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紧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紧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压力容器紧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我院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和科室,在使用压力容器时如出现紧急事故,如火灾、爆炸等,操作人员或现场工作人员应果断作出如下处理: 一、迅速关闭供氧、供气和燃料阀门。 二、迅速切断总电源并打开应急电源。 三、迅速打开紧急减压阀等减压装置或减压舱门。四、迅速转移人员到安全位置,并对伤员进行必要救治或灭火。五、根据火灾情况,立即使用相适用的灭火器或水灭火系统灭火。 六、如明火不能扑灭,立即打119火警报警。七、如有人员伤亡,立即拨打院内急救医学部或120进行抢救。 八、立即向科主任、保卫科、主管部门、院领导报告。九、请示院领导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十、保护好现场,以便查明事故原因
2、。十一、应急联系电话:医院保卫科:3124870医院医务部:3124870医院资产管理部:3133168祥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125810剧毒和危险化学物品安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剧毒和危险化学物品的依法管理1、使用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的科室必须实行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并为剧毒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科室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为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第一责任人。 2、使用剧毒和危险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科室,应当向医院泊位部门办理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登记。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保卫部门制定。 3、负责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部门应当向县环境保护
3、、公安、安监、卫生等有关部门提供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资料。 4、剧毒和危险化学品使用科室应当制定本科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5、剧毒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政府负责剧毒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6、发生剧毒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科室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科室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医院院领导、医务部、保卫科及样云县负责剧毒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 7、发生剧毒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医院医务部与危险品使用科室的领导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应按照医院
4、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二、剧毒和危险化学物品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立即向卫生局应急办、县环境、安监部门报告。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剧毒和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剧毒和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3、针对剧毒和危险化学物品对人体、环境、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4、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为剧毒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协助。5、剧毒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环境保护部门统一公布。 6、出
5、现剧毒和危险化学品被盗或丢失时应立即向报告科室负责人,向院领导汇报,并立即向医院保卫部门、当地公安和其他主管部门报告。 7、应急联系电话:医院保卫科:08723121129医院医务部:08723124870医院资产管理部:08123133168卫生局应急办:08723121025祥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8723125810祥云县公安局:08723121709祥云县环保局:08723120783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预案为了妥善处理医院纠纷,预防医疗纠纷处理中的突发事件,保证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护医院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订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的医疗纠纷是指因医患双方纠纷在协商
6、解决中,发生意见分岐较大。科室无法解决,可能影响到医患双方造成人身或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对医疗活动造成较大影响的。 一、组织体系与职责 医院成立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商谈判小组、安全保卫小组、综合接待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 (一)、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杨兆伟 副组长:杨有学 成员:李开祥李万红李惠存毛宇燕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成员:李开祥 林世昌 曹和友 杨红春 余美秧职责: 1、负责医疗纠纷的接待、协商工作。 2、负责纠纷产生的原因核查及责任调查工作,并向领导小组报告。3、负责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谈判的联络、协商工作。 4、负责医疗纠纷处理后的协议签定,责
7、任追究工作。 5、负责医疗纠纷处理法律程序的执行工作。(二)协商谈判小组,由医务科及各科室主任组成。程序与方法是:首轮谈判,由医务科长、纠纷所在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协商解决,对协商不能解决者,报告主管副院长。第二轮谈判,纠纷所在科室主任及分管副院长、医务科长组成谈判组,进行谈判解决。 第三轮谈判,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长组成谈判组解决。 (三)综合接待组:由李光彩负责。主要职责l、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联络公安机关人员,并做好接待工作: 2、负责新闻媒体及有关领导的接待,协助媒体采访取证等事宜: (四)后勤保障组:由李光彩负责。职责是:负责工作人员用餐等项事宜的保障工作; (五)安全保卫小组:由
