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503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 .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南宁市环境保护局二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 预案体系21.5 工作原则2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32 组织机构及职责32.1 组织机构32.2 职责53 监测和预警113.1 监测113.2 预警124 应急响应144.1 响应分级144.2 应急响应启动及程序144.3 响应措施164.4 应急响应结束215.应急评估225.1实时评估225.2 总结评估226信息发布226.1 信息类型226.2 信息发布程序237 应急保障237.1 资金保障237.2 通信保障237.3 人力资源保障247.

2、4 技术保障247.5 监督检查248预案管理248.1 宣传、培训与演练248.2预案执行责任追究258.3 预案修订25附件26附件1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相关应急预案关系26附件2空气污染预警及应急响应程序27附件3大气环境监测应急网络示意图28附件4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快报(式样)29附件5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责任分解表30附件6应急通讯录37附件7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38附件8名词术语391 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有效应对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导致重污染天气的能力,缓解空气污染的影响,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维护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

3、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关于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检测预警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2号);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函2013504号);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3106号);关于做好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31440号);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473

4、号);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环办函20141461号);南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南宁市全市范围内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情形。1.4 预案体系本预案主要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应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及预案管理等8大部分。1.5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加强对空气质量的预测预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长期预报准确率;完善空气污染预警机制,及时预警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提醒市民特别是敏感人群做好重污染天气防护;采取适当的污染控制措施减缓空气污染,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健康。坚持预警与响应结合,高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5、。及时研判大气环境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做好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快速和有效地应对重污染天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响应,分类控制。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空气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级响应,针对污染物进行分类控制。坚持实施部门联动和多级联动,鼓励公众参与。各部门各司其职,信息共享,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行动;区级区域协调,市级指挥调度,县(区)、开发区同步落实,区、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发布污染减排指引信息,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自觉采取行动。力求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南宁市突发

6、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属于南宁市应急预案体系的专项预案。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下一级预案包括各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制定的本部门、县(区)、开发区应急预案。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相关应急预案的关系见附件1。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长担任,第一副指挥长由分管环保的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协助分管环保的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担任。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市环境保护局、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应急联动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7、、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委员会、市监察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商务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广西电信公司南宁市分公司、南宁供电局、南宁铁路局、南宁海事局、南宁日报社、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等各县政府、各城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石油石化公司以及其它油气储存经营运输等部门单位。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咨询组,指挥部办公室由市环境保护局、市气象局、市应

8、急管理办公室、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专家咨询组由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气象、卫生健康等方面专家组成。成员单位及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应急预案,并负责管理和实施。成员单位及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应急联系工作机制,保证信息通畅,做到信息共享;需要其他部门协助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出请求。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参照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制定应急预案,负责组织所属各部门实施应急措施。督促辖区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采取临时性减产、限产、限排等措施,每年动态更新管辖范围内的应急重点监管企业名单。2.2 职责2.2.1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

9、挥和协调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污染控制方案和决策;对超出应对能力或判定为辖区外输入源造成的重污染天气事件,向上级报告和请求支援及协调处置;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等相关权威信息,决定应急的启动和终止。2.2.2 指挥部办公室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现场污染、气象等状况的应急监测和跟踪监测;负责组建专家咨询组和组织专家等对重污染天气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控制污染和防止事态扩大的建议;协调、督查、指导有关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应急指挥部成员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的新闻发布;起草应急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应急指挥部各类文书材

10、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2.2.3 专家咨询组负责对重污染天气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控制污染和防止事态扩大的建议;为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技术支持。2.2.4 成员单位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建立完善南宁市极端不利天气条件下的重污染状况的预防和预警体系,有效实施预防和预警工作,组织空气污染预报会商;负责组织对重点排污工业、各类燃煤锅炉、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企业限排;负责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参与制定机动车限行方案。市气象局:负责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等影响局部扩散条件的措施,与市环境保护局共同进行空气污染预报会商,并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

11、开展相关工作。市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市应急联动中心:负责重污染天气事件报警信息的受理以及协调指挥相关处置力量进行重污染天气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负责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综合措施,降低相关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配合环保部门建立名单管理制度、制定重污染天气期间限(停)产工业企业名录并及时更新。加强城市煤炭储运站(点)监管检查,督促要求其采取严格的抑尘降尘措施。市城市管理局:按职责对车辆运输泥沙和其他散体或流体物质撒漏污染城市道路、车辆轮胎带泥在城市中道路行驶、城市建成区内人口集中区露天烧烤食品行为、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集

