记(品牌标志)企业标准字(中英文)企业标准色 企业象征物 应用要素包括 产品、商标、广告、包装、展示陈列、交通工具、建筑外贸橱窗、工作服饰、招牌、气质 标识牌、办公用品、器具设备等,45,二、专题活动策划,1.专题策划的概念和特点 制造新闻 专题活动的特点 产生轰动效应,在信息的传播上给人以强刺激。

18、引起新闻媒介的关注,主动进行报道。有效的的传播企业信息,把员工的行为转化为美誉 度和知名度 2.形式选择:促销性活动、新闻发布、庆典、社会赞助、沟通、联谊,46,3.策划活动需要考虑的十个问题,主题;时机和地点;传媒选择;出席人;事物和礼品;,筹备人员培训;现场组织;经费预算;策划方案;进程控制,47,第十讲 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关系 1、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以本国的文化传统为底蕴和根基 2、现代企业管理要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3、民族精神对企业精神理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误解 我国成功企业的证明 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48,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优长所在 第 一,积极的入世精神;第 二,强烈的道德色彩;第 三,顽强的再生能力;第 四,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 历史缺点 一,在价值取向上 二,在致思趋向上 三,在思维方式上,49,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1.以人为本 2.商贤任能 3.刚健进取 4.崇德重义 5.注重和合 6.求是务实 7.战略思维 8.管理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思想;“义利统一”的企业伦理;和谐与竞争相结合的“双赢模式”;开拓创新的企业追求,50,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