8、徐红兵负责,成员为保卫科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在医疗纠纷突发事件中,负责保障医院财产及人身安全,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保证谈判协商人员的安全,维持谈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保卫小组由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及保安人员组成。 二、预案启动程序医疗纠纷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序、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分为四级预案启动。 一级启动:双方协商各在5人以下(含5人),无矛盾激化倾向由医务科通报信息,启动预案一级反应。二级启动:协商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患方人数在15人以内,有矛盾激化倾向和发生群众性事件的可能,报告分管副院长及行政主管部门,即予启动预案二级反应。 三级启动:谈判双方产生严重分歧,或谈判无法进行,双方矛盾激
9、化,患方人数在30人以下,产生群发事件,报请公安机关协助解决,即予启动预案三级反应。 四级启动:谈判失败,矛盾严重激化,发生30人以上的群发事件,医院正常医疗活动无法进行,医院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报告县领导,即予启动预案四级反应。 三、保障措施1、保持通讯畅通。纠纷发生后,预案中所涉及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 2、形成快速反应能力。纠纷发生后,行政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形成保障体系。同时,启动二级以上预案时,必须坚守岗位 3、建立良好的组织体系。各级预案的启动,在院长的统一指挥下,各小组各司其职,安全保卫组在得到安排后,联络人员或负责人立即通知各队负责人,由各负责人通知本队成员
10、,及时到达指定地点。四、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因人员变动时,由接管人员履行职责。职业安全防护与伤害应急处置预案一、制订背景医务人员担负救死扶伤的使命,其工作环境充满危险。医务人员具有传染病易感者和传染源的双重身份。 二、目的 为了加强职业防护,有效降低职业伤害及所带来的危害,保障我院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体现医院对每位职工的关心、爱护,以人为本的人才方针。 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及时反应。 四、适用范围 祥云县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 五、日常管理科室 医务科、防保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六、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1、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
11、(1)、病原微生物对医院候诊室、病房、诊疗器械的污染,而导致密切接触感染。 (2)、医疗器械损伤医务人员的皮肤和黏膜,而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2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 (1)、化学消毒剂及清洁剂的危害消毒剂或清洁剂可造成空气污染,对人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都有损害,轻者可致过敏性皮炎、结膜炎、鼻炎、气管炎、哮喘,重者可致中毒、肝损害或致癌。(2)、抗肿瘤药物的危害随着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也渐被证实。 (3)、吸入麻醉剂可导致胚胎毒性,发生流产等不良的生育结果。 3、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1)、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12、包括x射线、a射线等,医院中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核医学治疗室、手术室等科室。 (2)、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射频辐射、红外辐射和紫外线辐射、激光等,多见于理疗室、介入室和外科等。 (3)、噪声:医院噪声主要分布于洗衣房、锅炉房、供应室、空调室等地。 (4)、在临床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被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医疗锐器伤害。 (5)、强制体位与运动功能性危害:医务人员因移动病人、搬运重物或其他负荷过重的医疗用品时常造成脊柱损伤。护理危重病人、手术时间长,导致站立过久而引起腰背酸痛、下肢静脉曲张等。加上长期饮食的不规律还易导致胃肠疾病,形成躯体压力。4、心理损害和人身伤害(1)、医
13、务人员因工作强度大,作息没有规律,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强迫症状和抑郁症状。 (2)、与传染病患者的职业接触,特别是接触HIV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对医务人员有明显负面的心理影响。 (3)、医务人员在忍受巨大精神压力和体力负担的同时,还要忍受少数患者家属的无理纠纷甚至生命威胁和伤害。 七、职业危害形成的原因 1、防护意识淡薄 (1)、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投入不足,致使医院的职业防护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 (2)、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对血液性传播疾病认知不足,存在较大风险。 (3)、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巨大。2、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工作区域内存
14、在各种病原微生物,极易因防护措施的不当,而造成各种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其次针头在使用后到丢弃这一段过程中,因不正确的习惯动作,针头复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等处置,造成医务人员的针刺伤或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3、生物因素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直接接触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是发生职业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八、医务人员的防护标准 (一)、防护的原则 医院内所有区域均应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二)、标准防护的具体措施包括:1(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受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
15、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16、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6)、环境控制: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7)、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8)、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不够时,应
17、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2、预防锐器损伤: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不必要操作:放置医疗废物特别是锐器的容器应设计合理、适合使用;废止不合理规定。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4)、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手复帽:(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6)、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呼吸器),并应将复苏