12、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他废弃物等行为进行查处;对不按指定场地消纳、乱倒建筑垃圾等引发的扬尘污染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整治;督促各环卫单位加强清扫保洁、洒水抑尘。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调用运输应急救援物资以及污染物、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转移所需的交通工具。对无道路运输证上路营运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查处,加大对超高、超载、超速运输建筑垃圾车辆的查处力度,督促有关单位对管辖的公路建设施工路段定时洒水作业,防止公路建设扬尘;配合相关单位对道路行驶的大型运输车辆污染大气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客运、货运等营业车辆冒黑烟的治理工作;按照职责要求开展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等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强

13、城市物流储运站(点)监管检查,督促要求其采取严格的抑尘降尘措施。督促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对建筑施工工地扬尘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因施工原因造成的扬尘污染行为,督促、指导各县、城区、开发区对拆除工程工地的扬尘作业加强监督管理;按照职责对未办理合法建设手续的工地进行查处,督促其对工地内裸露砂土场地不用时采取密目网覆盖或绿化等措施,防止扬尘;在应急指挥部发出应急指令时,落实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砂浆企业暂停作业等工作。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检查督促市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对建筑工地采取洒水等有效措施控

14、制扬尘。市公安局:负责重污染天气事件下的治安、保卫和道路交通管制疏导等工作。按照职责规定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等的管理,对未办理通行证或未按照通行证上指定时间、道路在快速环路以内道路行驶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加大查处力度;负责组织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查处上路行驶的冒黑烟、无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等车辆;按照职责要求加强机动车注册登记和年度审验工作。建立名单管理制度,做好对停驶公务车辆和适用限行等车辆的相关备案工作,加大对超高、超载、超速运输建筑垃圾车辆的查处力度。市水利局:负责督促各采沙场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落实采取喷水压尘等有效防尘措施或停止作业。市农业委员会:按照职责负责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减

15、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加大对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做好管辖区域内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露天焚烧工作的监管力度。市监察局:对各成员单位参与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处置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职缺位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参与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全过程监督,确保应急指挥部各项指令的贯彻落实;对各成员单位细化实施分预案制定、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时,派出督查检查组对各成员单位应急措施的组织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统筹汇总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停驶公务车辆数及车辆号牌,报市公安局,并抄报市监察局;对公务车辆停驶

16、比例落实情况的检查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市监察局。市财政局:负责安排、核拔重污染天气应急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将重污染天气应急救援体系、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列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市物价局:负责对重污染天气事件造成损失的各类物品价格进行评估,提供受损物质的现时市场价,为事件造成的影响评估提供依据。市教育局:负责对学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根据重污染天气级别变化情况,组织学校学生采取不同的健康防护措施。督促学校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市民政局:配合做好受灾情况核查,为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负责调拨、分配、管理生活

17、类救助物资,与财政部门做好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并监督使用情况。市国土资源局:按照职责对出让裸地是否采取覆盖绿化等措施进行监管,防止扬尘污染;将尚未办理报建手续的土地平整等项目纳入监控范围,督促用地单位做好整治工作,防止扬尘污染。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抓好绿化带整治工作,对种植土高出路沿石的绿化带进行整改,杜绝绿化带种植土等污染道路。督促市属公园景区(点)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市商务局:负责协调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情况下处置生活必需品的组织、供应,加强对事件所在地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和供求形势的监控;按照职责配合环保等部门做好储油库、加油站等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参

18、与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处置工作,配合开展油气回收工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工作,并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防病、健康防护相关知识宣传。督促医院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重污染天气事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协调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健康防护、公民和企业自愿减排措施的宣传工作,做好重污染天气事件条件下相关信息发布和舆论宣传工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保障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医疗救援的药品质量安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有关工作。市体育局

19、:负责组织协调落实暂停露天比赛等户外大型活动的措施。督促体育场(馆)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转移重污染天气事件受影响区域所在地的游客。广西电信公司南宁市分公司:负责提供应急指挥部与处置现场通讯所需的应急通信设备。南宁供电局:负责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对现场实施断电或供电措施。南宁铁路局:按照应急指挥部的部署,负责协助运输重污染天气应急救援需要的物资等。南宁海事局:负责协调落实船舶的大气污染控制工作。南宁日报社:协调报刊等媒体开展健康防护、公民和企业自愿减排措施的宣传工作,做好重污染天气事件条件下相关信息发布和舆论宣传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

20、会: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方案,指挥本县(区)、开发区职能部门落实各项应急措施。负责组织加大对城市道路、街道进行清扫或增加洒水冲洗频次,做好管辖区域内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露天焚烧工作。石油石化公司和其它油气储存经营运输等单位:按照要求落实开展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等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等。3 监测和预警3.1 监测(1)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空气质量监测信息的接收、统计分析、预报和报告。(2)市气象局负责重污染天气气象资料信息的接收、统计分析、预报和报告。(3)市环境保护局和市气象局实施资料共享。3.2 预警3.2.1 预警分级按照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环办函2

21、0141461号),将空气污染预警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3.2.2 预警发布蓝色预警:预测未来48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151-180(151AQI180)。黄色预警:预测未来48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181-200(181AQI200)。橙色预警:预测未来48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201-300(201AQI300)。红色预警:预测未来48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301以上(AQI301)。3.2.3 预警措施(1)蓝色、黄色和橙色预警措施及时通过媒体向受影响区域公

22、众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内容包括开始预警时间和空气质量指数等级,以及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特别是提醒易感人群做好防护等。要求各应急成员单位及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做好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准备工作,环保局应加强空气质量监控。(2)红色预警措施在采取级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应急成员单位及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值班人员24小时上岗,保持通讯畅通,市环境保护局、市气象局会同有关专家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持续跟踪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空气严重污染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和强度,提出措施建议,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及自治区应急常设机构报告相关信息,同时应急指挥部增加向社会公众发布通

23、告的频次。市教育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分别负责督促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机场、车站、码头、市属公园景区(点)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3.2.4 预警解除最近连续24小时南宁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不超过150(AQI150),并同时预测未来48小时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解除预警。3.2.5 预警调整及解除程序市环保局与市气象局根据重污染天气的变化情况,适时报请应急指挥部确认后调整预警等级。当空气污染不断加重达到更严重级别时,应急指挥部应及时提升预警级别;当空气污染已减轻或消除,应急指挥部应降低预警级别或

24、者解除预警。4 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按照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环办函20141461号),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分为“级、级、级、级”等4个等级。4.2 应急响应启动及程序4.2.1 应急响应启动条件1)级应急响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启动级应急响应:(1)预测未来24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151-180(151AQI180)。(2)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151-180(151AQI180),并预测未来24小时内污染程度无明显改善。2)级应急响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启动级应急响应:(1)预测未来24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

25、质量监测点AQI达到181-200(181AQI200)。(2)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181-200(181AQI200),并预测未来24小时内污染程度无明显改善。3)级应急响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启动级应急响应:(1)预测未来24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201-300(201AQI300)。(2)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201-300(201AQI300),并预测未来24小时内污染程度无明显改善。4)级应急响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启动级应急响应:(1)预测未来24小时内,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301以上(AQ

26、I301)。(2)南宁市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301以上(AQI301),并预测未来24小时内污染程度无明显改善。(3)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全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QI达到201及以上(AQI201)。4.2.2 应急响应程序当空气污染达到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召集会议,视情况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成员单位、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发布应急响应启动信息。在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市环境保护局与市气象局增加会商频次,加强监控,随时掌握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当空气污染不断加重达到更严重级别时,应急指

27、挥部应及时提升应急响应级别;当空气污染已减轻或消除,应急指挥部应降低应急响应级别或者解除应急。4.3 响应措施4.3.1 级响应措施4.3.1.1建议性措施(1)倡导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主动采取措施,调峰生产,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产减排。若由臭氧超标引起应急响应时,仅倡导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调峰生产,主动减产减排。(2)倡导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主动错峰上下班行动。4.3.1.2健康防护措施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向公众发布消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并

28、适当开展户外防护;驾驶人员谨慎驾驶等自我防护措施。4.3.2 级响应措施同级措施。4.3.3 级响应措施4.3.3.1强制性措施(1)我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驶公务用车20%。(2)强化对主要工业污染源的监控和巡查力度,确保其污染治理设施高效运转。(3)AQI 201以上(AQI201)的县(区)、开发区,进行建筑工地、道路、轻轨、物流停车场等施工作业扬尘控制,暂停建筑工地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喷涂和粉刷作业。(4)增加全市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作业的时间、频次,AQI 201以上(AQI201)县(区)、开发区实施进一步的强化保洁措施,增加重点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减少地面起尘;加强施工工地执法

29、检查。(5)加强对采沙场落实防尘措施的监督,生产期间实施进行喷水压尘等有效防尘措施。(6)煤炭及物流储运点、港口码头堆场采取措施有效防治扬尘,加强监管。(7)限放区内暂停燃放烟花爆竹。(8)加大城市建成区内人口集中区露天烧烤食品行为和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他废弃物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各区(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做好管辖区域内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露天焚烧工作的监管力度。(9)强化对重点监管餐饮企业的监控和现场巡查频次,确保油烟净化设备正常运行。(10)加强对加油站油气排放治理设施使用和维护的监督管理。(11)对未完成VOC排放控制整改工作的企业进行停产;对石化、