18、的设备装袋清洁备用。3、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如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隔离衣、手套、鞋套等。 (1)、选择口罩的原则: 防尘、过滤、吸附、杀灭病毒。阻尘效率:N95口罩:可过滤O3um颗粒达到95。外科医用口罩:能阻挡飞沫,外层阻水,中层可过滤,可过滤颗粒达到8096。无纺布口罩要阻挡较大粉尘颗粒。棉纺口罩:厚重、闷热。16层过滤24,24层过滤368。 舒适性、佩戴的舒适性。 与面部密合程度。 更换口罩的几种情况:呼吸阻抗率上升、破损或毁坏、无法密合、污染、含有活性碳的口罩有异味时。 正确使用口罩的注意事项:不要在可能污染、有病毒存在的空间戴口罩,不要用手
19、提口罩,压口罩。4、穿脱防护用品的要求:穿:先上后下,脱:先下后上。做到穿脱要定位、顺序不颠倒、动作要轻稳、行走不反向,脱防护服时应向外翻卷,缓慢脱下。 (1)、穿的程序: 由清洁区进入半污染区前: 戴布帽 戴16层以上口罩 穿白大衣 橡胶手套 由半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前: 加戴 次性口罩 护止镜 次性帽子 隔离衣 橡胶手套 鞋套(2)、脱的程序:出污染区进入半污染区前:脱鞋套 外层手套 摘一次性帽子 脱隔离服 摘防护镜 摘一次性口罩 洗手由半污染区进清洁区前:脱白大衣 摘布帽 摘口罩 洗手 漱口沐浴(三)、医护人员的分级防护1、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
20、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2、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留观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3、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 除二
21、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实验室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1、实验室安全性的认识: (1)、对设备和实验室进行安全性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2)、检查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这些规程应适用于现有的条件,并与其它的规则和操作过程相一致。(3)、不管是否有意外发生和新的危险出现,均要定期对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及实施情况进行检查。2、减少利器的使用利器包括注射器、针头、刀片、玻璃制品、载玻片等,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在实验室使用这些利器,或使用替代品如塑料移液管。3、培训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责任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安全。4、个人保健(1)很小的伤口和
22、擦伤都应以防水的敷料覆盖。(2)患有急性疾病和严重慢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应进入医院生物安全P2级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3)进入P2实验室者,要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两对手套以增加保护。(4)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手指甲,以免刺破手套。(5)在脱去隔离衣后、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6)应避免用可能已受到污染的手套触膜面部。(7)在有危险化学品溅出或爆炸可能时,应配戴安全眼镜和面罩,如把样品管移出液氮时。 (8)严禁在HIv和相关实验室用嘴吸取液体。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吸烟。 5、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1)在处理紧急事件中要包括设备管理员、实
23、验室主任、调查员、实验室工作人员、设备安全员。 (2)要依据实验室应用的生物材料种类通知警察、消防员和其他紧急事件处理者,以帮助他们制定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案。 (3)实验室紧急处理要考虑到包括炸弹威胁、严重气候状况(飓风、洪水)、地震、停电及自然(或非自然)的灾害因素。6、掌握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通常被用作表面清洁或作为使用前做的安全工作。主要采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1)化学消毒 次氯酸钠:如含氯消毒剂包括84消毒剂、优氯净等。醇类:如乙醇醛类:如甲醛和戊二醛。HIV实验室中常用的消毒剂:废弃缸:用10(vv)次氯酸钠(10000ppm的氯)或者5(VV)Tegodor(甲醛和戊二醛混合物)。生物
24、安全柜操作表面工作台离心机桶盆:70乙醇或者5Tegodor。 溢出物:可采用含有效氯的水喷撒或使用10次氯酸钠或10Tegodor。 (2)熏蒸消毒:熏蒸消毒可用于消毒单一生物安全柜或整个实验室 (3)高压蒸汽消毒 7、感染性样品的接收和发放 (1)、潜在性感染材料的接收应该有合适的包装并有醒目的标记。应该送到合适的实验室,不能在收发地点和仓库等地点打开。 未标记的包裹应作为潜在感染源处理。包裹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打开:在处理感染源方面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应用后可置于消毒的容器中。泄漏的包裹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专家。(2)、潜在感染性材料的
25、发放必须送到预定的接受地点,并清楚地标记为感染性的。必须放在密闭的管子中,管子放在生物危险罐中,罐里含有足够的吸水材料,以防泄露。 每一包装的体积不得超过50ml。 所有发放的第三类微生物病原体必须有记录。8、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1)、紧急处理:小型事故:任何一种小的损伤,包括皮肤的破损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皮肤污染部位用水和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例如70乙醇或皮肤消毒剂(外科用
26、药)。针刺和切割伤: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压伤口,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溅入液体:眼睛溅入液体,立即用水冲洗。必须迅速。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衣物污染: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被污染处浸入消毒剂。 重大事故是指严重损伤或暴露,应有主管领导和专家到场并提供指导。涉及污染物的重大损伤及泼溅 发生泼溅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易污染物质:如果怀疑有严重事故,应按较严重情况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疏散人员,防止污染扩散:控制污染,并防止人员再进入;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查清