30、化工、表面涂装、电子、印刷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增加巡查频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正常。(12)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采石场、露天矿场爆破作业。4.3.3.2建议性措施(1)倡导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主动采取措施,调峰生产,控制污染工序生产,减产减排。若由臭氧超标引起应急响应时,仅倡导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调峰生产,主动减产减排。(2)倡导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主动错峰上下班行动。(3)向自治区政府报告我市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级应急响应情况,并提请自治区协调相关城市协同减排,减少区域污染。4.3.3.3健康防护措施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向公众发布

31、消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并适当开展户外防护;驾驶人员谨慎驾驶等自我防护措施。组织落实实施学校健康防护,通知市区中小学和托儿机构减少或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减少或暂停露天比赛等户外大型活动措施。4.3.4 级响应措施级响应措施力度在级响应措施基础上有所加强。4.3.4.1强制性控制措施(1)我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驶公务用车30%。(2)全市禁止未持有绿色环保标志的汽车通行;除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机动车外,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应急指挥部将争取提前24小时发布红色预警信息,通知实施机

32、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消息。(3)应急重点监管工业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使用优质燃料、提高污染防治设施治理效率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30%;强化对主要工业污染源的监控和巡查力度,确保其污染治理设施高效运转。(4)在AQI 201以上(AQI201)的县(区)、开发区,进行建筑工地、道路、轻轨、物流停车场等施工作业扬尘控制,暂停建筑工地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喷涂和粉刷作业。AQI 301以上(AQI301)的县(区)、开发区的建筑工地、道路、轻轨、物流停车场等施工作业停止扬尘污染排放。(5)增加全市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作业的时间、频次,AQI 201以上(AQI201)县(区)、开发区实施进一步的强化保洁措

33、施,增加重点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减少地面起尘;AQI 301以上(AQI301)县(区)、开发区在级措施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强化保洁措施,增加重点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保持路面常湿状态;加强施工工地执法检查。(6)督促采沙场停止作业。(7)煤炭及物流储运点、港口码头堆场采取措施有效防治扬尘,加强监管。(8)限放区内暂停燃放烟花爆竹。(9)加大城市建成区内人口集中区露天烧烤食品行为和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他废弃物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各区(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做好管辖区域内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露天焚烧工作的监管力度。(10)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监管企业通过

34、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污染防治设施治理效率或者停产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30%;对未完成VOC排放控制整改工作的企业进行停产;对石化、化工、表面涂装、电子、印刷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增加巡查频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正常。(11)强化对重点监管餐饮企业的监控和现场巡查频次,确保油烟净化设备正常运行。(12)加强对加油站油气排放治理设施使用和维护的监督管理。(13)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采石场、露天矿场爆破作业。4.3.2.2建议性措施(1)倡导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主动错峰上下班行动。(2)择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3)向自治区政府报告我

35、市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级应急响应情况,并提请自治区协调相关城市协同减排,减少区域污染。4.3.2.3健康防护措施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向公众发布消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并适当开展户外防护;驾驶人员谨慎驾驶等自我防护措施。组织落实市区中小学和托儿机构实施健康防护,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暂停露天比赛等户外大型活动。企业可根据情况实行员工休假或弹性工作制。组织协调转移重污染天气事件受影响区域所在地的游客。4.4 应急响应结束4.4.1 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当AQI低于200(AQI200)

36、,并预测未来48小时内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4.4.2 应急响应结束的程序(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综合研判,达到解除条件,向指挥部提出解除应急响应的建议。(2)应急指挥部讨论决定后,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各成员单位下达解除应急响应命令。(3)按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指令,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南宁日报社组织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向公众发布解除应急响应消息。(4)解除应急响应后,相关成员单位应根据有关指令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工作。5.应急评估5.1 实时评估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就应急措施的减排效果、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社会经济影响及费效进行简易程序评估,结合会商调整应

37、急响应措施实施。5.2 总结评估应急响应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及时总结,报送自治区环保厅并抄送自治区政府。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1)本次重污染天气的成因;(2)采集应急响应措施实施情况信息,分析响应措施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3)应急响应措施的实施是否到位;(4)应急响应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否需要改进的地方。6信息发布6.1 信息类型主要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预报数据、预警信息、应急响应信息以及健康提示信息等。6.2 信息发布程序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由市环境保护局通过网站及新闻媒体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由市环境保护局与市气象局进行应急会商后统一

38、发布。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发布,市府办公厅(新闻信息处)协助协调媒体做好相关新闻报道工作。应急响应信息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成员单位、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发布,市府办公厅(新闻信息处)协助协调媒体做好相关新闻报道工作。7 应急保障7.1 资金保障市有关部门应将重污染天气应急经费列入本部门年度部门预算,并由市财政部门审核后安排。7.2 通信保障市环境保护局和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通信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应急联络畅通。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确定1名负责人和联络员,并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7.3 人力资源

39、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人员队伍;要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能力。7.4 技术保障市环境保护局建立和完善空气污染预警系统,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7.5 监督检查市监察局、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监督检查组,参与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对各成员单位细化实施分预案制定、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时,对各成员单位应急措施的组织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各成员单位参与重污染天气事件应急处置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职缺位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40、确保应急指挥部各项指令的贯彻落实。8预案管理8.1 宣传、培训与演练(1)环保宣传部门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重污染天气下健康防护常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2)应急指挥部应当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相关预案的规定,定期组织成员单位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8.2 预案执行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降低当年绩效考核评定等级,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查清事实、认定性质后移交市监察局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由市环境保护局对有关县(区)、开发区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

41、,取消市授予的环境保护荣誉称号。8.3 预案修订应急预案应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至少每3年修订1次。 附件附件1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与相关应急预案关系附件2空气污染预警及应急响应程序附件3大气环境监测应急网络示意图附件4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快报(式样)重污染天气应急会商意见(XXXX年XX月XX日)会商时间XXXX年XX月XX日会商主持南宁市环境保护局 XXX会商专家XXX(组长)、XXX、XXX参会人员会商内容1、空气质量现状和当前天气形势;2、未来72小时内天气演变、污染气象条件与空气质量指数预测;3、污染物主要来源;4、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会商结论1、空气质量现状和当前天气形势;2、

42、未来气象条件是否有利于污染物扩散;3、污染物主要来源;4、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建议1、加强污染源监管或减排措施建议2、是否发布预警、发布预警的级别;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级别。专家组长签名附件5南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责任分解表表5-1 应急预案责任分解表(、级响应)序号措施责任单位备注(1)建议性控制措施1发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调峰生产,控制污染工序,主动减产减排指引信息。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发布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主动错峰上下班的指引信息。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南宁日报社配合(2)健康

43、防护措施3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向公众发布消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留在室内,减少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并适当开展户外防护;驾驶人员谨慎驾驶等自我防护措施。市环境保护局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气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体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南宁日报社配合表5-2 应急预案责任分解表(级响应)序号措施责任单位备注(1)强制性控制措施1暂停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20%公务车使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2强化对主要工业大气污染源的监控和巡查力度,确保其污染治理设施高效运转。市

44、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3AQI 201以上(AQI201)的县(区)、开发区,进行建筑工地、道路、轻轨、物流停车场等施工作业扬尘控制,暂停建筑工地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喷涂和粉刷作业。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4增加全市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作业的时间、频次,AQI 201以上(AQI201)县(区)、开发区实施进一步的强化保洁措施,增加重点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减少地面起尘。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城市管理局5加强施工工地执法检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6加强对采沙场落实防尘措施的监督,生产期间实施进行喷水压尘等有效防尘措施。市水利局7港口码头堆场、物

45、流储运点采取措施有效防治扬尘,加强监管。市交通运输局8加强城市煤炭储运站(点)监管检查,督促要求其采取严格的抑尘降尘措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9限放区暂停燃放烟花爆竹。市公安局10加大城市建成区内人口集中区露天烧烤食品行为和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他废弃物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城市管理局11加大对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做好管辖区域内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露天焚烧工作的监管力度。市农业委员会12强化对重点监管餐饮企业的监控和现场巡查频次,确保油烟净化设备正常运行。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13加强对加油站油气排放治理设施使用和维护的监

46、督管理。市交通和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环境保护局石油石化公司和其它油气储存经营运输等单位14对未完成VOC排放控制整改工作的企业进行停产;对石化、化工、表面涂装、电子、印刷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增加巡查频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正常。市环境保护局15全市范围内禁止露天采石场、露天矿场爆破作业。南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南宁市公安局(2)建议性控制措施16发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调峰生产,控制污染工序,主动减产减排指引信息。市环境保护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17发布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主动错峰上下班的指引信息。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南宁日报社配合18加强区域协调,向自治区政府报告并提请协调相关城市协同减排,减少区域污染。应急指挥部(3)健康防护措施19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方式向公众发布消息。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