27、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五)、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l、充分利用各种防护器材:例如铅围裙、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2、控制原发射线:例如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缩小曝射病;透视前暗适应,间断透视缩减曝光时间等。3、减少散射线:例如加强x线管消散措施,按标准设计机房,扩大散射线的分散面并削弱其强度。4、一年一次定期健康检查。建立体检档案。5、佩带防护计量仪,定期检测放射辐射剂量。6、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应给予工作量或工作岗位的调整。7、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法规、专业技术的知识培训。 九、报告和危险性评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详细了解事件经过后向医务科或院
28、内控制感染委员会报告。相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管理部门)对其暴露进行评估和确定。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按相关规定由疾控部门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确定,并制订预防性用药方案。 (一)、暴露级别 根据暴露源(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的不同接触方式,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l、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3、三级暴露:暴露源刺(割)伤皮肤,损伤
29、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刺(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l、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十、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l、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用消毒液(如70酒精,O.20.5过氧乙酸,O
3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4、对暴露者进行HIV、HB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检测暴露源血液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的其他标记状况。检测结果归档留存。 (二)预防性用药 l、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暴露后1-2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用药原则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发生三
31、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3、用药方案(1)、暴露源为乙肝时:对未种过疫苗,无抗体者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尽早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0.06毫升每公斤体重。第一针乙肝疫苗可以和腿IG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或在7天内在不同部位接种,以后的2针乙肝疫苗按l,6免疫程序注射。对接种过疫苗,并己知抗体应答状况者根据抗体水平而定。目前公认抗体水平大于或等于10IU毫升是具有免疫保护性效价标准。抗体水平低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初免无应答者尽快注射HBIG和按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对院内职业暴露的情况,提
32、倡接种疫苗前查两对半一次,接种后查一次。(2)、暴露源为HIV时: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基本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3)、暴露源为其他病原体,现在无疫苗及目前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的情况,只能强调加强局部伤口的处理,可酌情注射人血丙
33、种球蛋白针或使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是否感染。十一、咨询和健康教育不管暴露者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相关人员都应该为暴露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进一步播散。 十二、随访医疗卫生机构在随访和咨询中,进行职业暴露情况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通常HIv追踪六个月,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由疾控部门负责)。观察为阴性基本排
34、除HIV感染:HBV潜伏期为30一180天追踪的时间为六个月;HCV的潜伏期约为二至十六周:梅毒潜伏期为l一5个月,追踪时间定为五个月。追踪内容包括临床症状的观察和血液中病原学的检测。十三、保密无论重大事故还是小型事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十四、保障措施 (一)、发生职业暴露后,因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或进行的检验检测,所发生的费用由医院负责承担。因职业暴露发生的感染,上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相关规定落实待遇。(二)、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预防与控制HIV、HBV、HCV病毒感染
35、及梅毒的预防工作能有序进行,特成立我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组长:杨有学组员:李开祥、曹和友、白湘云、任体莲、李万红、环丽职责:l、负责全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损伤后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2、负责损伤后的现场调查、登记、评估、处置、报告及随访工作。3、定期对职业损伤的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提出整改意见。4、制定处置流程(附后)。 (三)、应急物资储备 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职业损伤事件,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防护,医院对防护用品、消杀药品、紧急处置药品等应急物资做好储备,并由专人负责保管,适时进行添设或更换。 十五、附则 l、定义:职业损伤是指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非主观意
36、愿而受到的伤害。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2、本方案所称体液包括唾液、精液、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3、附件:(1)、医护人员针刺伤补救措施流程(2)、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十六、本预案从下发之日起实施。 二0一一年三月五日供氧系统中断应急预案一、编制原则为确保氧气
37、系统畅通无阻,防止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造成氧气中断影响治疗,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实施有效快捷的抢险抢救和处置,尽快恢复正常供氧状态,确保医院供氧系统正常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院内由于供氧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供氧中断时的应急保障。 三、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供氧系统中断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抢修队。1、供氧系统供氧中断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院长副组长:后勤副院长、行政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业务副院长成 员:后勤科科长、后勤科副科长(保卫科长)、采供科科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办公室主任、基建科科长主要职责:(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
38、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2、应急救援抢修队: 队 长:后勤科科长 氧气安全组长队 员:后勤科全体工作人员职 责:(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39、。(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4)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氧气中断时的处理程序 l、供氧值班人员在接到电话或发现险情时马上关闭储液罐的排液阀,报告科长(或总值班)和保卫科。2、当液氧贮槽周围发生火灾时,应排空管道,切断电源及时向贮槽喷水,缓解贮槽的温度。必要时应即刻拨打119电话报警,在自救的前提下,等待消防车的到来。3、供氧值班人员根据设备科(上班时间)或总值班(非常规上班时间)的调度,把氧气库备用氧气瓶及时送达各病区替换。五、应急供氧日常组织程序与措施1、中心供氧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应坚守工作岗位,对IC
40、U、CCU、急诊、手术室、高压氧要定期巡检。保证全天候与各科室的联络,做到随喊随到。2、为保证氧气的正常供给,供氧人员应定期检查管路有无泄漏堵塞等情况;确保氧气库备用氧气瓶的数量,严格检查氧气瓶的阀门有无泄漏,防止不合格氧气瓶的使用。 3、重点检查ICU、CCU、急诊、手术室、高压氧的备用气瓶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更换。氧气与危险化学品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为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提高对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意外事故的防范能力,加强对我院安全用氧的管理,特制定氧气与危险化学品意外事故处理
41、预案。 (一)氧气与危险化学品意外事故 氧气与危险化学品意外事故是指在搬运、储存、使用和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者管理不善,导致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泄露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爆炸和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切实履行工作职责。2、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在搬运过程中,应安全搬运,禁止野蛮作业,甚至将物品乱丢乱放。3、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保管,实行专人管理,专人操作,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安全监督部门颁
42、发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4、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间,应与其他易燃易爆和油类物品分别管理,氧气储存应实行有氧与无氧分别挂牌管理。 5、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间应符合消防建筑设计规范,与明火区保持安全距离。 6、健全安全检查制度,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加强值班,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保卫部门每月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7、氧气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数量应符合安全规范,应根据需要进行储存,数量不宜过多。 8、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供氧管道和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设备的阀门和配件保持良好,防止泄露和堵塞,供氧管路接口不允许有油渍存在。9、控制氧气与危险化学品储存间的火源与电源。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
43、耐高压和绝缘性能好,防止漏电和短路产生火花:电气照明设备必须加装防爆装置。(三)组织机构成立氧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医院领导为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副总指挥:后勤副院长、行政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业务副院长成 员:后勤科科长、后勤科副科长(保卫科长)、采供科科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药剂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基建科科长 主要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顶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
44、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2、应急救援抢修队:队 长:后勤科科长、氧气安全组长队 员:后勤科全体工作人员职 责:(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4)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意外事故的处理程序氧气与化学品发
45、生意外事故1、报警(1)管理人员应迅速向院领导和保卫部门报告,院领导与应急组织机构成员接警后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布置处置任务: (2)如发生火灾,应及时拨打公安消防部门“119”电话报警: (3)保卫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2、通讯联络(由院办负责) (1)根据指挥组的要求,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发生事故的情况和处置情况; (2)与指挥组保持联系,传达指挥组的有关指示: (3)按指挥组的要求协调相关科室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3、现场处置与救火(主要由保卫科和技术保障部门负责) (1)保卫人员达到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大小以及指挥组的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处置。关闭所有的阀门,切断供氧渠道: (2)疏散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和其他被困人员,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交救护人员救治; (3)如发生火灾后,迅速组织人员利用就地器材进行灭火; (4)如发现有害气体的大面积泄露,应通知周边人员迅速疏散; (5)现场救火(由东西两院急救中心负责),事故发生后,急救中心应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将